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青春校园 > 文艺时代的人生直播 > 第74章 舅在囧途

文艺时代的人生直播 第74章 舅在囧途

作者:王望舒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5-30 04:04:57 来源:平板电子书

柯南听说他的舅官曾在京师当过兵。

刚好遇到那次执行任务。他身边的战友出了意外,牺牲了。​那次任务,差点要了他命,好在上帝恩待他,使他与魔鬼擦肩而过。

想想有些后怕,如果稍微偏一点,他的舅官就没有后面的故事了。

他舅官是测绘兵,也参与了那次特殊任务,服从命令,来不及仔细思考。他在部队上还行,因其文笔出众,担任文书。基本上没吃到什么苦。

可惜,军营里和地方差不多,人在社会之中,社会中有人,关系必不可少,凡事都需要关系才办得好。

临到复员前夕,战友之中,有的弄好了,转为志愿兵,有的上了军校,将来就是军官,有的却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复员就是复原,从哪里来的回哪里去,原来是农民,回家种地;原来是工人,回去弄机器,继续当工人,很长时间,就是这样过来的。如果有关系,人托人,说不定就能留下来,上个军校啥的,将来可以作为职业军人,那才是真正的成功。可是,现在,看起来他生不逢时。没有遇到好机会。

他舅官刚好属于最后一种,卸甲归田,耕读乡间。

守着老屋,几亩薄田,一头牛,父母双亲也好。家人团圆,其乐融融,哪怕没给家做出什么贡献,也值得高兴。因为,有的人再也没活着回家,再也无法圆梦。他舅官成为一个能够存活下来的奇迹,至于什么结婚之事,倒在其次了,因为,结婚要碰运气,结婚找对了人,就会终身幸福,相反,如果找错了人,就会一辈子都痛苦不堪,不生孩子还好,可以拎包就走,来一个说走就走的旅行,这个是多么潇洒的举动。

父母却不想让他呆在家里。希望在外面混,哪怕混得不好,也不想让他留在村里。

因为父母都是老实人,不会阿谀奉承办事人员,家里也没有雄厚的资金去打点疏通关系,复员回来也就不好埋怨什么。

刚好遇到打工潮,他舅官就想出去闯一闯、看一看,以让父母省心,免得看着他呆在家里,长吁短叹的。

他舅官生性善良,在上学的时候,就仗义疏财,很得人心。那个时候,他家的条件最好,虽说不是大土豪,起码家里吃的东西应有尽有。只要他有了吃的,给大家分享;如果有了玩的,大家一起来玩。

小时候玩的朋友都比较喜欢他。他这个习惯,到哪里、到任何时候都没有改变。所以,刚打工不久,就被后来成为他嫂子的女人给看上了,最终没有逃出她的纤纤玉掌。

他舅官进的厂子是生产旅游鞋的,或者叫运动鞋、跑鞋等等,厂里的文书是湘州省越阳人,看上了长得高大清爽的他舅官。她长得不高,平常的很,但看起来聪明能干,比较精明。

打工的队伍中稍有点文化的,又聪明点的,干时间久了,就会被重用。自从她成了文员之后,就有很多时间来物色心中的白马王子了,从打工仔中挑一个如意郎君,应该不是难事。因为,南下打工的小伙子简直多如牛毛,要什么类型的都有,简直有太多的选择机会,至于说小鲜肉啥的,根本没有可比性。

她人小脸大,频频出击,他是面善心软的人,哪里经得起这样的狂轰滥炸?湘女的火辣性格,造成了宁愿为自己心爱的人去死的地步,对爱情的追求,势在必得,这样的精神,足以打垮一个连队。她使用浑身解数,来蛊惑他,终究成为她的盘中餐,共她慢慢享用。

