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玄幻 > 我在幕后调教大佬 > 第九十八章 诸子,笔墨,山河,天下 ,合流(2/2)

墨家相里氏才到了元朔城,就感觉到有人在盯着自己看,却并不在意,带着随同自己的师兄弟们,进入了元朔城里,一如既往寻找了简朴的住处,愿意做工代替费用,闲暇则论道和传递墨家的学说。

可是今日才安顿住,就有人敲门。

诸多师兄弟都诧异,看向相里氏,相里氏正擦桌,平静地点头,让他们开门。

门外余高安静等着。

他虽然是大监,可原先在宫中不很得志,先前才会被排斥去了割鹿城,将不受宠爱的王子姬辛带回来,可谁也没有想到,姬辛回来之后,先是展露出了有仙人的老师,之后又得到了几位老祖的青睐,和龙族敖家的小公主关系也很是亲密。

连着余高身份地位也是节节攀升,而今得了吩咐,说是当真有如王上所说,形容奇特、车服异常者而来,恰好他在附近,当下也就亲自过来看看,说实在的,这一段时间,所谓的贤人早已经见过许多。

基本都是不知道从哪里听到了消息而来的骗子,已经不抱太大希望。

本来以为今日这也是如此,可敲门之后,不片刻就有人来开门,余高打眼一看,在多少有些简陋的屋子里面,穿着黑衣布履的青年安静地正坐在那里看着自己,双目温和平静,如同平视苍天,有坦然和难得的大气魄。

就只是这一双眼睛,余高便立刻判断出,这绝非是先前那样欺世盗名的草囊饭袋,当下收起心中轻视,上前见礼,询问是否是来自于稷下。

相里氏颔首回礼,答道:“在下稷下学宫? 墨家相里氏。”

余高心中大松口气? 又有欣喜,道:“我家王上梦到有诸贤人从稷下而来? 若先生不弃? 还请随我面见王上……”

相里氏想了想,摇头拒绝? 然后道:“如果阁下说是有很多人的话,不妨多等几日? 我等稷下一脉? 有九流十家,约定了要在元朔城见面,如果真的有此诚心,不如再多等一段时间? 等到那一天一起见面。”

余高见到他神色虽然温和却又坚定? 只好答应下来,约定时间之后,起身离去,余高离开之后,其他的墨家弟子有的神色奇怪? 看着墨家弟子当中修为进境最快的相里氏,欲言又止。

好一会儿才有个青年一咬牙道:“师兄? 我有一件事情想要问你。”

相里氏停下擦拭桌子的动作,微微点头? 道:“你说吧。”

青年犹豫了下,道:“你真的要去见天乾君主吗?听说王宫和朝堂里面的乱事很多? 我担心师兄你会受到波及。”

相里氏正坐于位? 用布条缠着的剑放在膝上? 抬眸看着外面平静祥和的城池,道:“而今我们一路从岚洲过来,所见所闻的事情是怎么样的,你也应该知道,现在的时代变局不断,天风国,九黎部,武国,还有大周,岚洲,都开始出现了乱象,像是天乾这样安稳的地方就只有一个了。”

“而且我听说天乾君主当年很贤明,这是实现墨者愿望最近的一次。”

“往大了说是实现我们的所学,往小了说,也是在乱世开端守住这最后安稳的地方,就算是有杀身之祸那也没有办法,义之所在,赴汤蹈火,死不旋踵,正是我墨家所愿,就像是那帮儒生说的那样……”

相里氏的声音微顿,他的脊背挺得笔直,平静地像是天空白云一样的眼睛安静看着外面的祥和之世,屈指轻叩宽剑,平静道:

“当今之世,舍我其谁啊……”

这句话又平淡,却又有放眼天下的大气魄大豪迈。

他所说的我,正是稷下学宫的各大流派,或许也是气运所在,短短数日,这些从不同方向出发,走了不同道路的诸子都在这里汇聚起来,他们选择的路线,基本已经将整个天乾国,武国,风国,还有海外群岛囊括。

