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青春校园 > 文艺时代的人生直播 > 第263章 上官夫妇

文艺时代的人生直播 第263章 上官夫妇

作者:王望舒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5-30 04:04:57 来源:平板电子书

他姓上官,复姓在少数民族地区很少见,他是什么民族不清楚。可能是汉族,季柯南心想是这样的,他们中间或者有一个是汉族,另外一个不是,或者都是,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他的老婆就是上官夫人了,长了一张圆脸,看上去就喜庆。皮肤白,就像鸡蛋白,也像白菜帮子一样白,像是水做的,一碰就出水。一白遮三丑,传统观念都是这样认为的。在这里,也算是美人了。

上官却长得黑,就像围棋,黑子白子,在一个棋盘上来回折腾,还挺有意思,他也爱财,但不是很爱财,起码不是马上要钱,总得给别人一个时间准备。

上官的父亲和来干事是朋友,以前在一起合伙做木材生意,后来散伙了,都说自己吃了亏,从小,上官对来干事都没有什么好印象,不过,现在好多了。来干事还是照顾了小上官,小上官的房子宅基地,他都批了,还有,马上这里搞城镇化建设,土地都变成国有的了,土地更加升值,上官还是不感谢他,认为他从他父亲那里赚取了不少钱走了,现在照顾他,是在偿债,这样的安排,是不情愿的,但目前只能这样,如果自己开店,顾虑重重,也需要投资,更重要的是人多嘴杂,说出去不好听 。

凌汉韶带着他们在上官家的店里坐定,这家店店名是松树岭,因有一棵松树而出名,而这个地方属于高山平地,老远就看得到这里有一棵大松树,后来雷劈了大松树,不久,松树也死了,砸坏了附近村民的房子,那农户找到村里,要求赔偿,村里哪有钱赔?就把那棵倒了的树赔给了他们,他还想找上级协调办,上级协调办恨不得让他多交点提留款或者税费规费,哪里有钱给他,他也只好算了,自认倒霉,他将松树改成了木板,装修损坏的房子,还剩下一个大树墩子,上官看了,就连哄带骗地弄了来,放在店门口,当成招牌,要不酒店怎能叫“松树岭”呢?

松树岭上要看得到松树,看不到松树,就要有松树给人看,看不到活的,看到死的也行。要不然,名不符其实,存在欺诈的嫌疑就麻烦了。店家不欺客才能发财,才是良心店,生意才会越做越好。目前来看,夫妻店就是想长期干下去,没有改弦易辙的想法。两口子配合默契,还是夫唱妇随的,说得上是当地模范夫妻。

再说松树,现在给大家看的,都是死的,活的松树不会长在街上,街上居民没有地,山上的地都有主人,门面上全是石头和水泥地,没有可能种树,更不可能种松树。

后来负责人说街上没有树,夏天没有阴凉,显得不够绿化和环保,就勒令种了桂花树,街上的居民看到树根那里还有泥土,就种上了扁豆,还有苦瓜啥的,长了点可以吃的东西,有用的,才行,村民就恨协调办专整那没用的,当然,这是从实用的角度出发搞的,如果从浪漫角度来看,有些俗气,有些不入大雅之堂,老百姓可能不知道诗和远方,只晓得吃饱穿暖打麻将。

就像风花雪月,种植桂树想干嘛,一年只飘香一次,负责人来了,花没开,花开了,负责人没来,等花都凋谢了,负责人能看到残花就不错,反正来去都看不到花,感觉到那些花在和负责人捉迷藏。负责人看到了绿树,问是什么花,被告知是桂花,有的负责人追问一句:“桂花是不是一种很贵的花?”

