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飞扬跋扈,从唐人街开始 > 第682章 赏赐官职

飞扬跋扈,从唐人街开始 第682章 赏赐官职

作者:不吃葱花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1:44 来源:平板电子书

陈正威前往广州的时候,何嗣焜早已提前骑马赶过去,与绿营派去的人是前后脚。

广东巡抚张兆栋刚刚听闻有一支军队在港口上岸,要求见张树声。

稍后又有人传来消息,有千人正往广州行来,张兆栋顿时坐不住了。

一边让人去通知广东提督,一边让人通知水师大营,紧接着下令:“将广州城门关上!”

“万万不能让那些人冲进来!”

同时让城防绿营兵加强守卫。

何嗣焜刚刚回到广州不久,便见城池大门关上,立刻去找到张兆栋,询问:“张大人,我刚刚听闻广州城门关上,不知是发生了什么事情?”

“何大人来的正好。外面一群人正奔广州来,据说这些人拿着火枪,乘坐战舰而来,人数足有数千,要求见总督张大人!何先生可知这些人为何而来?”张兆栋询问。

何嗣焜是张树声的幕僚,有着从四品衔候补知府的官职。

“竟有此事?”何嗣焜露出诧异之色。

“总督已去巡视广西,我也不清楚此事。张大人准备如何处理?”

“这些人手持火枪,目的不明,自然不能让他们进入广州城池,先关上城门将其挡在门外,我已让人通知绿营和水师,接下来坚守待援便可。”

“到时再询问那些人的来历。”

张兆栋轻抚长须,一副胸有成竹之色。

“张大人高见!”何嗣焜拱手道。

“听说这些人乘坐战舰而来,只是不知水师为何没有阻拦,此事之后定然要参他一本!”张兆栋饱含深意道。

何嗣焜并不辩驳,此事他和水师提督李准早有商议。

而此时,广州因为城门关闭之事,已经谣言四起,人心惶惶。

下午四点的时候,张兆栋便看到一支人马从黄埔港方向赶来。

这些人身着洋人猎装,脚下是长靴,腰间跨着枪,看起来队列整齐。从望远镜中能看出这些人是华人相貌,却没有辫子,一头短发。

张兆栋看着对方队形,脸色就是微变。

尤其是这些人身体强壮,气势凶悍,比起绿营精锐还要威武几分。

……

与此同时,陈正威在马车中也得知广州城门大关的消息。

倒是没出乎他的意料。

看到一支军队来到城下,傻子都知道关门。

美国公使就是这个时候用的。

不然这广州还真进不去,一两米厚的城门,他都打不进去。

何况他也没准备打,不然他就提前派一支人混进来了。

对于安全,他并不担心,只有他自己都够了。

带这么多人,纯粹是来吓唬吓唬广州的官员而已,让他们跟自己说话的时候都能清醒一点。

陈正威探头看着远处的城墙,他以前来过广州,上辈子的时候。

这城墙后来拆了,他也第一次见。

对窗户外的马仔道:“去通知美国公使和领事,让他们去和对方交涉!”

片刻后美国公使乔治.塞沃德来到马车边道:“陈先生,我去和他们交涉,但他们不会允许这么多人进入城中。”

“告诉他们,我是回来省亲的,起码要带两百人入城!”陈正威面无表情道,他估计200人应该是极限了。

“如果他们拒绝,那就开战吧!美国会向大清宣战,然后我们打一场堂堂正正的海战!我保证,广东水师连大营都出不去。”

这种战争威胁外交对别的国家不一定好使,但对大清肯定好使。

1874年,日本借口台湾人杀了琉球人,出兵3000入侵台湾,然后清政府和日本签了《北京专约》,承认日本出兵台湾是“保民义举”,并赔款军费50万两,以换取日军撤出台湾。

日本也正式借着这个藉口,在前两年吞下了琉球。

1875年,英国找借口发动战争要挟,1876年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了《中英烟台条约》,清政府又赔了英国20万两白银,派遣郭嵩焘去英国道歉,又开放了多个口岸。

更不用说左宗棠在新疆打赢了还赔了俄罗斯900万银卢布,相当于500万美元,还割了土地。

就是前几个月的事。

就是这么好欺负。

乔治.塞沃德闻言轻轻松口气,陈正威这次还算讲道理。

现在他腰间还在隐隐作痛。

随后乔治.塞沃德和广州领事塞缪尔·W·哈德在城下等了半天,城门打开一个小门,让他们进去后,门又立刻关上。

乔治.塞沃德和塞缪尔.哈德被带到城池上,与张兆栋力争。

“陈先生是一个在国际上有着广泛影响力的人,他出身于这里,只是回来探望亲人。将他拒绝在门外,你们是在制造争端!”

