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青春校园 > 文艺时代的人生直播 > 第80章 米国医生

文艺时代的人生直播 第80章 米国医生

作者:王望舒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5-30 04:04:57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三个男人从车上下来,有两位黄皮肤,华人,一位白人,都说着英语,不知在交流着什么。

见了柯南,向柯南打了招呼,原来他们会说中文,雍志阳连忙向他们介绍柯南。介绍用的是英语。季柯南听的似懂非懂。他对老外感觉一般,只是觉得他们离开自己的国家自己的家乡,到有需要的国家,帮助当地有需要的人发展经济,提升能力,本身就很不错,道德标准比较高。他们完全是来献爱心的。就像季柯南他们离开自己的熟悉的家乡,到一个陌生的地方,给陌生人提供帮助一样,都是献爱心的行动,值得肯定。

季柯南的英语很棒,在上著名高中的时候,用英语写信,用英语写文章,被英语老师看中,将他的英语作文当作范文抄写在黑板上,供大家学习参考。

这位英语老师,成为重点高中的校长。

当时的英语老师哪里知道,这位英文作家,在数理化方面却一无是处,甚至都想辍学不读了。在家人的力劝下,才勉强将高中三年读完。

如果现在有了提前招生、自主招生,柯南没准儿就被清华或北大录取了。

但是,命运就是不同,不是那么地顺利。总要经历一些风雨,未必能见彩虹。

柯南没能考上大学,就像总是被人瞧不起一样,处于人生的低谷阶段。学习不佳,偶尔有些遗憾,但他马上恢复正常,仿佛高考对他来说,只是很好玩的闹剧。

他不想通过高考来改变命运,总体上能对未来有着清晰的认识和足够的把握,所有的坎坷和波折都是人生的财富,不会因着困难而退缩不前的。

柯南的英文底子雄厚,对老外的对话,偶尔听得懂一些,这要归功于经常听英语的广播,还有壮着胆子跟到项目点参观对话。学习需要勇气,练习也是,语言是活的,不能仅限于书面语法和句子,也不能只懂完形填空,更重要的是口语,要常常交流,才能进步。

开始的时候不敢讲,在负责人的鼓励和支持下,才说出一些学过的书面语和句子,结果大呼上当,书面语和口语的差别十分巨大,总是闹笑话,好在这些老外都是有信仰的人,会原谅不太会说他们母语的中国人,而且,他们还很佩服柯南,竟然会讲他们的母语,并且会说中国话,真是难得。

老外说中国话,是很困难的,但是颠倒过来,不一定难。

刚才到养猪中心的三位老外,有两位是米国人,另一位是荷兰人。他们为着同一个目标来到中国,就是做扶贫,帮助一些有需要的人。

养猪中心是该下属机构,总部在米国,三溪的分部在大原,叫清永基金会。

创办人是米国人,是抗日战争前夕来中国传道的基督徒的孙子。那名传道士在黄河之滨的一个小县城里,开诊所、办学校,做好事。

可惜在日军飞机的一次轰炸中丧命。好在上帝爱护他的家人,提前几天,他雇了毛驴,将三个孩子连同夫人,一起送到了天京卫,然后从那里回到米国。

时隔多年,传道士的孙子,继承他的遗志,创办了清永基金会,又回到了他爷爷生前来过的地方,继续组织一些医生和爱心人士来黄土高原上做好事。

今天这三位老外中,没有这老板,听说已经回国了。

三人中有两人都是美籍华人,一个是医生,另一个曾是大公司里的人事主管。他们都凭着爱心,离开米国,离开舒适的家和富饶的农场,来到三溪,为这里的村民服务,培训医生,帮农户发展养殖,还有办流动图书室,送书籍下乡等等公益活动。

