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新唐 > 第四十六章 剿匪的收获

新唐 第四十六章 剿匪的收获

作者:东仙轩辕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00:15:2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六月初。

李从燕兵分三路将登州境内的三大贼寇一一剿灭,新军的强悍以及李从燕的铁腕,极大的震撼了其余各地的小股贼寇。特别是那个由数百颗头颅组成的血淋淋的京观,更是让周边的小股贼寇肝胆俱裂。

没过几天,李从燕命新军各部化整为零,在登州一城四县境内横扫了一遍,陆续歼灭了十几股贼寇。面对如此血腥的清剿,其余还未遭到进攻的贼寇无不望风而逃,直接逃出了登州,新军各部兵不血刃的接管了许多贼寇老巢,登州境内的贼寇被彻底肃清。

而李从燕的铁血手腕也随着商贾传遍了周边各州,让周边各州的大小贼寇闻之色变,根本不敢再进入登州。

随着新军各部将士源源不断的将缴获运回登州城,军政部开始了一番清点。此番出兵剿匪,新军各部共斩首贼寇四千余人,解救百姓九千余户。新军各部缴获的钱粮数量巨大,足够安顿这九千多户百姓之用了,这让李从燕欣喜不已,看来打仗也是可以赚钱的。

于是李从燕下令将这九千多户百姓安顿在登州城以西,由民政部户籍司负责登记造册,并且引导这九千多户百姓分村定居,暂归登州城管辖。

同时由民政部屯垦司负责开荒,在各处新建的村子周边开垦新的土地,然后依照幕府的分地办法分发给九千多户百姓。

随着登州贼寇遭到灭顶之灾,李从燕在登州周边州县威名大震,就连平卢节度使沈谭也有所耳闻,命令手下人等不要与登州有摩擦,尽量和平相处。

由此,李从燕麾下商社的扩张也顺畅了许多,连带着登州各地商贾在各州间往来也变得畅通无阻。

登州府邸内,李从燕坐在胡床上眉头微皱,看着手中的一份塘报。

就在本月,因征讨两川大军后续粮草不济,皇帝李嗣源无奈命石敬瑭率军撤回,担任河阳节度使。自此,两川战事暂时告一段落。

“看来历史发展的大致方向并没有改变,只是在些许细节上有些出入罢了!”

李从燕叹了一声,只感觉登州的发展还是太慢了,如今石敬瑭已经开始担任地方上实权的节度使,有着统领大军的经验,有着一帮有大战经验的部下,还有朝中的资历和人脉,如今已经领先自己太多了!

此时在李从燕看来,与历史的滚滚车轮相比,自己的实力还是太弱小了,必须要实现弯道超车,否则未来就会变得非常黯淡无光。

感叹了一阵之后,李从燕便对身边的李魏说道:“军政部要记住这个石敬瑭,将来此人将是咱们的生死大敌!”

“石敬瑭?”

李魏有些不明所以,不知道为何李从燕突然提起这个人,于是有些疑惑的说道:“属下听闻此人可是新任河阳节度使,与咱们登州并无瓜葛,而且河阳镇距离登州也有几千里之遥,不知主上的意思是?”

李从燕挥了挥手,说道:“这是将来的事情,以后再说,不过军政部从今日起要格外关注石敬瑭的消息,并且要开始着手搜集关于此人的一切信息。”

“喏!”

李从燕深呼吸几次,调整好自己的情绪,然后说道:“好了,先说一说奖赏各部将士的事情。此番新军各部将士战果颇丰,打出了我新军的威风,震慑了各方宵小,幕府必须给新军将士从重嘉奖,对此军政部是什么意见?”

李魏已经有了方案,此时拿出一份文档,说道:“启禀主上,民政部那边安顿好九千余户获救百姓之后,缴获的钱粮还有些剩余,便一并移交给军政部了。属下清点了一下,又从军政部的经费中拿出了一部分,准备作为奖赏各部将士之用。”

“属下的方案是这样的,各部将士不管士兵还是将领,全部赏赐一个月的军饷,另外有功将士在此基础上,按照功劳大小多赏赐一百到五百钱不等。阵亡、伤残将士按照新军条例进行抚恤。不知主上是意见如何?”

李从燕微微摇头,说道:“所有人增发军饷没问题,不过不是增发一个月的军饷,而是三个月!阵亡、伤残将士按照规定抚恤,这一点没有问题。不过对有功将士的赏赐要具体一些。”

“请主上示下!”

“有功将士的赏赐要按照斩首数量计算,一个贼寇首级赏赐三百钱,贼寇头目的首级为五百钱,有其他功劳者另算。还有,所有人的赏赐都要一分为二,将士们留有一份,剩下的一份直接发给将士家属,具体的细则军政部负责完善。”

“喏!”

