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现言 > 天作不合 > 第五百三十三章 古怪

天作不合 第五百三十三章 古怪

作者:漫漫步归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5-05-30 04:08:41 来源:平板电子书

今日的小院格外的热闹,乔苒捧着饭碗吃着饭,门外却是吵吵嚷嚷的声音。

“裴卿卿你别抓着它玩了,脏死了,要先帮它洗澡。”红豆抱着装满水的木盆走了过来。

“这灰不溜秋的也能看出它好看吗?”抓着小白的裴卿卿口中虽然嫌弃,却依旧不肯放手。

小白喵了两声似乎对此十分不满,可没办法,便是一只猫跳得高又比人多了两条腿的优势跑得快,可在裴卿卿这种同样能跑能跳的面前还是败下阵来。

一旁撕着鸡肉、准备鱼肉的乔书和方家母女也在时不时的打量着裴卿卿怀里的小白。

一猫洗澡,多人相助。

院门外无比热闹,乔苒感慨不已:果然这世上猫奴还是不少的。

休息了一日醒来的唐中元经过院中的美猫出浴场景时也站了片刻,不过显然他不算猫奴,只看了一会儿便走进屋内,唤了声“乔小姐”便在椅子上坐了下来。

院里几个抓着猫洗澡的已经吃过了,眼下也只有他和乔小姐还没有吃饭了。

乔苒笑着应了一声,放下碗筷,正要起身时,却听唐中元问她:“乔小姐,案子顺利吗?可还有什么想问的吗?”

他知道面前的女孩子眼下在办骊山那个案子,好在他虽然知晓的不多,但也算参与了骊山案子进程的官差,当时那把险些让薛怀定罪的弓箭还是他找出来的。

昨日已经问过一回唐中元了,乔苒想了想,摇头,道:“暂时没什么事。”

唐中元这才嗯了一声,低头扒拉了两口饭,对面的女孩子此时已经起身了,岂料才走了两步却又突然停了下来,回头道:“我想了想,唐中元,你这几天便跟在我身边吧,明日一大早去了衙门我同甄大人说一声便是了。”

唐中元连忙应了下来:为乔小姐办事和为甄大人办事没什么差别。想到自己长到这么大收到的最大一笔跑腿钱,那还是当年在金陵时为乔小姐跑腿去姑苏寻证人证明乔家二老的死时赚到的。眼下还藏在他手里不敢花呢!

只可惜,便是乔小姐来了长安手头也拮据了不少。没办法,长安居,大不易啊!他摸了摸贴身的钱袋,也不知等攒够钱买房子要多久,娶媳妇这件事还没着落呢!

唐中元有些忧心。

人家那等生来吃喝不愁的权贵子弟有心情风花雪月,可如他们这样的升斗小民愁的就是柴米油盐外加老婆孩子热炕头了。

扒下一口饭,他幽幽叹了口气,目光却不由自主的瞥向门外。

乔小姐同张天师人家天造地设的一对自不用说;裴卿卿还是个孩子更不用管;剩下来的方二夫人有夫之妇,都能当他娘了,当然不行;方二小姐,实在没什么话可说,不行不行;剩下来的乔书是个男人,那更不行了。

他扒了一口饭,余光扫过按着猫洗澡的红豆:这个最不可能了,傻子才娶这等脾气大的傻丫鬟呢!

……

翌日一早,去了趟大理寺衙门报到之后,乔苒便带着唐中元去了长安府衙。

因去得早,长安府尹何太平还在衙门,没有出去。

听她说明来意,何太平有些惊讶。

“你们要借这几年城中纵火的卷宗?”

乔苒点头,道:“不错,便是纵火的。”

何太平瞥了一眼拍在自己眼前的“如朕亲临”,心道你都掏出这玩意儿了,还有什么可说的?

于是当场开口唤来心腹:“六安,去库房将卷宗取来。”

心腹应声离开之后,乔苒对唐中元道:“你去外头等我。”

唐中元知晓她这是要与何太平单独说话了,连忙退到了门外。

何太平诧异的挑了挑眉,待到唐中元退下之后,才问她:“乔大人屏退左右,可是有事要问?”

