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玄幻 > 剑奕九歌 > 一百二十二章心存欲而天下明

剑奕九歌 一百二十二章心存欲而天下明

作者:燚孤行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15:25:43 来源:平板电子书

太阳差不多跳出云海的时候,一个气喘吁吁,满头大汗的小脑袋漏了出来,肩头一只雪白的鹰依旧昏昏欲睡。

言念起床去叫师傅,发现师傅不在卧房里,便扯过依旧梦里寻周公的小不点冲出门外,继续每天的晨练。倒也不是说言念是一个人害怕才带上小不点的,只是觉得一个人有些孤单。那座大竹山他绝对敢拍着胸脯说比师傅还熟,哪里有最近山顶的小道,哪里出来的甘泉最甜……这些年这个十来岁的孩子几乎踏遍了大竹山的每一个角落。

言念深深记得师傅说过的,落笔起于劲,劲尽笔成风,无论是豪放还是婉约都离不开一个比劲。所以师傅让自己每天坚持爬山,无论风雨,练的不仅是身体上的劲,还有意志上的劲。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师傅说让自己余下的三年里也不用读万卷书,可是起码得读百卷书,过了十五岁便去行那万里路。所谓的知识渊博还是来自那人事间的百态以及自己的感悟。

辰燚收回了思绪,不用回头看也知道是谁来了。倒是虞诗诗有些好奇回头看着这个能被辰燚收为弟子的孩子。她听辰燚提起过几次,他的评价很高:言念君子,温文如玉。

比同龄人矮小精瘦的身体有一股内涵的朝气蓬勃,而且给人一种谦和温良之感,如同一快暗含精华的璞玉。

言念一眼就认出了自己的先生,及时很累也压制住气喘吁吁,左右手交汇,拇指对天,恭恭敬敬的对着辰燚行了个敬礼。

“师傅”

声音质朴温纯,入耳如沐春风。

经过辰燚的悉心调理,言念发音已是无碍,而且身体为比原来的多涨了几斤肉。

直起身后,言念又对虞诗诗行一礼,却不知如何称呼,脸上透露出尴尬之色。

虞诗诗也礼貌起身,一笑如同玫瑰绽放,倾国倾城:“虽然我和你师傅同辈,却还是各论个的,你叫我姐姐即好。”

言念却轻轻摇头,却是觉得与礼不合,按理来说叫师伯或者师叔是最适合不过的,可是觉得有把师傅的仙女朋友喊老了,于礼来说不尊,短暂思索后言念说道

“取上不尊,取下不合,我便喊您姑姑吧。”

虞诗诗被这个呆板却不古板的小夫子逗乐了,有些打趣的说道:“姑姑老了,你还是叫我虞姨吧。”

言念也觉得十分妥当,随口便道:“虞姨。”

虞诗诗从腰间取下一块玉牌,上面雕有繁杂铭文,质朴无瑕下却暗含好贵。上前递到言念手中。

“今天出来匆匆也没啥见面礼,这是一块空间玉,里面有个立方大小的空间,能存物件,方便携带,不过不能带活物。”

虞诗诗玉指轻轻一点言念额头,小心引出一道神魂到空间玉中。言念瞬间感到玉牌中的立方大小空间。

言念捏在手中要也不是,不要也不是,这东西的贵重程度断然不可能用金钱来衡量,小脸微微有些红润。

别说言念,就连辰燚都有点懵,这东西他都只是听说过,却是从来没有见过,更别说言念了。

这空间玉中并非开始便能存储东西,而是后天经过阵法大师的特殊的空间阵法加持方可纳物。除了空间玉其他材质的东西也无法承受空间阵法的加持,因此可纳物的空间玉显得弥足珍贵。

“收下吧”

言念听到辰燚的话如同大涉,既然师父发话,徒弟为没啥好见外的了。

“谢谢虞姨。”

