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大侠萧金衍 > 第159章 粮战

大侠萧金衍 第159章 粮战

作者:三观犹在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12 00:16:25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一道耀眼的白光,将桌上的黄金小剑笼罩其中。紧接着,爆炸声传来,白烟滚滚。

萧金衍直挺挺躺在了地上。

良久,他才爬了起来,再看桌上,七柄小剑竟只剩下了三柄,赵拦江问,“你怎么了?”

萧金衍望了一眼海先生,只见他头发如鸟巢,一张脸被浓烟熏黑,花白胡须也成了黑白相间,模样十分狼狈。

萧金衍道,“他雷到我了。”

海先生嘿嘿一笑,“不好意思,白磷加多了,没控制好比例。”

“我的剑呢,怎么只剩三柄了?”

海先生道,“这就是你那七柄小剑。”

“你欺负我不识数吗?”

海先生哈哈一笑,傲然昂首,道:“别小看了这三柄剑,经过我法术加强,那七柄剑已合七为三,不再是凡间之剑。你放心,就算王半仙亲来,也会惊叹于我的这番杰作的!”

赵拦江道,“别说些玄乎的,就说这三把剑有什么用嘛。”

海先生道,“可降妖、可除魔、可撼山、可倒海!”他顿了一顿,又道,“更重要的是,若是遇到了境界比你们高的对手,这三柄剑,在关键时刻,可以掉链子。”

“什么?”

“哦,不,可以帮上大忙!”海先生道,“你们听到日间那一道惊雷了嘛,白日惊雷,这说明什么?”

“我不知道。”

“说明此处有妖孽作祟,不过你们放心,有了这三把剑的加持,别说妖孽,就算魔王再临,也奈何不了你们。好了,你们走吧。我就住在城头关帝庙,你们若有事,可随时找我。”

萧金衍沉着脸,“你当我们三个是傻子吗?赶紧把我的剑还给我,否则,别怪我打老年人。”

海先生一口咬定,这三柄剑就是先前那七柄,又说了一通玄而又玄的道理,最后来了一句,“你以为我稀罕帮你,是李纯铁花了重金求我来了。”

萧金衍将信将疑,“你认识我师兄?”

海先生故意露出一副惊慌的神色,改口道,“什么李纯铁,我刚才说了嘛,我不认识他。”

萧金衍暗忖,这算命先生说话神神道道,一会儿王半仙,一会儿李纯铁,多半也是江湖中的高人,暂且相信他一回。

他将三柄剑取回,道了声谢,与赵拦江、李倾城一柄离开。

等三人走远,消失在街头,海先生这才松了口气,他从怀中取出四柄小剑,仔细端详了一番,又放了回去。“幸亏老子手快,差点穿帮了。”

他收了卦摊,回到了关帝庙。

方才那一道惊雷,几乎将关帝庙主殿毁去,周围已聚集了不少看热闹的人群,他没有理会,踱步上了钟楼。

钟楼之内,一名年轻人盯着一副字画,这幅画正是先前赵拦江送给雷家庄的那副鱼跃雷池图,却不知为何,出现在了这里。

年轻人神色十分凝重,他看到海先生,连恭敬道,“师父,您回来了。”

海先生嗯了一声,“怎么搞出那么大动静?”

年轻人道,“鬼王宗的人正在四处找人,师叔的那幅画,已经困不住她了。”

海先生道:“师兄那一幅画,将她在城内困了十年,换作是你,也绝不会甘心。只要画还在,别说鬼王宗,就算是魔门八宗,也休想将她带出剑门。不过事关重大,无论如何,也决不能让她落入鬼王宗手中。”

“知道了。”

海先生从怀中取出四柄金剑,扔给年轻人,“最近花钱的地方多,你先拿着,不够我再想办法。”

年轻人眼睛一亮,喜道:“师父,您哪里搞到这么多金子?”

海先生嘿嘿一笑,“骗来的。”

他站在钟楼上,望着脚下轰然倒塌的关帝庙,又看了一眼剑门关,叹了口气,道,“王半仙啊王半仙,你害死我师兄,又把难题抛给我,这是诚心不让我们琅琊阁好过啊。”

年轻人道,“那您还答应他?”