女孩子笑道:“果然瞒不过何大人的慧眼。”

突然屏退左右,傻子也知道是有要事相商,这同慧眼何干?何太平心里腹诽着,不过面上却是一副受用之色,咳了一声开口道:“有话不妨直说,本官定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说到这里,忍不住瞟了眼那块还未收回去的“如朕亲临”。

对方上门虽说一副有礼的样子,可实则绵里藏刀,是绝对不能轻视的。

乔苒笑了笑,开口道明了来意:“两年前灞桥巷有户宅子失火,死的是一对外乡来的开小食铺的夫妻和一个老仆。”

何太平道:“你这般说我倒真是还没有什么印象,不若等卷宗拿来了,看一看,兴许能记得什么来。”他又不是天赋异禀过目不忘之人,一天到晚琐碎的闲事就没停下来过,怎可能记得住每一件事?

乔苒道:“那个案子有些特殊,那户宅子里的夫妻有个女儿幼年被拐走,而后找回来了,却发现自己的女儿已经成了国子祭酒虞大人家的奴仆,这件事也是何大人接手的,不知大人有没有印象?”

如果只是宅子失火何太平未必记得住,可若是牵扯到的人不久前才来衙门报过找回被拐独女的案子,何太平应该有些印象,更何况,此事还牵扯到了国子祭酒虞大人。

果然话才一出,何太平眉心便拧了起来,显然是有些记起那个案子了。

一直注意着何太平反应的乔苒笑了笑,接着提醒他:“他们家宅失火前,那个回到父母身边的姑娘几个月前还溺死了,大人可有印象?”

一户人家接二连三的厄运来临,这就算真的是一场意外,也足以让何太平留下深刻的印象了。

果不其然,何太平听到这里,便开口了:“那个被拐的姑娘是不是女扮男装被扮作虞大人侄儿身边的书童了?”

乔苒点头,拿起桌上的茶盏,磁盖轻轻碰了碰,道:“不错,那个侄儿就是先前骊山案中被困的虞是欢。”

何太平脸色立时一凝。

就算长安府衙并不是大理寺这等专门管理各种疑难案件的地方,但多年父母官的经验告诉他,如此多的巧合并不是一件好事。

更遑论,她还执着“如朕亲临”而来,想到她才解决了山西路的事情,何太平恍然:他大概知道她是为什么而来的了。

一想至此,何太平便没有再卖关子,开口直言:“你说的我有些印象,只不过那姑娘溺水而亡,她那一对父母并未跑来衙门报案,未报案,自然便只是普通的意外溺亡。”不管真相如何,没有报案,这件事便只能作这等处理。

他一个父母官总不能因为觉得巧合可疑便去盯着人家父母来报案吧!毕竟长安如此多的百姓,他哪有功夫去盯紧每一个人?

“至于纵火,也查过了,事情发生在半夜,百姓并未看到什么可疑之人。”经她提醒,这个案子他印象还挺深的,何太平顿了顿,说道,“当时是元宵灯会,据街坊领居道看到那对夫妻带了几盏灯回去,后来发现起火原因就是那几盏灯。据推测应当是半夜被夜风吹了落在地上,屋里的毯子是从胡商那里收的,这等毯子碰一点火星便立刻烧起来了。偏起火的又是正中的主屋,待到火势蔓延至一旁引来四邻察觉不对时,已经晚了。”

女孩子一双柳眉微蹙,没有说话。

何太平想了想,又道:“我的仵作当时还是验了尸,证明死者是被火势呛了窒息而亡的,身体表皮也没什么伤痕,从表现来看,至少没有什么证据证明是有人加害。”

当然也不能排除这些人事先被人用药迷倒之流的,但现场并没有发现迷药的痕迹,所以此事便不了了之了。

说话间,他那个叫六安的心腹已经将卷宗取来了。

乔苒接过卷宗道了声谢,而后径直打开翻了起来。

“因没有做立案处理,所以当时仵作的验尸结果并没有记上去。”何太平走过来看了看当时的记录,虽说不怕她发问,却还是忍不住解释了一句,“这上头记录的不过就是屋主的姓名来处什么的讯息。”

不管是长安本地的百姓还是外乡来的,总要府衙报备在案的,以防将来哪一日冒出来的亲眷寻人寻不到人什么的。

所以,虽是纵火,除了粗粗的记录了一番纵火原因之外,就是那一对外乡夫妻的信息了。

乔苒看了片刻,忽地指向其中一条,道:“他们小食铺原先开在这里?”

