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新唐 > 第一百四十六章 最后的试探

新唐 第一百四十六章 最后的试探

作者:东仙轩辕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00:15:26 来源:平板电子书

清泰三年(公元936年)二月初。

刚刚过完春节,石敬瑭便迫不及待的开始试探李从珂的态度,同时严令刘知远和桑维翰抓紧时间,由刘知远紧急调动兵马向太原城一带集结,由桑维翰大肆收拢钱粮兵备,不断运回太原城。

石敬瑭如此大规模的搜刮钱粮,顿时引来周边藩镇和朝廷的关注,为此石敬瑭只是宣称朝廷调拨的军费不足,自己才想尽办法自行筹措军费,以便稳定军心为国戍边。

可是这一套说辞根本不会有人相信!

北镇抚司部署在太原城内的探子很快就将消息传回了登州城,而李从珂安插在太原城的暗桩也将情况送回了洛阳城。

此时李从珂正在为自己在宴会上的失言而懊悔,如果石敬瑭被自己逼反,那可就得不偿失了,自己针对石敬瑭的部署还远没有完成,此时一定要安抚住石敬瑭。

于是李从珂不止一次的朝中表示自己对石敬瑭的信任,以及对石敬瑭的依仗。

一天夜里,李从珂还专门将冯道等几名老臣召入宫中,在谈论了一些朝中政务之后,李从珂话锋一转,从容平淡地说道:"近来朕总是听说一些妖言,说是朕忌惮石郎,想要将石郎置于死地,真是荒唐!石郎乃是朕的至亲,对于石郎,朕没有什么可猜疑的。如今流言总是不断,朕万一和他失掉和好,怎么办为好?"

说完,李从珂看向众人,可是在座的众臣都不回答,毕竟李从珂心中是怎么想的,几乎全天下的人都知道,现在又来缓和关系,你让众人怎么说?

李从珂见状心中不悦,但还是想要找个借口,看看是不是让这些大臣能先提出来,比如封赏石敬瑭,或者是给石敬瑭加官进爵,再由自己来批准。

李从珂认为如此一来也许就能够暂时稳住石敬瑭,也好给自己争取一些部署的时间。

可是冯道等人的表现让李从珂非常不满,一众大臣谁也不说话,只是恭敬的听着李从珂自说自话。

双方僵持了一会儿,李从珂眼见众人不配合自己,便准备自己提出封赏石敬瑭,正要开口的时候,刘延朗和韩昭胤突然出现在大殿之外求见。

李从珂和冯道等大臣都被吓了一跳,两位枢密使深夜进宫求见,肯定是出了大事,难道是石敬瑭造反了?

很快刘延朗、韩昭胤进入大殿,二人给李从珂带来了一份石敬瑭的奏章。

李从珂接过来急忙看了起来,没一会儿脸色就有些不对。

“石敬瑭在奏章中说,自己率兵多年落下了许多隐疾,如今身体赢弱,想要辞去河东镇节度使、北~京留守等职务,求着朕将其调往南方出任节度使,以避开北地的凛冽寒风。”

冯道等一众大臣闻言骇然变色,石敬瑭虽然上奏请求调迁,可是这份奏章分明就是在和李从珂摊牌了!

冯道看向刘延朗和韩昭胤,只见二人的脸上都挂着一丝笑意,心中顿时暗叫了一声不好。

此时李从珂看向了刘延朗和韩昭胤,问道:“你们以为此事怎么办?”

果然!

冯道知道此时李从珂已经被局势蒙在其中,心智已经无法正常分析当前的形式了,否则的话,李从珂的第一反应便是驳回石敬瑭的申请,然后再好言安抚一番,而不是去询问与石敬瑭向来不和的刘延朗、韩昭胤!

只见刘延朗和韩昭胤对视一眼,而后二人纷纷表示应该遵从石敬瑭的意愿,此时不应刺激石敬瑭,只要是石敬瑭的提议都要准许。

李从珂不置可否,沉默下来开始思索。

冯道和一众大臣见状心中焦急,生怕李从珂真的答应石敬瑭的奏请。等了一会儿,冯道还是忍不住站了出来,说道:“启奏圣人,臣以为石敬瑭此举乃是试探,他在试探圣人的态度!如果圣人准许石敬瑭的请辞,那石敬瑭一定会起兵反叛!”

李从珂闻言吓了一跳,说道:“可是前不久石敬瑭的确是病重了,此番朕也不会免去他的军权,不过是给石敬瑭换一个藩镇而已,有什么大问题吗?”

刘延朗也在一边说道:“我看冯相是多虑了,石敬瑭一介武夫罢了,试探圣人?他有这个谋略吗?”

