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新唐 > 第四十四章 灭口与出京

新唐 第四十四章 灭口与出京

作者:东仙轩辕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00:15:26 来源:平板电子书

酿酒工坊后院,李木将沈敏拓带到了一间房间内,屏退了左右随后便关上了房门。

沈敏拓见状有些紧张的叫了起来:“你干什么?关门干什么!”

“呵呵。”

李木笑着说道:“沈户曹不要惊慌,签字画押这等事情,自然不能随便外泄,请!”

“我、我哪里惊慌了!”

沈敏拓将信将疑的坐了下来,而后问道:“契约呢?”

“沈户曹稍安勿躁!”

李木不慌不忙的坐了下来,只是与沈敏拓聊了起来,如同老朋友一般与沈敏拓问起了近况,并不提及签字画押之事。

沈敏拓见状也敷衍了几句,此时只是着急与李木签字画押,便有一搭没一搭的聊了一会儿。可是聊了一会儿,沈敏拓眼见李木始终在这里闲聊,根本没有去拿契约的打算,不由得大怒,猛地站了起来。

“你到底什么意思!我看你根本就没有诚意,如此那我就告辞了,咱们走着瞧,我倒要看看,你们能否活着走出青州城!”

说完,沈敏拓便迈步往外走,可是一推门却发现房门纹丝未动,竟是被人从外面锁死了。此时沈敏拓惊恐的回头看去,只见李木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起身,手中还拿着一根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冒出来的木棍。

沈敏拓的脸上露出了一丝畏惧,可是还强装镇定的呵斥道:“你别乱来!大公子他们就在青州城内,如果今日我回不去,他们便会赶到平卢节度使那里告密!”

李木冷笑着说道:“说实在的,你们能凭借李刺史扩张商事就猜出这些情况,真是让我刮目相看。看来你们都很有才能,只是走上了不归路,没人救得了你们了!”

“哼!如此,你们就等着被平卢节度使擒而杀之吧!”

“哈哈!”

沈敏拓看着哈哈大笑的李木,终于绷不住,紧贴着大门叫道:“你别过来,我、我只是传话的,不要杀我!难道你真的不怕平卢节度使发现李从燕的图谋?”

李木丝毫不在意的说道:“你的这些话唬一唬陈主事那样的老实人还可以,但是对我来说,根本没有任何威胁!”

“为、为何?”

“你们也不想想,平卢节度使沈谭是什么人?多疑而好杀,自私而媚上!沈谭会相信你们一群没有身份、没有证据,与他素不相识的落魄户的话,而去与登州刺史、当今皇子直接翻脸?沈谭只是暴虐而已,可他并不傻。退一万步讲,就算沈谭真的相信你们了,他也绝不会在这个时候与李刺史翻脸,而且还会将李偲初等人杀了,将首级送往登州表达和解的诚意,以此来换取李刺史的退让!”

听到这里,沈敏拓顿时脸色煞白,如同泄了气的皮球一般,直接瘫坐在地上,嘴上还不断念叨着:“不要去,不要去啊!”

李木见状也没了心思,上去一棍子打晕了沈敏拓,外面的随从也开了房门。李木挥了挥手,让手下将沈敏拓拖走。

当李木重新回到前院的时候,陈东理正在与一桌宾客寒暄、敬酒,忽然发现李木的身影,便向宾客告了声罪,然后急忙凑了上去,压低了声音问道:“沈敏拓那边如何了?”

“陈主事放心,沈敏拓已经被我料理了,估计此时已经在那里自在了。”

陈东理眼见李木的手指了指地下,顿时吓了一跳,看向李木的眼神也变得有些畏惧起来。

“哈哈!”

不过李木却不以为意,知道自己就是为李从燕干这些见不得光的事情的,此时大笑了几声,而后将声音压低了说道:“我还要去平卢节度使那边看一场好戏,陈主事就在这里照看宾客吧,今晚一定要尽兴!不过记住,酒宴过后,一定要连夜返回登州城,我会在一个时辰之后准备好车马,陈主事记得从后门离开。”

说完,李木便带着几个随从去了平卢节度使府衙。几人在府衙门口的一个角落里守株待兔,等了没多久,几人便看到平卢节度使府衙开了门,一个浑身是血的人被丢了出来,如同破袋子一般倒在地上,而后府衙的大门便再次关上。

李木四下看了看,只见周围漆黑一片,并没有其他人存在,便让随从将那个血人偷偷抬了过来。借着月光,李木亲自上前确认,发现躺在地上的血人正是原黄县民曹贾乃安!

“好了,今日李偲初一连损失了两个跟班,看来他又可以安分一段时间了,只是这次让他逃掉,真是太便宜此人了!”