张兆栋这才知道城外的是谁。

作为与洋人接触最多的地方,作为广东巡抚,哪怕不是有意的去了解外界,多少也能听说一些事情。

而他也听说过陈正威的名字,只是了解不多。

“你们没有提前通报,这不符合程序!而且那些士兵是怎么回事?”张兆栋带着几分傲慢的捋着胡须。

“他是大清人,那些人自然也是大清人。你们大清有规定大清人回乡探望亲人,需要提前通报吗?”乔治.塞沃德争辩道。

“既然他们是大清人,这里是广州!是大清的土地,如何处理是我们的事情!”张兆栋丝毫不为所动。

“一个有着极高声望的绅士在这里受到了侮辱,这是对美国的挑衅。如果你坚持,那就开战吧!”乔治.塞沃德直接将手套摘下来做出丢的动作。

听到这话,张兆栋的脸色立刻阴沉了下去。

“你的话能代表美国政府么?”

“我也许不可以,但下面那位绅士可以!”乔治.塞沃德直接道。

“你是在制造严重的外交纠纷,你能承担责任吗?你就不怕你们的朝廷治你的罪吗?”

张兆栋脸上阴晴不定,片刻后才道:“本官也不是不近人情之人,但他只能带10人进城!”

“那不可能,陈先生是一位有身份的绅士,他必须要携带两百个随从来保证自己的安全!”

双方一番争论之下,张兆栋这才退了一步,然后又退了一步,允许陈正威带200人进入广州,而且可以携带武器,但其他人必须退回船上

随后乔治.塞沃德才去通知陈正威。

“陈先生,在我的施压下,他们妥协了!”

“可以携带两百人进城,而且可以携带武器!”

“那就这样吧!”陈正威笑了笑,让人去安排手下。

片刻后,陈正威留下了两百个安保公司的人员,剩下的人返回黄埔港。

不过不上船,而是在黄埔港扎营。

大部分人离开后,广州城的门重新打开,这时候陈正威的马车才进入广州,旁边还有两百个拿着枪的马仔。

广州的绿营兵都很警惕的看着他们。

马车进了城后,距离城池不远正在打听消息的广州百姓,都好奇的看着这群穿着整齐洋装,拿着枪的华人,纷纷窃窃私语。

而那些安保公司的成员看着听着这熟悉的乡音,心中也有些感慨。

“停一下!”

陈正威叼着烟从马车上下来,庞大的体型一下马车就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包括在城头上的张兆栋。

陈正威扭头看向城头的张兆栋,盯着对方看了片刻后抻了个懒腰,重新回到马车上。

他就是让所有人都看看自己。

随后马车在安保公司人员的护送下前往领事馆,一路上的广州百姓都在路边好奇的观望这些没有辫子的华人。

林长宁也在马车里好奇的看着外面。

而广州的守军一直在远远吊着监视。

陈正威抵达领事馆后,便直接在领事馆住下,他出门在外,向来不怎么挑剔住的环境。

其他人收拾房间的时候,陈正威翘着二郎腿坐在沙发上抽着雪茄,心中在考虑一件事情。

如果自己手下的人丢了一个……大清得赔自己多少钱?

反正这钱都是要给出去的,给别人也是给,为什么不给自己?