因为赶路的缘故,固然是没有深入,可是一路所见也是极多。

或许当真运气很好,这些人路过那么多混乱的地方,也遭遇到了不少的事情,甚至有的卷入了相当的危险当中,可这帮稷下的学子们硬生生都挺了过来,虽然不少人受伤,竟然没有一个死了的。

读万卷书,很好,可行万里路却也少不得。

这一次所行,可以很轻易地看得出来他们发生的蜕变。

像是淬火的长剑,又被磨砺了锋芒,哪怕是收敛在鞘中,也能感觉到那股锐气,自此所学,仍旧是所学,却终于不再只是所学。

稷下诸子都聚集起来的第二天,余高来专程带他们前去王宫。

马车在侧门处停下,相里氏为首,墨家,儒家,兵家,法家,阴阳,纵横,名家,农家,杂家,一一并行,余高在一旁引路,王宫的道路笔直而宽阔,以白玉所铺成,余高在带路的时候,看到这些或者年少,或者年老的各派诸子气度平静,目不斜视。

当他们共同徐步往前的时候,不知为何,他居然有一种仿佛面对天地,面对一整个波涛汹涌的时代的错觉感,不由得屏住呼吸,微微弯了下腰,步子放缓。

王宫正殿之前,玉色台阶之上,天乾武王姬轩扶剑而立。

九级台阶之下,诸子驻足。

能够让那个曾经自负年少的武王亲自出迎,足以看出来他对这些人的重视,连余高都忍不住心中的讶异,在此驻足之后,他便不能够在往上走,而武王姬轩俯瞰着诸子,沉默许久,转身扶剑,徐步往前,缓声道:

“孤王曾经做过一个梦,梦中说,你们能够让我铸造前所未有的盛世。”

“这样的话,孤王现在,相信一半,剩下的一半,你们可能够说服我?”

他走入殿内,转身看着这些气度已经是超过寻常修士的修者,道:

“先前你们曾经和余高说,要孤准备的东西,已经准备好了。”

余高领着诸多内监,给这诸子百家准备了各自书案,笔墨纸砚齐备,又将一丈见方的白纸悬在他们的前面,一面面悬下,姬轩站在高处俯瞰,那白纸如同张张屏风,将诸子百家遮掩其后,颇有些轻灵的感觉。

姬轩伸出右手虚引,道:“诸位一路讲学而来,又取了笔墨。”

“可是要给孤讲一讲这许多的学说?”

相里氏沉静笑了下,他没有背着剑,多少有些不适应,稍微晃动了下肩膀,习惯于握剑的手握着笔,也竟像是仗剑一般笔直,道:“我等稷下一脉也不是只讲死道理,这一次我等奉命离开了稷下学宫,从不同的方向来这元朔,所见所闻所感,都可以融入我各家学派所学。”

“第一日,就有劳王上来我这里,知我墨所染。”

“为兼爱,为非攻,曰尚贤,曰尚同。”

“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是为所染。”

“何为兼爱,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恶人者,人必从而恶之,害人者,人必从而害之,王上且听……”

开篇立意,其气魄直放眼天下,姬轩微有动容,颔首迈步而来,相里氏持笔如握剑,直接在白色的纸卷上抬笔落下,划出一道痕迹,嗓音平静,开口讲述自己自岚洲而来,一路所见所闻,提出兼爱无有别界之说。

又以所见乱象,提出尚同一说,其深入浅出,自其自身,而后到家国天下,娓娓道来,所见无比契合天下局势,当日姜尚所说的只是浅尝即止,而今日才得以蔚然大观,姬轩听完墨家之时,已近黄昏,而紧接着便是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养吾浩然之气,姬轩更觉失神,不由得继续听下去。

是夜余高捧来七十二盏人高铜灯,将大殿照的一片明亮。

第一日讲述墨家之义,见兼爱非攻;第二日听儒家之仁,知民贵君轻;第三日说法家之道,人皆有私,以刑法之严,以制天下之私;第四日兵家上前,言以正合以奇胜,上兵伐谋,说虚实,道九变;见兵家大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见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不动如山,难测如***尽了天下战阵本质。第五日阴阳以制衡,第六日纵横以握天下,第七日农家以生机为本。