五月初。

平卢节度使沈谭并没有相信贾乃安的话,而是直接将贾乃安当成了搬弄是非、给自己下绊子的卑鄙小人,直接将贾乃安活活打死,给丢了出去。

于是在这将近一个月的时间里,李从燕麾下的各个工坊获得了大发展,在各地开办的分工坊陆续运转起来,并且接纳了青州、密州、莱州等地数十个世家、商贾的入股投资,将这些人捆绑在登州幕府的战车上。

虽然这些外州的世家、商贾还不能算是李从燕的亲信,甚至都不能算是自己人,但终归是一个好的开端,这些人在李从燕看来,已经算是敲开周边各州大门的撬棍了!

虽然李从燕的经济扩张计划并没有受到李偲初等人搅局的影响,但是随着这次事件的结束,李偲初和魏从荣几人再度没了消息,如同蒸发了一般,任凭李木带人如何寻找,也依然不见踪影。这个结果让李从燕心中隐约有些不安,不过眼下事务繁杂,也只好暂时告一段落。

与此同时,洛阳城内却是风云突变。

后唐两川统帅石敬瑭因对两川作战不利,擅自率领大军后退,引得皇帝李嗣源大怒。

李嗣源先后下了两道诏令斥责石敬瑭,命其稳定战线,如再后撤,必将严惩不贷。

皇宫内,李嗣源忧心忡忡的看着天际,如今安重诲既死,朝中大臣没了安重诲的压制,开始重新洗牌,纷纷投靠在诸个皇子门下,这是李嗣源不愿意看到了。

朝中局面开始迅速朝着立储之争的方向演变,一想到自己的几个皇子为了争夺皇位而刀兵相见,李嗣源的心中便涌起一阵悲凉,原本就旧病未愈的身体更加沉重。

“来人!”

一名宦官应声赶来,叉手道:“圣人!”

“传冯道,朕要拟招!”

“喏!”

不多时,冯道急匆匆的赶到宫内,刚刚行礼起身,便听李嗣源说道:“你立即拟招!”

“喏!”

“升李从珂为左卫大将军,命其三日之内返回西京驻守。”

冯道微微一愣,而后便低头写了起来,很快便拟好了一份诏令。

“启奏圣人,以臣之见,此番大皇子定能奉诏出京。只是大皇子出京之后,尚在朝中的诸位皇子怎么办?”

李嗣源微微皱眉,用手揉了揉太阳穴,有些无奈,又有些恼怒。

冯道的意思很简单,一旦李从珂出京,尚在洛阳的李从璋、李从厚等人便会趁机拉拢朝臣,朝局也会发生剧烈的动荡,这对于两川战事来说百害而无一利!

“爱卿有何建议?”

冯道一时之间也没有太好的主意,便说了一些无关痛痒的建议。

李嗣源见状有些不满,说道:“爱卿向来足智多谋,为何今日没有良策?”

“启奏圣人,此事重大,臣需要时间谨慎思虑一下,不敢仓促上奏!”

李嗣源摇了摇头,感叹道:“如果朕的这几个儿子都如李从燕一般让朕省心,都对权柄没有那么执着,朕也就可以安心于外,不必如此焦虑了!”

冯道不敢多言,只是低头不语。

突然,李嗣源像是下定决心,缓缓的站了起来,说道:“依我看,不如将洛阳城内的几个皇子全部外放,如同李从燕一般,全都到地方上任职!”

“圣人万万不可!”

冯道可是吓了一跳,此时也顾不上中庸之道,叉手说道:“圣人忘了汉末实权地方刺史之祸了吗?”

冯道说的是东汉末年为了剿灭黄巾起义,朝廷大肆给地方刺史增加权柄,造成地方尾大不掉的局面。

此话一出,李嗣源的脸色顿时冷了下来,眼睛死死盯着冯道,显然心中非常不满。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朕到底要怎么做!”

李嗣源将手边的杯子直接摔在地上,大声说道:“留他们几个在洛阳,迟早要将朝局搅坏,两川战事怎么办?不管如何,今日必须拿出一个办法来!”

冯道见状默然,纵然知道李嗣源的办法是饮鸩止渴,但是自己又想不出替代的办法来,也只能漠然以对。

李嗣源见状似乎有些累了,坐下来挥了挥手,说道:“好了,拟招吧!”

“喏!”

次日,皇帝李嗣源一连颁下数道诏令,先是册封李从珂为左卫大将军,命其立即返回西京驻守。

同时,皇帝李嗣源下诏册封朝中诸皇子,任命皇子李从厚为宣武军节度使,出镇汴州;任命李从璋为河中节度使,出镇河中;任命李从荣为河东节度使,出镇河东。

在皇帝李嗣源的诏令中,以诸皇子出镇各地节度使稳定地方,朝中大臣闻讯大惊,纷纷偃旗息鼓,不再复之前的乱象。

李从珂眼见安重诲一党已经覆灭,其余几个皇子又被皇帝李嗣源外放地方为节度使,朝中已经没有能够威胁自己的存在,于是欣然奉诏赴任。

不过皇帝李嗣源此举虽然暂时稳定了朝中局势,但是却让天下节度使为之震动。

当这个消息传到登州的时候,李从燕也大惊失色:“如此,大乱将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