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晋庭汉裔 > 第五十四章 楚王决意(4k)

晋庭汉裔 第五十四章 楚王决意(4k)

作者:陈瑞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1:47 来源:平板电子书

元康元年二月辛丑,在经过了一年的沉淀后,楚王司马玮再次踏上了返京之旅。

时值春雨时节,天上一连下了五六天如丝细雨,地面变得润如油膏,马行走在道路上,不时趔趄两下,而远望周遭起起伏伏的山头与绿林,都沉浸在一片朦朦胧胧的雨雾中。

司马玮路过一个小坡时,看到坡上的迎春花如星辰般点缀在绿色的瀑布上,他忍不住亲手折下一段花枝,春天的枝条似乎都是脆嫩的,伴随着一声清脆的“咔嚓”声,司马玮将满是水珠花枝移到面前,轻嗅着其中的芳香与水汽。

“先帝在世的时候,曾教导我说,身为皇子,要能看出天地之情。”司马玮放下手中的花枝,转首对身边的歧盛说道:“如今看到这江山多娇,风景如画,我心中眷恋温柔,恰如这春雨绵绵不绝,岐盛,你说这情是对,还是错?”

岐盛的马术不是很好,他此时正随着马匹的趔趄而摇摇晃晃,听到主君的发言,他笑道:“殿下是堪比周公的贤王,心里面装的是九州万方,殿下胸中的温柔,自然是对我大晋天下苍生的温柔,万民有幸啊!”

“岐盛,你这话说得太过了,人岂不自知?”口中说着反对,可司马玮仍不免露出满意的笑容,继续道,“我如今要做的事,是要在洛阳大动干戈,这是几十年来无人敢干的事情,无论成败,都一定会充满争议,也不知后世史书会如何记载我。”

长史公孙宏则在一旁道:“殿下,后世史书的记载,从来都无关紧要。”

“无关紧要?”

“对,无关紧要!”公孙宏手持马鞭,有一下没一下地挥着,悠悠道:“殿下,史书上记载的所谓功过是非,是由史官定的,但实际上,史官的好恶重要么?后人也不是石头,不是史官说什么,他们就信什么。”

“后人只能看到前人的所作所为,只要留名在史书上,不管是恶名还是贤名,他们都会知道,这是非凡的人,这是改变了世界的人,这是需要被铭记的人。”

“主父偃曾经说,大丈夫生不能列五鼎而食,那也要死受五鼎烹。鸿鹄又岂能与燕雀言志?殿下你只要做下了非凡的事业,就已经永垂不朽了。”

“永垂不朽……”司马玮闭上眼睛,感叹道:“是啊,你说得对!人生在世,就要做些常人难以企及的事情,不管是恶行还是善行,都要独树一帜!”

他睁开眼睛,扔下手中的花枝,仰望着天空道:“当年我曾祖宣皇帝,为曹魏尽忠三代,内修政理,外御敌寇,本是与蜀汉的诸葛亮齐名的忠臣,贤臣。”

“但后来的事,虽然现在不让议论,但大家都心知肚明,他到底不是诸葛亮,做了操莽之事,这才有了我大晋天下。”

“论道德操守,他是比不过诸葛亮的,但是论功业,诸葛亮又哪里比得上宣皇帝呢?”

面对着天上的乌云,司马玮颇为自豪地笑道:“当年三国鼎立,九州征战不休,到底是我大晋一统三国,结束了乱世。是不是做了乱臣贼子,本也不重要。”

“我这次去洛阳,就是要像宣皇帝高平陵一样,去杀人的。”

“庄子说,窃钩者诛,窃国者诸侯,要我说,杀人确实是犯罪,但要做为民除害的英雄,那就势必要杀一千个人,一万个人!”

“殿下圣明!”

这是司马玮第一次公开说出如此血腥的话语,而听到这番大逆不道的话,岐盛和公孙宏不惊反喜,他们都跟着高声赞同起来。

他们跟随司马玮已经很多年了,促使他们一起行动的,从来不是对司马玮的忠诚,而是司马玮胸中的野心。只有野心,炽热狂妄的野心,才能够掀起席卷朝野的浪潮,让出身贫寒的人也能借着潮头飞跃,然后成就能被史册记载的伟业!

