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新唐 > 第四十一章 制式装备

新唐 第四十一章 制式装备

作者:东仙轩辕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00:15:2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兵仗司。

张钧正在看着一份《新军装备纪要》,这是李从燕亲自拟定的制式装备纪要,兵仗司要按照纪要中的要求,尽快为新军将士配齐装备。

“新军由五个团整改为四个团,原左果毅都尉李魏调任军政部任部长,由原第五团校尉王祖河继任左果毅都尉,第五团并入其余四个团……”

“新军以团为战略单位,所有将士皆配备双层铠甲,内穿皮制胸甲,外穿整套明光铠。”

“每团下设五旅,其中一旅为弩手,一旅为陌刀手,两旅为长枪兵,一旅为刀盾手。弩手配备伏远弩一把,弩箭三十支,圆盾一面,横刀一把;陌刀手配备陌刀一把,长弓一张,箭矢三十支;长枪兵装备长枪一杆,横刀一把,长弓一张,箭矢三十支;最后是刀盾手,刀盾手装备横刀一把,步兵阵盾一面。”

张钧看完之后只觉得冷汗直冒,犹豫了一下,叉手说道:“主上,新军的这些装备是不是太过严整了?这可是按照开元之时的唐军来比较的!而且即便是在开元之时,明光铠也不是人人都能穿戴的,只有将领和先登死士才有,岂有士兵人人穿戴明光铠一说?”

李从燕确实是参考的盛唐时期唐军装备列装的,只不过还没加上骑兵和战车等装备。

“新军的起点就应该高一些,眼下幕府钱粮充盈,正好用来武装新军各部!我新军将士每一个都是宝贝,即便再难,也要给全军将士最好的防护,以及最精良的兵备,这一点必须如此,不容置疑!”

“主上明鉴,这长枪、横刀、阵盾、长弓还好说一些,兵仗司几天之内就可以预备齐全。可是明光铠和陌刀、伏远弩怎么办?这些都是需要大量时间和大批工匠才能打造出来的,急切之间兵仗司没有这个能力啊!”

李从燕已经料到这一点,毕竟登州刺史府的底子太薄,招揽的工匠很少,如今兵仗司刚刚筹建,产能的确不会太高。

李从燕说道:“兵仗司立即以高价招募百工,要不惜成本,从周边各州挖人!”

“喏!”

“另外兵仗司可以派人与周边几个节度使的部下取得联络,直接花钱从各地节度使手中购买兵甲!”

“啊?”

张钧吓了一跳,这可是要明目张胆的招兵买马了,急忙说道:“主上万万谨慎一些,切不可因此落人口实!”

李从燕此时已经没有太多的忌讳,按照历史的进程,李嗣源已经时日不多,只要李嗣源一死,天下便会进入很长时间的动荡之中,到时候所有人都会扩张势力,没有人再会顾及这些。

“无妨!”

李从燕并不在意,说道:“兵仗司只要别直接找各地节度使本人就好,价钱可以给得高一些,钱粮不够就向李魏申请,我会打好招呼的。”

张钧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珠,叉手说道:“属下明白。”

接着,李从燕便巡视了兵仗司各处,而后在张钧的引领下,出城来到兵仗司的工坊。

兵仗司有专门的工坊,分为兵甲、兵刃、兵器三个分坊,专门生产铠甲、各类兵器,以及各种新军需要的兵备。

此时工坊里的百工正在紧张的忙碌着,李从燕四下看了看,这些百工都是非常熟练的工匠,只是人手不太充足,很多人都是忙得不亦乐乎。

“招募百工的事要立即办,抓紧办,不得延误!”

李从燕再次重申了一次,张钧连连称是。

正说话间,李从燕一行来到了工坊的府库外,大开大门之后,李从燕进去查看了一番。只见府库内堆满了各式各样的兵器,和一些铠甲,更多的是兵仗司筹集来的铁料和各种原材料。

李从燕仔细看了看,发现这些兵器有很多种类,大多都是这次新军统一装备用不上的。

“将制式装备以外的兵器甲胄装备给各地巡城弓兵,如果还有剩下的,全部搬到各地府衙的府库中,供巡城弓兵使用。从今以后,这里的府库只用来储存新军的兵甲。”

“喏!”

接着李从燕看到府库内有几套明光铠,便找来一名随行的新军将士,让人给他换上,看一看兵仗司铠甲的品质如何。

只见那名新军士兵一步一步的穿戴着,掩膊、胸甲、背甲、裙甲、褌甲、鹘尾、披膊、护臂、护腿、肩吞、悍腰、腹吞、胸板、兜鍪,待到全部穿戴整齐之后,一个威武的金甲勇士便出现在眼前,李从燕不禁双眼冒光:这才是我华夏的甲士,威武不凡!

不过李从燕心中暗道:“这身铠甲着实不轻,至少也有三、五十斤重,看来新军的体能训练要加大训练量了!”

