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晋庭汉裔 > 第九十六章 乳峰的胡人

晋庭汉裔 第九十六章 乳峰的胡人

作者:陈瑞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1:47 来源:平板电子书

在元康七年一月,元旦过后,在长安准备月余的晋军终于再次开拔,按照事先计划,径直向六陌方向开进。

虽然相比美阳之战前,晋军的兵力数量不增反减,在留下两万士卒护卫长安及粮道后,出征的士卒仅有八万余众。但长安民众却对此次征讨信心满满,甚至自发地到城外欢送。

正如同大军开进长安的时候,他们在大军离开长安时也在议论,只不过议论的内容已经大相径庭:

“——好威武的军容!上一次看到这么严整的队伍,是在什么时候?”

“——应该是咸宁五年,马隆公带兵出征凉州吧!”

“——是啊,虽然已是十八年前的事情了,但今天再见,就好像发生在昨日!”

“——你们说,这次大军出征,能够获得胜利吗?”

“——怎么会不能呢?你看这波浪一样的军旗,数不清的铁甲,还有神灵附体一般的气质,当然能取得胜利!”

在大部分长安人看来,这次的军队是毫无疑问的王师,无论是纪律、装备、士气还是军容,都与此前孙秀执掌期间大相径庭,看上去就似乎象征着秩序与正义。在大众朴素美好的愿望中,这样的军队与胜利是近乎等同的。

不过也有一小部分人质疑说:

“——听说梁王殿下和周处公不睦,也不知道会不会有影响。”

“——叛军如此狡猾,关中的胡人又这般多,真的能够轻松平定吗?”

“——若是再战胜不了,恐怕关中要非朝廷所有了。”

不过这样的话语很快被淹没在欢呼的海洋中。至少在历史看来,任何王朝都会诞生或这样或那样的边衅和内乱,如今的战乱波及虽广,但还是没有超出这个概念。

而根据已有的经验,帝国的生命就像是一颗正不断成长的大树,它当然会遭遇风吹雨打。但如果风雨不能摧毁它,那它的枝干将更加茁壮,根结将更加深入,就似乎破茧蝴蝶般,在破开困难后,就会走向一个新的辉煌。至少大部分人都是这么去盼望的。

不过从阵容上来看,这八万晋军的将领们至少比之前要显得靠谱多了,其中具体人选是:

太子太保,征西大将军,都督雍、梁二州诸军事,兼任护西戎校尉,梁王司马肜,统帅全军;

安西将军,关内侯夏侯骏,辅佐决策;

梁王左长史,振威将军,关内侯卢播,领二军(一军五千人);

梁王右长史,建威将军,关内侯周处,领一军;

雍州刺史,扬烈将军,西戎校尉,假节,梁邹县侯解系,领二军;

秦州刺史,扬武将军,护氐校尉,假节,阴密县侯胡渊,领二军;

安西军司,侍中,灵州县公傅祗,领二军,兼管理军资;

梁王左司马,荡寇将军索靖,领一军;

梁王右司马,安西参军王铨,领一军;

征西护军,寿乡侯贾龛,领一军;

新平太守,关内侯皇甫重,领一军;

征西参军,关内侯皇甫商,领一军;

秦国内史,破逆护军李含,领一军;

安定太守,抚夷护军张泓,领一军。

这些人要么是朝中闻名的清廉贤能,要么是在边疆坐镇的戎马勇将,或者兼而有之。虽说其中也有人参与了之前的败仗,但那难免受到了一些临阵换将、内部权斗的负面影响。但眼下,这些问题也都大体解决了,虽然人数少于美阳之战前的晋军,但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此时的晋军确实要比美阳之战前强上数倍不止。

就连晋军内部士卒也同样认为,这大概是近十年来,征西军司上下最为强盛的一次。

等他们开拔之后,身为北地太守,讨虏护军的刘羡,也自领北地军南下,与晋军主力相汇合。

双方在池阳处相聚,其声势浩大,绵延数十里络绎不绝,堪称是甲光曜日。池阳胡人见此情景,连忙弃城逃走,向齐万年前去报信。

正如前文所说,齐万年所驻扎的六陌地区是一片地形极为复杂的高塬群,它位于桥山山脉与陇山山脉的交汇处,有两条河流从左右流过。

东边的是泾水,是自六盘山发源的渭水第一大支流,西边的是漆沮水,亦是自陇山支脉中发源的一大渭水支流。两条河流产生的河谷从高塬中迂回折返,愈加使得当地的地形显得复杂。

