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我在人间杀神仙 > 第二十四章 为父者必能诏其子

我在人间杀神仙 第二十四章 为父者必能诏其子

作者:言不说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12 00:17:18 来源:平板电子书

青砖瓦的矮屋内灯光昏暗,豆大的火苗跳动着。

钟鸣坐在木凳上,手里捧着石锁鸳鸯的盒子,细细打量这石盒子。

石锁鸳鸯是个人头大小的四方石盒,其上雕刻着简单的浮雕,鸳鸯戏水图,石锁鸳鸯也是因此而得名。

四方的石盒并没有锁眼,不明来源的人看去,会误以为是个石头雕刻的赏玩之物。

但少年人深知此物的巧妙,石锁鸳鸯,鸳鸯只是其美名,据母亲解释,此物是徐家老祖送于祖母的定情之物,所以才有鸳鸯的美称。

石锁二字是其意,锁物品才是这件奇物的用途。

念及老祖的神情,少年人忍不住嘟囔句:“想来我的老祖还是个痴情种子。”

将石盒翻来覆去地打量过后,钟鸣立即发现石盒的奥秘所在,鸳鸯图上有条细细的裂缝,若不是用手摸,仅凭眼睛去看是察觉不出来的。

多次尝试后,钟鸣按住两只鸳鸯,轻轻向两侧推动,才打开其中的机关。

鸳鸯图中央露出夹层,其中是锁眼,看形状刚好与龙凤钥匙吻合。

制作锁眼之人也耍了个小聪明,真正的钥匙并不是龙凤钥匙的前端,而是合并在一起的龙首与凤凰图案,倒插钥匙才能将石盒打开。

开盒的过程可谓是略有坎坷,少年人也见识到老祖的小心机。

将龙凤钥匙插入石锁鸳鸯后,少年人稍稍用力,便将石盒打开,随着清脆的机栝扭动声,石锁鸳鸯的盒顶脱落。

因石盒自身原因,其内的空间并不大,而里面的物件也是让少年人愕然。

最顶端是一碇金,一碇银,还有一枚铜钱。

在银钱之下压得是一封书信,再往下便是两本册子。

拿出石盒里的东西,少年人不可置信地又在盒内摸索,期望能再找找有没有暗格,结果令人大失所望,盒中却是只有这几件简单的物件。

金银撇开不说,只是前陈制式的官银,现如今是花不得,想要花必须要融掉。

新唐已立,必须行新法,用新钱。

一个国家的官银是财力与地位的象征,若是还有人不明所以地敢拿前陈官银去花,那就是自找苦吃,轻者没收官银,杖邢伺候,重者以叛乱论处,收押大牢,静等东门斩首。

那枚铜钱却颇有意思,比普通的铜钱大一倍有余,既不是前陈的铜钱,也不是如今新唐的铜钱。

其上一侧印有厉鬼勾魂,另一侧印的则是死人买命。

这沉甸甸的铜钱钟鸣翻来覆去地看过,也没看出什么名堂,他只能放下,又去看册子。

两册也各有不同,一册是泛黄的皮纸,不知是何材质,摸起来油滑像是某种动物的皮子,册上写有《三阵风》的册名。

鲜红色的字体定然不是墨汁,更像是血液。

当拿起这本册子的时候,少年人怦然心动,这大概就是他的家传刀法,今日便听杨叔父提及,家传功法不输于他杨家的枪法。

父亲徐乾刀曾登入武林传奇人物的天罡榜,而叔父也是地魁榜的榜首,这功法定然是差不了的。

少年人赶紧翻阅,他还嫌灯光太暗,用木棍挑了挑油灯的灯芯。

火苗蹿高些许,屋子里更加亮堂,将少年人的面庞也映的烛光满面。

压抑着激动的心情,少年人的手都有些发抖。

等少年人打开书册后便止不住了,一口气将书册读完才肯放下。

这《三阵风》的刀法是否是独步武林的绝学少年人不得而知,只是其中的描述极为晦涩,寥寥几千字,少年人读下来也很吃力,能理解的也只是十之一二。

其中涉及了许多有关于人体穴门以及养气运气的词汇,少年人根本闻所未闻。

前世钟鸣又不是个大夫,如何能懂得穴门与玄之又玄的养气之说。

总的来说,书内就讲了两件事:前半册是将养气运气的法门,后半册讲了三招刀法。

养气之说少年人看得稀里糊涂,可后半册的刀法他倒是看明白了三四层,倒不是说少年人有多天资聪慧,而是册子配有图解,讲的很详细,也比前文好理解。

这三招刀法分别名为:卷狂沙;乱水月;抚山岗。只是听名字也感觉这三招颇有意思。

卷狂沙意在厚重,以浑厚之刀势为魂,无坚不摧,逢山开山,逢石走石,以刚猛取胜;

乱水月求变化,使轻灵之刀路为法,左右逢源,避虚直实,以灵活取胜;

抚山岗兼顾前两招之长,薄中带厚,变化轻灵之刀携开山碎石之势,刀意中正混和,虚实具到,以意取胜,再无短板。

少年人当即心情澎湃,提了阎罗绝响刀就要去院子中舞动一番。

不过一盏茶的时间,少年人又摇头苦笑着回到屋中。

看起来这刀法说的容易,可真当少年人去练的时候,问题就接连出现。

首先是少年人的体质孱弱,绝响刀的重量不低,他拿刀像是在举重,根本没办法将动作做的规范。

其次书中也说,招式固然重要,但也要配合运气之法才能发挥威力,少年人如何也做不到书中所说的意境,哪怕是十之一二都寻不到。

难啊!