柯南看到他们打完招呼就去忙了。

来参加培训的人陆陆续续地进入中心,来自不同地方的学员,有男有女,大部分都有基督教的背景。分在各自的宿舍,平静的中心变得格外热闹起来了。

柯南看看宋大良已经起床,外面冰冷刺骨,越到晚上,越是寒冷。

宋大良见到这些人,根本不怎么理睬,不过,话说回来,这些人确实一眼看上去都是些老老实实的庄稼人。

宋大良清高,因为他有才。加上他看上去有病,所以,常在痛苦当中,根本没人能察觉。反正他是不爱张扬的人。

晚饭很丰盛,主要是三溪的面条,确实很好吃。他们说,三溪水硬,要用醋来中和,所以,三溪的醋是天下一绝。

柯南初来乍到,根本不知道三溪的醋为什么出名,只是觉得它格外酸一些罢了。

一位胡子拉碴的人,从外面进来,雍志阳说:“王师傅,快来休息休息一下,喝点水吧。”

大家都很惊奇,这么一个普通的人,走在街上,就不容易找到的人,竟然被雍主任尊敬得不得了。

雍志阳说:“这位王师傅是烧锅炉的,要不是他,我们都得挨冻了。”

王师傅憨厚地笑着,他不爱说话。烧锅炉就一心把锅炉烧好。他的工作,给别人带来了温暖,另一方面,也算是帮助了室内的花草,在天寒地冻的季节,没有温暖的环境,这些花早就不存在了。

三溪的面食有很多品种,柯南早就有所耳闻,今天一见,果然名不虚传,是很好吃的,柯南连吃了两碗。

这里的碗也足够大的,吃一碗就不少,柯南贪心,多吃了一碗,这里的两碗,相当于家乡的四碗面,他的肚子竟然有些受不了了,好在柯南的家乡也在早晚吃面,就不觉得面的威力怎么样了。

吃完饭,大家都在教室里,等着开学典礼。

教室也是阅览室,旁边的书架上摆满了各种养殖方面的书籍。

学员们很是好奇,对养猪也充满了兴趣。晚上开学仪式上,雍志阳向大家介绍了养猪中心的情况,又向大家介绍了讲师,发放了培训的内容和时间安排。雍志阳在负责培训的计划和统筹。

讲师都是男的,没有女的。可能女的讲这类课有些不好说出口。但这是讲养猪,又不是别的。养猪的大多数数是妇女,但是,懂得养猪技术的颠倒过来,大多数是男的。就像做饭,每天都做饭的,大多数是妇女,但是,真正达到厨师级别的,大多数是男的。这个现象,可以延伸到很多行业。把一件事做到极致的,往往是男人。

好在来参加培训的,大多数是男士,对于女士的参与不参与,都不是最重要的了。

教室上方是电视机,可以播放一些影碟,也是养猪中心用来培训当地养猪农户用的。这次来参加培训的却没有当地农户,都是外地来的,真是墙内开花墙外香啊。这也让柯南有些担忧,他们到底讲得怎么样,为什么感觉不太妙呢?

大家都很累,听雍志阳的介绍,比较冗长,有些婆婆妈妈的,生怕大家没文化,啥都不懂似的,总要絮叨个没完,加上室内很暖和,吃得多,主要精力没在头脑,在肚子那里,大脑缺氧,就是这个状态,可能使人昏昏欲睡。

大家都对这次培训抱着很大的希望,但是,旅途的劳累,已经抵消了部分热情,对新环境的不适应,加速了快点结束这次开场白的步伐。

雍志阳看到这些变化,决定提前结束,本来还有一些内容,见势不妙,扭头就跑。不错,这小子很会来事。柯南心里暗暗佩服这家伙。

刚才雍志阳介绍,那位荷兰人,名叫雷鸣,是这里的老板。在人们的印象中,荷兰人很聪明,对养猪很在行。或者说,对养牛等养殖业种植业都很精通。

雷鸣说英语,既然他来自荷兰,应该懂得他的母语,这就说,这荷兰人懂得至少三个国家的语言。

雍志阳根据雷鸣的讲话,做同声翻译,让柯南尤其佩服。这家伙的英语学得真好,难怪他在此中心作为最为得力的干将,把内地的事情都安排如此妥当呢。

雷鸣充分地信任他,他就是会来事。连烧锅炉的王师傅都不马虎,这样谦虚谨慎的人怎么会不进步呢?

