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晋庭汉裔 > 第八章 拜候龙门山(4k)

晋庭汉裔 第八章 拜候龙门山(4k)

作者:陈瑞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1:47 来源:平板电子书

招兵剿贼的告示张贴出来后,县城上下又是一片议论纷纷。

毕竟刘羡拿出来的,可是县府的五百亩俸田,也是黄河边上最好的五百亩水田。即使是县中的三个大姓,主家所占的田亩也就在千亩左右,且大部分都是次一等的旱田,根本无法与俸田相提并论。

但在感慨新县君的大方之余,县民们却对刘羡的剿贼计划将信将疑。

“新县君莫非是京畿哪家的大族子弟?这么大胆?”

“这是大胆吗?我看这是狂妄!郡府十几年都没办成的事情,他说要三个月解决,这怎么可能?”

“可这新县君确实不一样,几十年了,从来都是县府从庶民家中拿东西,县府给庶民分田,还是头一次。”

“但这是招人去打马贼啊!就算分了水田,有命种吗?”

“你这话说得,莫非现在人命很值钱?我卖你一条命,你能给我两亩水田吗?”

人们就是这样进行争论着,他们其实都不太相信刘羡的计划能够成功。但是无一例外,却也相信这位新县君的想法是真诚的,不是客套的。

毕竟在刘羡到来的第一天,他并不是只讲了空话套话,而是切切实实地行动起来,先是整顿县内的人员,同时又把俸田拿出来作为奖赏,这些都是看得见的,无法骗人的。

所以在十日内,虽然县民们还是对刘羡抱有质疑,但到底还是招够了一百人。

由于夏阳县人少,招来的这一百人可谓是良莠不齐,其中还有十来人是在外县招的。年老的大约有五十来岁,头发提前花白了,年幼的甚至还未满十四,连元服都来不及。

当刘羡第一次把招来的县兵们带出来训练的时候,其余县民们看到了都觉得气馁,私下里议论说,县君的水田,恐怕是要白分了。

县中的三家大姓见了这场面,原本的一些惊疑和提防也都没了,也都是当看笑话,乐得等待事态继续发展,看刘羡打算如何收场。

但老实说,刘羡自己对这个进展还是很满意的。正如他此前设想的那样,他本就没打算让这些人去剿贼,仅仅是作为护卫保证安全,这就够用了。

而现在,他不仅招满了人,而且还惊喜地发现,这些人虽没受多少军事训练,但大概是要提防马贼,又时而进山打猎的缘故,都有一手还算漂亮的弓术。

不管是老人还是少年,二十丈以内的目标,只要不是拳头大小,基本都能射中。这甚至比禁军中的很多人都强了。

在刘羡抵达夏阳后的第十五日,也就是在九月己巳,郡府派人从龙门津过来,给刘羡运来了五百石粟米。这是刘羡第一年的俸禄,因为他是秋天来就任,第一年来是无法从俸田里收获俸粮的,所以按照惯例,就任时先补发一年的俸禄。

刘羡等的就是这些俸粮。在签收后的第一日,他就从中拿出一百石来,作为训练县兵的军粮,然后带着人直接到夏阳城北的高门原去拉练。对外宣称说,练成了就去剿贼。

刘羡的样子做得很足,不仅自己跟着县兵到了高门原,还把一部分无事可做的县吏也带上了。说是事关全县,人人有责,每个人都应该参加操练。然后他就一直住在兵营内,甚至都不回县府办公了。

这一天,刘羡站在台上,看着张固在带领县兵们整顿阵型,对着随行的几名县吏说:“诸君觉得,练兵的要点在什么?”

随行的县吏多面面相觑,毕竟术业有专攻,这不是他们的本行,而之前县里的兵事,基本是由前县尉董崇来负责的。而如今兵曹掾胡完又留在城内,大家只好讪笑以对。

刘羡本也没指望他们能答出来,说这些只是想自我总结一番,毕竟,这也是他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带兵,虽然人数极少。

他说着心得道:“其实练兵一事,无非追求四个字,令行禁止。”

“知道什么是军令,怎么执行军令,并且能够执行军令,就是一支不错的军队了。”

“孙子在兵法中喜欢说谋略,讲究不战而屈人之兵,谈论将领指挥的艺术,但这都是有前提的。”

“如果没有一支能够执行将领军令的行伍,即使将领论战无敌,在战场上也是一触即溃。”

