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青春校园 > 文艺时代的人生直播 > 第12章 蜗居之地

文艺时代的人生直播 第12章 蜗居之地

作者:王望舒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5-30 04:04:57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两男一女怎么住同一房?这是个问题,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麻烦事,需要立马解决才行。

季柯南在小城租的房子是两室一厅,卧室在客厅两边,在主卧和厨房之间有一小间,是饭厅。

多哥见季柯南已经入住主卧,没好意思让他腾房,知道机构负责人很在乎他,不敢拿他怎么样。

沈静未婚,自不必说,她肯定也有一间房。沈静表态她下次带一挂床单,作为布隔断,将饭厅和客厅分开,主卧到厨卫那里不至于影响到多哥休息。

多哥是小名,他妈生他的时候本来是一场意外,没在计划之中,他爸随口说了一句,多了一个哥,大家正为起名烦恼,于是干脆叫“多哥”,于是他就有了名字。

关键一点,季柯南新婚妻子说不定以后会来,他们还没宝宝呢。季柯南新婚之后,没有完成任务即奔赴前线,作为社工,肯定要牺牲一些东西的,比如离开家乡和亲人,到一个陌生的地方生活和工作,面临着考验,各种各样的困难,无法想象地涌现,摆在面前,需要积极面对,不能逃避。

同时,在家乡,妻子也有这样的问题,离开新婚的丈夫,独守空房,就像古时候的商人的老婆,翘首盼着老公的归期,难以消除那份寂寞和孤单。

古时候有鸿雁传书,现在的通讯发达,电话短信微信微博啥都比鸿雁快得多。但是,没有了那份浪漫。

多哥的任务已经完成,儿子过个大几年,就要恋爱结婚生子。

多哥的夫人有可能不会来,即便来到了,他再腾房,让其住几晚上,让其享受小别胜新婚的生活,还不算迟的。

多哥长得瘦,可能就凸显了他的某些特征,对夜晚生活的渴望,可能比其他人更甚。

季柯南不算胖,属于中等,正值年轻,也是渴望。只不过,他很注意分寸,谨记父亲的话,到哪里,都要做到手稳、心稳、眼稳,手稳就是不拿别人东西,不属于自己的就不拿,心稳就是要不急不躁,眼稳就是不要盯着美女看,那是不好的。做不到眼稳的,就容易起邪念,容易走火入魔。

沈静从京都到山区,基本上是个大转变,至于在穷乡僻壤能坚守多久,谁也不知道。

但是,出于绅士风度,和对未婚少女的照顾,他们男人应当保护好她,让她住单间,给她一个属于自己的空间,处理好单属自己的秘密,他们都不必和他争了。

要说不公平,就是多哥暂时受点委屈,好在租房的时间只有一年。人的生命有限,时刻记得自己是过客,一切都变得非常简单。想问题就容易懂,不会钻牛角尖。

房子是休息的安全之所,但是,房子不会跟着人一起死亡,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没错,这是人的盲点,看不透,自有许多忧愁。

大概这样分吧,沈静当然满意。多哥也不说什么。暂时如此而已。然后他们出去购物。当然,要爬上一段山坡,才能找到“麻木”,挤一挤,三人一同向街上“杀”去。

街上当然热闹。人们如鱼贯入,来往如飞梭,忙忙碌碌,为了自己和家人,为了完成一项任务,或者为了赢得荣耀和尊重,人们都在忙碌。成人的世界更复杂,一方面要对付自然,一方面要对付人,还要努力找钱,争取过上好生活。

因此,许多人都不开心,或者在装作开心的样子,其实他们都在拼搏,有的人拼搏了一辈子,到最后还是穷困潦倒,不知何故,但是,每个人都不肯认输,到老,都要争取,用手去抓,去捞,甚至不惜以身试法。如果不被发现,或者法不责众,就有人敢于冒险,投机取巧,钻营的方法多得数不胜数。

