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我在人间杀神仙 > 第二十二章 把酒话桑麻

我在人间杀神仙 第二十二章 把酒话桑麻

作者:言不说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12 00:17:18 来源:平板电子书

少年人盯着手中的木雕发呆,旁边的梁余嘴里啃着猪蹄子,满嘴油光地探头瞧了眼木雕道:“哟,鸣哥,这是哪个思春小姑娘给你送的木雕,还挺像。”

“整日胡说,吃豘脚都堵不住你的嘴!”

钟鸣嫌弃地将梁余的黑脸推到一旁,顺手将木雕立在桌上。

抬眼看到李木匠与上将军把酒言欢,少年人心中却在思量,找个机会要问问上将军这李木匠的来历。

眼下是不行的,时机不对。

在少年人思索的时候,梁黑子又拿过酒坛,给钟鸣倒了碟黄酒道:“鸣哥,来来,今天咱哥俩也尝尝这酒水的滋味,那话怎么说来着,天上仙露,人间美酒。”

钟鸣摇摇头,接过酒碟说道:“你少喝点,胳膊上不是还有伤口,不宜过度饮酒。”

“一醉解千愁,喝醉了连疼都感觉不到。”

梁黑子咧着大嘴,跟钟鸣对碟碰响,也学着上将军的豪迈样子一饮而尽。

可黑脸少年从未饮过酒,苦涩辛辣的黄酒入喉,他连连咳嗽,差点吐出来,嘴里还嘟囔着,“劳什子的美酒,真他娘难喝。”

见梁黑子的窘迫样子,少年人笑了笑,端起酒碟缓缓入喉。

新唐的黄酒还是很劣质的酿酒技术,酒底会有残渣,酒也是没蒸馏过的,辛辣中带些苦涩,有点后世料酒或是酱油的味道,极为难喝。

少年人皱眉喝下,这身子骨是头次碰酒,也有许些不适应,但比梁黑子要好很多。

梁余总归是少年郎,对于策马江湖,大侠们一醉方休的故事很向往,即使这黄酒不算好喝,他也硬拉着钟鸣陪他多喝两碟。

当几碟酒入喉,醉意涌上,黑脸少年终于明白郭先生的故事里为什么大侠都喜欢美酒。

那种晕晕乎乎恍如与世隔绝的感受,让黑脸少年人有了很大的满足感。

钟鸣则比他好得多,懂得适量,他喝的很慢,黄酒度数也不是很高,醉意也就来的慢。

此时已经是酒过三旬,菜肴也已经上的差不多,旁边的汉子们是叫喊声一片,无论是淤泥村的汉子还是细鳞军兵骑,只要拿起酒碟,大家就是酒友。

谈笑声不断,上将军那边也被几波人轮着敬过酒。

也有好事的汉子走到少年人身旁,举起酒碟对钟鸣道:“钟先生,今日能比过年还热闹,吃到这几年最好的酒菜,还托您的福,我王老三敬您一杯。”

少年人笑着举起酒碟,还未出声,却被孙老头拦住。

孙老头也走到少年人身旁,却道:“老三,先别忙着给小钟敬酒,再喝下去,小钟怕是要醉,咱先说说今日分田的事情如何了。”

身为村长,孙老头心心念念的便是分田之事,今日少年人回村便忙着举办晚宴,倒是忘了这茬。

王老三也拍拍额头道:“孙伯说的极是,瞧我这脑袋,就是不装事。”

少年人笑笑道:“也好,趁着大家都在,我也说说今日的分田之事。”

话音始落,孙老头便抬手大喊道:“大家都静一静,听小钟说席话,今日分田之事,已经有结果啦!”

随着孙老头的吆喝声,喝酒谈笑声渐渐消失,大伙都转头看向院内的钟鸣。

上将军和李木匠也停了下来,两双眼睛饶有兴趣地盯着少年人。

这种场合少年人在淤泥村不止经历过一次,起先还有些许紧张,到如今也是习惯了。

少年人走到屋子的门前,借着屋内的灯火光亮,从怀中掏出花名册,开始朗读。

“吴牛,吴王氏,家中两人,城东垄上,自北三丈起,向南良田三亩。”

少年人话音刚落,下面便有个干瘦的汉子喊道:“钟先生,是我,竟然是城东的良田三亩,谢过先生,谢过先生!”

吴牛与婆娘喜出望外,两人激动地不断欢呼。

少年人笑了笑,继续读道:“洪大,洪赵氏,子一人,家中三人,城东垄上,自北六丈起,向南良田四亩。”

这次是又是像先前的呼喊声,院外的汉子又高呼“谢过先生!”

