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晋庭汉裔 > 第七十二章 两封信(4k)

晋庭汉裔 第七十二章 两封信(4k)

作者:陈瑞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1:47 来源:平板电子书

司马遹把两封信放在面前。略作思索之后,又将孙秀的信和刘羡的信放在双手上,仿佛要称出重量一般。

刘羡的信远比另一封来得轻。司马遹露出疑惑的神情,他虽然和刘羡说过,他打算从公文的重量来判断政务的份量,但那当然只是一个玩笑。聪明如他,自然知道,语言的份量是不能用重量来衡量的,当年高祖司马懿夺取天下,用的也不过是指着洛水发下的一句轻飘飘的誓言罢了。

然而,这两封信看来似乎有显著的差异,这使他感到十分费解。

司马遹再度阅读刘羡的来信,信中大意是:

赵王长史孙秀为人贪鄙狡黠,除去女人和钱财外,对诸事并不热衷,是个生性邪恶之人。无论是平日里提高赋税,压榨民力,还是搜刮美女,欺凌下属,都极为惹人厌恶。而这一次的战事最为过分,孙秀不仅排挤原征西军司张轨,还两次弃军而逃,害得全军将士平白无故地遭受折损,多少孩童丧失了父亲,多少妻子丧失了丈夫。

古往今来,能够与之相比的奸臣,大概就是赵高之流吧。孙秀眼下虽然危害还不及赵高大,那是因为他还没有完全得势。为了天下苍生,为了江山社稷,都应该将他尽早解决。如今关西百官皆因为孙秀而议论纷纷,雍州刺史解系已经决定上表弹劾孙秀。在下以为,太子殿下身为万民所望,应该也赞同这件事,想办法拿下孙秀,那关西百姓都会感念殿下的仁德。

信上的内容就是这些。司马遹一读到这封信,刘羡那张坚毅的面孔,尤其是那双炽热如火的眼睛,顿时又浮现在眼前了。信内的建议很简单,就是想让司马遹帮忙拿下孙秀,但司马遹读下来时,却难免产生一些不快。

不快是因为,刘羡的信件中的调子起得很高,似乎司马遹不答应,就没有顺应民意,也就没资格当太子似的。虽然态度上刘羡还是把自己放得较低,但是内里的东西,却没有给司马遹选择的权力。在司马遹这种聪明人看来,这是下属在强制性地对自己发号施令。

当然,司马遹也非常清楚,刘羡就是这样一个人。他表面上会虚以委蛇,但终究还是藏不住自己的锋芒,他应该前后考虑过很多事情,但最后往往还是根据自己的本能做选择,只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并没有什么恶意。

可司马遹还是不喜欢和这种人沟通,因为这常常会让自己的生活变得不适。他想:

即使住了一个月诏狱,又到关中熬了三年,可这位安乐公世子的志气仍然没有改变,反而变得更加坚定了。

司马遹放下刘羡的信,又把孙秀的信拿起来阅读一遍:

有关在下过去的那些所作所为,想必太子殿下已经有所耳闻,这确实是十恶不赦的错事,秀万死不能辞其咎。但在下为人原非如此,只是三年前,我受了赵王殿下的嘱托,去逢迎鲁公与皇后,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鲁公和皇后这些年,年年逼我上供万金,我也是情非得已,才做了这些错事,现在想来,真是万分惭愧,可又无可奈何。

而不久前,皇后殿下令我上阵杀敌,我恐慌心惊,却又无法推辞,最后连干了两件错事,害得麾下接连损兵折将,让我心痛不已。卑职意识到,如果接下来再执迷不悟,还不知要做下多少罪孽。我孙秀虽然无能,但也知道好歹,知道天下归根到底是太子殿下的天下,皇后虽然摄政,实际上却是祸国乱政的妖妇。

在下打算弃暗投明,从此投入太子殿下麾下,誓与妖妇对抗到底!恳请殿下给我一个将功赎罪的机会,哪怕是殿下让我立刻起兵勤王,孙秀也在所不惜!只不过以在下的意见,眼下太子殿下最好继续积蓄力量,不要打草惊蛇,惊动了皇后。一月之内,在下愿上交万匹绢帛与殿下,望殿下千万珍重。若有短缺之处,也可书信吩咐在下,为了晋室的江山社稷,孙秀敢不尽力?

