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飞花剑雨录 > 第十六章 较量

飞花剑雨录 第十六章 较量

作者:知行思涵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12 00:16:42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且说那李贤通运送兄弟的尸体刚回李府不久,泰山府将军后脚便传来恩旨。

李贤通散漫地跪下,泰山府将军张发树虽然平日里就看不惯李贤通的嚣张跋扈,却也无可奈何,毕竟整个泰山府,李家是第一大家,如果得罪了李家,且不说其江湖势力,便是钱财,少说也能买下整个泰山府所有的街道店铺。

还好李贤通很配合,终究还是跪了下来,张发树这才偷偷松了口气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李家满门英杰,李贤达、李贤通此次仙鹿台护驾有功,特赐黄金千两。另李贤达为救驾不惜舍命,大义之举,陛下甚为感动。特封李贤达为忠义候,配享武神阁香火。因李贤达无子嗣,特加恩李贤通为逍遥侯,享一品大员俸禄,爵位世袭,钦此。”

李贤通愣住了,从平民百姓封侯,前无古人,后也难有来者。

当年,李贤达执意要去考武状元,其父百般阻扰也未能成功。李贤通送兄弟走时,只替父亲带了几句话:官场黑暗更甚于江湖,武职更是危险百倍。哪天若是有性命之忧,一定不能逞强,倘若疏遇不测,切记自保。尤其谨记伴君如伴虎,皇帝身边高手如云,不需要你这等身手。

那日肖石峰降旨要李贤通前往京都,李贤通犹豫再三,李贤达连下三封家书,信中陈尽当今皇上的恩情以及江湖大义。李贤达不知道的是,泰安镖局以往押送官银的差事已经被张发树转交给了泸洲城的铁牛镖局,张发树告知刘大发朝廷知道了年前泰安镖局押送白霜玉不利的事,因此下令确保官银一帆风顺送到京都,权衡之下,张发树才选择了如日中天的铁牛镖局。

其实个中原由都心知肚明。李贤通才是泰安镖局幕后大老板的秘密朝廷已经知道,之所以在泰安镖局出事后仍用泰安镖局押送官银,表面上是扶持本土镖局,实际上只不过是个李贤通一个面子。

而此次朝廷让李贤通去京都,用的手段居然是下三滥的兄弟陈情、官府施压的手段,这点让李贤通这个自在豪放惯了的江湖豪杰不免有些心生厌恶。加上小时候父亲的影响,李贤通一向对朝廷没有什么好感。若不是兄弟李贤达去做了官,李家不可能和朝廷有什么往来。

李贤通去京都,归根到底并不是因为兄弟李贤达的劝说,他和李贤达,早已没了往来。李贤通去,是知道了不得不去,他去了,朝廷才能给泰安镖局一条生路,李家才有一口饭吃。

这次朝廷的目的,恐怕是为了测试李家庭不听话。李贤通去了,起码证明他能控制。肖天途把李贤通安排成一个普通甲兵隐藏在护卫中,也是为了以防万一,一举两得。没想到的是,这个甲兵还真的派上了用场,更没想到的是,李贤达居然死了。

肖天途的原意是让李贤通来参与护驾,好有名分给他强加官位,让他为国效力。没想到的是,换来了李贤通的仇恨。

而李贤通,听了这道圣旨后,满脑子嗡嗡作响,这个旨意必将传遍天下,他有了这个爵位,便不再是江湖的人。若不投靠朝廷,那么李家必然被孤立,到时候金山银山,又有何用?

李贤通怎么也想不到,朝廷会拿李家破局。其实李家已经半入商道,可能也正因此,才有了把柄,才有了弱点。

“李掌门,李掌门。你……接旨吗?”张发树皱起了眉头,看着半天没反应的李贤通,心想莫非这人还不识好歹?

“臣,接旨。谢主隆恩!”

太子寝宫中,肖石峰和肖天途的突然到来,让肖在民不知所措。

肖在民赶忙让下人准备酒菜,肖石峰却叫住了太子,让所有下人都先行退下。

三人开始了秉烛的彻夜长谈。

肖石峰道:“太子,你可知为父不让你习武的原因?”

“孩儿不知。”肖在民自幼习文,恭顺仁厚。

肖石峰道:“因为啊,会武功的皇帝,看不尽臣子的忠心。而不会武功的皇帝遇到危险时,便能看到臣子的忠心。”

肖在民点头表示明白。

肖石峰又问道:“你可知,当今天下谁说了算?”

“是父皇。”

“错!父皇乃一国之君,一言一行都在史官笔中,诸多大事都要亲劳大臣,不能说了算。”

“那是……一国之民?”

“民者,君之所累。然而一国之民,容易一叶障目,国家大事,不能决之。”

肖在民请愿道:“还请父皇明示。”

“当今天下,父皇的朝廷最大,然而说话的份量却不是最大。岭南有上官家,泰山有李家,南部武林更是有雷震门、空净佛寺、九玄门三大宗门,这几家,都自己说了算,就连父皇的朝廷也难以干预。”

肖在民不解:“父皇若下一道圣旨,谁人不从?”

“谁人不从?”肖石峰笑道:“要想人从,必须心服,心不服,则不顺,不顺,则易生变。为父在位二十四年,从未降旨到江湖门派,你知为何?”

肖在民摇了摇头表示不知。

肖石峰道:“父皇好面子,怕哪个门派一下子驳了父皇的颜面,父皇找不到台阶下,可就失了威严。”

肖石峰看着肖在民,继续说道:“为君者,威严最重要。一言九鼎,才是为君之道。父皇在位这些年,如履薄冰,唯恐失了威严。”

肖在民问道:“父皇,可否问您一个问题?”

“讲。”

“仙鹿台时,您是否有意考验苏相和李家?”肖在民问完,肖石峰喝了一口热茶,笑着朝肖天途使了一下眼色。太子肖在民虽然从小不习武,却聪明睿智,颇有思想,这也是肖石峰这么喜爱这个太子的原因。

肖石峰微微颔首道:“没错。这两大家族,根陷得太深。父皇信任他们,可是又敬畏他们。一个是人脉极广,一个是钱财极多,人和财,都是造反的根源,不得不防。”

肖在民点头表示理解。肖石峰顺水推舟问道:“你觉得,父皇是此举,是否小人勾当?”。

肖在民不假思索道:“古代君王,明君第一,贤君第二。明君富国强兵,不择手段,防范于未然,成就丰功伟绩;贤君保境安民,却往往斩草留根,一时繁荣,却也可能贻害后世。”

肖石峰听了,欣慰地拍了拍太子肖在民的肩膀道:“太傅教得好啊,教得好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