何太平顺着她的指向看了过去,顿了顿,道:“是啊,就在离大理寺不远的那条街上,你日常去衙门应当天天都能经过的。虽然比不得黄天道繁华,但小食也不算贵,所以往日里生意还不错的。”

乔苒道:“这个位置眼下又开了一家小食铺。”巧的很,就是封仵作很喜欢吃的那一家新开的。

何太平听到这里,愣了一愣,口中却道:“巧合吧!”

那条街上的铺子不少,做生意的要做什么官府并不能干预,所以,今儿可能是个布庄,下一任租户就改作食铺了这种事很常见的。

乔苒闭了闭眼,再次睁眼时眼底一片清明:“那家小食铺的位置我记得先前一直是空着,我还当是左右铺子租来放杂物的,直到不久前才开了一家新的小食铺子。”

何太平看了她片刻,忽地扬声:“六安!”

在外面同唐中元眼观眼鼻观鼻一言不发的六安走了进来。

“去将鸣锣街上那些记录铺子的册子拿来。”何太平道。

六安应声而去。

乔苒看着卷宗上寥寥数笔,沉默了片刻,忽地将目光落到了前方桌案上一只盖了花布的篮子上,她问:“何大人,这篮子里装的是什么?是哪个百姓送来的吗?”

好端端的说着案子突然来了这么一句。

何太平心中一跳,怕她误会,连忙解释了起来:“不过是一篮鸡蛋罢了,先前城外临水村走丢了几头牛,我帮着找回来之后,村长遣人送来的。这可不是贿赂,我叫人还了谢礼的。”

想想那一匣子条糕的价钱可比一篮鸡蛋要贵。

真贿赂的哪个会倒贴的?也只有他了,何太平脸色有些复杂。

乔苒嗯了一声,转了转眼珠,道:“你为那对夫妻找回了被拐的女儿,还请虞大人出面放了那姑娘的自由身,那对夫妻便没有送个鸡蛋什么的谢你吗?”

何太平怔了怔,翻着眼皮想了片刻,道:“他们送的不是鸡蛋,是核桃酥。不是做小食生意的嘛,那些汤汤水水不方便送,又放不久,便送了核桃酥。”

女孩子柳眉微微扬了扬:“大人觉得核桃酥好吃吗?”

何太平看了她一眼,道:“我不知道,但应当味道不错吧!等忙了两日回去时,核桃酥已叫夫人吃光了,听闻过后还去买了几回。”不过他一次都没吃到便是了。

女孩子眨着眼睛,似乎在想着什么,一时没有说话。

等了片刻,六安的卷宗拿过来了,乔苒接过卷宗道了声谢,而后翻了起来。

“你这次又想看什么?”何太平也未移开,跟着她一起看了起来,“是想看那个铺子吗?那铺子有什么问题?”

女孩子翻册子翻的极快,问话的功夫已经翻到自己想看的那一页了。

听他说罢,她指向册子上那一页,道:“问题也说不上,不过,你看这铺子的地契两年前到如今只变更过一次,而且没有租赁契书登记在案。”

也就是说如果不是铺子未来登记的话,那这铺子这两年间只易手过一次。

虽说百姓自买自卖的事情有个拖沓没记录在册也很正常,可是……乔苒看向何太平,:“我记得何大人手下的官差跑的很是勤奋,鸣锣街这等有几部衙门所在的街上,官差应当是每个月都会核查吧!”

人都有惰性,虽说天子脚下,官差官员数量众多,其登记记录远比别的地方要详尽的多,可还是有差别的。

如黄天道、鸣锣街这等衙门林立的大街上,以防同僚穿小鞋,官差跑的一向最是勤快了,就她来了京城之后,也不知道看过多少回核查的官差了。

“这我还是要寻人来问一问。”何太平忙道,只是却还是忍不住加了一句,“这变更记录应当问题不大,不然便是我手下这些官差偷懒了。”

“那就奇怪了。”乔苒说着指向地契变更记录道,“如果变更记录没有问题,我方才看到灞桥巷失火是发生在两年前的元宵,可这地契变更却是在前一年的腊八。”

也就是说,那对夫妻在出事前便将铺子卖了。

又不是家里有金山银山的,那对夫妻能在长安过活凭的就是那铺子加一身做小食的手艺,这是赖以生存的基础,怎么会在出事前突然将铺子卖了?

这显然不合常理。

书客居阅读网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