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皇宋锦绣 > 第二百九十九章 高炉炼钢

皇宋锦绣 第二百九十九章 高炉炼钢

作者:十年残梦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23:20:15 来源:蚂蚁文学

高炉炼钢,其实远没有人们相像的那么的困难,焦炭,耐火材料,添加剂,这些问题,实际上,已经在大名铁匠作坊解决,现在要做的,只是设计高炉的形状,耐火材料铺设的方式,还有大量液态的钢水的排放和熔铸的问题。

在不考虑到成本的前提下,只是根据赵信提供的模糊形状,就能够得到的最终的成果。

赵信不着急,炼钢很重要,可是有大名铁匠作坊的存在,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不必考虑大量炼钢的问题,在房地产,公路,还有其他一些工业化钢铁需求没有旺盛的时候,一个年产180万吨的炼钢厂,足以支撑北宋的使用。

那么,他有的是时间,慢慢的尝试。

实验室之中,对于一些模型之类的,进行了最少100次的尝试,科学的试验方法,缩小的比例,加上充足的人手和资金,实际上,对于炼钢炉的建设,已经有了一些积累,只不过,因为赵信的阻拦,没有在大名府实施而已。

现在,到了自己的地盘,有20平方公里的庞大地盘,还有一些基础的工厂。

砖厂早已经投产3个月以上了,现在非常的平稳,定海军无数的房舍,就是在砖厂和水泥厂的支持之下,慢慢的生产的,目前,大概有3万多间成品,30万间在建,而接下来,这个建设速度会加快。

以7层为主体的楼房,设计图已经被赵信拿出来了的,而小规模的铁匠作坊,也在做最初的钢筋,使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现浇楼板,创造性的使用钢筋结合的方法,把细长的钢管,如同编制一样,组成一个个的结构,大量渔网,保护不再随便的掉落,这些让人闻所未闻的方法,却保证了施工的安全。

解决了铁的问题,实际上,做到这些很容易,无论时光昂管,还是连接钢管铁箍,这些都是技术含量非常低的,只要有大致形状,就能够打造出来。

第一座建筑,就是未来定海候的府邸,说白了,就是处理日常事物的地方,定海军未来的定位,是一个大规模的海港城市,以商贸,工业为主,赵信也准备打造一个迥异于北宋的管理模式。

以后世的外向型,服务化为主的管理模式,这就更加需要足够的办公场所和开放性。

大型的楼阁,以大厅和服务窗口为主,赵信参考后世行政大厅的模样开始准备,并且抽调了精兵强将,进行这么一个7层的建筑的修建,甚至为了保险,连地基都打了5米以上。

楼房的开启,可以扩大城市容量,百万人口汴梁,在这个时代是何等的庞大,根本不可能达到一平方公里2万以上的人口密度。

普通的主宅,哪怕是一户人家,都可以拥有上百平方米,加上商业,宫中建设和皇宫这些地方,一平方公里能够达到4000人,已经算是非常可怕的。

实际上,开封府的内城就差不多有60平方公里,加上外城超过300平方公里,这才能够容纳这么多的人口。

定海军跟汴梁不一样,汴梁地势平坦,可以开拓的地盘众多,可是定海军就这么大,未来的大型工业,集约化的轻工业,机械生产,都需要占据大量的土地,如果不合理的布置,到时候,根本容纳不了这么多的。

人多力量大,更别说一些专业人员,第一栋大型建筑开工,很是吸引了不少人,不过那些只是表面的热闹。

赵信把建设楼房的一些方法,告知了经验丰富的泥瓦匠之后,就转而投入到了冶铁研究所这边,这才是关系到以后的重点。

大名铁匠作坊,之所以有这么大的产量,大部分的原因,实际上,还是人力,当集中了成千上万的铁匠的时候,哪怕一个铁匠的生产能力不高,最终积累起来的数字也很大。

新中国,改革开放之后,初期的钢铁产量大幅度的增加,就是在原有冶炼厂的基础上面,增加了产能,增加的投入,用量来取胜。

在同时代日本和美国分别达到500吨以上的人均产量的时候,当时的中国,却只有33吨。

人均产能的落后,就代表着技术的落后,耗费的提升,为了转换这个,整整花费了30年,甚至到中国的钢产量,已经是世界第一,超过世界产量的50的时候,淘汰落后产能,增加先进产能,一直都是重点。

炼钢炉,就是走出来的第一步,而耐火材料,这种北宋从不曾接触过的东西,也在砖厂生产出来了。

不是使用钢铁,而是耐火材料和外壳,逐步搭建起来的炼钢高炉,其中,整体的形象还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