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青春校园 > 文艺时代的人生直播 > 第216章 风险评估

文艺时代的人生直播 第216章 风险评估

作者:王望舒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5-30 04:04:57 来源:平板电子书

贾山的两个儿子都是技校毕业,他俩前后都上技校,根源在贾山这里。一般读书不太好的,就去上技校,技校学一年,实习一年,然后上班。技校学的东西主要是理论,其次是技术。理论学不好,技术又没时间学,结果不上不下,卡在那里了。要想找工作,专业不对口,就是专业对口,学的不精,单位也不敢用,怕弄坏了材料,反而损失更大,结果,更不容易就业。这个注定是铩羽而归的。季柯南心想,现在的教育体系就是这样的。暂时无法改变。

贾山靠技术吃饭,深深地体会到技术改变命运的甜头,这是祖训,一代一代地往下传,只可惜到了贾山下一代,他们的兴趣却悄悄发生了变化。

贾山的大儿子在土川市打工,没钱,频繁换厂,钱没攒住,最后在一家小公司,还是不能按时出粮,即发工资,找老板,老板跑了,跑的路上,老板丢了一部手机,是触摸屏的,不敢回来捡,得之,窃喜,在手上把玩很长时间,机不可失,机不离身。

这手机算是代领了工资。代领工资的事太多了,很多人都不满,可没办法,人在江湖,就像鱼虾,任人宰杀。在外漂泊,总要受些冤枉气。员工不反抗,老板更猖狂。所有人都沉默,自然就没有办法对付老板。但是,只要有人出头,就会有人响应,最后走上极端,不法的事就增多了。

柯南去贾山家,他大儿子将手机拿出来炫耀,柯南看那手机,一头雾水,手机再大,不是用来打电话的么,终究代替不了笔记本电脑。再说,科技的发展非常快,电子产品更是日新月异,没办法撵上,投资电子产品,消费永远没有止境。这是真的。手机再好,网络不行,也是着急,就像豪车跑在坎坷道路上一样,有跑快的功能,道路不给力,限制了速度。

二儿子也在外打工,听说土川市不好,就去了江南省,据说在暖州市。那里人人好,就是说不出好在什么地方,就是说话听不懂。

但是,工资是按时发的,可惜不够花,又辛苦,一天要上十几个小时的班。二儿子在技校学过《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说老板违反了该法第几第几条了,加班不给加班工资,剥削工人的剩余价值,不干,就要加薪,老板脸都气扭曲变形了,颜色是铁青色的,立马怒吼让他滚,没有加薪的说法,工资不拖欠就是好的。他的加薪要求碰壁,只好作罢。也没有依法向主管部门投诉或者申请仲裁,这一些手续都省了,因为他家不在这里,耗不起,不能等,只好立马撤走,三十六计走为上计。算是赢了老板一局,心里还是比较平衡的。

可惜没钱,就给贾山打电话,贾山立即将银子汇去,二儿子重又获得生机,活过来了,从此就怕进厂,不信任何人,在暖州过了一段时间,觉得没意思,就回到了归州老家。

两兄弟如同商量过的一般,一个来自南方,一个来自东方,两人来自不同的地方,但是有着同一个梦想,那就是啃老。成了低头族还不算,还加入到啃老族的队伍。比较而言,兄弟俩一唱一和,算是啃老和低头都做到了极致,世间少见,闻所未闻。

贾山没有表情的,你走,他不忧愁,你回来,他还是不快乐。很适合发言人一类的,反正看不出他有什么想法。他的这样的表情,可以省掉不少麻烦,免得很容易让别人看透心事。

两个儿子不帮助家里做事,家人也是很高兴的,只要他们在家,比什么都好。至少不用牵挂。因为在外头漂着,居无定所,处处都有危险,危机四伏,不是说着玩的。人在江湖,哪里没有受委屈的时刻,能保住命就算万幸,打工没有打到钱,也没有谈到朋友,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这个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具体来解决。