海先生摇了摇头,“这也是不得已之事。我见过萧金衍了,这小子虎头虎脑,论武功远不如你十一,真搞不懂为何李纯铁和王半仙把宝压在这小子身上。”

年轻人道,“也许李院长他们另有考虑吧。”

“但愿如此吧。”

……

城东的雷家庄与城西的于家堡,是当今剑门最大的两个家族。在十年前,于家堡还只是此处一个不起眼的家族,一共十五六户,在城西靠几十亩的薄田勉强糊口。

十年前,剑门卫千户张冠驻守剑门,初来乍到的他在剑门举步维艰,被城内若干富户借助关系排挤,情况十分窘迫。

就在这时,于家堡的大房于章看到机会,将妹妹嫁给了张冠,几乎将全家的资产押在了张冠身上,事实证明,这场豪赌,他押对了。

之后,千户张冠借助于家,在城内站稳了脚跟,于家也借助张冠的权力,对其他家族的生意进行打压,趁机夺了他们的田产,成为首屈一指的大户。

蜀中居地理之便,往来蜀中、隐阳的粮队络绎不绝,这些年来成为隐阳的主要供粮区。如今西边战事将发,隐阳十九城粮价高居不下,斗米九百文,作为蜀中第一粮商的于家堡,又怎会无动于衷?他要做大,就要减少竞争对手,控制隐阳城的粮源,而剑门则成为关键一环。

只要切断了粮食供应,隐阳城的粮价会一直飙升,他不会坐视其他粮商将货运到隐阳,所以与千户大人商议之下,才做出了封城的举动。

如此一来,蜀中的十几家粮商都困在剑门关内,每拖延一日,他们的损失就会多一分,半月以来,他派出代表去与那些人谈判,已有几家顶不住压力,将粮食折价卖给了于家堡,但大部分人持有观望态度。

至于于佳雪,只是他计划中的一环而已。鬼王宗?岐夫人,虽然在剑门流传甚广,但终究是传说而已,早已在江湖上绝迹多年。

“一切尽在掌握之中!”于章坐在书房中,如此想到。

书房之中,还有于家堡大管事、账房,以及张千户的最为倚重的首席西宾杨独慎。

杨独慎出身江南,在投靠张冠之前,是一名落魄秀才,曾四次科举未中,可于堡主丝毫不敢小觑这位幕僚,当年控制粮道以及这次的封城,都出自这位幕僚的手笔。

“城外十一家粮商,有七八家都是借了利钱,拖了这半个月,他们损失最少的也将近万两,只要再拖上十天半月,恐怕也撑不住了。”账房先生如此道。

大管事有些担心,问道,“他们中有几家在官府也颇有影响力,我们拦了他们的货,就怕他们去闹事。”

杨独慎道,“我们封城是为了查奸细,就算成都知府来了,我们也是这个说辞,怕他们作甚?我已经派人去隐阳城散布流言,说最近几个月,粮食供应会越来越少,争取把粮价炒到千文以上,到时候就是十几万两的获利。于堡主还嫌钱多不成?”

于堡主问,“杨西席,那城外那些粮食,我们收还是不收?”

杨独慎道,“他们卖不卖不是关键,关键是不能让他们的粮食出关,而从现在起,我们也要减少粮食供应。这样才能抬高粮价!”

于堡主哈哈一笑,“杨西席眼光独到,这等奇才,不去做官,真是可惜了!”

杨独慎眼中流露出一丝不满的神色,四次科举未中,是他心中的痛,于章当面说出,令他十分捕快,不过这种表情稍纵即逝。

于堡主还是有些担心,“要是咱们逼急了,他们狗急跳墙,真要惹出是非来,我是怕给张大人带来麻烦。”

杨独慎淡淡道,“不会的。”

杨独慎很清楚,这些人说白了终究是商人,有田产、有生意,除非到了绝路之上,很少做出过激之事。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都是逐利的赌徒,不会做出极端的事来。

人要走上造反之路,只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吃不饱饭,一无所有的人最可怕,为了生存,他们被逼上绝路;另一种是吃饱了撑得,当有了足够的金钱时,他们开始追逐更高层次的追求,但这种人在历史长河中,少之又少。

这时,有家丁在外面道,“回事!”

大管闻言走了出去,过了片刻,进来道,“老爷,城外又有两家撑不住了,说要找您谈一谈,收购粮食的事。”

于堡主道,“我就不去了,你去跟他们谈,还是之前那个价格,两百文,多一文,我都不会出!”

杨独慎却打断道,“一百九十五文,稍句话给他们,从明天开始,每拖延一天,粮价降一文,我们能耗得起,他们可等不起了。”

大管事看了于章一眼,投去询问的眼神,于堡主摆摆手,“按杨西席的话去办就是。”

杨独慎起身告辞。

大管事道,“老爷,这杨西席有些不简单啊,有时候就连张千户,他都不放在眼中。有一次我去张大人府上,亲眼见张大人给他端茶倒水。”

于堡主道,“他是宇文大都督的家仆,与他相比,张大人终究是外人啊!对了,佳雪怎样了?”

大管事低声道,“还是昏迷不醒,我找了几个大夫来看,他们都说不出什么毛病。”

于堡主点头,示意他知道了。

众人退出书房,于堡主望了一眼关帝庙方向,又看了看院中那一尊碎裂的关帝像,心中不由后怕。

若非这一尊关帝像帮忙挡了一下,正午那一道惊雷,倒下的恐怕不仅是一座大殿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