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青春校园 > 文艺时代的人生直播 > 第430章 专家意见

文艺时代的人生直播 第430章 专家意见

作者:王望舒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5-30 04:04:57 来源:平板电子书

季柯南和尹贤仁根本不着急项目的进展,各自做各自的事。世界自有世界的热闹,和他们没有关联。但是,又无法回避矛盾。操心项目的,是机构的刘小姐。真正能帮到她的为数不多。经过数次

都是为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提升,也希望村民能够自力更生,但是,不是所有村民都有这个意识。村干事和季柯南他们都盼望村民生活富裕起来,且不会返贫,一旦返贫,再想好起来,需要付出很多很多的努力才行。

尹贤仁知道他们来了没好事,好事轮不到季柯南和尹贤仁。这个注定是失败的项目。季柯南也清楚,在这个时候,如果及时退出,也没问题。只是都缺少勇气。尹贤仁想利用这样的机会,好好修改剧本,回到家里把剧团搞起来。

第二天早餐后,闲来无事,尹贤仁找季柯南聊天。季柯南刚好这时候没有什么灵感,找一些话题,也说不定能用上。

"老弟,你清楚,松村不需要扶贫。如果搞精准扶贫,这里不能评上。之所以在这里做项目,是考虑人情关系。"尹贤仁说。

"什么人情关系?鹤村存在这个现象可以理解,因为都知道鹤村出了大人物,在省里,多少有些照顾。松村没听说出了大人物。"季柯南不解地问道。

"这个你不清楚了吧?为了让鹤村得到好处,先把一颗糖给松村,这样才好。不这样,就没办法安抚民心。当然,这个钱来自港岛海外,不是来自官府。官府只有建议权,不享有决定权,实际上我们机构领导自己都心虚,不能去自己想去的地方,没有绝对的自由。"尹贤仁说。

听尹贤仁的话,话里有话,总让人感到神秘,如果觉得有神秘感,证明尹贤仁所说的话很有意思,具有感染力,和能帮助人做出决定的作用,这个效果,在季柯南看来,非常明显,可能连尹贤仁自己都不觉得。仿佛骗子骗人次数太多,连自己说的话,都自然而然,连自己都给骗了。

骗子的话往往动听,感觉超爽。

尹贤仁没有什么斗志了。撇开项目不谈,这个项目不是机构想要的,也不是捐助人的初衷,现在越走越偏,都不醒悟,先满足自己的私欲再说。

尹贤仁的工资较高,每年没有犯错,工资一定是居高不下。如果一旦犯错,啥都没有了。

除了工资,还有名声。尹贤仁的名声很好,在做扶贫事业,很崇高,令人仰慕。回到家乡,也是响当当的人物。只是可惜得很,很多乡人无法判断他所从事的事业真相是什么。

就是不干了回到家乡,也有很多事要做。他老婆是当地人,在隔壁的村子,现在村子合并,也算是一家人,不必再麻烦分开。

"尹大哥,现在的情况很不好。做项目离不开群众的参与。你看看,来干事不想发动群众参与,就是上面来人逼着,他也只是表演,能躲则躲。不必硬碰硬。"季柯南说,显然,他观察了很久,得出结论。

季柯南想多拿工资,也想得到升迁,不知道将来到江城还是到港岛,总之,不想在山区。在山区差不多八年,修炼得差不多了。如果再这样下去,估计要成精。

"你说得对。换位想一想,如果你是来干事你会怎么做?"尹贤仁问,他把这个难题给了季柯南。

季柯南哪里想过这个问题。想成为村干事,谈何容易?

"没可能。对这没有兴趣。"季柯南立马回答说,他很清楚,再接下来,无论季柯南怎样回答,都会遭到尹贤仁的猜疑。因为,尹贤仁生来多疑,怀疑一切,看到的负面东西比正面东西要多得多。

季柯南的工资想超过尹贤仁,必须等尹贤仁犯个大错误,分数降低,季柯南不降分,得满分,且连续三年都是这样。

季柯南已经对涨工资感到失望,项目进展陷入泥潭,哪怕寻求铁主任来,给村干事打强心针也没用。因为农村工作的现状就是这样,村干事也懒得去组织,也不想操心,更不想培养群众村民代表搞社团提升能力,再去带动其他村民共同发展。这个路子走不通。除非你是这个村的村干部,常住居民,真正了解群众,知道群众需要,提供实际的帮助,发现一些带头的好苗子,只有这样,才能可能达到目的。否则,这是非常困难的,表面功夫很好做,从思想上改变他们非常难。