他舅官最终败在了她的石榴裙下,被俘虏了,成为她的奴隶。

从他们选择在鞋厂工作开始,就注定了他们这一辈子都很重视穿衣打扮。年轻人更是注意这点。如果说谈恋爱有共同的兴趣和爱好,这个也算为一种吧。

他舅官开始为她着迷,原因是她特别大方。因她先过去打工的,手里多少有些资本,而他舅官却算是白手起家,到了南方,如同苍蝇进了玻璃里面,看得见繁华,就是得不到。

她给了他很多的帮助,安排他做轻省的活儿,请他吃饭,给他买衣服,在外面照相,到公园玩耍,都是她主动埋单。她这样频频出击,就像一个老练的猎人,看准了猎物,设置陷阱,并且愿意投入诱饵,让猎物上当。现在的阶段,就是投放诱饵的阶段。这个程序做好了,就能吸引人就范了,成为一个乖乖儿,让他干啥他就干啥,不敢说半个不字。

他舅官是个知恩图报的人,受到别人的一点点恩惠,就要想方设法以十倍的恩惠来报答,这是优点,也是弱点,她的钓鱼**起了作用,很快,不懂爱情的他就落入情网,无法自拔,一发不可收拾。

最后,双双回到他舅官家乡,办理了结婚证,并举行了当地民间传统的结婚仪式,算是正式成为一家人。

结婚不久,二人开始在家里过着田园的生活。男的耕田,女的照管家庭,很快,双方就有了爱情的结晶,生了一个漂亮的女儿。

二人世界很好,添了人丁,有了千金,就会大不一样呢。

以前的花前月下,恩恩爱爱被晚上把尿,白天洗尿布和娃娃的苦闹缠累,成为不完全的幸福家庭。更让人担心的是,现在面临着经济的压力和难题。二人都没有了经济收入,靠农业完全不行。于是,因着孩子的缘故,初为人父,感到要挣点奶粉钱,才对得起小生命,对得起他妻子,对得起父母,考虑再三再四,他舅官就决定并且很快再次出山,离开了村庄,到了城镇,寻找出路。

选来选去,最后决定开饭店。开饭店,万一卖不出去,自己还能吃一点,至少不用再操心做饭吃。这个生意好,如果经营得好,赚成本的一到二倍都有可能。

说干就干,但是缺少资金,于是他舅官就想起了儿时的伙伴,请他加盟。那小子倒也爽快,愿意合伙经营。

但是,心善的人做不得生意。他舅官的饭店没开多久就关门了。原因有很多,总的来说是赊欠的太多,占用了大量资金。

来吃的人大多是乡里应酬的人,他们往往吃饭不给现金,而是记账。到年终结账时,总是吃闭门羹,拿出很多理由来推脱,反正没钱,要等有了再说。他舅官就只好回去,不好死皮赖脸地等在办公室要钱。好像是他吃了人家的似的。

小本生意经不起这样的折腾。

生意伙伴一见大事不妙,赶紧采取措施,要拿走东西,他舅官也就无话可说,毕竟人家也投了钱在里面,抽回自己的投资也算合理,但不是合法的。既然是合伙,就要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不能墙倒众人推。

但没办法,这是个功利的社会,软弱者注定要被强壮者吞噬,他们的生意就这样垮了,血本无归,从此,他舅官就开始怕做饭店生意,甚至对所有做生意的项目,一概不感兴趣。看来,这个打击是巨大的、影响是深远的。

他舅官不甘于失败,一家都去沙仓市,在那里考察做什么才好。想来想去,看了又看,觉得做蔬菜生意还比较合适,因为没人可以离开菜。每天都要吃菜,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这个项目看来不错,赚钱肯定会赚,只看能赚多少。

