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仙侠玄幻 > 重生天龙之慧剑凌霄 > 第九十章 葵花宝典

重生天龙之慧剑凌霄 第九十章 葵花宝典

作者:天狐岛主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5-30 04:08:20 来源:平板电子书

皇甫殇见她话里有话,便向少寨主沉声道:“麻烦阁下送我们到那处寺庙好了!”说完,便转身朝大船的船头走去。

那老者和少主俱是大喜,连道:“应该的,应该的!”说着,便传令下去将船往北面驶去。

慕容惜花见皇甫殇有意避开众人,已经了然他的心思,嘴角微翘,跟了上去。

两人沉默片刻,皇甫殇见她没有开口的意思,终于问出了心底疑惑:“你怎么知道这妖僧一定是往那寺庙去了?”

慕容惜花眼睛一弯,笑吟吟的看了他一会儿,神情一肃,低声道:“因为一品堂的目标就是那本秘录!”

“这……”皇甫殇惊道。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当年的事情虽然知道的人极少,但也不是没有……”

说着,慕容惜花便将当年的那桩秘案娓娓道来。

皇甫殇这才知道,这桩秘案居然牵扯到了赵匡胤的离奇暴毙,难怪大宋官家一直讳莫如深。

宋太祖赵匡胤的长拳和蟠龙棍如何了得,武艺虽然不说天下第一,但也不是泛泛之辈。在五十岁就死掉,这对于一个武林高手来说,实是英年早逝。其中的隐情,江湖上多有猜测,类似“烛影斧声”的说法更是大行于世,认为赵匡胤是被意图篡位的赵光义谋杀。

但现今看来,却是另有玄机。

前朝乱世,高手如过江之鲫。就说慕容龙城这人,便一直暗中觊觎着天下宝座。赵匡胤能够不被这些心怀各异的高手暗杀,除了他自身并非庸手的关系外,还与其一位贴身太监大有干系。

此人便是留下《乾坤秘录》的那位高手。

这人早年其实并非太监,与其妻子都是出身当时的一个武林门派――乾坤宫。乱世择主,这两位不世高手,便选择了护持在赵匡胤左右。

但一次意外当中,这二人为救赵匡胤脱困,一个香消玉损,一个净身成宦。日后这位意外成了阉人的高人重新振作,成了太祖的贴身太监,并弃本名不用,从他夫妻二人名字当中各取一字,自号葵花。

不久之后,葵花便将他夫妻二人的功夫融为一炉,踏入当世绝顶之列,多次救下赵匡胤的性命。

按理说,葵花对赵匡胤有着救命之恩,又是其保命的护身符,太祖没有理由不去委以重用。但时间越久,太祖心中对这人的顾忌越深。天下初平,杯酒释兵权之后,外患一消,太祖更是如鲠在喉。

草创凌烟阁之后,尤不放心,在有心人的挑拨之下,便下决心对葵花施以毒手,诱骗葵花饮下含有化功散的御酒。岂料这葵花早已功参造化,居然一时无碍,心灰意冷之下,当即给了太祖一掌,从凌烟阁众高手围剿之中一路逃窜,潜入南少林。赵匡胤被这一掌震碎了心脉,不过数日,便含恨而去。

这事赵匡胤办得实在不光彩,众人一时讳莫如深。赵光义甚至从心底里有些感激这位神人的举措。

葵花隐居南少林,毒性已然无法压制。自知不久于世,便将毕生武学心得写了出来,企图将师门绝艺传承下来。当年他二人所修功法号称阴阳乾坤,便给这部集大成者取名《乾坤秘录》,无意当中,却是为日后引起宫中关注埋下了隐祸。

同为身残志坚之辈,司马迁写“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传唱了两千年。葵花的这部书却注定扰动江湖风云,引起无数杀戮,不复乾坤真意,改号《葵花宝典》。

后世之人自然不知,乾坤秘录当中所载的武功,虽然精深之极,但却是葵花根据自身体悟所录。

觉羽修炼之后,虽然武功增长极快,但行为举止却是越来越妖异诡谲。从火海逃生不久,他体内更是彻底的阴阳错乱。这妖僧藏身南禅寺隐忍多年,全然不是他忘记了当年的仇怨,实在是那乾坤秘录教其生不如死。

不过,就在几年之前,吐蕃萨迦派的僧众造访南禅寺,论法之时曾提到一门专修精神念力的欢喜禅功。

觉羽本就聪明,这些年来已经摸清了体内的情形,知道意念强大之后便可镇压这股作乱的阴阳气息,便远赴西域谋取这门功法。

得手之后,稍加修行,果然对体内症状有了缓解。大喜之下,他便沿途掳掠了无数少女修炼起来。

他一路走来,却是不知早就引起了当地一品堂的注意。几次交手,这妖僧的功夫之高,更是惊动了那银面人。

此人当年曾经参与过南少林之事,从众人的描述当中认出了他的身份,便欲擒获这妖僧。但觉羽早就返回了南禅寺。无奈之下,一品堂这才定计出访大宋,好借机企图摸清这妖僧的来历,夺去那部绝学。

慕容惜花虽然不知道其中还有这许多的曲折,但一听西夏一品堂谋划之物也在这寺庙当中,便两件事情联系在一起,有了猜测。

皇甫殇听得一阵恍然,喃喃道:“原来乾坤秘录就是葵花宝典!”

……

此时已是日暮时分,南禅寺外的山林万籁俱寂,如涛的山风吹过一处隐秘的山洞。

洞中微弱的灯火之下,隐约间可以看出十几个江湖人士环坐在一起。

这帮人正是一品堂的武者,正聚在一起商讨夺取秘录的对策。

赫连铁树皱眉道:“那个妖僧在寺中的地位颇高,我们的探爪更本接触不到……”

银面人目光灼灼,看了眼四周的几人,沉声道:“此时事迫眉睫,夜色一起,你们直接杀上寺中即可!”

“这……”众人心头一跳,都是犹豫之极。

银面人冷哼一声:“老夫在暗中跟着,有什么好担心的?”

众人心中一寒,当即悻悻的点了点头。

石洞一阵沉默,各自的呼吸清晰可闻。

这是无锡南隅,古运河畔,“南朝四百八十寺”之一的南禅寺便落在其间。绿荫丛中隐隐约约显露出一抹飞檐朱壁。琉璃瓦在阳光的照射下反射出一道道金色的光辉。晚风吹过,更添了几分古韵禅意。

就在这时,一道狼狈的红色身影一闪而过,没入了寺院东面的妙光塔。

这是寺中禁地,里面供奉这历代高僧的肉身舍利,四处都有武僧把持,但众人对那红衣人影却视若无睹。

古塔是七级八面阁楼式,檐角悬挂铜质铎铃,有诗曾赞:十里传闻金铎响,半天飞下玉龙来。

对面银光闪耀的西太湖,一品堂的巨舟遥遥而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