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新唐 > 第二百六十二章 讨贼

新唐 第二百六十二章 讨贼

作者:东仙轩辕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00:15:2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十一月末。

军政部向李继业提交了《天策府防御方略》以及《天策府西征方略》,这两份方略几乎动用了天策府全部兵力,二十万天策军外加各州县守军被分成了三部分:北面防御兵力、西征兵力,以及驻守兵力。

按照《天策府防御方略》的安排,依旧以第一、第三野战军为北线驻防军。以第一野战军军长王祖河为主、第三野战军军长武启为副的安排也没有变。其中第一野战军驻守沧州、景州一线,第三野战军驻守德州、棣州一线,这两道防线主要是防备可能南下的契丹人。

不过此番防御方略还将北面沧州、景州、德州、棣州等地的守军也划拨给了王祖河与武启指挥。原本按照军政部的制度,各地州县的守军都是由都督司直接指挥的,一旦遇到战事,各地守军也会由都督司下达作战命令,然后各自守卫城池。

可是这一次李魏为了增加北面的兵力,直接将四个州的守军将近三万人马全部临时编入了北面的防御军团之中,也算是为北面的防御防线增加了不少的战力。

另外就是驻守兵力,按照防御方略的规划,天策府各地州县的守军便是驻守兵力的主力。原本驻守在登州、莱州一带的第六野战军也被编入驻守兵力之中,军政部都督司将第六野战军调集到兖州,并且分出部分兵力在亳州、徐州等地驻守,以便作为驻守兵力的中坚力量。

而在《天策府西征方略》中,依旧是在此前兵力部署的基础上进行调整、集结。

西征军团以第二、第四野战军为主力,其中第二野战军驻守相州、澶州一线,第四野战军贝州、博州一线,两军各自在相州和贝州集结待命。

同时原本南下驻守亳州、徐州一带的第五野战军立即北上,限期赶到相州与第二野战军会师,准备西征事宜。

而李继业也将率领直属军将士西进相州,与西征大军会师,此战李继业将会亲征石敬瑭,对这个千古大汉奸全面开战!

李继业当即批准了这两份方略,军政部各司随即开始高速运转起来,为即将到来的大战做着最后的准备。

十几天之后,时间来到了十二月初,这一天李魏来到天策府,见到李继业后,便直接开始了禀报。

“启禀主上,现在各野战军已经全部集结到位,正在休整之中,不知直属军准备何时动身?”

李继业说道:“明日!现在直属军各部已经整装待发,我料理一下天策府的事务便率军出发。军政部今日便将直属军的辎重给我准备好。”

“喏!”

然后李魏说道:“主上,现在军库司、辎重司和军医司已经将各军需要的物资、兵备、医匠等人员全部配属到位,同时兵仗司正在日以继夜的打造各式兵备,大战所需的后勤保障万无一失,请主上放心。”

李继业点了点头,然后从桌子上拿起了一份文书,说道:“这是刚刚民政部派人送来的,吴从汉那边已经清点了民政部的所有府库,除去咱们天策府维持正常运转所需预留的钱粮,以及支撑各项营造事务需预留的钱粮,以及临时应急的钱粮,现在民政部各地府库钱粮可以支撑西征大军十一万将士奋战七个月之需。”

“七个月?”

李魏的脸色变得有些凝重。

“现在我想知道,军政部的兵备和物资库存能支撑西征大军十一万将士多长时间?”

李魏思索了一下,叉手说道:“启禀主上,军政部库存可支撑大军五个月之需。”

“五个月啊!”

李继业算计了一下,以往天策府经历的大战都是速战速决式的,基本上都是在一州之地,或是几州之地,范围都不大,所以持续的时间也都不会太长。

可是此番西征大战,李继业定下的基调可是国战的规模,别看现在只是天策府与石敬瑭之间交战,一旦大战开打,各地藩镇或多或少都会参与其中,到时候大战的规模将会变得不可控,大战持续的时间也同样如此。

于是李继业说道:“按照五个月计算的话,到了明年开春、初夏时节西征大军就必须要撤回来,这是绝对不行的。此战我军要掌控战场的主动权,绝不能因为钱粮兵备不足而撤军。”

“按照民政部给出的七个月的时间计算,大战能坚持到明年盛夏时节,到了那时民政部便可以收到不少商税和其他税赋,大军的钱粮便可以续上,我估计民政部至少还可以筹集出两到三个月的钱粮来,应该可以支撑到秋收。也就是说,民政部虽然给出的时间是七个月,但这是保守估计,吴从汉那边想想办法的话,应该可以供应大军出征一年左右!”

