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晋庭汉裔 > 第五十九章 灰烬(4k)

晋庭汉裔 第五十九章 灰烬(4k)

作者:陈瑞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1:47 来源:平板电子书

元康四年五月丁丑,刘羡在通知张光之后,正式接见前来的诸位河东旧部。

刘羡并没有刻意装饰什么,他就如同往常般站在营门口,着一身朴素的玄色曲裾长袍,头戴素巾,腰佩昭武剑,如同一个寻常的从戎文人般,等待着这些老人的来临。

此时雨水终于停了,大雨之后便是艳阳高照,万里无云,在营门口望过去,大地上到处都是闪闪发光的水洼,在青青无际的草原上,一时间像有千百个太阳长了出来,将天上天下照得一片光明。

客人们就是在这坑坑洼洼的草丛中走过来的。

在薛懿的联络下,此次来面见刘羡的有四十六人。他们气质各异,或是风度翩翩,或是刚健沉稳,或是豪迈矫健,但都有一个相同点,那就是,每一人都不年少了。最年青的人,如今也已是年近五十岁的中年人,年老者更是年过七十,面目上长满了皱纹和斑点,让神色更显沧桑。

刘羡一个个把他们迎接进帐内,同时听着薛兴的介绍,这些人分别是:诸葛亮从孙诸葛攀、庞统之孙庞象、马良之孙马恪、马超之孙马明、刘敏之子刘浑、董允之子董皓、陈祗之子陈裕、王平之孙王贞等等……

刘羡看着这些老人,其实很难把他们与老师在史书上写的那些名字对应起来。因为史书上记载的,都是他们父辈乃至祖辈意气风发的事迹,但这一次会面,显然不会有什么意气风发可言。或许他们曾经青春年少,也曾试图继承父祖的风采,但在岁月的蹉跎下,他看见的,只是一个个平和的老人。

而这些老人同时也眯着眼睛审视刘羡。他们看着这个年轻人,把他和印象中的一些人和事作为比较。答案是既有欣喜也有失望。

欣喜的是,刘羡的外貌与前太子刘璿极为酷似,令相当多的人都生出一股错乱感,仿佛回到了当年的成都,但失望的是,与姜维相比,眼前的这个青年似乎还缺少一些骨子里的从容与淡然,反而多了一些魏晋影响下的阴鸷与城府,他的笑容似乎是温和的,但缺乏一些那种由内而外地让人感动的阳光。

不过双方很快就释然了。四十年前,董允曾经试图模仿费祎的潇洒闲适,一面玩乐一面处理政务,结果最后却耽误了国事。自此以后,大家就明白一个道理,每个人都只能做自己,一代人的事业过去后,即使再捡起来,那也是新一代人的故事了。

等刘羡把他们都接进军帐之后内,老人们便开始互相攀谈起来:

“大家都好久不见了吧?”

“是啊,自从三十年前迁到此处,就很少再见了。”

“上一次大家聚会的时候,似乎是在十五年前了,那时候还是因为法邈去世。”

“见了又如何呢?大家都是老人,徒增伤悲罢了……”

这些老人确实是好久没见了。他们不只是和刘羡保持距离,事实上,除去极个别不可绕开的家族如诸葛家外,大家都在尽力保持距离。希望在默默无闻中走完最后的人生。对他们来说,此刻刘羡请他们出来相见的最大意义,或许就是能名正言顺地再和老朋友们见一面吧。

刘羡听着他们的唠叨,感觉自己有些格格不入,但同时他又明白,只有融入以后,他才是一名真正的安乐公世子。

此时恰值午膳时分,于是他执晚辈礼,给在座的客人们端来一些膳食。膳食很简单,不过是一碗煮烂的豆粥,再加上一碟酱菜,两个煮蛋罢了。

刘羡对诸位老人说:“诸位叔伯叔公,远来数十里路,真是辛苦了,我也没有什么好招待大家的。这豆粥的豆子,是我在自家俸田里种出来的,这酱菜,是我家里寄给我的,若是有什么不合胃口的地方,还请海涵。”