小言念红扑扑的小脸蛋,不知道是兴奋还是害羞,除了师傅,小男孩是第一次收到陌生人送的礼物,始终还是有些腼腆,他很喜欢这块玉,很小心的握在手里。

虞诗诗蹲下身,轻轻的捏了捏言念得红扑扑的小脸蛋:“言念君子,温文如玉,言念确实顶好顶好的名字。”

至于言念肩头的小不点,不知何时已经躲到辰燚身后,用警惕的眼神打量着虞诗诗,他能清楚得感受道虞诗诗体内的恐怖气息。就连辰燚也不得不佩服这小东西那天生得敏锐力。

辰燚伸出手,小不点跳到手臂上,如今的小不点已经褪去了所有的绒毛,换上了丰满的羽翼,犀利的的目光要不是有虞诗诗在场还是丰神俊茂的。

辰燚挣扎起身,伤口疼的他龇牙咧嘴。轻轻一抬手臂,小不点如同大赦,直冲云霄。它对虞诗诗的恐惧并非是虞诗诗故意为之,反而是因为自己本身强大的敏锐力感受到虞诗诗的强大,大抵上是鹤唳风声,兽性对强者的恐惧往往表现的更加直观真切。

看着已经跳出地平线线的朝阳冉冉升起,辰燚开口说道:“言念,你对君子不争何解。”

言念被师傅突然问这个问题有些懵,不过还是稍加斟酌后神态自若答到:“师傅曾说:以一几之力谋天下之平为圣,以天下之平谋一几利为鄙。故而弟子认为:君子以谋天下平而争为不争,君子以谋天下利而争为真争。前为真君子,后为真小人。”

“善,正解。好一个真君子,好一个真小人。”

对于言念答解,辰燚甚是赞同连连拍手叫绝,此解堪称一绝。

作为江湖人就连向来鄙视文坛风韵高骨的虞诗诗都眼前一亮。一个十来岁的孩子能有如此文赋,如果放在武道一途绝对是雨东卿、陆承严一般的存在。

一问以解一惑,看似是师傅对徒弟的扣心问答,其实又何尝不起辰燚自己在给自己一个答案。

现在的辰燚已经明白自己父母为何本是江湖散鸳鸯,却甘做那朝廷笼中雀了。因为父母愿做那天下忠骨,不仅父母,还有曹叔、李叔等等,所以他们都是笼中雀,很多时候身不由己,但是为了这天下也甘之如饴。

国于危难之际,多忠贞傲骨之士,上至达官,下至平民,无分贵贱。前有士卒战沙场,后有戏子诉忠骨。

相比开始初入江湖的一腔热血侠客梦,现在的辰燚似乎多了些忧国忧民。只有自己亲眼看见这世间百难,才明白这天下是何其的乱。

布衣书生陈庆之箱中装书不过三本也有一身报国志,一县小统领顾棠为护一方百姓也愿冒死杀县令......

天下如此乱,终究还是萧家负了天下。萧武帝于民族存亡之际打出:“泱泱大国,岂能外辱,以我炎黄血,铸我炎黄威”。天下万民归心,于战国乱世迅速崛起,重新一统中原,而后北击蛮族八百里,不仅收回战国时代失地而且使得蛮族十年不敢南下牧马。此盛世被称为“天启盛世”。

然后萧文帝继承大统后,一改先皇之治,秉承:“攘外必先安内”之策,着手打击地方诸侯势力,先后撤销了卫、赵、韩、东海、鲁、吴七个诸侯国,创立道州制,削弱地方势力,加强中央集权。削藩过程也导致内耗较大,北方蛮族乘机南下,北方丢失幽云十六郡。内外皆压下,剩下的几大诸侯国萧文帝也只能温水煮青蛙,不敢在动大刀子,而是开始稳固北方局势。

萧文帝的一系列大改革看似为天下大乱的根源,实则正真的黑暗来自门阀制度下的黑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