“所以吴起在兵法中少谈谋略,多谈练兵,与孙子可谓是互为表里。”

说到此处,刘羡望着不远处尚且东倒西歪,不能成行的队伍,感慨道:“但练兵枯燥,成效实在太慢,也难怪世人不爱谈论。”

说罢,他开始沉思此后的方略,不料这时,有一人出来说:“县君,想要练兵有速效,我有一个想法。”

刘羡闻言,抬首去看,发现说话的乃是狱司空薛兴,他不免有些诧异,问道:“哦?薛司空有什么想法。”

薛兴说:“自古以来,想要全军都精通兵法,都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毕竟马分良驽,人分优劣,总有人学得快些,也有些人学得慢些,进度不一,这是人之常情。”

“只是学得慢的总是多数,若是倾心于让这些学得慢的人更快些,还不如教导那些学得快的士卒。”

“先把那些学得快的士卒集中起来,把战法和阵法都教给他们。等他们学会后,再提拔他们为什长,让他们去教导那些学得慢的人。”

“学得慢的人或许记不住,但再蠢的人也知道模仿,只要什长知道该怎么做,剩下的人反应慢些,能跟着去做,也就能搭出个样子来。”

“模仿多了,久而久之,全军也就会习战了。”

刘羡闻言恍然,他不禁吟道:“故用兵之法,教戎为先,一人学战,教成十人。十人学战,教成百人。百人学战,教成千人。千人学战,教成万人。万人学战,教成三军。”

这正是出自《吴起兵法》的内容,刘羡感慨道:“说得很好,想不到薛司空在刑律之外,也懂得兵法啊!”

薛兴抱拳说:“家父喜欢谈论这些,所以卑职多少也知道一点。”

“原来是家学渊源。”刘羡听到这,顿时上下打量起薛兴,令他浑身上下颇有一阵不自在。

这些日子,薛兴一直在观察这位杀兄仇人,发现这位安乐公世子确实算一个好人。他不仅做事雷厉风行,谈笑和善,难得的是也能同甘共苦。

这几天来高门原练兵,刘羡不仅把自己的俸禄拿出来作为军粮,而且吃住都和大家在一起,丝毫没有洛阳贵公子的贵气,如果不是他的口音有明显的不同,谁也不会觉得,这个年轻人会是夏阳的县长。

这样一个人,应该是一个光明磊落的人,应该不会阴谋害人才是。不知不觉间,薛兴想更多地了解这个新县君,似乎从他身上,能了解兄长在洛阳的生活,也能了解在洛阳发生的种种变故。同时,他自己有预感,却又隐隐不能说明,自己其实也想从这个人身上,了解一些自己祖先所追随的,曾让人舍生忘死的,又难以形容的事物。

当日练兵结束后,在用膳的时候,刘羡忽然把薛兴叫过来,问道:“你既然会兵法,身材也不错,那是不是也懂一些武艺?”

薛兴当然是会一些,只不过因为薛勇的存在,他自知怎么努力也赶不上兄长,便转而学文,所以也算不上精通。

故而他点头说:“卑职略懂一二,也就勉强防身,干不了别的。”

刘羡笑道:“这就够了,我正需要几个人帮我撑撑场面,没练过可不行。”

“撑场面?”薛兴有些莫名其妙,他问道,“县君今晚是有什么安排吗?”

“是啊!今晚我要去一个地方,见一个人,谈一件事,关系到我们夏阳以后的长治久安。怎样,你愿不愿意去?”

“县君话都说到这个地步了,我怎么敢不去?”

“好,那你用完膳后,就留在这里,等到时间了,我喊你,你就跟我一同走。”

说罢,刘羡就自顾自地离开了。

他打算干什么?薛兴看着他的背影,忍不住猜想,这位县君莫非是动用了在洛阳的关系,求来了什么外援么?可不管是什么样的外援,也很难解决夏阳的问题吧。有句话说得好,强宾不压主,如果能用外面的人来解决问题,夏阳也就不会是现在这个样了。

但薛兴也察觉出一点不对,如果县君是去求的外援,为什么要自己来撑场面呢?这也说不通,莫非他是知道我是河东薛氏出身,想要借机敲打自己么?

