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仙侠玄幻 > 神雕后传:我在古墓派修仙长生 > 第022章 黄药师遗书

郭复有些无奈,他知道程英可能会误解自己的来意,以为他此次前来是为了夺回先人的基业,入主桃花岛。

即便程英是真心实意让位,但他也没有这样的打算。

“程英阿姨,您误会了。”

郭复微笑着说道,“我这次来桃花岛,其实是因为在武学上遇到了一些难题,希望能向您请教奇门五行之术。不知道您是否可以指点一二?

程英笑道:“这本是你家传承,我自当竭尽所能相授。只可惜我所学也不精,比不上师父他老人家十之一二,真是遗憾了。”

郭复笑道:“程英阿姨太过谦虚了,不知道曾外公可有什么书籍留下,我可以自己先看看,有不懂的再问问您。”

程英道:“都在都在,我这便带你过去。”

程英当下吩咐弟子们招待小龙女,自己带着郭复往书房走去。

黄药师学究天人,书房中藏书极多,从武学秘籍到星象占卜,从医术到奇门遁甲,种类繁多。郭复不禁感叹,这简直就像一座小型图书馆。

于是郭复和小龙女就此在桃花岛住了下来。

接下来日子,郭复整日待在在书房废寝忘食的研习奇门五行之术。

不管是朝霞初升,还是月满西楼,他都端坐书房之内。

古籍环绕在身旁,泛黄的书页似乎都在诉说着尘封的秘密。

手持自制炭笔,他时而凝思,时而挥毫,绘制着玄奥的图形,仿佛在探寻天地间的至理。

小龙女每次轻推房门过来看他,总见他如此。

心中不由得泛起涟漪,这孩子不仅天赋过人,而且如此勤奋,心性更是坚韧,比起当年的杨过倒是胜过不少。

于是,她选择了不打扰,悄然退去,让郭复继续他的探寻之旅。

在桃林中散步,听程英吹箫成了她这段时日的日常。

程英箫声悠扬,似乎在诉说着什么。

小龙女觉得自己明白,又觉得自己不明白。

而程英觉得她是在假装不明白。

时间在这其中悄然流逝。

程英刚开始还会时不时地过来指点郭复一二。

毕竟奇门之术深奥晦涩,没有人引领,很难窥见其门径。

然而短短五日过去,她发现郭复的进步速度已经超出了她的想象。

他提出的问题越来越深奥,甚至有些连她自己都无法回答。

“这些问题大概只有师父才回答的了吧。”

郭复并未因此而气馁,他凝视着书上艰深的文字,仿佛看到了自己与答案之间的那层薄纱。

“再给我一点时间,我定会想出其中关键之处。”

他自信地说道,“我感觉自己已经只差那临门一脚。”

程英苦笑着摇了摇头,心中既感欣慰又觉无奈。

她深知郭复的潜力无穷,但同时也担心他过于急躁,反而会走入歧途。

于是,她温和地提醒道:

“复儿,贪多嚼不烂,你莫要太着急了。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我当年花了十年的时间才掌握了一点皮毛,你还年轻,慢慢来就是。”

郭复闻言,微微点头,表示知道了。

然而,转过头去,他又将程英的话搁置一旁,再次投入到那无尽的思考之中。

幸好奇门五行的基础说到底是高等数学,而郭复正擅长此道,在程英无法提供帮助的情况下,他只能靠未来的学识来寻找一条出路。。

又过了几天,当时提出的难题竟然全都被他一一解开。

当他找到程英,告知这些天解决那些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时,程英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这,不可能吧……”

程英将信将疑的看着他递来的演算过程,各种深奥的运算过程,让她感到一阵眩晕。

直直看了三天,方才看明白。

同时也明白这外甥竟个百年难得一遇的奇才,其天赋不知道胜过自己多少。

看来天见郭家可怜,特意降下如此人才,这是郭家之福,也是大宋之福。

激动之下,她当下连忙跑到黄药师的坟前,兴奋地告知此事,以慰他的在天之灵。

大概一个月有余,在桃花岛的深处,郭复静静地坐在一片桃花树下,周围被淡淡的晨雾缭绕。

他的目光深邃,仿佛能够透视到天地的奥秘。

经过这段时间的研习,他不仅掌握了奇门五行之术,还对天地造化有了更深层次的认知。

这种认知,让他的整个气质都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增添了一抹难以言说的神秘。

桃花岛上的桃花阵,曾经是郭复面临的一大挑战。但现在,他能够在阵中轻松自如地穿梭,甚至还能对阵法进行改善和优化。

每当他在阵中行走,那种与天地共鸣的感觉,都让他深信自己也能够布下如此精妙的阵法。

然而,郭复并未止步于此。

他的心中充满了探索的渴望,想要将奇门五行、武学和修行三者融为一体。

这种渴望,让他在桃花岛上度过了一个又一个不眠之夜。

再说程英的弟子中有一位少年宋诗道,名字如其人,他的生活仿佛一首寻找武道真谛的诗。

虽然他的武功在弟子中只能算中下,但他在奇门五行方面的天赋却是出类拔萃。

然而可惜的是,程英自己在这方面的造诣也并不深厚,很多时候对于宋诗道的疑问,她只能给出含糊的答复,这使得宋诗道的天赋如同一颗被埋没的明珠,暗淡无光。

多年来,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宋诗道,成为他心中的一块石头。

当他听说郭复以惊人的速度掌握了黄药师遗书中的奇门五行之术,并被程英尊称为天才时,他的心中重新燃起了希望的火花。

于是,他时常主动找郭复讨教,希望能从这位天才的身上找到答案。

虽然宋诗道的天赋不及郭复,但他比程英要强上不少。

郭复也非常欣赏这位虚心求教的少年,两人时常在一起探讨各种奇门之术。

郭复不仅将黄药师的奇门五行之术倾囊相授,还根据宋诗道的特点,为他量身打造了一套剑法。

这套剑法融合了桃花岛的玉箫剑法与奇门五行之术的精髓。

使用时需左手掐算,根据敌人的方位、身形、兵刃种类、武功门派等参数,预测对方的可能变化。

这套剑法不仅考验剑术技巧,更考验使用者的智慧和洞察力。

后来,宋诗道凭借这套剑法在武林中崭露头角,立下赫赫战功。

晚年时,他在泰山出家为道人,广收门徒自立门户,这一派便是后世的泰山派。

他将这套剑法命名为“岱宗如何”,作为门派的传世绝学。

然而,“岱宗如何”剑法的繁复深奥也导致了它的传承困难。

在流传了几代之后,剑法逐渐失传,成为武林中的一大遗憾。

尽管如此,“岱宗如何”剑法的传说仍然在江湖中流传,仍被泰山的后世弟子津津乐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