而在这层层叠叠的山塬中,屹立着三座圆瓜似的山峰,其中一南一北高耸卓绝,相互对峙,好似房梁,又似美人的玉乳,因此既被称作梁山,又被称作为乳峰。

这就是齐万年军的大本营了。

此地的叛军已经多达七万人,占据的地点当然也蔚为可观。他们盘踞在以梁山为中心,北至神颇塬,西至漆水河畔、东至好畤县的方圆三十里的庞大区域内。

时间虽来到春天,但由于山间的积雪尚未全然融化,气温可谓是乍暖还寒,胡人们依旧穿着冬衣,在土塬间来回忙碌着。

可以看见,这片昔日寥无人烟的区域,已经遭到了胡人们大规模的改造。只要是胡人扎营之所在,周遭的林木几乎都被砍伐殆尽,而后在山塬间立起一圈又一圈栅栏和望楼。凹凸不平的道路已经被打理得平整,那些被翻挖出来的石头也堆在山塬边,随时可以作为投掷的武器。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诸如地道、土垒等隐藏工事。

而当使者告知晋军来袭的消息时,已然称帝的齐万年,就带着手下在这些工事中巡视检阅着。

“晋军走到哪儿了?”

齐万年此时身披一件熊皮披风,头戴一顶狐皮风帽,一面检视着栅栏的坚硬程度,一面对来人询问道。

“陛下,我们来时,晋人已经占据池阳,有向黄丘进军的趋势。”

“池阳,黄丘……”沮渠遮根据动向分析道,“那从这个方向看来,下一步就是要进攻好畤,正面向我军进攻了。”

此言一出,在场的气氛略显紧张。即使过去的半年可谓是连战连捷,但相对于晋军来说,胡人打下的十个郡的地盘,还是太小了,更何况大部分地盘的统治并不稳定。晋军或许可以接连不断地遭遇挫败,而叛军只要输上一两次,过去的一切辉煌就可能化为泡影。

然而齐万年并不紧张,他用轻描淡写的语气向一人笑问道:“李庠啊,陈仓那边有消息吗?”

此人正是略阳氐首领李庠,面对齐万年的提问,他拱手回答道:“回禀陛下,陈仓那边一切安好,没有任何异常。”

“我事先说,让你加固工事,你做得如何了?”

“在下已在陈仓又挖了一圈外垣,人员也都遣散了,城内的房屋全部拆做堡垒,只要晋军一来,一定会吃够苦头。”

“好!这样我就放心了!”齐万年脸上的笑容更加笃定,对众人道,“陈仓现在是我军的命脉,所有的供给都有赖于此,但只要此地不丢失,我军就高枕无忧了。”

他手指着眼前这已经过数月经营的山垒,兴致勃勃地说道:“你们看这些防御,层层叠叠,相互嵌套。就像是一张张吸水的纸张,不管晋人在准备什么样的惊涛骇浪,打过来了,又能如何呢?轻易就会被我军化解。只要化解了这一阵,就又要轮到我们的回合了。”

对于亲手修建的工事,胡人们都有这样的自信,只是他们心里也有着怀疑:晋军也不是蠢材,面对这样的防御,他们当真会主动发起进攻吗?

氐人蒲光则是直接把疑问说了出来,他道:

“陛下,请恕我愚钝。我想不明白,乳峰固然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可却并非什么必争之地,既不占什么交通要道,也没有什么坚城与人丁,为什么我军要在此地布阵?您又为什么如此笃定,晋人一定会来攻打此地呢?”

齐万年闻言,微微挑眉,淡淡笑道:“你想不明白?”

“是。”

齐万年又转首问其余人:“你们呢?”

