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新唐 > 自暴自弃

新唐 自暴自弃

作者:东仙轩辕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00:15:26 来源:平板电子书

九月,洛阳城。

冯道将天策府送来的和谈协议呈了上来,石敬瑭看过之后并没有说什么,只是脸色非常的难看,即便冯道久经官场,见了也不免心中畏惧。

此时晋军全面溃败,杜重威、刘知远两员大将相继战死,对于伪晋朝廷来说是足以致命的打击。各地藩镇闻讯后纷纷驱逐伪晋官吏,不少的藩镇节度使都公开发布檄文,宣布独立而脱离伪晋的统治。

一封封加急的奏疏已经堆满了石敬瑭的书案,让这个乱世奸雄也无能为力,整日只是对着堆积如山的奏疏发呆,根本没有挽回的余地。

这一日,冯道又接到彰义节度使、静难节度使发布的自治榜文,心情沉重的来到宫中,准备向石敬瑭禀报一番。

现在朝中的文武大臣缺额严重,十之三四都已经弃官而走,整个朝廷的运转几乎陷入了停顿之中,这样的局面让冯道也有些力不从心,甚至心中都已经有了退意。

只是冯道与他人不同,毕竟自己与天策府还有这一层关系,冯道离开了洛阳城便没有别的去处,反倒不如继续坚持下来,等到有朝一日天策军真的进入洛阳城,凭借这些年来自己在洛阳城中的居中斡旋,说不定还能在将来的新朝廷中继续屹立不倒。

这便是冯道继续坚持的原因。

此时冯道走在宫中,两名小宦官在前面带路,走了一会儿冯道便察觉出不对。

“这不是去勤政殿的路,二位这是带老夫去哪里?”

一名小宦官恭敬的说道:“启禀冯相,昨夜陛下在陈妃宫中召集了十几名嫔妃,一同玩乐许久,到现在还滞留在陈妃宫中。既然冯相有要事禀报,只好请冯相随我等去陈妃宫外等候召见了。”

冯道不由得眉头紧锁,问道:“陛下这段时间都是如此吗?”

另一名小宦官说道:“那可不,近来陛下日日纵情酒色,夜夜笙歌不断,基本上已经不再理会什么朝政了,就连太子爷(石重贵)几次劝谏都不成!”

冯道不由得叹息一声:“看来石敬瑭这是自暴自弃了!”

不过想来也是,面对天策府这样强大的对手,面对即将崩溃的朝廷,任凭是谁也受不了这样的打击。

正说话间,冯道便随着两名小宦官来到了陈妃宫外。一名小宦官进去禀报了一会儿,出来之后一脸纠结的说道:“冯相,陛下让冯相先回去,有什么事情冯相自己做主便好。”

冯道哑然,现在各地藩镇相继独立,朝廷是认下了,还是集结兵马去攻打平乱,自己这个臣子怎么拿主意?

冯道还要再问问,却见那名小宦官对着另一个同伴说道:“你快去传召,陛下要伶人和美酒。我这边还要再去召其他嫔妃过来,动作快些。”

冯道见状也没有心思再问什么了,思索了一下,便出宫来到了石重贵的府邸。

见面之后,冯道便将彰义节度使、静难节度使宣布独立的事情说了,然后问道:“太子,现在天策府那边咱们还没给回信,这便又不断有藩镇独立,朝廷必须尽快拿出一个说法啊。不然迁延日久,一旦李继业怒而兴兵,朝廷如何再去抵挡天策府的十几万大军?”

石重贵此时面容憔悴,石敬瑭的撂挑子,让这个能力远不及石敬瑭的太子感到身心疲惫。

“那以冯相之见,朝廷应如何回复天策府?”

冯道叹息一声,说道:“其实此事也没有什么回旋的余地,天策府送来的协议就摆在那里,朝廷已经没有讨价还价的筹码了。”

石重贵双手紧握,显然心中还是非常不甘的,可是不甘心又能怎么样?

纠结了一会儿,石重贵便说道:“此事我来办,今日我便入宫,向父皇讨要玉玺,尽快将和谈协议签下,先稳住天策府再说。”

“喏!”

冯道问道:“那彰义节度使、静难节度使等藩镇如何处置?”

石重贵苦笑着说道:“还能如何?依我看,朝廷也只能认了。现在洛阳周边的兵马虽然有十几万人,但是真正的精锐只有两万多人,剩下的基本上都是各镇溃逃回来的败兵,这样的兵马再多也是没用的。现在朝廷已经没有能力去征讨各地藩镇了,只能用这种办法来争取时间。”

冯道说道:“既然如此,那老臣就去维持朝中局面,剩下拿主意的事情,还需要太子这边费心了。”

石重贵点了点头,起身和冯道行礼。

当天石重贵匆匆忙忙的入宫,在陈妃宫中见到了石敬瑭。石重贵已经有几天没有见过石敬瑭了,今日一见却是当场愣住,石敬瑭原本也是武将出身,身材魁梧健硕,面容也是坚毅。可是今日一见,石敬瑭不但面容憔悴苍白,而且整个人已经萎靡不振,短短几天时间就变得非常消瘦,仿佛一夜之间苍老了几十岁一般!