司马遹从书信中抬起眼来。孙秀的来信,内容比刘羡的多,但是姿态却要卑微的多。内容丝毫不提有什么所求,只是希望能够从后党阵营投奔到太子阵营里。而且还说出了司马遹想说又不敢说的话,大骂了皇后一番。甚至还愿意要送绢帛一万匹,这可不是一个小数字。最重要的是,孙秀把仲裁和选择的权力都交给了自己。

“孙秀真是个油滑的人……”

司马遹此前还从未见过孙秀,只是听人说起过他的名声,是近年来政坛的新起之秀,十分擅长取悦人。但这已是孙秀寄来的第五封信,随着书信往来的逐渐增加,司马遹确实感受到了他取悦人的才能,只是看刘羡信里的意思,这个孙秀其实只会得罪人。到底哪一方说得是真的呢?

按理来说,这是一个很好判断的问题,毕竟刘羡的道德水准肯定比孙秀要高得多。但司马遹仍然没有急于做判断,因为要正确地认识一个人,和道德是无关的,这就好比盲人摸象,摸到腿就觉得是柱子,摸到耳朵就觉得是扇子,这都是真话,但只有全部组合起来,才会是真相。

“孙秀想改投到我门下?”

司马遹笑笑。他觉得孙秀起码是个聪明人,他在信中说了这么多,其实就是大概探听到消息,知道有人要弹劾他,而且极有可能会走自己的门路,于是竟然同时传来了信件。但自己是否要将此事置之不理呢?而有关关西的种种事件,他也确实有所耳闻。

如不采取对策,关西将会酿成大乱。

这件事让司马遹感到不安。关西,尤其是关中,是司马氏的龙兴之地,根本所在。一旦放任关中继续乱下去,确实可能会留下很多隐患。司马遹到底是太子,将来的皇帝,他也不想接手一个隐患重重的江山。

然而,若参与弹劾孙秀,是否是一个妥当的策略,司马遹却没有十分的把握。对他来说,目前蛰伏的状态已经持续了很久,正如孙秀所言,继续蛰伏下去,才不至于引起贾南风的警惕。贸然出手,打破这种状态,无疑会给未来带来许多变数。只不过后党内部确实发生了分歧,这倒是个不可忽略的因素。

“后党内部不和,确实是个值得重视的事情。”

司马遹又陷入沉思之中。

适逢秋雨,外面显得十分阴暗。司马遹独坐居室,房内如夜晚般黑暗。

太子左卫率刘卞跪在入口处向他通报:

“殿下,江洗马在外面恭候。”

司马遹点点头,即刻走到室外的走廊上。太子洗马江统正跪在门前,由于来得匆忙,可以看到身上的衣服还有不少雨点。

“应元,你来干什么?”

司马遹走到走廊边,伸手去接暮秋的雨水。

“在下是想问,殿下对怀冲的来信,到底是什么意见?”

司马遹看了江统一眼,这信就是江统昨日来转交的,没想到他今天冒雨过来,还是为了这件事。他徐徐道:

“你很看重这件事?”

“太子殿下知道,我一直很忧心胡人的问题,所以我也很看重关西。”江统此时虽然还没有写出那篇留名千古的《徙戎论》,说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惊人之语,但他的主张已经为世人所熟知。司马遹也知道他的想法,但现在胡人还不是他考虑中最重要的事情。

“这不是现在应该讨论的。”十七岁的司马遹倾泄下手中的雨水,注视着地上冰冷的水洼,缓缓道,“我觉得现在还是更应该考虑,是后党出了什么问题。”

“后党正在失去人心。”沉默片刻后,江统把身子向前挪移,接着司马遹的话道:“这些年后党把持朝政,让贾谧那群人把握人事瞎胡闹,已经有很多人不满了,诸王宗亲一直在力挺殿下,这不必多说,就连原本很多隶属于后党的人,现在也起了二心,有不少人在尝试与殿下或者诸王接触。这次孙秀惹了这么大祸,关中很多官员感到不满,也是理所应当的。”

司马遹闭着双眼思考片刻,点点头道:“你说得对。皇后和贾长渊这么猖狂,就是在自掘坟墓,我不应该打断他们,至少不应该自己表现出来,应该让他们继续狂欢,继续疯狂。”

“那殿下到底准备怎么应对这件事呢?”