贾山已经习惯了他们这样,对儿子的爱超过了对儿子的期望,那期望值哪怕降到零,他也爱着他的儿子。宁愿养着他们,直到他自己停止呼吸那一刻,就是再苦再累,在人面前还是要微笑,这样就不会让人看出来到底有多痛苦,还以为过得非常快乐呢。

尹贤仁和柯南在贾山家,看到他的儿子们正在玩手机游戏,知道一旦进入游戏世界,很难将他们拉回到现实世界里来,也就不再打扰,准备去找李干事,偏偏贾村医过来,邀请两位先生去他的诊所里坐坐。

柯南和尹贤仁欣然同意。

上午诊所没什么人,有一村妇过来拿了药,转身就走了。贾村医就在本子上做了记录。这些都是乡里乡亲的,名字都知道,几个病号,贾村医记得很清楚,常常打交道,他也指望这些人养着。因此,医生希望人人都健康,那是骗人的鬼话,医生巴不得人人都病怏怏的,就像棺材铺里咬牙切齿,那是狠人不死,这种情况也是一样,大家都不舒服了,医生才感到舒服。

还有医院为病人服务,其实,现在住院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许多人辛苦一辈子,不如救护车响一阵子。小病就扛着,大病就晚了,许多人,刚倒下,就没能起来。能在农村呆着,没病没灾,就是幸福。如果有了病,那就是痛苦的开端。电视上播放的长寿村,季柯南从来不相信,不清楚,他们为何要制作这样的节目,说这样的话,不知道居心何在?医疗条件好的地方,人才会长寿;医疗条件差的地方,说什么都不会长寿,偶尔有极少数,那才是事实。

柯南问:“记录这些做什么?”

贾村医说:“他们没带钱,就暂时记账,等到有钱了,再算。”

柯南说:“她不签字,到时候不认账怎么办?”

贾村医说:“这个情况倒还没出现过呢。”

柯南心想,山里人没有那么多弯弯肠子,不复杂,坐车先给钱,治病后给钱,不差分毫,不讨价还价,虽然不算富裕,但做人的底线还守得住。

贾村医说:“我对那些常年有病,经常来看的人,建立了档案,每人都有。都做详细的记录,将来我这看不好了,转到大医院时,也可以做个参考。山里人,上城里看病不容易,小病不去看,一般都在我这看。”

柯南问:“他们有没有医保?”

贾村医说:“有的有,有的没有。那个他们一般都用不着,医保门诊都不给报销,手续还麻烦,听说去报销时,看人家脸色,算了。平时头疼脑热的,都在我这里拿点药吃就行,严重点的就输液,就是打吊针。”

柯南问:“打一次吊针多少钱?”

贾村医说:“一次四十。”

柯南说:“哦,那打的人多吗?”

贾村医说:“老人少一些,主要是孩子多一些。大人们,以孩子为中心,孩子的父母在外打工,一般都是爷爷奶奶照顾,或者是外公外婆照顾,一点小感冒都要过来打吊针,我建议不打。他们坚持要打,病好得快,他们高兴,好得慢,就不高兴,怕无法向孩子的父母交代。”

柯南问:“那他们坚持打吊针,你怎么办?”

贾村医说:“那就打呗。”

柯南问:“那你用抗生素吗?”

贾村医说:“当然用,这个要好得快一些。”

柯南听了,心想,据说抗生素用多了,对孩子的成长不利。但柯南不想给村医上课,毕竟自己是门外汉。

尹贤仁问:“最近看见李干事了没?”