其实在刚开口时,刘羡就遇到了一个问题,他突然不知道该怎么称呼这些老人。说“诸公”未免显得生分,直接称呼“你我”,又显得不太礼貌,刘羡想了好一会儿,结果下意识地还是喊了叔伯出来,然后赶紧补了一句叔公。

这不禁在帐内引起了一片低笑,因为以在场很多人的年纪,都足以做刘羡的爷爷了。

但这也是友善的笑声,诸葛攀说:“那我们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这样的早膳放在往常,自然是寒酸的,但对于这些简朴惯了的老人来说,却很合适。尤其是当他们尝到安乐公府模仿成都风味的酱菜,也难免带有一丝缅怀,虽然因产地、用料的不同,胡瓜(黄瓜)、姜蒜等果菜的味道并不同,但正是这种似是而非的味道,更让人怀念。以致于有些人多愁善感,如马恪吃了几口,就眼角湿润,似乎有落泪的迹象。

刘羡见状,就和马恪交谈道:“马叔公,是吃不习惯吗?”

“并非如此,公子的招待很好。”

“那大概是您过来,还空腹的缘故。如果叔公不介意的话,就再多吃一些吧。”

“不了,不了……公子叫我们这些骨头都埋在土里的老家伙过来,总不是只为了吃饭吧?”

“怎么会?”刘羡打量着马恪的苍苍胡髯,给他添了一碗粥,笑道,“我请诸位叔伯叔公过来,就是为了吃饭。”

“当真?”

“当然当真。”看到众人的目光都聚集在自己身上,刘羡正色道,“只是不只是为了今日一日的饭,而是希望往后两年里,大家都能吃饭。”

在场的老人们多露出微笑,他们早就知道此行的目的。但对于刘羡到底会怎么说服自己,他们都还很好奇。刘羡也知道,这是一次不可或缺的考验,他必须在这一次会面中展露出足够的能力,才能让这些老人们承认自己与他们的联系。

果然,薛懿在一旁问道:“公子这话怎么说?”

刘羡理所当然地回答道:“我觉得这是一个很简单的事情。”

“叔伯叔公们都知道,眼下河东和平阳都遭了兵灾,祸及十余县,现在已产生了二十多万难民,未来会更多,可能会到三十万,四十万。”

“人活一张嘴,不吃东西就会饿,但现在大家离开了田地,不种田也就没有粮食。那些有人脉有势力的高门,可以把门闩一挂,带着人躲在自己的坞堡里,叛军打不进来,坞堡里的粮食吃个五六年都不担心。但我知道,难民们不行,诸位叔伯叔公也不行。”

“现在夏阳还有些存粮,可以接济大家一阵。但要养活这么多人,归根到底还是要看朝廷。可朝廷真拿得出来这么多粮食吗?这也说不好。万一粮食断了半个月乃至一个月,就会有人要饿死。”

“我想要河东的大家都吃饱饭,这也就不能全指望朝廷,还得我们自己行动起来,想想办法,不是么?”

这段话其实比较敏感,作为副手的张光就在一旁旁听,此时忍不住挠了挠头,他觉得里面有很多犯忌讳的地方。

什么叫朝廷拿得出这么多粮食来吗?说得好像朝廷拿不出一样。

后面又说什么自己行动起来,搞得好像刘羡是整个河东人的领袖。

但张光又不好开口反驳,因为他首先是个武人,不喜欢咬文嚼字;其次,他心里也拿不准,哪怕张轨上书之后,孙秀到底会拨出多少粮食来赈灾。

好在接下来的谈话很快又吸引走了他的注意力。

诸葛攀说道:“公子想让河东人万众一心,共渡难关,这想法确实很好,可这做起来却谈何容易?我说句不好听的话,先不说县与县之间,族与族之间,各自有多少矛盾。就说我们这些蜀人,总是被本地的河东人所排挤,三十年下来积怨极深,又怎么能奢谈和平共事呢?”

这是个非常具体的问题,也是组织通常会遇到的大难题。儿女与父母之间,时不时都会产生矛盾,更别说那些和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人了。有些话说出来好听,但是真要去做,却总是因为这样或那样猜测不到的问题而寸步难行。所以走投无路的时候,人们最后总会相信自己,哪怕孤身一人。

刘羡对此的回答是:“总要试一试吧!”

