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晋庭汉裔 > 第七十七章 北方的谜团(4k)

晋庭汉裔 第七十七章 北方的谜团(4k)

作者:陈瑞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1:47 来源:平板电子书

由于时间匆忙,陆机仅仅只在夏阳待了三日,他很快就回洛阳复命了,刘羡将他送别至魏长城高台,两人在春风中挥手再见,也不知下一次会面又将在何时。

可不管怎么说,至少从这一次开始,由于孙秀忙着和解系在朝廷打嘴仗,也没空像往常一样敛财,这四年多来,关中各县总算是难得地享受了一回和平,刘羡也可以过上几天安生日子了。

但天有不测风云,令人没想到的是,此前关中为孙秀折腾的时候,关东还算得上风调雨顺。可关西如今稍稍安定下来,关东却又发生了很多乱子。

一开始,只是一则奇怪的星象。

四月的一天夜晚,秘书监的著作郎和彻在宫中值夜。夜里无聊,他便在观星台左右散心,结果抬首时,发现夜幕中竟有彗星从天上划过,其星光闪耀,令人过目难忘。他连忙记住彗星的方位,在观星台上的浑天仪中进行计算和比对。

结果和彻发现,这颗彗星从西方的奎星处出发,经过三台、太陵,最后消失在轩辕星宫和太微星宫之间。

奎星,是西方白虎七宿之首;轩辕星宫,状如黄龙,象征着皇帝与天命;太微星宫,则是天上宫阙朝堂的象征,位于轩辕星宫之东。

白虎主杀伐。根据这个星象来看,意思是在西方将有一场前所未有的大战发生。而彗星经过的三台星象征着宰辅,大陵星则象征着大丧。可能是指这场大战不会轻易结束,将令尸骨成山,甚至祸及宰辅。而彗星消失的方位,则暗示着这场大战的影响无穷,极可能会引起天命的变化,令帝位与朝堂失格。

和彻对此大惊失色,把此夜的星象上报给上级,也就是时任秘书监的鲁公贾谧。

贾谧得到上报后,看了两眼,随即嘲笑和彻道:“腐儒!所谓天人感应,纯属妄言!昔日武王伐纣,不吉而胜。汉元帝以日蚀罢官,亦不能改乱国之祸。我朝不以天象任事,立国已有数十载。不过一区区彗星,何足为忧?”

说罢,贾谧就将这件奏报封存了,并没有上递到三省中议事。

这本也是很寻常的事情,天底下不寻常的天象不知有多少。在汉朝时,朝廷按照天象来罢免三公,导致三公(司徒、司空、太尉)这三个职位轮替极快,短的不过当两三个月,时间长的也就一年出头,根本没人能长期坐稳职位,这无疑是不利于朝廷施政的。到了曹魏时期,也就更改了这个政策。渐渐地,也就没人把天象当做一回事了。

不过这一次的星象似乎有所不同,它的出现,似乎确实代表着一种征兆,并且不断地引出各种不祥的征兆。

六月时,凉州金城郡大地震,郡内房屋塌陷过半;同时徐州东海郡下雨雹,冰雹堆积在地面上,竟有五寸之深!为冰雹砸死的农人,竟多达六十余人。

与此同时,在黄河以南、函谷关以东的广大区域,遭遇了数十年一遇的特大洪水。江水、汉水、湘水等多条河流泛滥成灾,令荆、扬、兖、豫、青、徐共六州百姓不得安宁。

朝廷核查灾情后,立刻派出御史到遭灾各州郡巡查赈灾。但随后御史又上报说,由于此次受灾范围过广,朝廷的赈灾粮并不足用,所以张华倡议下,又临时从河北调来粮食,打算改用放贷的模式来赈灾,一年借出,分三年还清,只是还有十分的利息。

这方式在灾区生出很多波澜,许多灾民都深感不满,私下里说:

“知道的是来赈灾,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来挣钱的呢!”

不过总得来说,主要还是在关东地方遭灾,星象中说的西方兵祸一事,似乎并没有什么踪影,甚至可以说是时和年丰了。

从春天播种,到夏日收麦,秋日收粟,都难得的没有出现什么乱子。加上去年刚出现了兵灾,孙秀在税收上也有所收敛,导致百姓们手上都有了闲钱,商队更加在关中州郡中穿梭往来,驮马和货车上拉着满满当当的货物,人们的脸上也有了笑容,可以说新帝登基以来,最称得上安居乐业的一年了。

但身在夏阳的刘羡,却遇到了一些麻烦。

这倒不是他又和孙秀发生了什么龃龉。今年夏阳与关中诸县一样,也是丰收的一年,县府收上来的粮食足足有两万斛,多得粮仓都塞不下,布帛亦有上万匹。这几乎比得上一个穷郡的税收了。

事实上,经过刘羡四年的治理,如今有万户百姓的夏阳,已经称得上一个名副其实的富县,在关中诸县中,已排得近前五,就连冯翊郡郡治临晋也有所不如。

只是刘羡现在遇到的,却是一个老麻烦。

“你是说,你也在吕梁山里遇到了马贼?”刘羡听到这个消息后,再次向报官的人确认。

报官的是一个猎人,他回答说:“县君,千真万确!我原本在龙门山打猎,但现在韩原的人多了,到龙门山打猎的人也就多了,我打不到猎物,就往更北面的河谷去,结果撞见了一伙马贼!将小人的猎物都劫了!”