这个问题一般都不知道怎么回答,于是,只好一笑而过。其实,很多常识,负责人不见得懂得,这就需要身边的工作人员来解释,工作人员也要博学多才才行,如果没有才能,负责人一问,也不清楚,不是很尴尬吗?再说,问题不是很专业很学术的东西,就是常识,不懂常识,往往会闹出很多笑话来的。

街边的居民还是懂的怜香惜玉的,对桂树不觉得贵,就在树根下开发利用闲散土地,结果有的很有收成,大家都有成就感。负责人没见过桂花树长了扁豆,问是什么品种的树,这么奇怪,村里的小负责人回答说:“这种树能观赏,也能产生效益,解决村民的菜篮子的问题。”

负责人更加喜悦,连声赞扬,负责人不知道实情,知道的也不敢说出真相,负责人被哄着,倒还开心,总比听到实话要好得多。实话往往伤人,虚话往往害人,但刚刚听到虚话,感觉还是比较舒服的。就是给高帽子戴戴,夸奖夸奖,就是不错的,又不用花钱,效果不错。

在松树岭酒店门口,也有桂花树,也有松树墩,松树墩上有房子,做得很像真的,原来是为了保护松树墩免遭风吹雨淋日晒,故意弄成这样的,看起来很像一个土地庙,但是上官不这么认为。

上官夫人显然不是第一次见到柯南他们,尹贤仁对她的评价很高,觉得上官这小子艳福不浅,找到了这么好的人,省了一大笔的厨师工资。还可以日夜看到媳妇,心里别提有多美了。你

在中国开餐馆,必须要有一个好师傅。有了好师傅,才有拿手的菜,才能出名,吸引人过来。中国的餐馆,靠的就是师傅的手艺,没有好师傅,就难以开餐馆,很快地,餐馆就会关闭。

上官深谙此道,所以安排了他媳妇来学厨师。厨师会嫌工资低,一走了之,但是,上官夫人给了上官生了儿子,想走,就不容易,就是改嫁带走儿子,一般男人不会要一个拖油瓶的,当然,二般的男人,那些特殊的男人,那些老光棍,或者那些老变态的男人,可能会要,但不长久。

上官很有信心,即便他夫人学会了厨艺,也不会另起炉灶,再开一家餐馆,这样,餐馆一多,竞争就厉害,一个小小是柏松村,可能就会闹出很多笑话。当然,这是一个缩影,大多数饭店都是这样经营的。关键是看菜好不好吃,其次再看环境,最后看的是老板娘。这个有先后顺序,不能搞乱了。常常听说饱暖之后才开始胡思乱想。就是这个道理。

上官接待了尹贤仁、多哥,很是热情,上官夫人面带微笑,脸面红扑扑的,像是初熟的苹果,到了秋天,格外漂亮,真的令人想上前去咬一口,但是要顾及到上官本人的感受, 还要注意尹贤仁的言语。尹贤仁有时候说话不注意分寸,令人觉得有点尴尬。

上官夫人拿出瓜子,沏茶,给大家喝,大家边喝茶、边嗑瓜子,一边说话。凌汉韶很会钻空子,人家都劳动,他不用劳动,他来陪客,这是天经地义的。

柯南说:“村里的大小事都要经过东干事吧?”

“是的,他是掌柜的,掌舵人,是地方上的舵主,老把式。还好,他比较节约,集体的山没有卖。邻村的山,村干事都将他们村集体的山林卖了,换了小轿车,到哪里都开车去。来干事没卖山,反而号召大家植树造林。”凌汉韶说。

他说话的时候,上官在旁边只笑不说话,挤眉弄眼的,柯南明白过来,这是一个暗示,证明这里没有言论自由,说多了话,肯定会有失误的地方,肯定会得罪人。得罪人不假,还有可能影响前途,当然,问题可以多想想坏处,其实很多事情都是人搞出来的,没有人,就没有事,有人的地方,就有是非。

凌汉韶说:“他们是慈善基金会的工作人员,今天在你家吃住,要招待好一点。”

“主任说了,谁敢马虎?小店虽然简朴,可很干净,住在我家,放心好了。”上官说,来了生意,哪里不高兴?加上这生意只赚不赔,何乐不为?一般来说,和皇家作甚的故意,不担心亏本,也不担心滞销,不管是实体生意,还是服务行业,都大同小异。