假如人人都富可敌国,肥的流油,要他们干什么,不用离开家乡来此地工作了。离开家乡,不都是自愿的,而是一种别无选择的无奈,是最后的出路。如果上有老、下有小,能在家乡找到事情,合情合理的收入,能够保障一家老小吃喝拉撒,当然都不愿意离开。都知道,故土难离,背井离乡的滋味不好受。

买什么?这是个实际问题。如果让季柯南自己决定,显得有些独断专行,如果由多哥和沈静来定,他出钱,皆大欢喜,都很满意。

和人有关的基本生活品,只要在预算以内的,都进行采购。锅碗盆勺、铺盖枕头、油盐酱醋、洗洁精,甚至卫生纸。这些都是生活必需品,本来合情合理,谁知道,后来就再也不给报销卫生纸了。变成自己报销了。这个只有过一次的报销经历。冯菲菲很生气,不容许“老百姓点灯”,只容许自己“放火”,使用公款解决个人卫生问题,他们只得从命,不敢违抗,再怎么想,个人卫生确实和共事没有任何关系。

只是他们的薪酬少得可怜,不节约,怎么能够养家活口呢?没有想到那么远,还以为为机构忙,吃机构饭,拉机构屎,当然用机构的纸了,这里的机构,也就是单位。

这是个教训,要认真学习领会精神,不要花冤枉钱,拉屎放屁都得要计划,不要只管开头,不顾结果,只看眼前,不管将来。要做一个敢于负责到底的好同志。

然后回到宿舍,开始打扫卫生。那位摄影“发烧友”,当负责人久了,发展个人爱好,寻求一些生活乐趣,姑娘妻子都还比较认可(反对也没有用,谁让他的摄影作品获奖了呢),他把家当成了工作室,所以,要好好地收拾一下。

地板还是水磨石的,要拖干净,厨房油乎乎的,要洗,好在他们三个都不是有背景的人,没有趾高气扬,看不起人,都是相互合作。把“新家”收拾得干干净净。

有背景的没来,是冯菲菲的外甥女,名叫齐思娜,跟着松岗的其他同事一起混日子,那边已经做了三年年,同工很有经验,手把手地教她,不像他们一切都是自己去运作,从零开始,在小城这块白纸上画画,看看将来交出什么样的答卷。

齐思娜是冯菲菲的外甥女,当然处处要照顾她,不会让她来大山开荒,只会让她在条件比较好的地方混日子,反正只要在冯菲菲在,就不用担心将来怎么样。

对他们的严格要求也在情理当中,因为他们中间没有冯菲菲的裙带关系,对他们要求,是机构的要求,对他们的成长,是机构的培养。这一套对别人严、对自己宽的作法,是冯菲菲的一贯作法,他们不好做什么评论。

他对多哥和沈静说了,以后坐“麻木”需要司机写收据之后,他们说不必,他说是冯菲菲的安排,他们仍不信。

季柯南也不愿相信,但是事实已经是这样,不会杜撰,也不是臆想,实实在在发生的,有票据为证。这个馊主意来自冯菲菲那肥妞,不正常的决定,如果正常思维,就不会让麻木车老师傅去划拉半天字了。

他说,不信就算了,只要他们不报销,自己垫得起钱,为机构、为捐款人省钱,应该大大地鼓励,提倡这种作法。

问题是,他们都是要负责任的,对家人,既然不能及时在家照顾,也要让家人不要为钱发愁。这样他们才明确表示愿意照办。

沈静在京都挺好的,不知道脑子的哪根筋扭了,要来这里做慈善工作。她的决定,看来还不是一时冲动,是想要有一番作为的,目的是想真正帮助到村里人。因为大山里的人们,没有人来关心,这次来山里做事就是要来关心他们,让他们感觉到人间有爱。山外的人,在同一片蓝天下,是关心这里的人们的。