于是天乾武王十日不曾上朝。

诸子百家言谈所学所知,便将其写在了白色的画卷上,每说一句话便写下来,又以一路上老师所安排的路线,所见所闻所感作为例子,给武王姬轩讲述边陲士卒之苦,讲述寻常百姓,讲述孤寡老幼,讲门派世家倾轧,讲炼气士之弊害,讲大商流通之善事,徐徐道来。

笔锋一转,以小见大,又言此天下诸多势力之弊之害。

姬轩当年仗剑执掌天下,以力横行,自以为霸,而今却见到了无比辽阔的天地和可能性,久居高位,现在却出现心潮澎湃之感,竟然有井底之蛙终于挣脱了井底的感觉,每一人所说的流派都给他开了眼界。

每一家皆指出了制天下之道,皆是通天的路数。

彼此有所融合,也有冲突,却难言孰对孰错。

眼花缭乱,若是得一家之言,那自然是心中惊讶欣喜,见到三家,已经要比一比哪一个更适合于天下;而现在三教九流十家皆在,姬轩突然有一种难以言喻的感觉,只觉得天地开阔,而自己在这十日已经见到了天下锦绣山河,尽数都在胸中沟壑。

十日讲完。

姬轩拄着剑,站在王座前,整个大殿当中充斥着墨香味道,处处墨痕,那一张张原本洁白如屏风的纸张已经彻底写满了文字,笔法各有不同,或者俊秀如同溪流,或者豪迈如同群山。相里氏将一张张屏风上的纸张取下,连在一起,于铜灯红烛映照之下,是一团乱墨,也是千万里天下山河壮阔。

诸子百家。

写尽天下,道尽人心。

即便姬轩本意只是为了救回孩子,但是此刻见到天下在前,山河锦绣,心中竟也忍不住浮现出难言的豪气壮阔,视线徐徐扫过那挥毫写就的三十三丈长卷,他将剑放下,深深吸了口气,拱手缓缓一礼,道:

“寡人已见天下。”

“诸位,助我。”

…………………………

海外岚洲·稷下学宫。

麒麟翘着二郎腿,就坐在那稷下石碑的上面,看着比起往日少了一半又一半的美人学子,心里哀叹,觉得自己要不要出去转转,这学成一批走一批,眼见着就越来越少,剩下的也都是因为有了家室的才留下,可那姿容虽然好,却也不在他的狩猎范围里。

正想着,又发现了一个清秀可爱的少女发呆,麒麟心中忧郁直接消失不见。

无视了旁边的稷下守宫人。

一边看,一边美滋滋喝了口茶,正看得入神,麒麟突然感觉屁股下面的稷下石碑一下烫得要死,竟是连他也吃受不住,脸色一变,怪叫一声,一下从这石碑上跳起来,嘴里的茶往旁边一喷,喷了个老守宫人满脸,守宫人抬手抹了一把脸上茶水,脸色相当地难看,握着扫帚的手掌青筋直爆。

那边麒麟却顾不得其他,抬起袖口来胡乱擦拭嘴角的茶水,说话都有些结结巴巴。

抬手指着石碑,道:“你,你看!”

守宫人皱眉转头,然后神色大变,手中扫帚几乎握不住,险些坠下去,旁边麒麟呆愣愣和守宫人并肩而立,看那石碑,梦呓一般地呢喃道:“这,什么时候,这石碑竟有了人道气运,而且,还是如此浓厚……”

“太古之年,都不曾有过这样的气象。”

“稷下,稷下……”

那石碑之上,以天地气运化为稷下二字,为师法天地;而在这个时候,有金色的流光气运缓缓流淌,在稷下二字之下重新形成了新的文字,散发堂堂正正的浩然气魄。

学宫。

以天地稷下,立人道学宫。

麒麟呢喃失语:

“稷下,学宫……”

已成。

PS:今日第二更……四千字~

本来想着还有剩下一部分,但是和这一章的主旨不同,时间也不够了,就先结束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