“我们来住几天,然后就走。不知道你们是想要什么?”尹贤仁说,尹贤仁心里非常清楚,商家不是做亏本生意的,要不然,无法存活。如果想活得好,过上高质量的生活,就要日夜思考怎样赚钱。不为三分利,谁作早起人?尹贤仁以前是做生意的,知道这个道理,于是直接问还好。

“我想要的多了去了,我们家是贫困户,能不能帮我们一把?”上官说。

“你穷,你还穷,你夫人吃得白白胖胖的,你还穷?!你要是穷,那么世界上的穷人都该钻地缝儿,立马人间消失了。”凌汉韶说。

“奇怪,奇怪,为什么人长得白胖就说不穷呢?有的是饿的浮肿知道吗?我们家的确穷,孩子还小,开了个小店,起早贪黑不容易,协调办来我店里吃饭不给钱,欠下一大堆白条,每年年终,都要到处讨债,求爹爹告奶奶,还弄不回来钱,要等这个批条那个签字的,跑断了腿,磨破了嘴,还一推再推,哎——小店开的不容易啊。”上官说。

“你放心,这几位先生的吃饭、住宿费不用你担心,直接找我要就行了,我是会计,我可以向来干事说,他又是你父亲的至交好友,以前的合伙人,肯定不会赖账不还的。”凌汉韶说。

“既然你这样说,我相信你,实在不行,我就去你家过年。反正我到了年前,有人来我家讨账,我可不敢回来。没地方可去,我就去你家。”上官说。

“欢迎你去,只怕请都请不来呢。”凌汉韶说。

在小店的上方,有一个铁框子,铁框子有一台老式的彩电,里面正在播放郭德纲的相声,说得绘声绘色,跟真的一样。这郭德纲有意思,开了德云社,不错,一开始,还有一个人去听,他就两个人说相声,给一名观众听。

他就是这样敬业,结果名气慢慢做大了,在行业内渐渐有了一定的威望。柯南觉得,人还是需要一点精神的,坚持走下去,肯定会有个结果,哪怕不太好,也值得庆贺,毕竟这是一次经历,即便失败,也是难得的经验教训。至少失败过,比很多人要强,很多人都没有胆量去尝试,也就不存在失败,不存在失败,也不会有记忆,最可贵的,还算是有记忆,有了记忆,就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也需要提升,每个人都是一个个体,具有独立性,但也需要合作。关键是要懂得配搭和合作,哪怕最后的结局不好,也无所谓。这就是生命的意义。

正聊着天,东干事来了,他说:“你们来,要做有意义的事,光调查,没意思,调查来调查去,合同都签了,还能反悔?”

上官递给来干事一杯茶,东干事接了茶,慢慢地品着,吹开一次性杯子上漂浮的茶叶,眼睛耷拉着,看上去有些苍老,但不服老,仍然以少年人自居,说话口气十分冲,给人以盛气凌人的气势。

尹贤仁说:“是这样的,东干事,我们来,是受刘小姐的委托,对用水户进行一次摸底,然后再设计出实施方案。不这样,就不算完成任务,刘小姐会不高兴的。”

“你们不知道我们这里有多复杂,调查来调查去,最后不都要花钱解决问题吗?如果他们不配合,还是要村里想办法。前几次都是这样,结果没有做好。”来干事说。

“怎么没做好?”尹贤仁追问。

自从上次多哥碰了一鼻子灰,就没有想再和来干事讲话,一开始,谁都没注意这个变化,后来来干事有点好奇,就问:“我来了,你们这位先生怎么不说话了?”

尹贤仁说:“你说他呀,他是大学生,不爱说话,他来,是来学习的。”

柯南听见他们说到自己,连忙替尹贤仁打圆场,说:“是啊,是啊,我还年轻,是来学习的。说实话,这个村建设得很好,超出了我的想象,跟我印象中的扶贫发展村大不一样。这个村很有前途,是个典型,说不定这个村以后会升级为乡镇,村干事会担任乡镇干事,村主任会担任乡里的掌舵人呢。这不是不可能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