这个问题确实也是在场大部分人心中的疑惑,他们都附和道:“陛下神机玄微,非我等所能揣测。”

这让齐万年既有些自得,也有些失望,不禁在心中思忖:手下胡人虽不缺乏舍生忘死者,但是真正有智谋的却不在多数。可要真正成就一番事业,却是离不开智者的支持。

好在这时有一名青年出声道:“陛下所思,我略有所得。”

“噢?”齐万年循声望去,发现说话的是羌人姚弋仲,这是他在长安时就认识的质子,不禁笑道:“原来是弋仲,你说说看。”

姚弋仲捡起一根树枝,在地上划出两条线,然后点出两个点,以一点代表陈仓,一点代表乳峰,徐徐道:

“若只从行军布阵而言,陈仓地处秦岭、陇阪之间,城池坚固,地形险要,守陈仓当然要好过守乳峰。可从长远来看,这却并非是明智之举。”

“虽然我等如今占据了十郡,可这十郡之地,大多不是富庶之郡,年产甚少,人口不丰,如果固守在陈仓,固然可以得一时地利,事实上却是把整个关中让了出去。晋军不好进来,我军也不好出去。这样一来,就变成了两军硬拼兵力与粮食的国战。”

“晋朝是大国,我军是小国,如果这样打下去,或许有一时胜负,却无法影响大局。这就会演变成当年诸葛亮北伐的情形了,纵有万千才智,也无法发挥出来,最后活活被晋军拖死。”

“而陛下率军驻扎在乳峰,虽有暴露粮道的风险,却可以俯瞰整个关中。关中晋人定如芒刺在背,军士不敢收弓而卸甲,农人不敢挥锄而躬耕。如此经年累月,关中沦为白地,流民四散各州,关东加大赋税,必然动乱四起,叫晋室力不能支,最后要么壮士断腕,要么流血而死。”

“因此,晋军即使明知陛下在乳峰设下了陷阱,也不得不率众自投罗网。这就是陛下的庙算远远高于洛阳朝廷的地方啊!”

一顿长篇大论后,众人恍然大悟,继而心悦诚服,他们从未料想过,还有这种谋算的角度。当寻常人还在从单纯的军事层面看待问题的时候,齐万年已经是从整个九州局势的角度来观察问题了。

齐万年见有人能如此鞭辟入里地说出自己的心思,不可谓不欣喜。但见姚弋仲仪表堂堂,年纪极轻,语气不卑不亢,又具有如此智慧,欣赏之中又油然生出几分警惕,心想:可不能让这个羌族小子专美于前,还得再叫一人出来,稍稍打压他的气焰才对。

于是他说:“这都是很久以后的事情了,当务之急,还是要想好怎么打赢这一仗。”

他眼神再瞥向众将中,忽然指着其中一人道:

“难敌,你说说看,晋军若来进攻营垒,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他所指的也是一位青年,不是他人,正是杨难敌,当今白马氐首领杨茂搜之子。

杨难敌本来在人群中心不在焉,无所事事,突然被齐万年指明,颇有些措不及防,他用手指着自己说:

“陛下在叫我吗?”

这顿时在人群中引起一阵哄笑,齐万年也忍俊不禁,说道:“当然,难敌,你可是辅国将军之子,不讲讲对此战的见解吗?”

如今的杨茂搜已经占领了仇池山,以此为根据地掌控阴平,是齐万年占领十郡中治理水平最高的一郡。这两个月来,已开始为齐万年缴纳赋税,齐万年因此特地加封杨茂搜为右贤王,辅国将军。杨难敌也因此备受重视。

杨难敌知道齐万年在考校自己,若是回答得不好,那可不止是他自己丢脸,也失去了父亲在胡人中的威望。他略一沉思,回答道:

“若晋军来攻,我军应该先示弱。”

“示弱?”

“如果一开始就拼命防守,或许能造成一些杀伤,但也会叫晋人知难而退,另攻他处。不妨先丢一两处险地给晋人,让他们尝一下甜头,而我军蓄势待发,等他们深入之后,就一口气打痛他们。”

“这不是纸上谈兵吗?”姚弋仲失笑道,“险要之所以是险要,就是不能轻易放弃。你说放一两处险要给晋军,那我们要怎么去打痛他们?”

“当然有办法!”

杨难敌面不改色,手指上苍说:“我们可以依靠大雾!”

众人茫然望向天空,此时已是下午,春日在云层中隐隐约约,天地间还蒙着一层薄纱般的雾,若有若无地在乳峰间流动着。

求票!求订阅!请大家多多支持!大家的支持就是我更新的动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