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新唐 > 第二百五十一章 转瞬即灭

新唐 第二百五十一章 转瞬即灭

作者:东仙轩辕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00:15:26 来源:平板电子书

五月末。

安国节度使范延光决定趁着石敬瑭不在洛阳的机会起事,此番范延光一共集结了四万大军,然后兵分两路从安国镇出发,开始向洛阳城进发。

此番范延光的反叛虽然准备时间并不长,但也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的,正好抓住了石敬瑭出巡的时机,石敬瑭和洛阳朝廷之间联络不畅,与各地藩镇兵马的联络更是困难了许多。

而事实上也果然如此,当范延光起兵反叛的消息传到洛阳城的时候,顿时引起朝野上下的一片恐慌,冯道费了好大的力气才堪堪稳住了局面,并且急忙派人联络石敬瑭,向石敬瑭讨要旨意。这一来一回之间,就需要不少的时间。

十几天后,范延光率领的四万大军在泽州会师,开始南下洛阳城。此时范阳光的兵马距离洛阳城只有几百里的距离,对于石敬瑭来说,局势已经非常危急。

与此同时,石敬瑭一面率领三万精锐飞速驰援洛阳城,一面下达了一系列的诏令,任命侍卫使杨光远为魏府四面都部署,张从宾为副部署兼诸军都虞侯,昭义节度使高行周统领本军屯驻泽州以东,为魏府西面都部署。

这一系列的诏令下达之后,杨光远、张从宾、高行周三人急忙调集兵马,期间临时划拨到杨光远麾下的将领郭威称病不出,留在了洛阳城内,这件事情让杨光远非常恼火,只不过战事紧急,杨光远暂时没有与郭威计较。

又是十几天之后,杨光远、高行周、张从宾三人率部集结完毕,开始朝着范延光所部合围了上去,此番杨光远指挥各部兵马齐头并进,在泽州城以南的原野上一战击溃了范延光所部。

不过激战期间还是出了一个插曲,在战斗后期,张从宾突然率部倒戈,战局一度发生逆转。最后还是凭借高行周所部的铁骑突袭了范延光的中军,一举将范延光的中军给端了,才最终赢下了这场混战。

这一战,范延光所部的四万叛军被斩杀上万,一万多名叛军士兵成了杨光远所部的俘虏。

而范延光在中军被破之后,侥幸逃过一劫,狼狈的率领一万多残兵想要逃进泽州城避难,可是泽州刺史却紧闭城门,将范延光所部挡在了城外。

当晚,高行周率领一万铁骑杀到,铁骑大军突袭了范延光残部的大营,这一夜马踏联营,范延光和一万多残兵全军覆没,待到天亮的时候,这一万多人已经没有一个活口,范延光的首级被装好,由快马送往洛阳城。

范延光的首级几乎与石敬瑭的銮驾一同抵达了洛阳城,朝堂之上,石敬瑭看了看血淋淋的首级,冰冷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笑容。而满朝的文武大臣则是见机得快,纷纷叩拜,对着石敬瑭就是一阵歌功颂德,在这些人的口中,石敬瑭俨然已经比肩汉唐明君了,否则怎么能如此迅速的就平定了叛乱?

朝中大臣里面,只有冯道一人微微笑着,心中却是叹息不已,随后便蒙上了一层阴霾。

“将范延光的首级送到各地藩镇巡回示众,同时命令杨光远,立即率部扫荡安国镇,安国镇就此撤销,安国镇下辖的三个州全部由朝廷直接管辖。”

“喏!”

这道诏令下达之后,朝中大臣纷纷变色,冯道更是眉头紧锁,暗道:“这是什么意思?陛下应该重新选派安国镇节度使啊,为何直接将安国镇撤销了?难道陛下准备削藩!”

想到这里,冯道不禁冒出一阵冷汗,如果真的是这样,那天下注定又要大乱了。

“是不是找一找石重贵?”

现在石敬瑭的下一代之中,也只有石重贵这个侄子,现在的养子分量最重了,这可是耶律德光认可的接班人。而且石敬瑭也的确是将石重贵当成储君来培养的。

所以冯道才犹豫着是不是点一下石重贵,让他去劝谏石敬瑭一番。

不过想了想之后,冯道还是打消了这个打算,在如今这个局面之下,最好还是秉承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只有这样才能活得长久些。

朝议结束之后,石敬瑭便摆驾返回了寝宫,刘知远在散朝之后并没有出宫离开,而是跟着来到了石敬瑭的寝宫。

刘知远对石敬瑭的处置有些异议,于是进言道:“陛下,现在范延光已经被灭,将范延光灭族,这都是他咎由自取,没什么说的。但是经过此战各地藩镇已经受到了警示,如果再将范延光的首级传首各地,是否会适得其反?”

石敬瑭问道:“你在担心什么?”

