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我在人间杀神仙 > 第四十三章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我在人间杀神仙 第四十三章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作者:言不说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12 00:17:18 来源:平板电子书

见钟鸣脸色迟疑,郭先生笑道:“罢了,不提这些,你今后想走什么路由你自己定,我只能告诉你,新宿榜一百名江湖新秀,你在其中排行五十六,不上不下的位置。”

“谢过先生指点。”

钟鸣很有眼色,立即提起酒壶,给郭先生斟满酒,自己也倒了一杯,钟鸣双手持杯,敬郭先生一杯。

再度饮尽杯中酒,郭先生提起酒壶还想再倒,可酒壶已经见了底。

晃晃空荡荡的酒壶,郭先生苦笑道:“酒逢知己千杯少,这一壶酒还没喝出个滋味,便没了。”

钟鸣连忙道:“郭先生莫着急,我这就差人去买。”

郭先生摆摆手道:“不必了,一壶酒足以,我今夜还要赶路,喝醉反而不美。”

郭先生将酒壶放下,继续道:“既然我要走了,也想谢谢你陪我饮酒,临行前,我给你三个忠告。

其一,不要招惹田行健,我听闻你与他相交甚密,不是好事,此子虽天赋异禀,头脑异于常人的聪慧,但他田家所图甚大,若是一不小心便被卷入漩涡中,即使杨延朗也保不住你。

其二,淤泥村中藏龙卧虎,不少人来历不明,特别是李木匠与胡猎户,你少与他们有瓜葛,我看那李木匠对你有所图谋,你还是防他一手。

其三,近日边陲镇会涌入许多奇怪之人,你不要招惹,无论是仙人鬼怪,还是江湖侠客,你皆不可招惹,这边陲要变天了,若是可能,你便离开这边陲,去外面闯荡一番。”

言毕,郭先生拂袖起身,在身后床上挑起个小包袱,背在身上,就要往外走。

钟鸣还在思索三个忠告,他见郭先生已经走出院落,忙喊道:“不知先生要去哪?”

“我有腿一双,嘴一张,天大地大皆可去。”

踏出小院后,郭先生才大笑道:“世人都道神仙好,唯有威名忘不了!此一去我便要见识见识神仙,听闻白玉京的仙人手段通天,我要去看看,这仙人能在星宿榜上排名几何!”

笑声在小巷中回荡,钟鸣如大梦初醒,忙追出门去喊道:“还请郭先生留下姓名。”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钟鸣小子,你记好了,我乃郭德行!”

笑声渐行渐远,在少年人的视线中,矮胖的郭先生竟然腾空而起,一跃有数十丈的距离。

皎洁的月光下,郭德行的身影越过枣子巷,踩踏着屋顶一路向前,不过眨眼间,便已经跃上城墙,再一跳跃下城墙,已至城外。

郭先生自东门而出,一路向北,应是要去极北地的白玉京。

“郭德行?郭德行?这名字怎么听得如此熟悉。”

钟鸣呆立在门口,嘴里不断叨念着郭先生的名字。

时过半响,少年人才猛然记起来,此人不正是编写武林星宿榜的江湖百晓生吗?

江湖百晓生郭德行,千古奇人之首,三百年前出道之始,以绝顶高的轻功闻名于世,也曾争夺武林第一人的名号,只是不知何原因,突然间销声匿迹。

等百晓生郭德行再出现在世人面前,便带来了武林星宿榜。

星宿榜一传便是三百年的光景,江湖百晓生郭德行的名号一传也是三百年。

江湖是个一代新人换旧人的地方,从来没有不朽的传奇,即使当年被号称武林千年第一武学奇才,道祖张道灵也是如此。

道祖张道灵活过一百八十余岁,手眼通天,传闻他可一剑问苍天,引得天地变色,旱地雷击巨石,雷电轰击出一个“道”字。

如此人物也有老去一天,现如今,道祖也已仙逝数百年,世间早已再无此人。

江湖百晓生郭德行不同,几乎每一代江湖中有名的人物都能见到此人,他仿若是个不老不死的传说。

有时他是抚琴人,有时他是浪荡侠客,也有时他是游方说书人。

无论如何,每过十年,都会有一个江湖百晓生郭德行出现,带着一本武林星宿榜,告知武林人士的排名。

有人说江湖百晓生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代号,一个组织,一个活的传说。

事到如今,钟鸣恍然大悟,怪不得郭先生行事如此怪异,原来他就是传闻中的江湖百晓生。

得见江湖百晓生,不知是少年人的幸运还是他的不幸。

传闻中可得见江湖百晓生的人物,将来都会在武林星宿榜上有一席之地。

但闯荡江湖免不了爱恨情愁,打打杀杀,生性散漫的钟鸣真的适合去江湖中一争高低吗?

不等少年人有答案,梁余便跑了上来,神色匆忙道:“鸣哥,你没事吧,那个郭破嘴没怎么着你吧?”

钟鸣摇了摇头,他望向郭先生离去的方向,若有所思。

梁余往院子里瞧了瞧,没发现郭先生的身影,于是问道:“那郭破嘴去哪了?”

