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我在人间杀神仙 > 第四章 断壁城墙

我在人间杀神仙 第四章 断壁城墙

作者:言不说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12 00:17:18 来源:平板电子书

瞩目良久,少年人才收回目光,继续前行,这段路不算长,中间穿过那条泥泞小路,便直达孙老头的家中。

淤泥村的院落建得没有章法,谁能抢到那块地皮,那就是谁的,划地自用。

所以说淤泥村没有路,但到处也是路,只要有间隙能过,那便是路,反正走到哪都是泥泞不堪。

来到孙老头的院落前,钟鸣向旁边瞥了眼,与孙家搭边的是李木匠家。

院落中只有个女子正在做饭,虽然这女子身着粗麻衣衫,但仍是盖不住姣好的容颜,这女子是钟鸣来到这个时代见过最漂亮的女人。

明知那女子贵为人妻,少年人还总是忍不住多看两眼,兴许是年纪到了,体内有些冲动作祟。

女子大概是感受到钟鸣的目光,抬头看到了钟鸣,露出温婉的笑容,糯声道:“谢过先生前两日送来的米粮。”

村中人都知道梁余以钟先生马首是瞻,梁余的作为也被大家理解为钟先生示意,往日梁黑子行的那些善事有五成要记在钟先生的头上。

略微点头,少年人也露出笑容道:“邻里之间,许些帮衬本是应该,李家娘子不必谢我。”

李家的美娇娘再示以钟鸣笑容后便去忙早饭,少年人转了目光不再去看,别人家的娘子,看多了难免被邻里诟病。

只是钟鸣心中一直有些疑惑,这等面容姣好,富有涵养的小娘子,本不该出现在淤泥村这烂地方,而且李木匠也怪异的很,从来不叫自己钟先生,而是称自己钟小子,口气狂妄。

念及他家是半年前才逃难至此,钟鸣也曾猜测他家以前兴许是富贵人家,眼界总要高些。

只凭李木匠家的院落从未有异味,反倒有股淡淡的檀木清香,钟鸣就对他家无恶感。

总归大家都是在乱战中挣扎过来的人,难免有些秘辛,钟鸣并不刨根问底,只要无害于淤泥村,大家都乐得借他村落一角栖身。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知。

再说李木匠的手艺还是不错的,大至泥坯房梁架,小至矮桌木凳,他都手法娴熟,这些时日对村子贡献不少。

再瞥眼旁边的胡猎户家,院落也挺干净,小鱼家也是如此,村东头的这几户人家都挺干净,这要归功于李木匠家带来的好风气。

钟鸣对村两头的人家青睐有加,村西头是郭先生,已经走出这烂泥塘,展翅高飞,成为一名城中人。

村东头这几户人家干净利落,与城中院落相比也不差,两头人都算是给淤泥村涨了脸面。

“钟哥哥,你过来了。”

俏生生的呼唤打断少年人的思量,他回神报以微笑,摸摸眼前水灵小姑娘的头顶,笑道:“小莲又长高了,转眼间就出落成大姑娘。”

眼前的姑娘叫做孙落莲,名字是钟鸣给起的,取自青莲出淤泥而不染之意。

烂人恒生的淤泥村能出落有孙落莲这样水灵恬静的姑娘,实属不易,她原来阿花阿草的名字实在配不上这姑娘,只有落莲这词才使得。

说起来孙落莲并不是孙老头的亲孙女,而是难民堆里捡来的养女。

孙老头是淤泥村土生土长的人,老爷子活了五十多岁,已是知天命的年纪,他常说自己是来这人间受罪的,活的年岁长,纯粹是老天爷罚他吃苦。

原本孙老头老来膝下得一子,可早些年战乱之始,他刚及冠还未娶妻的儿子就被征兵去战场厮杀,许些年过去了,杳无音讯。

起先新唐未立,孙老头心中还有些念想,可新唐建国后,盼至年关儿子也未能返乡,旁人都猜测多半已是战死沙场的结果,孙老头也就死了心。

少年人听小莲说,年关那夜,孙老头下午特意吩咐她去城中买了瓶黄酒,对地自斟自饮,边喝边哭,喝一碟倒一碟,劣质黄酒入肚半坛倒掉半坛,后半夜他抱着酒坛喊了半宿的“龙虎”。

孙龙虎是他儿子的名字,孙老头早些年老来得子洋洋自得,不屑于用狗子,阿牛那些名字。

村中人都说名字取得难听些,老天爷不会收孩子当童子,好养活。

孙老头偏不,他说儿子将来是要有大出息的人,给孩子起名时在屋里憋了三天三夜,才感觉龙虎两字好。

龙腾布云雨,虎出啸山林,听起来就有出息。

后来孙老头也时常念叨,不该给孩子起那么招耳的名字,兴许孙龙虎就不会被戍军征兵。

孙龙虎被征兵之后,孙老头心中总是没有着落,收养孙落莲与此也有关系。

前几年小莲母女流浪至此,小莲敲着碗在门口下跪喊:“好心爷爷给口饭吃。”

孙老头看小莲这孩子可怜,就经常帮衬她们母子,没过多久小莲的母亲因病去世,才有孙老头收养小莲之事。

那种时候,孙老头自己都吃不饱,能收养小莲得是多大善心,他夜里辗转反侧,狠了心又狠心,天未亮就跑到难民堆里把小莲抱回家。

昔日孙老头的大善念才有如今俏生生的落莲姑娘,也是因此,钟鸣才会将村长一职安心派于孙老头。

说话间,钟鸣打开栏杆,走入孙老头家中,孙落莲亦步亦趋跟在钟鸣身后,扭着衣角纠结半天,才红着脸颊怯生生道:“钟哥哥,以后不要总是摸小莲的头,小莲已经是大姑娘了。”

钟鸣嘴角有笑意,小莲算是他自小看大的姑娘,年岁能有多大?

