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青春校园 > 文艺时代的人生直播 > 第187章 树碑立传

文艺时代的人生直播 第187章 树碑立传

作者:王望舒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5-30 04:04:57 来源:平板电子书

尹贤仁的说法,显然不能成立,他的想法仅仅是主观臆想罢了,目的是为了显摆自己的聪明,而且是霸气外泄的结果。尹贤仁在家排行老大,底下有弟弟妹妹,父母老迈,家中大小事务,均由其和其夫人裁度,当家当惯了,就会刹不住车,让众人都服从他,他才后快。有的说,树老根多,人老话多。他这个年龄,还不算老,话一多,就显得老。从脸上的褶子可以看出,像是有故事的人。在说话的时候,不说故事,只说人情。

否则,嘴巴就撅得老高,生闷气,或者发脾气。他以猜到负责人的心思而兴奋,以猜错而懊恼,反正,总以表面的快乐来掩饰内心的自卑和痛苦。围绕着负责人,有很多心思可动,也有很多想法冒出,在合适的机会,就会向负责人透露,显得他比其他人聪明。这个是他的生性,无法变更,无法夺走。没有比较,就看不出什么。有了比较,显得格外刺眼,话说起来也格外刺耳。

对于这个情况,柯南心里逐渐明朗,但不好反驳,未来的事,辩驳无用,还让人不舒服,为了和尹贤仁保持好的关系,不必要非要把未来的事争个面红耳赤。负责人的心,如海深,无法猜度,即使尹贤仁是诸葛孔明,如果遇到了阿斗,也无计可施,哪怕阿斗假装愚笨实则聪明透顶。目前的负责人,正如这个情况,想往好的方向发展,遇到了糊涂的负责人,自然好不起来,再聪明,再能干,也在边疆,刺配受罚,空有上高天揽月之志,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自己反而气得要死不活。何必呢?

虎坡村项目大势已去,李干事后来新提的方案,关于维修旧水池的项目,柯南根本没考虑,多哥和尹贤仁来村里多次,听到这个项目,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干脆不管,让柯南自己去挣扎。遇到这种情况,躲得越远越好。所谓队工,也是对头。一人有难,与己无关,高高挂起,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何必自寻烦恼?只是季柯南没有他们心狠手辣,多哥开头承诺,他代表的是单位,后来不兑现,人们看不到单位,只看到季柯南,当然要把责任给季柯南来承担。季柯南是替多哥收尾的,多哥不管,又要拿走项目款,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就是季柯南有天大的本事,也没办法再给虎坡村解决资金难题。要知道,做什么事,离开钱都寸步难行。就是这个烂摊子,扔给了季柯南,然后,多哥去新的项目点,带走了足够多的项目资金。

开始的时候,季柯南不明白,后来才弄明白,这都是尹贤仁背后出的主意。

一日,柯南收到刘小姐的电话,要求树碑立传。做好事为什么要留名?不是左手做善事,不让右手知道吗?这不是故意张扬吗?

柯南不解,但必须执行。而且不能慢,否则,在报告里就不好写什么内容了。

柯南又想,总觉得非常别扭,这个单位不是慈善机构吗?做好事不留名,为什么要在村里树碑立传?人走茶凉,况且不是所有人都满意,还有村民没有照顾到,这些村民有意见,难道不会砸碑?听说,一名农民歌唱家出名了,赚了钱,给村里修公路,结果修好路,也树立了碑,结果被村民砸烂了,说路没修好,还树碑立传,简直无耻到极点。村民不理解,就砸烂了石碑。农民歌唱家出名赚钱之后,没有忘记父老乡亲,帮村民修路,却得到这个待遇,简直匪夷所思。现在机构这样做,肯定也是动机不纯,沽名钓誉。

疑问归疑问,碑还是要树立,否则,在验收过程中,就少了一环。那些验收团,没有在石碑前照相,没有拿回去给捐款人看,怎么认为村民受益,村里修建了饮水池、铺设水管了呢?水池埋在土里有一半,露在外面有一些,水池表面上铺盖了泥土,种植了南瓜,不容易看出是水池。另外,水管铺设在沟里,埋在土里,外面长了草,根本看不出里面有水管。