“他们什么模样,大概什么特征,有多少人?”刘羡问猎户道。

猎户描绘道:“他们穿着胡人的衣物,皮肤很粗糙,但又不像一般的胡人。头发结着辫子,说得话叽里呱啦,我也听不懂,遇到的也就十来个人。但看他们的样子,应该不是全部,还有其他人在,但到底有多少人,我就不清楚了。”

等猎户退下后,刘羡陷入了沉思。

向县府报官说有马贼,这已经是第三起了。刘羡起初有些不敢置信,因为自从在摆平了夏阳的四伙马贼后,刘羡以刚强之名闻名关中,周遭的马贼,宁愿绕路十里,都不愿经过夏阳,至今已有四年时间了,怎么会又有马贼出现呢?

但随着北部县民受劫事件的增加,刘羡不得不承认,大概确实是出现了一伙马贼。

这个猎户说得话,和前两起报案者说得大同小异,对马贼的特征描述基本相同,结辫子,说听不懂的胡话,只不过在人数上有所差异。第一个报案的是个农户,说是遭遇了两三名马贼入室抢劫,抢走了家里的粟米和鸡鸭。第二个报案的则是一个商户,说是运来了两百来坛酒,打算到夏阳的韩原新集去贩卖,结果在路上被四十多名马贼给劫了,血本无归。

虽然这伙马贼还只作案了三次,但影响却极大。在被迁移至韩原处的近万名县民间传得不可开交,一会儿说是匈奴人准备报复,一会儿又说是孙秀派来与县君相斗的,总之人心惶惶。说白了,这些人初来乍到,在夏阳并无根基,经不起被打劫一次的损失,只要稍有风吹草动,就会有过激的反应。

刘羡为了安抚民心,不得不对这件事情严阵以待。可同时,他也心生疑点,找回氐人出身的吕渠阳问道:

“渠阳,你对胡人的消息更了解。你知不知道,什么样的胡人头上会结发辫?”

吕渠阳也有些莫名其妙,他想了想,摇头回答说:“各族之间的风俗差异很大,这我也不清楚。不过县君放心,北面的胡人,不是匈奴人,就是鲜卑人,我也懂一些鲜卑语,如果打起来抓了个俘虏,就能问个七七八八。”

他说完,看刘羡面色沉凝,不由有些奇怪,又问道:“县君,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吗?”

刘羡说出心中的疑虑道:“我在想,这些马贼,看起来不像马贼。”

“不像?县君是何意?”

“马贼做事,总是要有一定计划和目的的,因为他们势力通常不大,做两三次后,就要考虑到该如何提防官府追捕。所以一般要么不做,要么就利益最大化。可这些马贼,抢得最多的也就是些酒水,实在是奇怪,完全不是马贼的作风。莫非,他们的人数远超我的想象。”

吕渠阳听到这,立刻就明白了刘羡的意思,他惊疑道:“县君是猜测,北面有一个较大的鲜卑部落南迁了?”

“我也希望我猜测的是错的,但不管怎么说,这件事还是早些解决比较好。”

此时已经是初冬十月,正是商业最繁忙的时候,刘羡不想因为这件事影响了夏阳的发展。故而他整备一番后,带了六日的干粮,当即领着县里的所有县卒一起北上。此次与刘羡随行的部属,依旧是吕渠阳、薛兴、张固、孙熹几人。

此时的县卒的战损已经补齐了,还是六百人,只不过现在的六百人可不比往常,每人都带着两匹马,一匹骑乘一匹驮甲胄,加上有些县卒已有了战场血战的经验,可以说是一支相当有战斗力的队伍,就算是面对着五六倍以上的胡人,都有一战之力。

只是搜寻马贼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等刘羡沿着大河河谷进入吕梁山后,发现其中人迹罕至,并不能找到多少马贼的足迹。偶尔看见一些骑马穿皮袍的胡人,因为对面人少,在山林中绕了几个圈子后,很快跟丢了。等到第五日,刘羡还是没有找到马贼的老巢,而带来的干粮却要吃完了。

不过这倒也不是什么难以解决的事情。正如此前猎户所言,龙门山以北的山林中还有相当多的猎物。刘羡便发了狠,干脆让将士们在山林中分队捕猎,这样既能就地解决粮食问题,也能更好地搜寻马贼。