刘知远叉手说道:“臣担心如果传首各地的话,各地藩镇的节度使非但不会受到震慑,反而会被激怒,所以陛下是不是……”

“不要说了!”

石敬瑭直接打断了刘知远的话,说道:“此事朕意已决,不要多言!”

刘知远犹豫了一下,还想再劝谏一番,却见石敬瑭说道:“如果爱卿有余力的话,不妨准备一下北疆的事情。”

“喏!请陛下明示。”

“契丹主又送来了国书,直接向朕讨要幽云十六州,而且滞留在北疆各地的契丹大军也越发的张狂,朕觉得此事多半是拖不下去了。爱卿要尽快准备好,一旦幽云十六州交割给契丹人,北方各地藩镇肯定会动荡起来,届时朝廷大军要随时做好弹压地方的准备。”

刘知远闻言脸色变了变,但是却也只能叉手领命,转身退了出去,一副怏怏不悦的样子。

石敬瑭此时心中稍稍踏实了一些,虽然耶律德光不断讨要幽云十六州的事情,让石敬瑭心中很是不快,但是此番征讨范延光的战事可谓是摧古拉朽,战场上的胜利让石敬瑭心情大好,认定凭借此战的余威定然可以震慑各地藩镇,甚至可以让盘踞在北疆的契丹大军稍稍收敛一些。

可是石敬瑭这次失算了,接下来的日子里,石敬瑭不断收到各地刺史、官吏的密报,各地藩镇的节度使在见到范延光的首级之后,非但没有被吓住,反而“多有愤懑”,甚至还有一些节度使的言辞之间多有对石敬瑭不敬之语。

这样的局面让石敬瑭有些发懵了,为何局面的发展与自己的预料完全不一样,难道刘知远才是对的吗?

石敬瑭随即便下达了两道诏令,命各地藩镇向朝廷进献贡品,并且向朝廷举荐人才。

可是这两道诏令发下去之后,各地藩镇却并没有什么反应,甚至可以用置之不理来形容。

石敬瑭非但没有等到各地的贡品,反而陆续收到了十几份各地节度使上奏的抗议奏疏,这些节度使认为范延光反叛死有余辜,灭其族也没什么问题,可是陛下将范延光的首级传首各藩镇,这是什么意思?难道陛下在质疑我们的忠心吗?

看着面前的抗议奏疏,石敬瑭的脸色非常的难看,但是却发泄不出来,总不能再将这些节度使全部整治了吧?如果真的这么做了,不用想,这些节度使肯定会全部反叛的。

此时石敬瑭算是知道什么叫做离心离德,什么叫做不听号令,心中的怒火开始熊熊燃烧起来。

兖州城。

天策府内,李继业的心情也非常不好,原本已经预料到范延光的反叛,李继业认为这场反叛肯定会像历史上那场大战一样,至少要持续几个月的时间。

有了这段时间,李继业就可以从容部署,将滞留在北面几个州的流民全部安置妥当,并且可以加快各军的换装、操练事宜,尽快完成天策府的“内部升级”。

可是局势的发展让李继业目瞪口呆,并且第一次有了一种无力感,对于局势把控的无力感。

一场原本历史上持续几个月的叛乱,石敬瑭竟然只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给平息了,看来历史的走向已经开始有了偏差,至少是有了细微上的不同。

李继业心中暗叫了一声侥幸,幸好自己没有头脑一热,出兵与范延光一起搅动时局,否则现在的局面还要更加败坏一些。

吴从汉和李魏、白济汛三人一大早就被李继业找来,李继业四人随即开会。

“范延光无能,此战非但没有给咱们安置流民争取到时间,反而还因为战争,让更多的流民迁移了过来,现在相州那边的流民也开始滞留聚集了,主上要早做应对。”

李继业说道:“局势的发展超出了咱们的预料,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不必太过着急。民政部立即在相州一带接纳流民,一切都按照预定方略和预案执行。现在民政部新收购的土地还有不少,先尽量安置吧。”

吴从汉叉手领命。

吴从汉说完之后,李魏也说道:“根据军情司的情报,现在各地藩镇对石敬瑭的态度非常不满,甚至不少藩镇已经开始听调不听宣,属下以为石敬瑭暂时无暇东顾,此贼目前最为要紧的事情,还是稳定内部。”

李继业微笑着说道:“好啊,总算是听到一个好消息了!”

几人哈哈一笑,然后李继业便看向了白济汛,问道:“镇抚司这边有什么消息吗?”

白济汛笑着说道:“有!而且还算是一个好消息。”

“哦?快说。”

白济汛说道:“镇抚司按照主上的指令,一直在伪晋各地搜罗各种人才,昨日属下收到北镇抚司送来的消息,在洛阳城内挖到了一个将才。”

李继业顿时来了兴趣,问道:“这个将才叫什么?”

“郭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