“你们说,杨骏为何不懂得这个道理?”

岐盛笑道:“他不是不懂,不过是驽马恋栈豆罢了。殿下,许多道理,人知道是一回事,敢不敢用是另一回事。”

“当年袁绍与曹操官渡大战,莫非败在他没有谋略吗?当然不是!败就败在他多谋而寡断,瞻前顾后,事事迟疑,最后自然是满盘皆输!”

“殿下之所以能够有今天,就是因为殿下敢于断事,不惧风险啊!”

“断事?好!哈哈哈,那我现在有两件事,还没有想清楚,你们帮我参谋参谋。”

司马玮之所以如此感慨,就是因为他如今怀中藏有两张黄帛,这都是他自襄阳出发前,也就是昨日前收到的。

第一张是刘羡写的,他在信中详细描写了最近京城各方的动向,其中着重讲解了杨骏太傅的状态,指出如今面对朝野一齐发动的舆论总攻,身为太傅的杨骏已经无法支撑,极有可能做和平让位的打算!

司马玮冷笑着问两位幕僚道:“杨骏准备服软,你们说,我该如何处置他?”

岐盛当然能够看出其中的利弊,他笑道:“该退的时候不退,该进的时候不进,这样不识进退的小人,有什么好同他商量的!殿下拿下他,就是朝野公认的功臣!殿下同他讲和,岂不就是承认了他辅臣的地位?以后若要再斗下他,可就千难万难了!”

公孙宏则更加直白,厉声道:“有什么好说的,杀就完了!无非是杀多杀少的事情!”

这两句话更加激起了司马玮胸中的火焰,他远望北方洛阳的方向,问道:“你们说,怎么杀才算除恶务尽?”

“杨骏是祸乱朝纲的首恶,当然要诛灭三族!”

“杨珧、杨济是杨骏的兄弟,也参与了乱政之举,自然也是诛灭三族!”

“还有杨骏的那些心腹亲戚,什么段广、李斌之流,都是杨骏的帮凶,没有他们,杨骏怎能至此?也要诛灭三族!”

“当年宣皇帝在高平陵之变后,整顿朝纲,族灭八家名门,杀了近四千余人,殿下怎么能落后呢?最少也要杀满五千人!以此来彰显殿下的决心!”

岐盛和公孙宏你一言我一语,浑不在意自己一句话下去就有多少人头落地,他们在听到司马玮的表态后,已经进入到一种狂热的状态,每一颗人头都是他们进步的功勋,只恨不能杀尽洛阳人,让自己再造一个新洛阳。所以说到最后,连理由也编不上了,干脆鼓励起多杀滥杀起来。

司马玮当然知道这些话语并不道德,但竟也发自内心地认同。

杀人,大家都是这么做的,这都是为了更美好的明日,所不得不付出的代价。

但他口中道:“但总要回个话给杨骏,你们说怎么回?”

岐盛与公孙宏对视一眼,不约而同的露出笑容,道:“杨骏既然准备服软,不如就让他做几天好梦吧。”

“你是说,佯装应允?”

“之前我们如此咄咄逼人,他一服软,我们就直接应允,这未免有些虚假,不符合人之常情。”岐盛作为司马玮的幕僚,虽不如刘羡,但也不是全无才华,他细细分析道,“殿下不妨提一个苛刻的条件,开始跟杨骏讲价,他即使不会答应,要和殿下讨价还价,但大体会觉得,殿下是有诚意的。”

“等他麻痹大意……就是我的致命一击!”司马玮明白过来,继而击节笑道,“好,岐盛,今晚你就先写一封密信,连夜送到洛阳杨骏府上,告诉他,说我要中护军和尚书令的职位,非如此,我绝不妥协!”

中护军和尚书令,一个是禁军的直接领导,一个是三省中最关键的核心要职,只要有了这两个职位,杨骏一党的生死,基本就全看司马玮的念头了。

公孙宏又问道:“那殿下的第二个问题是什么?”

司马玮却没有直说,而是慢条斯理地从胸中掏出另一张黄帛,这是孟观所写,里面记录了上次密会中,众多势力表态同意的政变计划。

他把这张黄帛递给公孙宏,等他看完后,问道:“你觉得这个草案如何?”