她来,本不是来者不善,却被误会了有其他目的,从后来的事情中渐渐明了。有的人,看起来让人怀疑,有的人,总也不会被人怀疑。例如富贵之乡来的,就会让人怀疑其动机是否纯洁。如果穷乡僻壤来的,就会让人觉得不可思议。本来就缺钱,还来做善事,要花钱的,是赔本的买卖。

沈静很聪明,就如《红楼梦》里的晴雯,因为太聪明,却招人怨,这是后话。

晴雯是个悲剧人物,她到死都不明白为什么来,为什么走,这遭遇的一切,都让她迷惑,不是不够努力,不是不心灵手巧,而是从生下来,就注定以悲剧收场。这样的人生,都看不透,都不明白,前面的路迷茫,人们的心慌张。

偶尔镇定,也是为了赶下一个戏场。准备得再充分,万事都具备,苍天不给你东风,也是枉然。有心去做,天不遂人愿,这个是没办法的事。

多哥本是牌桌上的常客,后来悔改,在家无所事事,到处给人修修水龙头,走走电线,饥一顿饱一顿,有一顿没一顿地过日子。

他妻子在家养了鸡,只只长得好,肥肥地在地上跑,如同黄色的皮球在地上滚来滚去,哪里看得到鸡脚呢?

多哥在给当地福音堂装修时,认识了当地负责人,刚好机构在扩招,负责人推荐,就到江城来面试,没想到,机构负责人被余哥的笑脸迷惑,让他到机构来一试,看看三个月试用期,表现如何,再做打算。他正在寻求一个有稳定收入的单位,没想到瞌睡了遇到枕头,遇到这个慈善机构,算是收容了他,他再不好好表现,怎么对得起过去荒废的时光,以及上有老下有小的亲人呢?

再说,这个机构是让人一听就觉得好的单位,做好事,得享长寿,有一失,必有一得,这是常理。

他的妻子很希望他做慈善,哪怕隔着千山万水,也非常愿意。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找谁去打牌赌钱呢?她巴不得自己的嗜赌如命的丈夫离自己离赌友远远地,让自己清静清静。

她的想法很简单,拿钱不拿钱无所谓,只要丈夫能走正路,哪怕拿钱拿得少,也比拿很多钱,去赌博要好得多。

其实,谁都清楚,人赚钱赚不完,可生命的长度有限。要在有限的生命路程上,留下踪迹,总比雁过之后,留下哀鸣要强得多。

沈静的年纪已不轻,比他小二岁,长得白净,身材也顺溜,比较匀称,在京都做了几年事,普通话带有京腔京韵了,很好听。要说人才,的确不错。要说口才,那张利嘴是得理不饶人的。这个人,可能是上苍派来和多哥针锋相对的,故意弄出一些故事出来,给季柯南制造一些麻烦事她才高兴。

老大难问题,就是个人的婚姻问题。当然,她也不是故意想要单身来气她的父母,也不是没有生理方面的需要,是的确没有合适的人。她的思想就是宁缺毋滥,不想凑合过一生,这不是买菜,买错了可以不要,找错了人,就是一辈子的事,这个赌局的确有点大,一般不能随便下赌注,一来二去的,就把这事给耽搁了。

她这次来机构应聘,也入选了,现在在试用期,如果合格,就留用了;否则,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这个全取决于冯菲菲那肥妞的意志。当然,刘小姐的意见也重要,刘小姐提出的,冯菲菲不一定采纳,最终以冯菲菲的意见为准。刘小姐只有靠边站。

在来小城前,他们都在松岗某贫困县去参观学习当地的项目,机构的其他工作人员在那里做事。这也可以说是上岗前的培训的一个环节。一个星期的封闭式的理论学习,大家都积极参与,理论有了基础,再从事实践活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最终可以达到这次培训的目的。讲课的正是刘小姐,因为她接受培训和亲自培训过多次,也就有了丰富的经验,季柯南和沈静被分在一个小组。

有一天晚上,他们在村子里留宿,发生了一件怪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