等等这些,都不足以证明这个项目有村民受益,立碑,通过看碑文,就可以了解大致的情况,看来,文字的力量的确很大。在外国的捐款人中,有不少懂中文的,看来是华人区的,那里有不少华人捐款,支持大陆的公益事业,让更多偏远农村的人受益。

尹贤仁决定,先去找贾明珠谈谈。

柯南明知贾明珠不行,看尹贤仁决心挺大,也不好反对,就先去试试,也许,贾明珠感到被尊重,虽然没有决定权,也不能做石碑,至少,他不会搞破坏,不会砸碑,没准儿会监管石碑,使石碑坚持树立到验收之后。验收之后,石碑的命运如何,就不再重要了。想来好笑,想要和**做得不一样,到最后,还是一样,无法逃脱操作的怪圈,无法避免虚荣的缠累。

二人步行到贾明珠家,贾明珠正在吃饭,他赶紧让座,问:“吃了没?”

柯南说:“吃了。”

贾明珠家的说:“再吃点。”

尹贤仁说:“不用了,谢谢!”

人在吃饱的时候,再吃东西,就是浪费,也没胃口。

国人饿怕了,见面打招呼问:“吃了吗?”问了几千年,到现在还是。无论何时,无论何地,这句问候,就像见面问“你好!”一样,一般人都会回答“嗯,吃了,你呢?”

实际上没吃的也会这样回答。只是一句问候语,没有任何意义,不必当真。如果当真,回答说“没吃。”问着赶紧说:“没吃,就到家里吃点,记得来啊!”

当客人真正的去了,人家什么都没准备,傻乎乎地问:“饭做好了吗?”人家会相当尴尬,没想到一句问候,遇到认真的人,就会认真对待,就会认真来家里吃。其实,这个随口而出的邀请,对大部分人来说,这是客套话。客套,就是一种圈套。不明就里的人,会中这个圈套,十分清醒的人,不会相信这句话,倒是能猜出**不离十,大概差不多。

早晨,柯南和尹贤仁的确吃了,到这里来,就要预备自己一天三顿吃好吃饱,在走访的时候,很多人家里吃饭不定时,有时早,有时晚,如果不吃好就去走访,那肯定要饿肚子,或者撑肚子。饥一顿饱一顿,对身体十分不利。

尹贤仁和柯南坐下来,接过递过来的茶,边喝边说出他们的来意,尹贤仁的普通话带有浓厚的地方口音,中间被贾明珠反问了,柯南赶紧帮着翻译,贾明珠弄清楚之后,马上说:“这事超出他的能力范围,还是去找李干事吧。”

贾明珠很清楚,这里谁是老大,谁最有实力,谁能解决实际问题。不看出这个,怎么搞工作呢?需要相当强的洞察力,需要绝顶聪明的头脑,决定自己依靠自己,不会依赖外界的任何人任何事。他已经看出尹贤仁的来者不善善者不来,如果尹贤仁配合工作,也就不会弄成现在这个样子。贾明珠恼恨尹贤仁的关键一点,是尹贤仁来了之后,剩余的项目资金就转走了。这等于釜底抽薪,过河拆桥。

尹贤仁碰了一鼻子灰,不甘心,说道:“你是管委会主任,应当负责这件事!”

贾明珠有些恼火,说道:“我负责我自己的事,水池、水管有问题,我负责,至于树碑立传这些花哨东西,图虚名的玩意,我不感兴趣。”

尹贤仁没了话说。

坐了一会儿,贾明珠也不好好理会,干坐着没意思,柯南提醒尹贤仁,走算了,尹贤仁无趣儿,只好站起来走人。打算去找李干事。

柯南说:“村民很实在,以前村干骗他们,也骗世行,两头骗,老百姓出力,世行出钱,他们村干中饱私囊,个个发财,老百姓气得要死,承诺不给兑现。这些无名之火,无处发泄,今天我们算是撞到枪口上了。倒霉!”

