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新唐 > 第一百五十六章 席卷而下(二)

新唐 第一百五十六章 席卷而下(二)

作者:东仙轩辕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00:15:2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卫州城,刺史府。

游骑将军徐晖正在批示各种奏报,忙于整顿卫州、相州、澶州三地的防务,以及张榜安民等各项事务。

不一会儿,齐州营折冲都尉庞山大步走来,说道:“将军你听说了吗?”

徐晖头都没抬,说道:“听说什么?”

“定远将军李任在战场上使用了火药罐,据说不费一兵一卒,直接正面全歼了天雄镇的两万大军!”

徐晖手中的毛笔顿了顿,抬起头来,脸上也挂上了一丝震惊,随后便笑着说道:“主上好手段啊,这火药当真是军国利器!”

庞山撇了撇嘴,说道:“咱们是驻守军,没有配属战车团,也没有装备火药罐,所以现在才拿下卫州、相州、澶州三地,人家第二野战军早在数日之前就开始日常巡视了。”

徐晖笑着说道:“不要发牢骚,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各地州县总要有人驻守的,主上也不可能让所有兵马都按照野战军的标准去装备,否则咱们天策府有多少钱粮也不够花销的!”

“嗯,这倒是。”

随后庞山问道:“将军可有主上的消息?现在各军都完成了既定目标,不知道主上下一步会有什么命令。”

徐晖拿起桌子上的一封命令,说道:“主上的命令已经发来了,我刚刚收到。”

“说了什么?”

徐晖说道:“让咱们就地驻守,等待进一步的命令。”

兴唐府。

天雄镇和武宁镇的州县已经尽数落入李继业的手中,可是拿下州县只是第一步而已,后续的诸多事情才刚刚开始。

李继业率领直属军驻屯在兴唐府各地,然后派人联系吴从汉、李魏、白济汛,命三人立即开始接管各地军、政、情报事宜,并且尽快赶到兴唐府与自己会面。

李继业开始处理各项事宜,一直忙碌了数日才将武宁镇、天雄镇的善后事宜处理得差不多。

随后李继业便收到了吴从汉送来的一份奏报,是这次出兵的各项开支。李继业看完之后倒吸了一口凉气,自己虽然出动了十多万大军,兵分两路拿下了武宁镇和天雄镇,但是这场仗只持续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消耗的钱粮应该不会太多。

可是按照民政部提供的数据,就是这短短的一仗,天策府便花军费四十八万贯,其中大部分都是战后抚恤、安民修缮的费用。同时此战还消耗了将近十三万石粮食,如果再加上后期供应战后流民的花费,消耗的粮食数量至少还要翻两番!

此时李继业眉头紧锁,暗道:“现在又增加了武宁镇和天雄镇的几个州,还要再筹建八个营的驻守兵力,军费还要继续增长,财政有些吃不消了啊!”

其实李继业还明白,如果军队再这么大肆扩张下去,不光是自己的财政吃不消了,就连军政部兵仗司也吃不消了,以现在的兵工规模,完全跟不上军队这样的扩张速度。

于是李继业开始思考自己推行的军制是否合理:“也许各地州县不用再保留这么多的兵马?”

思索了许久,李继业绝对撤销驻守军的建制,将现有驻守军兵力全部转为野战军。天策府管辖的各州县重新建立防御力量。

几天之后,吴从汉、李魏、白济汛赶到了兴唐府,李继业当即召开了高层会议。除了三人之外,李任和徐晖也赶来参加了会议。

“今日会议的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改革天策府现有的兵力构成。”

众人吃了一惊,在众人的心里,现在天策府的军力非常强盛,根本没有改革的必要。只有吴从汉微微一笑,似乎是猜到了李继业的想法。

李继业说道:“此战我军虽然速战速胜,但是接下来新得的州县要组建驻守军,将来每占据一地,就要建立新的驻守营来防御地盘,如此以往我天策府的财政负担会越来越重,最终会将天策府的财政给压垮!”

“所以我决定,撤销驻守军的建制!”

此话一出,众人都是大吃一惊,徐晖的反应最大,当即问道:“敢问主上,那现有驻守军各部怎么安置?”

李继业笑着说道:“现有驻守军第一军、第二军、第三军全部改编为野战军。驻守军第三军只有两个营,兵力的缺额由训练军大营尽快补充,各部需要换装的兵备、需要补充的兵力,军政部要尽快补充到位,限期两个月完成。”

徐晖闻言顿时面露喜色,这可是大好事,不但将来自己和一众部下有机会对外作战,获得战功更加容易,而且军饷和待遇也会更上一层。

李魏叉手领命,不过还是问道:“主上此举,咱们天策府的负担岂不是更重了?”

李继业说道:“我已经想过,此举在短时间内,我天策府的负担的确是会重一些,但是随着我军掌控的疆域不断增多,新的驻守营却不会再增加,所以长远看来财政负担和军工负担是会越来越小的。”

“那各地的防务怎么办?”