李继业看向李魏,问道:“那军政部呢?给我一个最多的时间!”

李魏思索了一下,然后说道:“属下此前计划了四个工坊建设的项目,这四个项目都是兵仗司下辖的工坊,可以大规模提升兵仗司的产量。属下刚才算了算,这四个工坊的营造需要三个月时间,再加上招募人员、囤积材料等等,四个月左右可以投产,到时候兵仗司的产量可以增加四到六成。”

“属下原本想等到大战结束之后再开始这个项目,想着将所需的钱粮暂时充作军用。现在看来,不如立即启动这个项目,用四个月的时间让兵仗司增产。”

李魏说到这里顿了顿,核算了一下,便说道:“加上这四个工坊,军政部可以将兵备的供应时间从五个月增加到十个月!”

李继业问道:“十个月?既然产量提高了,为何只是十个月?哦,我明白了!”

随即李继业说道:“你是担心各地的铁料和煤炭产量,以及火药产量跟不上,是吗?”

“主上英明。”

李魏说道:“现在军政部囤积了大量的铁料、煤炭、硝石、硫磺等原材料,就是以备不时之需的。而这些原料的产量都不会在短时期内暴增,所以即便兵仗司的产量提高再多,没有原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现在军政部囤积的各种原料也就能支撑到七个月左右时间,属下给出的十个月,还是算上了陆续采购到原料的余量。”

李继业点了点头,然后笑着说道:“好!十个月就十个月吧,我就不信,以我天策军实力,十个月还打不服石敬瑭?”

李魏笑着说道:“属下也不相信,如果石敬瑭真的如此强硬,那就不会向辽国奴颜屈膝了!”

次日,李继业在兖州城外集结直属军一万八千余名将士,准备誓师出征。

同时李魏和吴从汉也将为西征大军准备的一大批钱粮兵备装载好,以便随同直属军一起运到相州去。

李继业在临行之前召集吴从汉、李魏、白济汛、薛明山四人议事,将天策府内的各项事宜交代清楚,特别是对镇抚司和军政部军情司,李继业要求镇抚司、军情司在战时要加强情报的传递工作。

“不管是军情司还是镇抚司,所有有关石敬瑭、各地藩镇和辽国的情报,包括但是不限于军事、人事调动、民生情况、灾难情况等,所有的情报要做到三天一报,每隔三天我就要看到最新的情报信息,不得有误!”

李魏和白济汛都感到压力山大,此时二人正在兖州城外为李继业送行,二人心中还时不时的想着要如何调配人手,以便做到三天一报。

此时直属军就在城外列阵待命,天策府各部各司官吏大多前来送行,兖州城中的百姓也纷纷出来,为大军将士送行。

数十名老者来到大军阵前,每人手中都抱着一坛烈酒,只见这数十名老者一同跪下,恳求李继业能手下烈酒,以便为大军将士壮行。

“此番天策上将兴仁义之兵,讨卖国逆贼,此乃顺天应道之举!我等小民听闻也觉得心中激荡,今日就请天策上将手下这些烈酒,以为大军将士壮行!”

李继业心中感动,当即收下,并且当着众百姓的面,将这几十坛子烈酒分发下去,自己与将士喝光了杯中酒,顿时赢得众百姓的欢呼。

随后甄宁夕也款款走来,双手抱着一把横刀。甄宁夕走到李继业面前,将手中横刀递了过去,说道:“郎君出征,妾身无以相送,只有这把精钢打造的横刀,望郎君旗开得胜,上就万民于水火,下讨卖国逆贼于疆场,扬我天策府之威名!”

李继业心中感动,接过横刀便一把拔出,顿时寒光闪现,吸引住了几乎所有人的目光。

“大军即刻出征,征讨伪晋,拯救万民!”

“万胜!万胜!万胜!”

直属军一万八千多名将士齐声怒吼,然后全军将士开始变阵,以行军阵列开始向西移动。

民政部和军政部的庞大马车队也随之一同出发,两支车队沿着官道向西,跟在直属军的后面前往相州。

这边李继业正准备告别妻子,忽然甄宁夕笑着向前凑了过来,脸色微红低声说道:“郎君只管专心征战,妾身和腹中孩儿就在府中等候,等候郎君凯旋而归!”

李继业闻言欣喜若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