李从燕出了府库之后,便想起自己一支心心念念的骑兵。此番新军整顿并没有增设骑兵这个兵种,一是因为自己手中并没有骑兵人才,无法支撑起骑兵的架构,二是因为骑兵太贵了,此时骑兵的花费巨大,一个骑兵足可以供养将近十个全副武装的士兵了!

不过暂时不组建骑兵,不代表不能提前做些准备,于是李从燕说道:“兵仗司要注意搜集骑兵装备,攻克一些打造骑兵装备的难点,甚至可以适当收购一些战马饲养起来,以备将来之需。”

张钧一听顿时激动起来,自家主上这是要大干特干啊,于是叉手说道:“属下明白,兵仗司一定提前做好准备。”

最后,李从燕等人来到了工坊内的打造环节,只见几名百工正在锻打一把横刀,其中一名百工先是用特制的泥浆把刀坯的刀刃封住,然后在烈火里煅烧,待到整把刀坯烧得通红之后,直接放在冷水中淬火。

李从燕可以清楚地看到刀刃上的封泥遇水龟裂、脱落,刀刃上的光泽与刀身截然不同,说明刀刃和刀身的硬度是不同的,从而达到刚柔相济的效果。

“覆土烧刃!”

张钧诧异的看向李从燕,说道:“这覆土烧刃是官家秘术,寻常人并不知晓,主上竟然知道!”

李从燕笑着说道:“知道一些。”

接着,李从燕指着旁边瓦盆中的泥浆,说道:“我还知道这些泥浆是用黏土、硼砂、铁粉、碳粉按照一比一的比例充分混合,然后加上同等分量的木炭吸附杂质,最后用水稀释便是此物!”

众人闻言震惊不已,此时的李从燕在众人的心中已经是无所不知的存在,毕竟连这种官家打造兵备的秘术都知道,这等博学足以让人拜服。

“主上博学,我等拜服!”

李从燕笑着挥了挥手,而后说道:“兵仗司的工坊做得很好,目前最要紧的就是扩大产量。新军的换装要在四个月内完成,兵仗司必须确保在三个半月之内,筹集到足够的兵甲,切记!”

张钧当即下了保证,绝不会误了时间。

李从燕又看了一圈,便离开了兵仗司,转而来到了辎重司。

辎重司司丞魏陶然急忙出来迎接,李从燕没有过多的寒暄,来到魏陶然的办公署,直接问道:“新军的辎重物资准备得如何了?”

魏陶然这几天一直住在办公署内,就是在忙碌这些事情,于是叉手说道:“主上放心,辎重司所属的百工正在日以继夜的赶制各种物资,另外辎重司还向登州各地的商贾发下了订单,不会耽误新军换装之事。”

“嗯,很好。具体情况如何了?”

“启禀主上,新军将士所需革带、副带、胡禄、马盂、水囊、皮包、军工袋、火石、军粮袋、药袋、盐袋等物,已大多齐备。只是随军帐篷、铁锅、铁蒺藜、营垒木料、驮马等大件辎重还有短缺,目前辎重司正在全力准备。”

魏陶然所说的革带和副带其实就是士兵用于固定随身物品的皮带,胡禄就是箭囊,马盂是兼顾吃饭、饮水的大碗,其余几样就好理解了。

这些东西看起来纷杂,但还是李从燕各级大唐军队的标准配属精简之后的装备,如果按照盛唐时期唐军的装备来看,一个士兵所需的单兵装备要远远多于目前新军装备的物资!

李从燕说道:“辎重司所需的钱粮如果不足,及时向军政部上报,三个半月之内,所有物资必须足量备齐,不得有误!”

“喏!”

李从燕在辎重司巡视了一番之后,回到府邸已经是入夜时分。这一天忙碌下来,李从燕虽然很是疲倦,但精神却是亢奋的。如今登州的一切都在向自己计划的方向迈进,这对于李从燕来说,是最为利好的事情。

“接下来,新军也要开始扩编了!”

眼下军政部各司已经全速开始运转,李从燕准备先将目前的五千多名新军将士换装完毕,在新军将士换装的同时,军政部要开始大规模募兵。

李从燕对盛唐的兵制研究很深,在开元盛世的时候,一个标准的唐军军团是一万两千五百人,装备及其豪华。

按照史料记载,这一万两千五百名士兵几乎人人披甲,装备了长枪一万两千杆,弓弩一万五千把,横刀一万把,陌刀两千五百把,几乎长枪和弓弩都是人手一份,两千五百名弩手还要携带一张强弓!

如此强悍的火力和输出,难怪鼎盛时期的唐军可以大杀四方。李从燕就是要让新军逐步恢复这样的装备水平,再加上严苛的操练、兵种之间的配合,就算没有火药武器的加持,如此的新军也可以神挡杀神、佛挡杀佛!

“兵力,不光是指士兵的数量,还有士兵的质量,两者缺一不可!”

李从燕此时已经大定决心,去年一整年的时间自己都在处理登州的内部事务,如今登州已经是铁通一块,幕府建立后,钱粮充盈、运转正常,是时候将注意力放到军队上,也应该放眼周边,开始对外发力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