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青春校园 > 文艺时代的人生直播 > 第121章 打入另册

文艺时代的人生直播 第121章 打入另册

作者:王望舒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5-30 04:04:57 来源:平板电子书

李干事喊住了柯南和尹贤仁,李干事说:“我想,今天我们去那里不太合适。”

“不是说好了吗?”柯南问。

“山上的人现在都挺忙的。我们去了,怕组织不拢。他们很长时间都没集中到一起开会了。现在突然通知,他们就是接到了通知,也不想来。他们不像我们山坡上的人,住的集中,召集起来也方便,人们都有共同的需要。他们不是,各自为政,都有自己的山头,有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很难开展工作。再说,他们一般都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对人对事都是这个冷淡的态度。据我所知,很不好搞。”李干事说。

尹贤仁撅起了嘴巴,他还是憋不住,说:“不去怎么知道?去看看再说吧。”

李干事看尹贤仁这样坚持,柯南也没有松口说不去好了,他只得说:“好吧,先去看看。我先声明,如果组织不拢,白跑一趟,可不能怨我。”

这明显是先为自己找退路。不过,他不是背后有县公司万经理的支持,他也没这个胆子,敢公开对抗给他带来好处的人或者机构,说来说去,他因着自己的儿子在县城里工作人缘关系好,不得不为他儿子的利益和前途考虑,在这一点上,他怀着极大的矛盾心理,明知道机构很好,但是,要顾及万经理的面子。

万经理是不想让援助资金到村里去的,留在公司里自用多好,虽然少了点,但是一年的好烟好酒还是有保障的。至于靠某些渠道的专项扶贫资金,能到他手里的,也不是完全,上面还有几位爷要伺候,凡事都不是那么顺利。方方面面都要打理,服务都要到家,都要尽量满足才行。

到了这个份上,李干事只得带着柯南和尹贤仁前往山上,就是他不愿意,也不得不同意,因为他还是有求于季柯南他们,至于县分公司的万总,他还是不放心,恐怕空头支票太多,不好兑现,自己陷入僵局。

山上有水源的不多,大多数分布零散,住户居住也分散,如果说大水源,几乎没有,倒是有一些小的水源。如果遇到下雨,水量就多一些,如果久旱,就没有水,需要到远方去挑水才行。

分散农户因为住的分散,想集中做水池存在困难,一是水源没有,即便有,也很小,不能满足人畜饮水需要;二是花费材料较多,特别是水管,需要很多很长。因为居住分散,农户与农户之间相隔甚远。就没有办法节省水管材料。与其这样浪费,不如就近建一口小水池,投资少,又是自己建自己的水池,有责任心,更容易施工,更有积极性。

虎坡村5组管的范围较大,柯南他们跟着李干事到了5组较集中的地方,这个地方地势平缓,土质肥沃,很适合耕种。其中,有一排房子矗立在半山腰,非常雄伟,柯南看着那建筑风格,以及坐北朝南的房屋走向,就知道这几户人家肯定有些来历。在村里这么多时间,还没有哪家的房屋建筑的地方有这样完美。

李干事接过男主人递过来的白酒之后,坐在椅子上,然后一边饮酒,一边和柯南说着话。当然,因着柯南和尹贤仁都不喝酒,男主人就给他们沏茶喝。

李干事介绍说:“这户人家原先是方圆几十里的地主,非常有钱。不是为富不仁,是经常周济穷人,每年都支起大锅,给附近十里八乡的灾民,提供粥喝,一般都是一人一碗粥,两个馍,大家都记得他家的好。他家的长工,也说东家好,这里人老实,不说假话,好就是好,如果说假话,会被人瞧不起,再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他家的长工不是被剥削,都是自愿的,长工一般不走,实在没办法,才走,一走,马上就有新的长工补充进来,不缺人手,缺了就有人来,他家名声在外,非常吸引人,在他家,能得到公平的对待,干活也乐意。就是这样,也有好吃懒做的,说他家不好的。这个没办法,就像我现在,一心为村民谋福利,想把自来水弄通,还有人说我贪污,还写信告状,投诉举报啥都有,我一个小小的村民,怕什么怕?就是村里的领导人,也不怕他们投诉举报啥的。啥时候都有渣子,不可能干净。这个扯远了。话说回来,在日本打中国的时候,他们捐资买武器和药品,支援前线。有的也到前方参战。日本投降以后,又是解放战争。看看不行,才决定到屏东县。走之前,时间紧张,来不及拖家带口的,他们娘儿几个就留在村里。然后,又遇到一些运动,说他们成分不好,就把房子收了,归小生产队所有,他们几个接受改造。到后来平了反,抗日有功,才发还这房子。小队收了房子,先是做磨坊,然后是油坊,最后也作为了小队的农机存放处和打米厂,把房子弄得不像样子了。好在这户人家很懂持家,度过三年灾害,以及各样的难关,现在终于走出来,成为村里的带头致富人。”

地主的后裔,就像山上的青松,不轻易夭折。有了青山,就有柴可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当然,地主也好,农民也好,都有自己的选择。身份都可以相互转变。农民勤劳节俭,经过努力,可以升级为地主;如果地主好吃懒做、坐吃山空,迟早也会败家,成为失地的农民。将相本无种,明年到我家。这个不能说已经注定了命运,随时都会发生变化。

他家的房子高大,冬暖夏凉,地面干净,没有见到一片垃圾,屋里的东西收拾得井井有条,看上去,很有秩序,赏心悦目。男主人待人热情好客,但不知用什么方式来表达他的复杂心情。