“不要多问,回家。”

拂袖一挥,钟鸣立即带着梁余等人离开,他谨记郭先生临行前的三个忠告。

如此看来,接下来的一段时日,自己还是老实些,不要出门的好,以免惹祸上身。

……

月明星稀,钟鸣牵着马,带着一群少年走在乡间小路上。

方才城中拜会过郭先生,又让钟鸣对这座江湖有了别样的认知。

他原来总以为江湖距离他很远,那些打杀的祸事跟他也是八竿子打不着,事到如今,却不是这样。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这句话没假。

据郭先生所说,这边陲小城要变天了,万事皆要小心为上。

回到村中后,钟鸣还叮嘱梁余他们道:“往后这段时日都给我老实点,别给我惹祸。”

一群少年人唯唯诺诺,不敢说半个不字,就是平时最喜欢插科打诨的梁余也低着头,知道自己惹了祸,不敢多言。

斐大成挠挠自己的胖脸,道:“鸣哥,过两天就是清明了,城东垄上有许些活要做,我带着他们去种田,你放心,我们不惹事的。”

梁余也赶紧附和道:“这两天城中校尉府有演练,我也忙得很,脱不开身,定然没时间惹祸。”

点点头,钟鸣欣慰道:“那便好,记住,今后我们边陲可能会来许多怪人,你们见了外人便躲开,不要跟他们多接触。”

“记住了。”

一群少年异口同声回答,又各个做保,钟鸣才肯放他们离去。

大概是看钟鸣今日语气严厉的很,梁余也不愿跟钟鸣多唠,待斐大成他们离去,便也翻身上马,道:“鸣哥,我有些累了,我先回家。”

梁余也跑回了家,只剩下钟鸣,牵着匹老马,身披星光,慢悠悠走在淤泥村的小路上。

少年人走在路上,不急不缓,时而抬头看天,时而环顾四周。

眼前的江湖与他脑海中的江湖迥然不同,原来,江湖中不多是大侠们快意恩仇的故事,还有许些小人物们发愁柴米油盐酱醋茶,不想惹祸上身的小心思。

“嗨!江湖啊江湖!有什么好的?马颠屁股,烈酒辣喉,也不知道为什么这么多人向往江湖。”

少年人牵着老马喃喃自语,老马也适时的打了个响鼻,似乎对主人的言语很赞同。

慢悠悠走到家门口,借着月光,钟鸣看到有道身影站在他的篱笆小院前。

见有外人在场,钟鸣也没了感慨的心思,他牵着马向前,问道:“谁在哪呢?”

那道身影转过身来,俨然是半月多没跟钟鸣说过话的孙落莲。

自打那次孙落莲给钟鸣送过绣帕,便再也没专门找过钟鸣,大概是抹不开面子。

即使平时偶遇,钟鸣给小姑娘打个招呼,她也是低着头跑开。

也不知今日小姑娘是那块心窍又打开了,竟然主动来找钟鸣。

钟鸣是很高兴的,毕竟送绣帕那事他没放在心上,他倒是怕因为此时小姑娘再有什么心结。

今日见到孙落莲来找自己,钟鸣面露微笑,问道:“是小莲啊,怎么,今日有事找我?”

“嗯。”

孙落莲的声音细不可闻,她低着头,双手紧张地拽着衣角,自打送过绣帕,小姑娘一见钟鸣便会不由自主的紧张,而且这种情况愈演愈烈。

钟鸣顺手打开木栏门,让老马进入院中,他又扭头向孙落莲道:“进来说。”

小姑娘赶忙摆摆手道:“不进去了……钟哥哥,我今日来,是给你送东西的。”

见孙落莲脸色羞红又紧张十分,钟鸣哑然失笑。

孙落莲抬起手,将手中的物件递到少年人面前,道:“今日爷爷去镇上请做法事的道爷,顺手求了道平安符,便给了我。

我想,我天天呆在家中,要么就是去垄上耕作,也无甚么祸事,倒是钟哥哥你天天在外奔波,尽遇到古怪事。

这平安符小莲用不到,便给钟哥哥你戴。”

说完,也不等钟鸣有应答,孙落莲便将平安符塞到了他的手里。

手中的平安符用红色的锦布包裹,锦布下是用红绳打的穗子,其上系了根红绳,刚好可以配在腰间,这锦布包裹应该是孙落莲自己做的,其内黄色纸符叠成的三角才是平安符。

本来这平安符是孙老头求给孙女的,钟鸣不好收,他刚想开口拒绝,但看到孙落莲灵动眼神中的期望神色,他蠕动着嘴唇却怎么也说不出个不字。

孙落莲见他半天没作声,还以为是盯着平安符不会用。

于是孙落莲又从他手中拿过平安符,顺手帮他将平安符系在腰间带子上。

当红色的平安符在少年人的腰间摇晃,孙落莲喜笑颜开,两眼眯地像月牙,道:“真好看,钟哥哥,你戴了这平安符,今后定然会平平安安一辈子的!”

钟鸣的心底像是有什么东西被打翻,心里都暖洋洋的,他笑了,应道:“谢谢你,小莲,有你的平安符,我一定会平安无事的。”

“那样最好了,钟哥哥你早些歇息吧,我要回家了,不然回去晚了,爷爷会骂的。”

言毕,孙落莲转身蹦蹦跳跳地离开。

小姑娘离去的背影中都洋溢着喜悦,这平安符对于少年人而言也许不是什么好东西,对她而言却是包含了爷爷给予她的所有祝福。

平安符,寓意平平安安,孙老头期望孙女能够平安,而孙落莲心中所念的却是钟鸣。

一个小物件,一件小事,却足以说明钟鸣在小姑娘心中的地位。

钟鸣盯着孙落莲离去的背影,转而又撩起腰间的平安符,幽幽叹了口气。

如此一来,送过绣帕,又送过平安符的孙落莲,他如何才能开口拒绝?

当下,这又成了少年人心头的一块大石,怎么想也想不通。

左思右想半天没结果,钟鸣才放下平安符,吟道:“明日愁来明日愁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