李继业说道:“军政部在各州设立防御都尉一职,在州城内设立防御都尉府,专管各州防御兵事,级别上比一州刺史低一级,各地的防御都尉直接对军政部都督司负责,与各州刺史一文一武互不干涉。各州所需士兵由训练军提供,一州兵额为三千人,作为各州的守军,这三千士兵的军饷和日常开支全部由各地刺史府负担,不过这三千士兵的兵备则是由军政部军库司供应,并且各州兵马没有军政部都督司的命令,不得出州界,只能作为本州的防御力量。”

众人听完不由得大吃一惊,李继业此举便是将各州驻守兵力的开支全部推给了各地刺史府,如此便可以极大的节省天策府的财政负担,并且将各州刺史手中的钱粮消耗一大部分,变相的剥夺了各地刺史的一部分权力。

而且李继业此举深谙平衡之道,各地守军的军饷由刺史府提供,但是领兵权在防御都尉,由军政部掌控,两者互不统属。而各地的防御都尉只有领兵权,却没有调兵权,军政部掌控着各地兵马的兵备和调兵权力,还有训练的权力。

如此,各地兵马的财政权、领兵权、调兵权三权分立,最大程度的让各方相互制约,又能很好的起到稳定地方防御的目的。

此时众人看向李继业的眼神充满了敬畏,如此手腕恐怕就是朝中的那些老臣也没有的。

众人消化了一会儿,李魏又问道:“主上,那各县的防御力量怎么办?”

李继业说道:“各县暂不设立兵马,由军政部征兵司每年派人深入各县,利用农闲时节训练各县乡勇,并且要在三个月之内,将各县十五岁以上、五十岁以下的乡勇全部登记造册,以便查阅。”

“各县乡勇每年必须参加三个月的严格操练,违令者要受到相应的责罚,具体可以是征收额外的赋税等到。不过只要乡勇每年足额足量完成了操练,就可以从军政部领取一定的补贴,金额就算每月二十钱。具体的细则军政部要整理一下。”

“各县的乡勇登记造册完毕之后,便开始在各县服兵役,各县需一千名乡勇驻防,每两年轮换一次。乡勇驻防当地的时候,除了每月管吃管住之外,还有一百钱的军饷。不过这些开支都要各县县衙自行承担。”

李继业说到这里之后,便对李魏说道:“军政部要将我所说的各项要求整理出来,限期一个月编撰出一部天策府的《兵役法》来!”

李魏神色怪异的说道:“主上的这套办法的确很好,不但变相扩大了我天策府的兵力,而且还将军费大幅度的削减了下来。只是如此一来,地方上的财政压力会非常大,甚至一些不太富裕的州县会因此而出事的!”

吴从汉也有此担心,于是便说道:“如果主上想要推行这次改革,是否考虑对天策府现行的赋税制度做些修改,将一些金额不太多的小税下放到地方上去?”

李继业笑着说道:“现在咱们天策府的税赋主要是商税、关税、人头税、田赋,这些都是大头,其他的像是各种杂税基本上都在地方上。你说怎么改?”

吴从汉想了想,说道:“属下以为,可以将田赋下放的州县,其余的各种杂税取消一部分,以惠及百姓。如此虽然天策府的税收减少了一些,但是与剩下来的军费相比,还是很合算的。而地方上的税收可以增加一些,百姓也可以少交一些杂税,三全其美!”

李继业笑着说道:“不愧是民政部的部长,好办法,就这么办!”

随后李继业说道:“既然诸位都没有什么意见了,那军政部就尽快完成现有驻守军各部的整编事宜。第一驻守军改编为第四野战军,第二驻守军改编为第五野战军,第三驻守军改编为第六野战军。各部全部按照野战军的标准配属战车团、勤杂团、辎重团,兵力和装备的缺口,由军政部解决,钱粮的缺口由民政部解决!”

“喏!”

“另外镇抚司要在各地尽快建立信息体系,并且与各地世家多接触一下,以稳定人心!”

李继业说到稳定人心四个字的时候,白济汛便微微点头,自己已经明白了其中的含义,于是叉手说道:“喏!请主上放心。”

最后李继业又与众人商议了一些细节,便散会了。

众人离开之后,李继业叫住了吴从汉,问道:“薛明山怎么没有过来?”

吴从汉说道:“启禀主上,属下是准备带着薛副部一起过来的,只是薛副部自己提出要留守,处理一些紧急的政务。”

“那你的想法呢?”

吴从汉笑着说道:“我看薛副部是自觉的将自己隔在咱们天策府的核心之外。或者说,薛副部认为现在自己还没有资格进入权力核心之中,所以想要避嫌。”

李继业点了点头,说道:“这个薛明山,什么都好,就是太过谨慎了。回去之后,你要找薛明山好好聊一聊。既然加入咱们天策府了,那就是一家人,有什么事情摆出来说,不要弄得太见外。”

“喏!”

随后吴从汉问道:“听主上这话,暂时是不准备回去?”

李继业点了点头,说道:“眼下时局不稳,我准备率部驻扎在这边一段时间,以稳定人心,震慑周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