于是夏阳县卒们又在吕梁山中待了十余日。他们以六十余骑为单位,分为九队,在白日四散而去,傍晚则各自带着猎物而归,相互夸比所获的多少。带回来的猎物,有马鹿、野猪、梅花鹿、兔子、山鸡等等。晚上大家就奖励猎手,篝火置酒欢乐,以渡过漫漫长夜。

但令人气馁的是,刘羡领着县卒往北走了近五十里,还是没有找到马贼所在,甚至连一个俘虏都没有找到。而再往北走,就要跨过夏阳的边境,违反地方官不得离境的法律了。

刘羡有些不甘,他对李盛说:“既然都走到这里,又怎能半途而废?我们继续往北走,就算抓不到人,至少也要搞清楚是怎么回事!”

刘羡现在在夏阳的声望是说一不二的,没有人会反对他。于是一行人干脆越过了边境,沿着河谷继续北上。

此时已是十一月中旬了,一行人在一个名叫马塬的地方,遇到了今年的第一场大雪。雪下来的时候,山和松林都完全看不见了,举步走马完全无法辨别方向,他们只好停下来等待雪停。没法生火,只能刨雪就着干粮吃几口。好在他们已经把冬装都带来了,还没有人冻伤,但晚上冻醒是经常的事情,这个时候就会听见积雪压垮树枝,发出噼噼啪啪的声音掉落到地上来。

雪停了之后,山中一点声音都没有了。偶尔风起来,地上的雪就像密密麻麻飞出去的箭,顺着风吹来的风向,横着飘过来。天色阴霾没有太阳,但已经不影响马在雪地上行走。

刘羡失望地想,这么大的雪,看来这一次要无功而返了。他不是一个犹豫的人,很快,夏阳人开始顶着啪啪作响的残雪往回走。不料走在最前面的人,很快就发现了雪地上深陷的马蹄印,他们在夏阳人来时的路上经过,却走了截然不同的方向,往山林深处去了。

这个发现令刘羡又有些激动,他和属下们商议后,都觉得不妨跟着去看看,如果一日内没有结果,再回去不迟。

于是他们列队钻进了树林,沿着脚步快步往里走,大概走了有十余里吧。众人来到了一个山谷,两面都是山,中间可以通行的平地不过宽数百步。马蹄下去,是深陷的积雪,雪地下面可能是干涸的小河,不过已经完全看不出来了。

谷中寂静无声,只有马蹄踏在积雪上嘎嘎地作响。这时太阳出来了,昏淡惨白的阳光在雪地上印出明亮的反光,让人有些头晕,如刀割般的冷风也让人面目发麻。

就在众人有些麻木的时候,突然一阵风吹来,两侧的山上一阵窸窸窣窣的响动,好像是老鼠在绢帛里穿梭一样。刘羡仅是迷茫了片刻,很快就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他立刻朗声道:“快!列阵!迎敌!”

话音刚落,他便看见两侧的山坡上立起了密密麻麻的黑点,好似蚂蚁一样,从四面八方将夏阳人包围了,刘羡心中默数,紧接着一惊,这数量大概是夏阳人的七倍有余!怎么会有这么多胡人?!

好在这些茫茫多的胡人并没有立刻开战,而是有一个人从山坡上骑马下来,可以看见他的脸了。他高高的颧骨煞是扎眼,黑瘦的面颊上,一双细眼发出的眼光满是淡然之色,头顶扎着几条辫子,而因为雪的缘故,头发,上嘴唇和下巴的胡子都是白色的。

那个人大胆地策马到夏阳人的箭程前,勒马发话,说了一堆叽里咕噜刘羡根本听不懂的话,但声音非常洪亮。等他说完,刘羡将眼光投向一旁的吕渠阳,不知道他翻不翻译得了,如果不行,就只好硬着头皮打一仗了。

好在吕渠阳听懂了,他面色大变,连忙侧身对刘羡道:

“县君,他说,他们是索头部的鲜卑人,这些天我们一直在袭扰他们,到底是何用意?如果说不出来,他们将代替他们的首领,天女的子孙,将我们尽数杀死。”

刘羡听了后,也不禁脸色一变,倒不是因为可能要跟这些胡人一战,而是他终于知道了对方的来路。

索头部鲜卑,其实还有另一个在中原更加大名鼎鼎的名字,那就是拓跋鲜卑!鲜卑诸部中最强大的国家!

来的竟然是拓跋鲜卑的人?他们怎么会出现在这里?刘羡勒马环顾左右山上的鲜卑武士,一时惊疑不定。

求票!求订阅!请大家多多支持!大家的支持就是我更新的动力!

感谢没钱订阅啊啊啊啊啊的盟主

也感谢把名字改成空想回收的打赏~

我只能说尽力加更,多写出一章就加更一章,但为了保证质量,也不可能那么快,希望大家理解。

感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