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横扫晚清的现代军团 > 徐州谈判(五)

横扫晚清的现代军团 徐州谈判(五)

作者:不畏艰难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1:24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两天之后,光绪帝刚刚用完早膳来到书房,太监就向他报告说:“陛下,翁大人在门外求见。”光绪帝答:“请他进来。”行礼之后,翁同龢拿出一张报纸:“请陛下御览。”光绪帝拿起报纸,发现这是一份共和政府的《解放日报》,头版大标题:威海起义成功,我军占领刘公岛。

副标题:我军告别单一军种(只有陆军)时代。下面是一张共和军将领与起义将领的合影。

在第二版刊登了一篇赞扬威海起义的文章。看完之后光绪帝对翁同龢说:“唐军占领刘公岛的事儿,朕早就知道了。”翁同龢说道:“请陛下仔细看照片。上面有李中堂(李鸿章)的外甥张文宣。”光绪帝又拿起报纸看了起来,发现照片中果然有张文宣。

他问翁同龢:“你想借此说明什么?”翁同龢回答:“陛下不能再像以前一样信任李鸿章了,他的老部下李秉衡、刘树棠、丁汝昌都归降唐军了,他的外甥也归降唐军了。而且他和唐军的最高统帅唐峰有交情,他如果想投降的话,唐军肯定不会拒绝。”光绪帝答:“朕知道了,你先下去吧。”翁同龢走后,光绪帝派人叫来松云,对他说:“派几个人悄悄地盯住李鸿章的临时官邸,一定不能让他的家人离开金陵城。”松云回答:“臣遵旨。”当天下午,松云向光绪帝报告说:“陛下我们去晚了,李鸿章的官邸空无一人。”就在同一天,唐峰也收到了李鸿章的官邸已经空无一人的报告,他想到了丁汝昌在电报中说的一旦谈判失败李鸿章就率领全家回合肥的事情,立即叫来一个参谋,对他说:“记录电报,此电为绝密,需刘伟晨亲译,据情报分析李鸿章的家人已经离开金陵,前往合肥,命令第二军立即在苏皖两省交界处设卡拦截,一定要把李鸿章的家人安全的护送到徐州城。在这些文字后面还有一份李鸿章的资料,唐峰要求执行设卡任务的所有士兵必须倒背如流。接到密电之后,刘伟晨立即派出了一个营,以换防为名赶赴苏皖两省交界处,执行任务。由于两军处于停火状态,所以共和军和清军允许对方控制区的百姓在经过检查之后进入己方控制区。两天之后,正在执勤的一名排长发现,一队平民装束的人出现在检查点附近,走走停停,东张西望(因为李鸿章是清政府高官,所以他的家人不敢光明正大的通过检查点)。马上提高了警惕,拿出哨子

“嘟!”哨声一响,一个排的士兵带着武器跑到排长身边,排长说道:“我发现一队人走走停停,东张西望,形迹可疑,需要仔细检查。”这时这队人来到检查点,排长走上去,给为首之人敬了一个军礼:“想要进入我军控制区,必须接受检查。”回头对身后的士兵说:“开始检查。”接到命令后,士兵们开始对这队人和他们携带的行李进行检查,在检查过程中士兵们发现为首之人叫李经述(李鸿章次子)就问道:“你是不是李鸿章的次子李经述?”那人楞了一下,拿出两张银票悄悄地塞到士兵手里:“军爷一点儿小意思放我们过去吧。”士兵说道:“把钱收起来,跟我来。”士兵把李经述带到营部。

营长对李经述说:“李先生不必害怕,令尊已经归降共和军了。我奉唐总司令命令护送你们去徐州城。”李经述不相信,问道:“我父亲剿灭太平军之后得到了什么奖赏?”对于这个问题的答案营长早已烂熟于心:“令尊同治三年(1864年)剿灭太平军之后被加封为两江总督。”李经述接着问:“我家现居何处?”营长答:“安徽省庐州府合肥县磨店乡(按当时的行政区划。)”简短解说李经述一共提出了五个关于李鸿章的问题,营长对答如流。

他这才相信自己的父亲真的投降了,率领全家住进了徐州城外的军营,被共和军保护起来。

预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