“若不试一试,怎么就能说做不到呢?现在的渡口东西,聚集了差不多二十万难民,其中差不多有七八万是大家的故旧,真落到每一个人身上,不过是去交两三个朋友,这真的做不到吗?”

“当年姜维大将军的出身,不也是率魏军投降的凉州叛徒吗?最后他在诸葛丞相的感化下,不也是为国家和理想,一直奋斗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吗?”

这句话一出口,张光的眼皮又为之一跳。他有些拿捏不准,刘羡这个话题算不算犯禁,毕竟诸葛亮是先帝司马炎力推的忠臣率表,但姜维的话题显然有些太敏感了,属于本朝的一大禁忌。

当刘羡说完这句话后,在场所有老人都陷入了沉默,他们被说服了,或者说,他们不得不被说服。

良久后,诸葛攀再次问道:“那公子打算如何尝试?”

刘羡对此早有备案,他感知到了众人的心意,言语间也顿时有了底气,极流利地对众人说道:

“我见到诸位叔伯叔公的时候,心里就已经想好了,二十万人,听起来很多,但其实也不难办。”

“我打算先让大家公推一些屯长出来,先按籍贯来分,每两百人一个屯长,每十个屯一个渠长,每五个渠一个保长,算来也不过是二十个保。”

“如今的形势是,二十万人如果只是等待乞食,肯定是没办法解决的。但如果想办法自救,也能闯出一条生路。”

“我打算将大家按照年龄分为三部,先是十岁以下的孩子,六十以上的老人,都整合为一部,这部分就在夏阳接受赈济,夏阳里的存粮还是承受得起的。”

“十岁到二十岁之间的少年,四十五到六十之间的老人,又整合为一部,我以征西军司的名义,在夏阳和汾阴之间划分土地,让大家从现在开始开荒,就种些豆子,六月前播种,十月份还能有些收成,总不至于坐吃山空。开荒出来的田地,等兵灾结束了,也能卖出些价格,再换些粮食。”

“那二十岁到四十五岁之间的,就是丁壮了,我打算让这一部做为民夫,负责长安到汾阴之间的漕运,也帮忙修缮营地,疏浚水路。如此一来,把征西军司原本就要征调民夫的花销,用到大家身上,这样征西军司既能省下一笔钱,大家也有饭吃,可谓是两难自解了。”

“大家不用担心我是信口开河,张轨张军司已和我承诺,只要能安抚难民,征西军司所辖,皆由我调遣。这位是在长安的张都尉,可以为此言佐证!”

话说到这个份上,张光确实也不好作壁上观,他也起身承诺道:“张军司确实如此说过,在下江夏张光,和诸位一样,也是荆州人,光以家名担保,刘县君此言,绝不为虚!”

该说的话都说完了,刘羡和张光颇有些战战兢兢,而老人们看着这两人,再次露出了微笑。

诸葛攀说:“县君,让我们商量商量吧。”

等到刘羡和张光退出去后,他们再次商量起来:

“我起初还可惜,觉得小主公差了点底力,但刚刚看起来,似乎又不差了。”

“是啊,是啊,他刚刚谈吐挥斥,真像大将军,也真像太子殿下……”

“可话一说完,他眼神一扫过来,又不像了。”

“小主公还年轻,需要岁月的熬打,这很正常。但我听得出来,他的心里有雷霆与暴雨。”

说着说着,有些人已经泪流满面,想到那一夜的雷霆与暴雨,继而羞愧万分,后悔连连。

老人们其实心里从来都没有什么考验的心思,他们只是想在现在的尘埃中找到一些过去的影子,以及一些对未来生活的希望。没有人讨论该不该帮助刘羡,这本来就不是什么大事。

谈到最后,薛懿对老友们说:“天气变好了。”

“小主公说得没错,现在播种的话,今年还是会有一些收成的。”

求票!求订阅!请大家多多支持!大家的支持就是我更新的动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