同样,在超市卖菜,需要吃很多苦。

凌晨二三点要起床,到郊区去进菜,把菜摆上货架后,已经八点,刚好遇到超市开门。早起的人们进到超市买菜。

菜卖得差不多了,就要赶紧在货柜上摆放新的蔬菜,琳琅满目、应有尽有的。

然后,给顾客称重,打票,粘贴,和超市结账。

就这样,每天都重复这样的工作。有时候,他舅官在上厕所的时候曾睡着过。太忙了,没办法,他只好找他妹妹来帮忙。他妹妹很能干,里里外外一把手。

后来,又和另一家超市合作,忙不过来,又请他父亲来帮忙。他舅官的奶奶去世,他舅官没回去,他父亲回去奔丧,等回去的时候,他奶奶已经入殓了。

他舅官的妻子却成了甩手掌柜的,成天打麻将,俨然是一位大老板娘了。

手里有了钱,开始挥霍浪费,以前的**病通通地出来。

赚得钱多,花得也如春水流,流啊流啊,就没多少了。眼看着辛辛苦苦赚的钱,像流水一样一去不复返,该勤快的勤快,该偷懒的偷懒,勤快的不奖励,懒惰的不惩罚。

人手不够,又增加。用的是他舅官的舅官,谁知家风不良,培养出来的净是一些好吃懒做的货,只拿钱,不做事,做事的永远是那些人。

但是,钱拿得都差不多。

做着做着,大家心都冷了。

他舅官的妻子做蔬菜生意,本来挺好的,却听信了开网吧赚钱,就毅然决然地将家当变卖一空,包括那辆货车,买菜送菜靠那辆车。仅有的家财,还有一些现金,拿到沿海新开发的渔村去开了网吧。

那网吧没有取得营业执照。经常受到各项的检查,还有同行的举报,罚款,每天如临大敌,每天都要防着检查,还得防着同行冤家的举报或者陷害,每天他舅官的神经都绷得紧紧的,不知道何时是个头。

他舅官有时很后悔听了他妻子的话,做蔬菜生意是旱涝保收的,不贪大,也许就是做生意做人的根本。他听了妻子的话,也许就是命运的安排,结果却总是不太顺利。

女人有时候可以信,有时候却不可以。

这是他舅官对女人的总结。

事实上他舅官说的有理。

网吧赚钱,赚了不少,也送了不少礼,赔了礼道了歉,结果钱不知道哪里去了。

最要命的问题是孩子。开始在小渔村,不适应,学习不咋的。想到家乡继续学。家长不在身边,他舅官给孩子找了个私立学校。那学校不怎么好,是他舅官在街边收到宣传纸后,按图索骥,找到这学校,没有多想就把孩子送进去了。

上了半年,孩子在学校跟别的女同学打架,学校要请家长。他舅官只有从南边回来,算是老实了一段时间。

然后,又请家长,这次他舅官不愿意回来,也遭到他妻子的反对,就由孩子的妈来管,干脆住在学校附近,随时关注着孩子的成长。孩子从小没有离开过父母,中间突然分开,很不适应,但想补救已经太迟。孩子的妈妈也不善于管教孩子,结果,孩子最终被学校开除。

没办法,他舅官又通过柯南找关系,转学到公办学校。

上了半学期,还是不行,不是要打人家,就是要被别人打。女孩子比男孩子还难养。公办学校也不想要这个孩子,请家长。他舅官只好从南边返回家乡。专门来管教孩子。孩子的妈妈在那里料理网吧。

网吧离不开他舅官,三天两头网吧就有事,孩子的妈妈无法应付,就频频打电话让他舅官过去。但是,这边是孩子,不愿意去深圳,那边是生意,也不能少了他舅官,他这样两边跑,长久下去也不是个办法。

最终,孩子是主要的,那边的生意渐渐就露出下半生的光景来,最终把电脑变卖,网吧转让出去,钱悉数被孩子的妈妈控制了。

现在,孩子的妈妈也回到了他舅官的身边,没有了生意,两人加上一个孩子,该上班的没上班,该上学的没上学,一家三口竟然你看我,我看你,平时忙,大家还没什么事,一旦闲下来,问题都出来了,最终孩子的父母离了婚,孩子归他舅官,钱全归了孩子的妈妈。

孩子的妈妈再哭再求,仍无法打动他舅官的心,最终还是分道扬镳。

孩子的妈妈去了京都打工,他舅官留在他自己的家乡,给人开车,养着一个不上学不上班天天上网的女儿。至于这样的日子何时是个头,谁都不知道。

以上就是他舅官的平凡的故事,真是令人惊叹,人活着,本来就是一本书,人就是主角,要是给他舅官总结一下,恐怕有些难,因为还没到时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