薛兴胡思乱想了一会儿,却怎么也得不出答案,最后干脆就放弃了,毕竟就是今夜的事情,自己也没什么好准备的。出了什么事情,自己也没有什么损失。

于是用完膳后,薛兴干脆就和衣在帐内躺下了,这是他们临时搭的营地,床榻其实就是用稻草垫的,比较简陋。但薛兴在白日里也跟着操练了不少,正好有些疲惫了,秋天的暮色又来得格外早,没过一会儿,睡意依然盖住了一切……

像是过了片刻,又像是过了很久。薛兴听到似乎有什么在呼唤他,就像打破了罐子。

他睁开眼睛,发现刘羡正好站在帐口,手里举着一个火把,低声笑道:“你倒是好心情,竟然睡得着。”

“时间到了,我们该走了。”

薛兴“哦”了一声,直接从草垫上坐起来,拍了两下脸后,又喝了口凉水,人顿时就清醒了。

刘羡看了眼水壶,吩咐说:“多带点水,再带点干粮,等会路上要走一会儿,早上估计还要走回来。”

到底要去什么地方?薛兴愈发感到好奇,但他没有问出口,而是往怀里揣了两个炊饼,拎了一个水葫芦,就这样出了帐篷。

帐外明月高悬,看位置,此时应该差不多是亥时,新募的县兵们累极了,多在呼呼大睡,高门原上响彻着他们的鼾声。空旷的山塬上,只有寥寥两三个人在守夜。

薛兴跟着刘羡下了高门原,走到原下的官道上,看见了五辆装着什么事物的驴车,车前站着四个高大的青年。刘羡走过去跟他们打招呼,而薛兴看过去,才发现都是县府的人。为首的是跟着刘羡一起来的吕渠阳,而剩下的三人则跟薛兴一样,都是来夏阳找官做的外地人。

这时薛兴再看车内装载的事物,手一摸麻袋,顿时就反应过来,袋里装的是粮食。五辆车合起来,差不多有三十石左右。

这是要给人送粮食?不是去求援吗?薛兴更是感到糊涂。

但刘羡并不过多解释,他对随行诸人道:“都准备好了吧,等到了地方,都不要怕,精神一点!不要丢了自己的脸!”

说罢,当即就打着火把在前面引路。

就这样,一行人六个人,五辆车,在月光下默默启程。

他们是从官道出发,可是仅向北走了三里路,他们便偏离了官道,走上了一条小径。又在小径上走了十余里,他们又离开了小径,踏上了一条被荒草淹没,不能称之为道路的道路。

薛兴跟在刘羡后面,眼看着月亮升至头顶,随后又被密林所遮蔽,让黑暗笼罩了四周。前方的目的地不由让他觉得茫然,不知方向。深秋的夜晚又是这样寂静,没有蝉鸣声,也没有蛙叫声,偶尔被一行人惊起的乌鸦振翅声,则更让这深夜显得恐怖阴森。就好像有什么幽灵和鬼魂,正在黑暗深处,无声地凝视着自己。

这不由得让薛兴有些提心吊胆,再打量所处的环境,无疑是一个适合杀人越货的荒郊野岭。这让薛兴又不免产生出胡思乱想来:自己跟随的真是县君吗?莫非自己是在做噩梦,在跟随鬼魂,往冥府前进?

正感到度日如年的时候,刘羡停下来了。他挥挥手,示意身后的五人也停下。而后眯起眼睛,指着不远处的一个山腰问:“你们看那儿,是不是有火光?”

山腰上确实隐隐有火光,一跳一跳的,虽不甚明显,但几人都看见了。

刘羡说:“那我们就到地方了。”

他让众人把粮车聚集到一块,然后对着山上高呼道:“久闻孙首领英名,今日特来拜候!”

刘羡这一声高喝,顿时打破了龙门山的宁静,乌鸦麻雀们都惊醒着振翅而飞,摇落出一场叶雨。而山腰处那隐隐约约的火光,紧跟着就跳亮了。

刘羡又跟着说了几声后,一道火蛇从山顶穿梭而下,和山腰间的火光相汇聚,稍稍停顿后,就向山下飞驰而来。

不多时,数十名火把从山林间探出,将刘羡一行人团团围住。

为首的一人踏马而出,高声问道:“你是什么人?竟敢找到龙门山来?”

薛兴听到龙门山三个字,顿时恍然大悟:原来是到了孙熹的老巢了!

求票!求订阅!请大家多多支持!大家的支持就是我更新的动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