此番场景,接连不断。

少年人每读到一家,必是城东垄上的良田,及冠者按照一亩半良田分配,孩童无论大小,均为一亩。

如此待遇,在边陲镇来说,是前所未有的。

待到花名册读完,每家每户皆是城东垄上良田,这让淤泥村的村民们喜出望外。

但凡在边陲混过两年的人都知道,城东垄上一直是前城主的禁脔,寻常大户都不能碰得。

这片田土肥沃,每年产出要比寻常田地高出两三成,也就是前城主兵败山倒,田地收归衙门,他们才有机会分得如此良田。

明眼人也都清楚,这等良田在各个村落眼中都是香饽饽,若不是钟先生神通广大,断然是轮不到他们淤泥村有这等好事。

一时间,村民们对少年人的赞美声不断,纷纷举起酒碟要给少年人敬酒。

此时孙老头又发话了,挥着胳膊对大伙说道:“既然大家都如此感激小钟,不如我们一起举杯敬先生一杯。”

孙老头端起酒碟,双手高举而起道:“这一敬,敬钟先生对于我们淤泥村乡亲的分田谋生路之恩。”

言毕,百十人跟着将酒碟内的酒饮尽。

少年人亦是如此,黄酒入喉,嗓子里辛辣,心中却是暖意横生。

孙老头饮尽一碟,又倒满道:“大家再满上,这第二敬,敬钟先生年前糠谷救命之恩!”

又是黄酒入喉,少年人讪笑道:“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情就不要提了。”

“不得不提,没有小钟你的糠谷救命之恩,不知多少人要被饿死,哪还有今日喜分良田的好事。”

孙老头摇摇头,手中动作却不停,再度满上酒碟。

郑重将酒碟举向钟鸣,还有梁余,然后高声道:“这第三敬,我们不止要敬先生,还要敬终日里为淤泥村奔波的梁余,大痴,这些热心的后生,当然还有今日到此,为我们保卫边疆的校尉大人,还有诸位兵骑大人,正因为有你们的沙场拼搏,才有我们淤泥村今日的安宁。”

孙老头这番话说的慷慨激昂,酒碟举向杨延朗,以及院外的兵骑,环转一周才仰头饮下。

这番话中有老人对众人的真情,也有对人情世故的极深理解。

总之,三敬钟先生,已经将晚宴的热情推上高峰。

麻衣少年人意气风发,谈笑间不失儒子风范。

黑脸少年手足无措,连连举起酒杯,对于突如其来的敬意应接不暇。

李木匠则是笑着自斟自饮,对上将军道:“你这侄儿了不得,头角峥嵘似蛟龙,不应是这烂泥塘之物。”

上将军笑着喝了口酒道:“我这侄儿自是有二哥的英雄风范,英雄出少年嘛,倒是你,本应是九天之上腾云龙,如今不也是委身于这烂泥塘,同是池中物,又何必五十步笑百步。”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眼神迷离间,李木匠吟诗一首,伸手又去拿那酒坛,却未想一坛黄酒已然见底。

又是苦笑,李木匠叹息道:“罢了,饮酒七分醉,正是好醉,微醺微醺。”

说完,李木匠紧紧肩头披着的长袍,起身便要向外走。

杨延朗支着双臂在桌上,手中的酒一口口慢慢喝,也不挽留,只是问道:“要走了?”

李木匠稍稍驻足道:“走了,替我谢过钟小子,这酒是我离开洛阳后喝得最尽兴的一次……我如今已是这幅落魄模样,也不求有朝一日再回云端,只想平静度过下半生,还望杨大人成全。”

这次上将军没有答话,只是耷拉着眼皮饮酒。

驻足许久,李木匠都没有得到想要的答案,他淡然一笑,潇洒离去。

胡猎户却是不满的拍桌而起,对上将军道:“杨延朗,你别得寸进尺!”

本是威胁的话,上将军却也只是抬抬眼皮,仍是细细饮酒,半响才道:“胡塑,你也要认清当下处境,好自为之!”

孙龙虎见此场景,手已经搭在腰间的刀柄上,怒喝道:“姓胡的,你莫要出言不逊,别忘了,你已不是禁军首领,如今只是个山野村夫罢了。”

胡猎户虽然横眉竖目,却也不敢真拿上将军如何,只是狠狠抓住实木桌边,再松手时,桌子已经缺了一块,只留下爪形痕迹,那块实木竟然在他手中化为碎屑。

碎屑飘飘洒洒落地,胡塑冷哼一声,愤然离去。

盯着两人离去的背影,杨延朗陷入深思。

而另一边,钟鸣以不胜酒力推托,终于没人再来给少年人劝酒,他长吐酒气,重新落座。

等少年人再看向对面的位置时,才发现李木匠和胡猎户已经不知踪影。

趁此机会,少年人终于也能将心中疑问提出,于是对杨延朗问道:“叔父,那李木匠究竟是何来历,我看他气度不凡,早对他有所猜忌。”

杨延朗幽幽叹息道:“此人来历你还是不知为好,只是记得,今后少于他接触,还有那胡猎户,见到他二人你避开便是。”

言毕,杨延朗又感觉不妥,继续道:“侄儿你还是早日将村中事办妥,离开这村落,随叔父进城去。这淤泥村鱼龙混杂,对你的成长不利。”

“是,叔父,小侄明白了。”

抬头看向隔壁灯光摇曳的院落,少年人若有所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