任何事都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成功的,更何况是这百炼成才的武林功法。

胡乱舞了会儿少年人便是大汗淋漓,更何况隔壁梁黑子的呼噜声震天响,扰得少年人心烦意乱。

索性也就不练了,少年人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了屋中。

仔细想过后,少年人还是认为练刀一事急不得,欲速则不达。

看来今日过后得找个会功法的人好好讨教,无论是孙龙虎还是杨延朗,都是少年人眼中的个中高手,是可以讨教的对象。

沉重的环首大刀被少年人挂到墙上,横放实在占地方。

再回到屋中,少年人练刀的兴趣减半,另一册则是父亲徐乾刀的刀法心得,其中涉及的晦涩词语更多,少年人草草翻了两页便放下,待以后再细看。

最后只剩下那封书信,少年人犹豫了半响才开启。

因为其上写有:吾儿钟鸣亲启。

说到底少年人只是个借皮囊苟活的外姓人,这书信明显是徐乾刀留给钟鸣的,他看是不看?

短短几个字刺到少年人的内心痛处,犹豫半响才决定打开。

既然接了人家儿子的皮囊,相应的责任也要接下来,这书信不看也说不过去。

其上洋洋洒洒百余字,徐乾刀虽是个武夫,字写的不好看,可笔锋勾画间带着股凌厉之势,让他的字看起来如刀刻般锋利,也别有一番韵味。

都说见字识人,这徐乾刀就是个锋芒毕露的主。

凑到油灯前,少年人抱着尊敬的心态,通读此书信。

信上说:

吾儿钟鸣,你能见此书信,为父必然不在你身边,不知吾儿何时何地启此书信,定要谨记为父所言。

盒中所留之物,银钱以救命,若是吾儿现在身处落魄境地,可取银锭过活。

金锭留以成家立业,勿要好高骛远,金锭可买良田,盘商铺,定然不要随意挥霍。

家传刀谱定要流传于后人,切不可为外人所得,若吾儿身处太平盛世,为父不愿你学功法,更不要涉足江湖中腥风血雨之事。

若是身处乱世,可学之防身。

切记,功法大成也不可挣勇斗狠,不遇生命之危,不可展露功法。

吾连写数月,留有多年刀法心得,习武则可借鉴。

盒中铜钱乃救命之物,不可轻易示人,若有性命之忧,可取此铜钱去城中的济生堂买命。

切记,切记,买命钱为救命之物,可保你性命,且只能用一次,切记不可轻易示人。

为父不能见吾儿长成栋梁,心之戚戚,有愧于你母子。

望吾儿替为父照顾好你母亲,不求如吾儿姓名那般钟鸣鼎食,只求母子平安。

最后一事,若吾儿有子嗣,要改姓为徐,认祖归宗。

钟封留。

读完这封书信,少年人只感觉心中气闷,久久不能吐出。

待到他回神之后,安静地将这封书信在油灯上点燃,放到灶台里烧尽。

当年隐姓埋名的钟封,如今名满天下的巨刀阎罗徐乾刀,少年人这父亲身上到底还有多少秘密,还需要他自己去慢慢发掘。

恍惚间,少年人心中产生了个念头:若是今后有机会的话,他必然要背上阎罗绝响刀,走一趟西北奉天城,去亲自寻一寻自己那传奇人物的父亲。

烧过书信后,少年人又将书册银钱都收进石锁鸳鸯中,仅留下那枚神乎其神的买命钱,穿在绳索上,与龙凤钥匙上同挂于脖颈间。

本来少年人有一锦盒,那是在大户人家捡来,锁头是求镇上锁匠特制,配凤鸣钥匙所用。

现在有了石锁鸳鸯,锦盒也就没了用处,少年人将锦盒随意放到墙角,将其内的金锭也放入石锁鸳鸯中,最后将石盒放进床铺下的暗格里。

等少年人做完这一切,早已是月悬中天,万籁俱寂。

躺在大床上,少年人翻来覆去地难以入眠,隔壁不时传来梁黑子的呼噜声,他脑海里也总是想起今日发生的种种怪事。

辗转反侧许久,沉沉睡意袭来,少年人终于得以酣眠。

光怪陆离的一天终于度过,而少年人的明天,将会更加精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