而后李从燕继续说道:“军政部要马上整理一份有功将士的名单,该提拔的要立即提拔,明日一早将这份名单交给我看。如果没有太大问题,便转给民政部考核司,开始办理晋升事宜。”

“喏!属下马上去办。”

眼下幕府军政部、民政部的组织结构其实存在不小的问题,例如将领的晋升与考核便要通过民政部的考核司来处理。

李从燕也注意到了这一点,民政部各司其实就对应了朝廷的六部,只不过眼下自己现在摊子太小,只能草草的分为军、民两个大部门,不得不将民政部各司的等级压下去。

李从燕此时已经有了打算,待到自己控制的地盘再大一些,手中的兵马、人口再多一些,便会对幕府展开进一步的改革,到时候民政部会直接取消,民政部下辖的各司全部升级,变成与军政部同级的部门,如此就不存在眼下的种种弊端了。

这边李魏与李从燕商议完毕,便急匆匆的去落实各项事务,而李从燕则闭目养神,心中暗道:“接下来,应该开始进行扩张前的布局和准备了!”

数日之后,军政部给全军将士发下了赏赐,新军各部欢声雷动。

牟平县,南塘村。

牟平县县令陈硕带着一般衙役来到村口,正在从随行的大车上搬下几个大木箱子。

“新军家属在这边排队了,不要乱,等候陈县令喊名字!”

唐铭挤在人群之中向前攒动,很快就在一众衙役的疏导下站进了队伍之中。

“唐东的家眷何在!”

“在!”

“唐东随军剿匪,斩首一级,李刺史发下赏赐九百钱,这是带给你们家眷的一份,是半数四百五十钱,收好!”

围观的村民和正在排队等候的新军家属顿时哄的一声炸开,纷纷兴奋的议论起来。特别是那些新军家属,眼睛里都闪烁着光彩,脸上更是洋溢着喜悦。

唐铭心中非常紧张,不知道兄长唐毅会有多少赏赐,此时只能按耐住激动的心情,随着队伍不断向前走着。

“唐熙的家眷何在?”

“在、在这!”

“唐熙剿匪斩首两级,李刺史发下赏赐一千两百钱,这是半数六百钱,收好!”

“好!好!”

一个老妇人激动的接过一个重重的钱袋,里面便是那六百钱的赏赐。

“这下可好了,我儿娶妻的钱有着落了,李刺史可是我家的大恩人啊!”

说着,那老妇人竟然失声哭了起来,一边往家里走着,一边抹着眼泪。

“唐毅的家眷何在?”

“在!”

唐铭激动的走上前去,只听县令陈硕大声宣读着军政部的通告:“唐毅随李刺史剿灭贼寇,斩首五级,因功晋升为火长,军政部下发赏赐两千一百钱。这是半数一千零五十钱,收好!”

周围的村民再次轰然一声,纷纷向唐铭祝贺着,唐铭脸色潮红激动不已,接过沉甸甸的钱袋,只见钱袋上还印有新军的徽章,与大唐的战旗如出一辙,都是三辰旗的样子,做工非常精美。

“谢陈县令!”

收起钱袋,唐铭如同喝醉了一般,穿过羡慕不已的人群,朝着村中走去。

唐铭走了一阵,便在村子里一路狂奔,脸上兴奋不已。沿途遇到的村民见状纷纷侧目,一个老者大声问道:“唐家二郎,何事如此高兴?”

唐铭脚下没有丝毫停留,大声回答道:“赏赐!李刺史发下赏赐了,我阿兄在军中立了功,还升了火长!”

周围的村民闻言不住的惊呼,纷纷向唐铭贺喜,几个老妇还煞有其事的议论着谁家有合适的姑娘,一定要抢先给唐毅介绍,那唐毅将来可是要升官发大财的!

唐铭一路跑回了家,迎面就看到了父亲,只见唐家父亲正在与几个老者闲聊。

“阿爷,你看!”

说着,唐铭将钱袋子拿了出来,直接递给了唐家父亲。

“这?毅儿竟然发下这么多的赏赐!”

唐铭激动的说道:“阿兄此番随李刺史出征剿匪,斩首五人,立下了军功,还被升迁为火长!阿爷,这些都是李刺史发下的赏赐,这还只是一半,阿兄自留了一半。这里可是足足一千钱!”

“什么?一千钱!”

“唐家大郎立了军功,这可是光耀门楣啊!”

“可喜可贺,老哥可要摆酒庆贺一番啊!”

“晋升了火长?这可是咱们南塘村唯一一个领兵之人,真是可喜可贺啊!”

几个老者纷纷叉手祝贺着,唐家父亲更是喜笑颜开,自家几辈人都是贫苦的农户,谁能想到到了自己儿子这一辈,还能出一个领兵火长!

此时唐家父亲大笑着叉手一边回礼,一边吩咐让唐铭去打酒,今日说什么也要拉着几个老者一同庆贺一番。

唐铭答应一声,便去打酒,今日看到兄长唐毅立下大功,不由得也动了心思,心中在想:“不知道李刺史何时再招募兵丁,看阿兄如此,我岂能甘心耕种一生!”

一边想着,唐铭开始憧憬着自己进入新军后的种种景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