尹贤仁说:“是我没有注意到虎坡村的历史。我以前听你说过,没想到,我太急切,忽略了这个敏感问题。不是你的问题,是我操之过急了。你没撞到枪口,是我撞上了。”

他做自我检讨,可能不是第一次,也不是最后一次,柯南清楚,他的文化程度并不高,但在所有同事面前,他还不错,至少读过《三国演义》,读过古典小说的,会一些写作的基本知识。他当然不例外,最辉煌的时候,他写剧本,他的妻子演出,弄一些顺口溜之类的,不在话下。因着他的才华,他妻子的特长,当地乡长看了,很高兴,就委任他做了村组的小组长。他到机构上班,组长的事儿就交给了他的妻子。

找到李干事,他正在清理红薯,柯南说明来意,李干事说:“村里没钱来做这个事。”

尹贤仁说:“不让村里出钱,我们出钱。需要村干事支持,介绍好的工匠,还有纪念碑立的位置。”

李干事说:“这个没问题。”

柯南将碑文给李干事看看,柯南清楚他是整材料的,对文字还是比较敏感的,李干事接过碑文,认真读了读,觉得有村委会的名字还不错,就说:“行,这个碑文写得不错,不知道是出自谁的手?”

柯南说:“是原县分公司总经理写的。”

李干事说:“难怪呢,写得好!听说,他是高中毕业,来自林业部门,父母都是林业工人,很会写东西。”

柯南说:“是啊,很认真,凡遇到开会,一定要先写好材料,在会上发言,很到位。”

李干事说:“附近有一家制作石碑的农户,石材、工具都有,你们去找他吧,做好之后,碑就安装在他家门前,我抽空去协调一下。今天要弄红薯,改天我去。你们先去跟他谈吧。”

尹贤仁还想说什么,柯南给他使个眼色,尹贤仁会意,不再追问。他俩按照李干事说的,来到石匠家。

石匠家门前,有不少石料,在山里,多得是石头,但是,要想有比较齐整的大石头,必须要切割,一旦切割,石材就升值,这些石材是做墓碑以及配套设施的必备物资。

土家族实行土葬,山大人稀,多得是山坡,埋去世的人再多,也不愁没地方,像李干事家屋后的松树林里,就是一片墓地,基本上李家梁子的人,死后都埋在这里。

埋葬死人,必须要做墓碑,做墓碑的生意,从来都不愁没有顾客。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石匠,石匠的作用,基本上都是为死人做碑。后人越有钱,越愿意花钱装饰坟墓,结果,看活人混得好不好,只要看死人的碑,就一清二楚了。当然,有些活人抠门儿,即便有钱也不愿意给死人投资,外表上看不出来到底有钱还是没钱。

一般情况下,有做碑的技术,在虎坡村或者其他地方,完全可以混个肚儿圆,不用操心生计问题,只是,石匠很辛苦,跟**的东西打交道,早晚身上都是灰蒙蒙的,穿不得干净衣服,另外,长期和粉尘打交道,肺功能大多数都不好。

柯南和尹贤仁找到石匠,姓贾名山。贾山很愿意做这个生意,花钱不多,费力不多,就能做好一个功德碑,完全是兼职得来的外快,这个生意的好处就是时间短、见效快、不用压资金,及时兑现,不担心做了工得不到钱。

贾山说:“你们来村里快一年了。我家也吃村里的水,真要感谢你们啊!愿你们多子多福,延年益寿!”

贾山的祝福,头一个即“多子多福”未必成真,且违反相关法规,不敢以身试法。后一个“延年益寿”,也靠不住,谁知道下一刻会发生什么。谁知道一年后、十年后或者百年后会发生什么事呢?或者,最近的就是明天,会发生什么,谁都不清楚。

柯南将碑文给了贾山,贾山看了,说:“这个我还不会写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