看上去,男主人有些拘谨,小心翼翼,完全没有种田人的粗犷和豪迈,反而谨小慎微,生怕说错一句话,疏忽一个小小的细节。

他说:“我爷爷没有李干事说的那么有钱,在附近十里的范围内,还算行;出了十里,啥都不是。还有一些大地主,深藏不露,比我爷爷有钱多了。我爷爷的爷爷,也就是我的祖先是贫农,给人家有钱人打长工,慢慢地攒钱,读书,考学,考中秀才,然后才有了我爷的好日子过。祖训不敢忘,就是勤俭持家,保持中立,种地读书就行了。”

“你的孩子们呢?”柯南问。

“在外地工作。参加了恢复高考制度后的第一届高考,没想到老大耽误的功课竟没有忘记,捡起来很快就记住了,一考就考上了。老二也争气,也考上了。孩子读书没让我操心。这是靠祖先的在天之灵的保佑,让我家凡事都顺利,越来越好。希望祖先继续保佑,以后的路还长,没有祖先的保佑,没有我们的努力,都可能成为落后的家和落后的人。”他说。

柯南心想,这是家教有方啊,孩子的遗传基因好,在艰苦的环境下,只要自身素质过硬,就一定能够过着不一样的生活。他们祖训是不当官、不参政,实际两个孩子都是读的工科和医科,保持中立,就扯不上什么关系。

从他家的治家,他的为人,看得出他现在过着幸福的生活。如果治家能治好,那么,治村就不在话下了。他有能力治家,既有能力治村。柯南是这么想的。

此时,从外面进来一位女人,穿着打扮都挺干净清爽,不像一般的农村妇女。头发梳的齐整,油光可鉴,脸面也干净,穿着朴素大方,看上去非常讲究,但是,衣服的样式却一般,只是收拾的清爽,看起来赏心悦目。见人就一脸的笑容,看起来非常慈祥、平易近人,没有摆什么架子。

“这是我女人。”他介绍说。

“欢迎来我家。我在坡上做事,没有迎接贵客,对不起!”她说。

柯南心想,这个女人说话不一般。听她说话如沐春风,不感觉刺耳,因她说话不是高声大嗓,像是在放牛场赶牛,她的声音,就像是在书房或者闺房里窃窃私语一样。

“弟媳妇,这两位是江海区火星慈善基金会的先生,来我村帮助搞自来水的。”李干事说。

“每次好事都轮到李干事,今天太阳打西边出来了,竟把好事弄到我们山上来。李干事啊,谢谢您啊!您真是我们的大恩人呐。”她赶紧说。

“弄错了,我可不是什么恩人,别表错情,认错人,要知道,恩人是他们二位。我们来,想开个座谈会,征求一下大家的意见。看大家对做自来水有什么想法。本来,我想让5组组长通知,可是,我看来看去,还是觉得弟媳妇合适。那就麻烦你去通知了。”李干事说。

“那怎么行?我一没钱,二没权,要啥没啥,单凭肩膀上扛一张嘴,到处惹人笑,被人骂吗?”她说。

“又不是让你去收款,也不叫你去抓女人,像给小猪去势,这是好事,你告诉大家,大家欢喜,感谢您都来不及,还能骂您?!去吧,我们在您家等。不通知他们来,我们就不走了。”李干事说。

“好吧,好吧。我去试试,不行的话,我就不管了。”她说。

“去吧,保管不会错。李干事对咱们还不错,选在咱家开会,证明瞧得起咱。”他说。

她听了之后,也十分高兴,穿着洗得发白的解放鞋,一路小跑着去通知5组上半部各农户代表来开会。

过了大概半小时,就有人来,有的在喂猪,有的在割草,有的在坡上做事,大家都穿的不是很干净。弄不清楚,地主的后裔,也是一样干农活儿,但身上头上脚上以及家里都是一尘不染,干干净净的。真是奇怪了!

李干事选在这家开会,可能也是这样考虑,柯南和尹贤仁第一次到山上来。一般来说,大山之上,交通不便之处的人们,各方面特别是卫生都要略差一些,很多习惯被住在平地的人们所看不起。

尤其是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方面,更是不敢恭维。因为缺水,洗澡成问题,人们洗澡的次数少了,自然就有异味,老远都闻得到,加上,家居环境和道路环境,看起来总是脏兮兮的,无形中就要平地上居住的拉开了距离。

地主的后裔的房子后面,有一处水源,从来没干过。这可能和当初他们的祖先选在这里安家落户有关。有水的地方,才有人;水量充沛的地方,人口才多。

人离不开水,就像离不开空气一样。

地主的后裔,哪怕是冬天,也是勤洗澡、勤换衣,房子内外都清扫得干干净净的。就连水泥地面,也被拖把拖得照得见人影。

李干事看着来的人差不多了,就说:“安静了啊,人来的差不多了,我们边开会边等。没来的,没听全的,请在场的回去好好传达传达会议精神。”

接着,李干事就把柯南和尹贤仁的打算告诉了大家,请大家决定,想不想搞这个项目。

大家都异口同声地说:“愿意!”

尹贤仁激动地站了起来,他说:“大家都愿意搞,很好!那么,我想问一下,如果做一口水池需要500元钱,我们出一半,你们愿意出另一半吗?”

“愿意!”大家说。

同样,这次又是异口同声。

没想到,山上群众的积极性比低处住的人要强得多,这个分散户水池的项目,在山上启动没有一点问题。

因为是分散户的水池,几乎是每户一口,自己管自己,不存在选举成立管委会。

即便要成立,也绝不能选择像贾明珠那样的两面三刀的人,反复无常不听话,对基金会不够尊重,还是惧怕李干事,起不到管委会主任的作用。实际还是李干事在操心,但名分上李干事只是管委会的副主任。副主任管的事真不少,甚至有些架空管委会主任贾明珠的嫌疑。实际上就是这样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