公孙宏审视一番后,回答道:“孟观虽然有些托大,但整体来看,十拿九稳。”

“嗯,这也是我满意的地方,但我还有不满意的地方……”

公孙宏非常纳闷:“不满意……殿下是何处不满意?”

司马玮又把黄帛转交给岐盛,淡淡道:“孟观的眼界太低,只看得到眼前,却看不到将来,若按这份草案去做,恐怕不利于以后的事情……”

“以后?”听到这两个字,公孙宏有些明白了,他笑道:“原来殿下眼中已经没有杨骏,而是在想杨骏死后的局面吗?”

司马玮颔首道:“是啊,以后,这份草案虽然稳妥,全城戒严,全城戒严,大概是没什么乱子的,但如此一来,如何体现出我有非凡之功呢?”

“殿下是这次倒杨的领头人,杨党覆灭,殿下怎么会没有非凡之功呢?”

“哈哈哈,公孙,你是在装傻!”司马玮笑起来,他挺起胸膛,用洒脱的语气道:“而现在支持我的人虽多,但这只不过是为了对付杨骏而已,杨骏一死,还会有多少人支持我,这就是另一回事了。”

“把持权柄者最遭人嫉恨,杨骏之后,就是我了。”

“我若不想办法立下无可忽视的功劳,将来辅政行事,天下人的悠悠之口,不知道还要说什么呢!”说到这,他拉缰停马,整个队伍也随之停下来,面对几位幕僚的疑惑,他缓缓道:“必须要想办法昭告天下,令世人知我。”

这位年轻的藩王,原来心中已经想得如此之远,这不禁让幕僚们暗暗吃惊,但岐盛权衡利弊后,还是提出质疑道:“可殿下,如果这次表现得太过锋芒毕露,也会引起其余人的警惕吧!”

公孙宏也赞同歧盛说:“殿下,您今年才二十岁,来日方长,又何必急在一时呢?”

“来日方长?哈,或许吧!”

司马玮确实很年轻,自古以来,能在他这个年纪就接近最高权力的人,除了皇帝外,再没有其他人。但司马玮到底不是皇帝,他在靠近的过程中,反而生出一种急迫感和焦虑感,他深刻地察觉到,在没有真正把握住最高权力前,一切都似乎是虚假的,就像是踩在云中飞升,可能美妙,但也恐惧高空中的风景,远远不如切实的后土让人安慰。

故而他还是坚持自己的观点,说道:“这样吧,公孙宏,你也写一封密信,让刘羡转交给贾谧,就跟皇后说,杨骏的府邸田产,由我来处置。”

“殿下您这是……”

司马玮静静道:“政变之后,我要把杨骏府邸夷为平地,刻石立碑!”

“杨骏的所有金银,我打算赏给内外将士,杨骏的田产家业,我要分给无地可种的贫农。”

“公孙宏,就由你来负责这件事情,事后给我一个账簿,要事无巨细。对于赏赐,每一个将士,哪怕步兵小卒也不要遗漏了,而对于田产和粮食,不要给什么名门豪族,每一亩田,都要分到真正的贫农手里。”

“你要对他们宣传说,楚王司马玮已经要下定决心,整顿朝纲,刷新吏治,还天下一个朗朗乾坤!这只不过是楚王司马玮的一小步罢了!”

“殿下,这样是否太……”公孙宏第一时间想反对,因为这定然会激怒许多人,但随即又为主君的气魄所折服,自己本来已经够急功近利了,不料殿下竟然比自己还要急切!但正如此前殿下所言,要完成非凡的伟业,怎么能没有非凡的气魄呢?

他思来想去,终于低头道:“在下立马去办!”

“好!”司马玮又露出满意的笑容,再次策马前行,再看这些蒙蒙春雨中的山河美景,他长长地呼出一口气,继而想到:当年曾祖司马懿征伐辽东归来,是不是也是这样一种心情呢?

在这段人生的长路上,司马氏的男儿,不会妥协,不会停止,不会犹豫,他们注定心如铁石,直到屹立在世间的最高点为止。

求票!求订阅!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大家的支持就是我更新的动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