宋大良基本上是趴在桌上听完这第一节课的,也就是开学的第一讲。他觉得没用。到达的当天就打了退堂鼓,这次是陪太子读书。就是陪着季柯南学习。他不会学。时间混完了,就回去,单位负责人不会为难一个病人,况且他很有才。

散会后,宋大良面无表情地回到宿舍,柯南看到他无精打采的样子,就问他怎么了,他说感觉太累。柯南问:“派你来学习,你有什么感想?”

宋大良说:“没什么感想,出来玩玩,散散心,到了这里一看,有点失望,就想回去。”

“既来之则安之,回去有什么事呢?”柯南问。

“是啊,回去也没什么事。不如再混两天看看。你说的,既来之,则安之,到了这里,就耐心熬时间,时间完了,就回,就像上班一样。”宋大良说。

宋大良爱说实话。

他和金萍不同,和安德烈也有区分。他敢于表达出内心的真实想法。有些人不敢说,只是说着言不由衷的话,要掩饰内心的真实的东西。

大家排队到澡堂洗了个澡,里面有两台滚筒洗衣机,但都被贴上了标签,中英文都写了,看来,老外都不喜欢用手洗衣服,喜欢用洗衣机,如果这里来了老外,恐怕遇到这滚筒坏掉,可能马上就滚到有洗衣机的地方住。标签说了暂停使用。看样子,这些洗衣机已经夭折,没人爱惜。如果懒惰的人过冬天,洗衣服绝对是一个难题。

柯南只好把换下的衣服拿到厨房里去洗。因为,澡堂里还有人洗澡,厨房却空着,那里也有热水。宋大良干脆不洗澡,也不换衣服。就上床睡觉了。一宿无话。

早晨,按照作息表的规定,7点半要吃饭了。

这一点,宋大良还是把握得好,没有迟到。

大家太累,晚上有人打鼾,也没有人提意见。对于薄薄的被褥,竟然都选择沉默。其实,室内的暖气,将房间的温度升至20多度,根本不冷,甚至不盖被子,都没有关系。

早餐是面条馒头,这是典型的北方饮食习惯,柯南受得了,宋大良皱眉,也没办法。他喜欢米饭。不可能给他一人做米饭吃。

好在他常常忍受病痛折磨,对于这点饮食,他能坚持,总比吃药强吧。

饭后,就开始紧张地讲课,都是一些理论,大家慌着记笔记,即便很认真地听,仔细地记,还是落下了不少。

最后,雍志阳说:“大家不要慌着记,只要听清楚就行了,等晚些时候,我们会把授课的内容整理出来,打印好后,发给大家。”

大家这才松了口气。其实,柯南心里明白,在上课时,听讲比什么都重要,抄笔记往往还记不住内容,所抄的笔记,下来后不见得回去翻翻看看。

中午有米饭,宋大良见了,难得一笑,终于盼到了,简直像盼星星盼月亮,南方人到北方,就是盼米饭,面食没有米饭香。

宋大良毕竟是南方人,不容易见到米饭,突然一见,还真乐开了怀。可能是雍志阳 考虑周全,作出这样的安排。

大家吃得很开心,无论来自五湖还是来自四海的,都能享用这美食。

要知道,这些伙食费,都是自费的,含在学费里面。吃的都是自己的,吃得不好,会影响心情,心情不好,就学不好。学不好,还不如不来学。钱花了,还受罪。

接下来的几天,都是这样,早晚是面,中餐是米饭。面食不用说,做到经典和极致,就是米饭做的实在不敢恭维。南方人随便做,闭着眼睛就能做好,这里却这么难。不过,到了这个山头,就不唱那个山头的歌。权且如此了。

柯南随得方,就得圆,怎么样都行,对人家的要求不高。毕竟是单位出钱,不是自掏腰包来学。学好学不好,都不重要,关键是心情要好。这里的环境还行,柯南不很挑剔。

晚上,沈静发来微信,柯南看了内容,吓了一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