石敬瑭见到石重贵之后,大笑了起来,不断招呼石重贵入席一起饮酒,还让两名妃嫔过去侍奉,吓得石重贵连连后退。

好不容易石重贵将来意说明,石敬瑭便直接命人将玉玺取来,然后就交给了石重贵,说道:“既然太子有心,那朝中之事就由太子做主好了,朕累了,不想再管了!”

石重贵没想到事情竟然如此顺利,还要再退让一番,却见石敬瑭已经不耐烦的挥手,转头就去与身边的妃嫔淫~乐了。

于是石重贵也识趣的退出了宫室,带着玉玺就返回了府邸。

当天,伪晋朝廷便签下了与天策府的和谈协议,并且将签订好的协议快马加鞭送往了兖州城。

随后在石重贵的主持下,伪晋朝廷开始对洛阳城周边的晋军进行整顿,同时大力提拔了一大批官吏,将朝廷中的缺额给补齐,这才让伪晋朝廷重新开始有效的运转了起来。

不过即便石重贵如此努力,也仅仅是让伪晋朝廷的颓势稍稍有所起色而已,这天下的局面已经难以挽回。

只是一个月的时间,伪晋治下的疆域便损失了十之七八,只有凤翔镇、雄武镇、晋昌镇、镇国镇、匡国镇还依旧奉石敬瑭为主,其余藩镇已经全部宣布独立,并且纷纷派出使者前往兖州城,准备向天策府投降。

对此,石重贵也是无能为力。石重贵原本还想着拖延两年,待到伪晋朝廷缓过气来,便一个一个的去征讨那些独立的藩镇,可是如今的局势,一旦李继业接受了各地藩镇的投靠,那石重贵也就不用再做什么了,直接等着天策军入洛阳就好。

兖州城。

石敬瑭大势已去开始自暴自弃,这边李继业也是忧心忡忡,倒不是为别的,而是因为遣使来投的藩镇太多了,已经远远超过自己的心理预期。

原本李继业的计划便是逐步蚕食伪晋疆域,每拿下一部分疆域,便开始在其地推行天策府的新政,改造新得疆域的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的制度。

就这样一步一步的蚕食、消化,以此来达到李继业改造天下的宏伟目标。

可是一场大战打下来,李继业才发现自己有些用力过猛了,没想到伪晋朝廷如此不堪,就如同是一辆濒临散架的马车,被自己一脚给直接踹塌了。

现在可倒好,二十多个藩镇派来了使者,上赶着要并入天策府。李继业现在是同意也不是,不同意也不是,非常的纠结。

找来吴从汉和李魏、白济汛商议,三人的意见倒是出奇的一致:那就是来者不惧。

李继业闻言也是大笑起来,看来吴从汉、李魏、白济汛等人已经等不及了,这几天三人都在私下里找过自己,话里话外都表达出想让自己更进一步的想法。

其实李继业心中明白,吴从汉、李魏、白济汛的意见就代表着天策府上下的意见。

现在天策府如日中天,谁都能看出来,天策府是最有可能重新统一天下的势力,所以天策府内部上下都想让李继业更进一步,至少先进位为王,这样也名正言顺一些。

可是李继业却有着自己的打算,还不想这么早的进位王爵。

“要是我进位为王,就要对内大肆封赏一番,不但会让一些部下就此安心享乐不思进取,也会改变现在天策府内部的平衡。现在正是进取天下的大好机会,进位为王还不是时候!”

这边是李继业的想法,所以面对吴从汉、李魏、白济汛三人的劝谏,李继业都是一口回绝。

此番三人都建议接受各地藩镇的投靠,李继业思索了一番,便点了点头,毕竟自己送上门来的肥肉不能不要。

于是李继业下令,命各地藩镇节度使入兖州城述职,天策府会给众人安排合适的官职。

同时,李继业命民政部、军政部、镇抚司组建巡查组,前往各地投靠来的藩镇巡查地方,准备在各地藩镇同时推行天策府新政。

这两道命令下达之后,各地藩镇都震动不已,各个节度使没想到李继业直接要将自己叫到兖州城去,还要派天策府的官吏下来,这是要做什么?

一时之间便有几个藩镇打了退堂鼓,派人过来表示愿与天策府“友好邦交”,不过随即便被邻近的天策军骑兵营给突袭了,这几个藩镇面对天策军的突袭根本没有抵抗之力,短短十几天的时间便宣告覆灭。

李继业用实际行动告诉各地藩镇:答应我的事情,就没有反悔的余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