贾村医说:“他快下台了。”

柯南一听,心想,这倒是个大事,怎么会下台呢?李干事干得好好的,上面关系也硬,恐怕不容易下台。再说,当村干事,手里多少都有一些证据在手,会向上级举报。既然想要拿他,恐怕要想好退路。这是一场看不见的斗争,丝毫不能懈怠。但是,作为柯南,恐怕在项目结束前,看不到李干事的倒台,他能倒台,证明还是应了那句话,伸冤在我,我必报应,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时候一到,一定要报。看来,人的计划不如天的计划。人变不如天变,人的力量,永不能胜天。如果违背自然规律,固执己见,只有死路一条。

看来,也可以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没到。时候一到,一定会报。不看贼人潇洒,但看贼人挨打。不要看以前多么风光,到最后可能会穷得叮当响。这些变数常常和人同住,就像影子,永不离开人一样,无法摆脱,无法消除。

另外,伸冤在我,我必报应,这句话应该就是出自那一部著名的书,季柯南突然想到,也为自己的超强的记忆力感到震惊,也感到庆幸。

贾村医说:“村里要搞选举,每三年一次。这次换班子,乡里建议将村干事一并换了。”

尹贤仁问:“那谁当村干事呢?”

贾村医说:“现在还不知道,据说村干事不是一般的村民,是有背景的。”

柯南感到奇怪,村干事不是村民,怎么会为村民考虑,为村民谋福呢?看来,需要干一些实事才能保住自己的位置。不能混,不能占人家便宜,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被人利用。自己也要阳光正面,积极乐观向上才行。

尹贤仁问:“不是这个村的村民,虎坡村的人会选他当村干事吗?”

贾村医说:“李干事也不是完全投票选举,都是上面指定的,凭民选,村干事肯定选不上。这里面很复杂,一时半会也解释不清。”

柯南问:“那怎么办?”

贾村医说:“李干事县里有人提拔,就当上了村干事,选举只是走走过场,弄个形式,糊弄一下人们罢了。”

尹贤仁说:“复杂啊!原来,村里不是有了自治组织了吗?”

贾村医说:“有是有,就是不管事,都是一些自私自利的家伙,但是,他们很听话,上面的人喜欢就行了,至于村民喜不喜欢,管不了那么多。他们说,羊羔好吃,众口难调,总有不喜欢村干的人。”

尹贤仁问:“难怪最近看到李干事有点垂头丧气的样子呢。”

贾村医说:“他现在可以了。两个儿子都安排好了。无后顾之忧,不是太贪,不是自私,不是粗心,他也下不来。”

柯南问:“他不粗心啊,总是很细心的,为自己考虑得很全面。”

三人都笑了。

贾村医说:“只要上去后,弄过权术的,尝到了甜头,就不想下来了。人们都愿意上,不愿意下,但是位置就一个,结果就有了斗争,且非常残酷。”

尹贤仁说:“是啊。我们村的干事,就是因为家里弟兄多,打架一起上,那村干事就是用拳头打出来的,非常残酷。谁不服,就打谁,直到打得服服帖帖。”

柯南心想,这就是区别。有权的人,像李干事之流,后代跟着沾光,参加工作,入伍上学然后升官,没有权力的人,如贾山的儿子们,在家窝着,打工受气,到处碰壁,不光是土家族,还是“啃老族”。更多的是“低头族”,出门一看,基本都是这些低头一族。旁若无人,的确,都是低头,谁都不抬头看看别人。显得都像大忙人似的。

人们一旦尝到权力的滋味,就难以割舍,想方设法地保住位置,掌控权力,不仅有利益可沾,还有好名声,在社会上有地位,后代跟着享福,那是好的无比的事。读书,没有后台,没有背景,没有关系,也只是“陪太子读书”,都是读书,结局不一样。这就是区别。

有的人赶鱼,有的人吃鱼,得到鱼的还是少数。得到鱼的,不会分给那些赶网的人。偶尔给一点,就是恩典。

贾村医说:“如今,李干事面临下台,和他的贪得无厌有很大关系,最近一件事,让他彻底失去了当干事的底牌。”

到底是什么事呢?柯南心想,不得其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