司马遹露出一个微笑,江统熟悉他的表情,那是捉弄人的笑容,他道:“当然是看看这个孙秀的决心。”

见江统不解,他解释说:“孙秀在信里写了一大堆话,说什么舍生忘死之类的,但他是个聪明人,知道我不会这样用他,大概率会继续蛰伏,所以只是想花钱买个中立罢了。”

“但我现在想想,还真对他有个要求,那就是让他和刘怀冲和好,你觉得怎么样?”

“啊?让他和怀冲和好?”江统闻言,不可谓不感到万分吃惊,因为刘羡在夏阳和孙秀互斗的消息,不只是在关中,就是在洛阳都非常有名。虽然众人不清楚其中的具体细节,但双方带兵互殴都出来了,贾谧又很重视这件事,那肯定是不可能全然隐瞒下去的。

总而言之,现在这两人是一对公认的冤家仇敌,其中还有鲁公贾谧的影响,想让刘羡和孙秀和好,听起来就觉得非常不可思议。

而看到江统的表情,司马遹则哈哈笑了起来,他的玩世不恭在笑声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哈哈哈,我觉得这是件很好玩的事情,不是吗?”

“孙秀想要表现出诚意,那至少要能摆平贾长渊这个麻烦,其次,也要让他对刘羡这个犟种表态,只有这样,不至于在关中弄出大乱来。而且这样一来,我什么都不用做,还能让解系他们的弹劾继续进行,保证有后党的乐子看,对不对?”

江统当即对司马遹的智慧表示臣服:“殿下妙策,在下深感不如。”

但他随即抛出一个问题:“可有些事情,也不是孙秀努力就能办到的。”

“你是说摆平贾长渊?”

“不,在下说的是让他和怀冲和好,如果怀冲就是不乐意,又该怎么办?”

“嗯……”司马遹沉吟片刻后,感叹道:“你说得对,刘怀冲是这样一个硬骨头的人,他连诏狱都不怕,就怕违背了做人的原则。让他和孙秀和好,估计比杀了他还难受。”

“那这样吧,我多做一次保险,只要孙秀答应,我就再派个说和的人过去。”

“派谁?”

“当然是派一个刘怀冲认识,又无法拒绝的人。”说到这,司马遹又露出了捉弄人的笑容,似乎在为那场面感到滑稽。

见太子不愿明言,江统也不好多说什么,他只是提醒道:“殿下,即使是韬光养晦,但也要在乎他人的感受,所有人都视您为晋室的太阳。”

但司马遹却不甚在意,他此时只感到了有些无聊,想快些与江统分别,干点自己想干的事情。昨天他买了一只西域的牦牛,外表上与中原的寻常黄牛大有不同,他迫切地想亲手解剖一下,了解牦牛在内部又有何独特之处呢?

不过这时候,太子左卫率刘卞再次来报,通知司马遹道:“殿下,齐王殿下过来了。”

“齐王?他来干什么?”

“像往常一样,说是想和殿下对弈。”

司马遹闻言,只好放弃了自己的日程,对着一旁的江统抱怨道:“唉,这样的日子,如果没有一些趣味,何时是个头呢?”

江统沉默不语。他非常钦佩这位太子殿下的急智,也对他韬光养晦的想法并无异议,毕竟后党势大,这是无可争议的事实。可如今随着陪伴时间的增长,他发现这位太子殿下有了越来越多的坏习惯,似乎在苍白的世界待久了,已经渐渐感知不到常人的喜怒哀乐,非得用一些奇怪乃至不可思议的方式才能迸发出活力。

时局渐渐出现出一些不好的征兆了,放眼前代的历史,无论是盛世还是乱世,总会先经历一些坎坷。但事后到底会通向坦途还是悬崖呢?

江统不敢去思考这些,他看着司马遹远去的身影,微微摇首,重新踏上了回府的道路。他只是一个文人,如果命运已经注定,他能做的就只有旁观并记录罢了。

求票!求订阅!请大家多多支持!大家的支持就是我更新的动力!

同时感谢千原万神的1000点打赏~

感谢书友20180724174309580、bupt琉璃的打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