季柯南晚上精神状态好,早上不愿起床。晚上决心挺大,早上全部作废。

专家意见说,早睡,早起,身体好。但是,对季柯南来说,早睡可以,早起很难。干脆把专家的话抛之脑后,该咋样就咋样,这样反倒轻松。

正在商量,来干事在楼下喊:"小季,小季。"

季柯南没听到,尹贤仁耳朵比较灵敏。先听到了声音,"快,快,来干事在喊你。"尹贤仁向季柯南说道。

季柯南听到声音,尹贤仁的话,远近都有,感到顿时没了主张,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心里有些堵得慌,连忙跑出来,从楼上往下看,来干事站在院子中间,脸养着,肥胖,肚子尖挡住了鞋子,不知道穿的是什么鞋,皮鞋还是布鞋?

地面上比较潮湿,墙角有些青苔,泛着绿悠悠的光。

来干事的头发稀少,谢了顶,显得聪明绝顶似的,这个在山区很少见,这个绝顶,得到了聪明的声誉,却落下无毛的事实,多少都会产生自卑感,无法解脱出来。

"来干事,叫我?"

"是的。今天有没有空?"

"有,有,有。什么事?"

"我们去三组看看。"

"好,马上就来。"

季柯南说完,就立马向尹贤仁说了。

尹贤仁显然已经听到了这话,也就合了笔记本,说:"这是好事。既然到三组,就说明准备动工了。管委会倒是其次。

尹贤仁很清楚如何操作,他不想第一个打破规矩,否则,机构领导刘小姐以及冯菲菲那胖妮子会找他算账。就是闭门造车,或者在办公室里空想出来的东西,也要照办,不照办就滚蛋。

这条路走不通也要走。

不符合中国国情也要表面上接受,具体操作还是需要前线工作人员。这一点让季柯南得到满足感。如果不灵活处理,事态将要发生变化。就像丈夫试图改变妻子,或者妻子企图改变丈夫一样,都非常难。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的确如此,现状很好,大多数人都不愿意改变。关键一点,就是懒惰成了主宰。一切行动都听懒惰的思想的。

季柯南和尹贤仁下楼,楼梯全是瓷砖做的,打扫起来比较容易,可是没有打扫,没有拖把擦洗过,楼梯栏杆也布满了灰尘。大家都在忙,没时间打理。 这幢房屋不是自己的,不心疼,也不愿花心思打理,这属于正常思维。租的房子和自己买的房子,同样是房子,房子没变,人心在变。

在松村的项目也是这样,不是自己的,就等于在给别人打工,没有归属感觉,只觉得把事做完就行,至于做到最后的结果不太关心,不太在意。

来干事笑眯眯的样子,眼睛成了一条线,人能看到他本人,却看不到眼珠子,他能看到人,且看得远,眼睛小聚光,看起来更有精神。

"这么早啊,来干事!"尹贤仁先打招呼道。

"你们也早,昨天只顾打牌,也没谈到工作,晚上回家,想想不对,今天就来找二位,商量一下怎样搞这个项目。合同签了,就认真完成,遇到再大的困难,也要面对,要好好解决。"来干事说,有点像做报告,非常正式的语言。看来,来干事具有丰富的经验,一般的人,他都不屑一顾,视为不存在。

"今天怎样安排?"季柯南问。

"先去三组,做做群众工作。受益户不是他们,可是需要提供帮助的,恰恰是他们。造成现在的工作,难度增加,需要大家共同努力才行。"来干事说。

"那好啊,我们就等来干事的这句话。不怕慢,就怕站。如果不动,永远都不会遇到困难,也就不需要去解决。干脆等到明年后年或者大后年,总要解决饮水困难的。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只要来干事带头,已经启动,就不用担心什么。我们需要来干事的充满智慧的头脑,需要来干事安排。"尹贤仁说。

尹贤仁说这番话,绵里藏针,令人不安,又让人感到痛快。总算呼出这口恶气,真是如鲠在喉,无法自由吞咽和呼吸。

来干事已经清楚,知道尹贤仁是方神圣。也就揣着明白装糊涂了。

这一次没有车,来干事已经深思熟虑,决定亲自登门拜访,坐车上去,显得有些唐突,不够尊重被访者。

究竟三组有何方毛神?竟然让来干事这么紧张!季柯南有些纳闷,是不是见过面?如果见过,应当熟悉些。如果没见过,那倒要好好认识认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