陈正威到了领事馆,广东提督派遣的援兵和水军才姗姗来迟,随后一路盯着陈正威的手下返回黄埔港。

……

张兆栋回去后,就立刻写信发电报给总理衙门,询问如何处理。

今年李鸿章刚刚修好了一条电报线,从上海到天津。

这样一来广州的电报就能直接发到天津,随后再快马加鞭送往京师的总理衙门,只需要半天就能抵达。

而在张兆栋写信发电报的时候,何嗣焜也给李鸿章发了一封电报,详细说明他了解的关于陈正威的一些资料,包括陈正威的性格,还有他所知的陈正威在西方世界的影响力。

还有陈正威舰队的情况,以及陈正威从日本手里抢了琉球的事。

在他看来,朝廷完全可以借助陈正威在西方的影响力。

就算不和陈正威交好,也没有必要交恶。

他相信李鸿章肯定明白这一点。

而且……广东水师真的打不过,若是双方发生冲突,广东水师就没了。

天津,李鸿章刚刚用完晚饭正在休息。

“大人!”李鸿章的幕僚薛福成走进来。“有两份电报,是广州发来,要发往总理衙门的!”

李鸿章接过电报看了几眼,神色就严肃起来。

“美国,陈正威?”

他听说过这个名字,而且是不止一次听说。

甚至对于陈正威的情况比张树声还了解。

刊登着陈正威租借琉球新闻的报纸,现在就在他书房的桌子上呢。

“他竟然到广州了!”

“好在双方没有发生冲突!”看到电报上双方没有发生冲突,他轻轻松口气,觉得广东巡抚张兆栋的处置很妥当。

跟这个人发生冲突极为不智。

实际上去年太后派钦差前往南方巡视海防,打击人口走私的事,他是知道的,但他已经来不及阻拦了。

而后果也很快就显现了。

就在前些日子,从美国传回电报,美国的无烟火药对大清禁售。

而无烟火药正是陈正威在美国横行的一个重要依仗。

李鸿章对此极为重视。

“去把稷臣找来!”李鸿章稍稍思索就道。

罗丰禄,字稷臣,是他的英文翻译和外交顾问,曾经在英国留学。

去年才从英国学习回来。

而那时候陈正威已经在美国声名鹊起了,逼迫美国政府签订了《华盛顿条约》。

从那时候起,罗丰禄就一直在收集陈正威的消息,包括陈正威在巴拿马、秘鲁、古巴等地的新闻,他都清清楚楚。

很快,罗丰禄便被找过来。

李鸿章示意他看桌子上的电报。

罗丰禄拿起电报看了几眼,脸上立刻就有了变化,开口道:

“大人,此事广东巡抚处置妥当,我们不能与此人发生冲突。此人在西方影响力极大,若能交好,对我大清大有裨益。”

“何况他船坚炮利,又有美国海军相助,若是发生冲突,广东、福建甚至南洋水师便危险了。”

“他又常年在西方世界活动,若是因为臂助,大人搞洋务事半功倍。”

李鸿章沉声道:“你说的我自然知道。可此事并非我能做主,而且因为之前的事,双方已有矛盾!”

罗丰禄思索片刻后道:“大人,可上书朝廷,赐官,赏赐珠宝!”

李鸿章思索片刻,微微点头:“这确实是个办法。”

在两人看来,陈正威定然不会拒绝此事。

毕竟光宗耀祖,光耀门楣的事,对于一个劳工出身的人必然有吸引力。

他虽然不在大清,但这官职就相当于贵族身份。

而且有了官身,他在大清行事也方便许多。

这一招从古自今,都是屡试不爽。

李鸿章思索片刻,便连夜写了一份奏折,详细分析利弊,让人快马加鞭送到京师。

清晨,广州的电报便送入总理衙门,而李鸿章的奏折便直接送入东暖阁。

慈禧看到这个奏折,顿时想起之前听闻的那个陈正威。

“他竟然敢回来!而且带兵进入广州,真是胆大至极!张树声是做什么吃的?广东巡抚张兆栋又是做什么吃的?”

慈禧先是有些恼火,不过很快就安静下来。

她对李鸿章颇为倚重,对李鸿章的能力也是信任的。

李鸿章在奏折中将利弊分析一遍,她认真看完之后,心中思索起来。

之前派人巡视东南,虽然主要是因为和美国的协议,但也是怕陈正威与南方一些暴民勾结,再有长毛贼的事情发生。

如今此人在西方势大,若是赏赐官职,既能从西方获得一些好处,又能约束此人……

倒也是一件好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