于是少年人调笑道:“你能有多大岁数,还能比钟哥哥年岁长?”

脸色绯红的少女更加羞涩,连忙解释道:“自然没有钟哥哥年长,但小莲也已经是碧玉年华……”

此话一出,少年人愣了片刻,随后暗自惊叹。

想来刚到这里时,小莲还只是个十二三的黄毛丫头,干干瘦瘦如同竹竿,转眼间她已然十六岁,身躯日渐丰盈,越发可人,原来已到碧玉年华。

碧玉年华这词是小莲从郭先生那里听来的,说女子十六便是碧玉年华,也称破瓜之年,寓意为已到出嫁年纪,可以婚配。

一想到破瓜之年,婚配,出嫁这些字眼,小莲的脸颊更加红,如同火烧般焦热,就怕钟哥哥听出其中的意思,那不是要羞死人。

转念间,少女又期待少年人能听懂其中的意思,好明白她已经到出嫁年纪,可以上门提亲。

少年人腹中是有学问,头脑聪慧异于常人,但也不会用到这等琐事上,他刚才愣神只是感叹时光之快。

顺手摸了摸小莲的头顶,钟鸣应付道:“好,我知道小莲是大姑娘了,以后不摸头便是,是不是怕长不高?”

眼见少年人言行不一,就知道他没把此事放在心上。

少女见他没听出自己言中之意,暗自神伤后,撅着嘴嘟囔道:“笨木头,还不及说书的郭先生。”

言后少女又感觉不妥,呸呸呸,怎么能说钟哥哥不及那个满嘴荤话的说书先生,这真是对钟哥哥的大不敬。

淤泥村众人敬仰的钟先生怎能不及说书先生,被人听到怕是要骂死自己。

身后的少女怀春钟鸣丝毫未感受到,只是自顾自地走到泥坯房门口,高声呼喊道:“孙伯,我来拿花名册。”

听到钟鸣的喊声,从泥坯房中走出个身穿麻衣的干瘦小老头,两鬓斑白,腿脚却挺利落,高举着手中的草纸册子应道:“来啦,老头子等了一个早晨,就等小钟你来拿这册子。”

从孙老头手中接过花名册,少年人便道:“孙伯,那我这就去镇上议事,怕是去晚了要误大事。”

孙老头拍拍少年人的肩膀,催促道:“赶紧去,不要误了正事。”

待到少年人走出院落,孙老头才拍着额头记起来,冲着少年人的背影大声叮嘱道:“小钟,到了府衙多用些学问,给咱们村多弄点良田回来。”

闻言,少年人回首莞尔一笑,应道:“明白,孙伯您放心瞧好吧!”

少年人迎着朝阳,晨光将他的身影嵌上金边,荧荧发亮,仿若神人般高贵。

院落中的少女忽然间就痴了,如此清秀聪颖的钟哥哥,怎么就偏偏生在淤泥村,还能恰巧让自己遇到?

肯定若那说书的郭先生所言,定是十世的相思轮回,才能换来今世的回眸一笑。

站在少女身旁,孙老头盯着孙女那副痴呆模样,摇头叹息,喃喃自语道:“女大不中留哦,我家的小莲花就要被那混小子摘走啦。”

转念间,孙老头又忆往昔,自己及冠之时,又何尝不是久久驻足河边,为那采花的姑娘而痴迷呢?

这人呐,到了年纪就会想要谈情说爱。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拦不住的。

除非是不寻常之人,譬如说已经走出淤泥村的那位麻衣少年。

钟鸣看似只有十七八,实则已有近三十载的阅历,早就过了情窦初开的年纪。

这位少年人心中少有情爱之念,他现在满脑子都是盘算着如何多分田粮的歪点子。

心中暗自思索着,少年人已经走至边陲小镇的城墙之下,他如大梦初醒,抬头去看那断壁城墙。

这饱经岁月和战争侵蚀的城墙钟鸣已经看过无数次,但他每次看,总是心中感慨万千,从初始的震撼,到后来的惋惜,又到如今的厌恶,每每都有不同感观。

那是一堵已经塌陷半壁的城墙,起先若有两丈余高,摞叠四名大汉攀不到城沿,可经历过十数载的战火,它不知何时塌陷大半,只剩下一丈不到的高度。

坚硬青石地基,浇筑黏米夯土砌成的城墙,终是抵不过战火,再结实的城墙也会被连年烽火烧塌。

就是这样一堵断壁城墙将这座边陲小镇彻底划分开,断墙外面是烂臭的难民在黄土中刨食吃,断墙里面就是高贵的城中居民,新唐发以城民身份,享有新唐宪法的保护。

最惹人匪夷所思的便是,如若城外流民与城内平民发生冲突,捕快衙役不会询问,直接将流民抓起来关押大牢,甚者当场打死。

这就是新唐的王法,城民是新唐的子民,而流民连城中人的养犬都不如。

好在今日过后钟鸣能为淤泥村的众人挣得一块田地,那大家就都是新唐的贫民,也是记录在册受王法保护的子民,终于不再是鬼魂野鬼般的可怜人。

站在城门处,朝阳将城墙的影子拉长,城外昏暗,城内光亮。

少年人瞧瞧身后,又向城内张望半响,久久没能踏出那一步。

一步仙宫,一步地狱。

这座不起眼的断壁城墙,又制约了多少可怜人的命运。

驻足半响不是少年人对于新唐王法的畏惧,而是为那些可怜人祈祷。

希望他们都会像淤泥村的人这般幸运,有个名为王鸣,张鸣或是李四的人能带他们走出苦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