韩昭胤也是笑着说道:“如果石敬瑭真的有这个谋略,就不会放任契丹人肆意南下了!”

冯道看着款款而谈的二人,心中一阵恼火,大声说道:“石敬瑭乃是经年老将,统军数万镇守一方,他怎么可能是个无谋之人!如果石敬瑭真的是一个有勇无谋的莽夫,圣人还会如此忌惮石敬瑭吗?”

此话一出,李从珂的脸色顿时变得有些难看,自己心中忌惮石敬瑭,但是却不愿听到别人这么说,说的就好像自己惧怕石敬瑭一般。

“冯相此言有失偏颇,我看石郎的确是病体沉重,朕也不能为了自己省心,就将石郎丢在北边的苦寒之地,那样也太不近人情了!”

冯道闻言怅然若失,知道今日自己已经无力回天,于是叉手行礼之后,说道;“既然如此,臣就此告退!”

说完,冯道便离开了大殿,其余几名大臣见状也识趣的纷纷告退,大殿之中只留下刘延朗和韩昭胤二人,以及李从珂。

“说吧,如何利用此次石敬瑭的奏章,将石敬瑭调离太原城!”

刘延朗和韩昭胤显然已经商议过此事,此时二人款款而谈。

“启奏圣人,臣以为圣人应立即批准石敬瑭的奏报,然后让其收拾行装,在十日之内离开太原城,先到洛阳面圣,然后再移镇其他地方!如此,石敬瑭只要进入洛阳城,就能任由圣人拿捏,届时圣人可以先兼并河东镇等各镇兵马,然后再让石敬瑭外放他处。”

韩昭胤点头赞同,说道:“同时圣人可以颁布诏令,先许诺将石敬瑭移镇他处,以安其心。臣以为,不若就将石敬瑭移至泰宁镇,用以取代薛明山,牵制登州镇的李从燕!”

李从珂听完二人的建议,不由得点头赞同,此时李从珂根本看不出来刘延朗、韩昭胤计划中的漏洞:石敬瑭不奉召而是直接反叛怎么办?又或者石敬瑭直接率部前往泰宁镇又该怎么办?

二人的建议都是从最好的结果出发,没有一点应急的策略,可是李从珂此时已经鬼迷心窍,根本看不到这些疏漏的地方。

“好!朕就依着二位爱卿的建议,明日便颁布诏令,让石敬瑭移镇泰宁镇!”

随后李从珂命刘延朗拟定诏令,准备明日一早颁布天下,可是就在这天下午的时候,冯道率领朝中数十位大臣再度入宫求见,将李从珂和刘延朗、韩昭胤堵在了大殿之内。

李从珂见状微微皱眉,只见冯道叉手说道:“启奏圣人,臣等听闻石敬瑭上奏请辞,特来劝谏!”

“朕已经拟好诏书,明日就颁布天下。石郎在北地困苦,也该换换地方了。此事朕意已决,诸位就不要再说了。”

冯道等人闻言大吃一惊,纷纷上前劝阻,而刘延朗和韩昭胤则是坚定的支持李从珂的意见,双方随即在大殿内争论起来。

李从珂见状勃然大怒,指着冯道等人怒吼道:“此事朕意已决,尔等不必多言,再有劝谏者,一律重办!”

冯道等人见状无不顿足捶胸,在李从珂的驱赶下不得已出宫离去。

当日,朝中便有数十名大臣弃官而走,石敬瑭即将造反的消息在一天之内就传遍洛阳城内外,一时间人心惶惶,洛阳城各处城门到处都是出逃的人群,城中的商贾、世家也开始收拾行囊,随时准备出逃城外。

而城中的李从珂却丝毫不知,依然沉浸在与刘延朗、韩昭胤的谋划之中,似乎已经看到石敬瑭孤身进入洛阳城的景象。

十几天之后,登州城内。

李从燕先是收到了北镇抚司送来的情报,接着又收到了冯道派人送来的消息,知道李从珂准备拿掉石敬瑭的兵权,心中顿时涌起了万分激动。

“终于等到这一天了!”

此时李从燕手握十万精锐大军,军政部兵仗司正在大规模制造颗粒火药,并且按照李从燕的部署,开始将颗粒火药填装进陶罐之中,作为投石机的一种弹药来使用,这将是登州镇的杀手锏!

而且此时登州镇大军之中还装备了青霉素、酒精、铁丝网,全军普及了明光铠,各军各部都配属了随军医匠、铁匠等人员,各部军中的粮草已经囤积充足。

李从燕可以非常自信的说,登州镇大军的装备和训练程度,在这个时代是独一无二的,李从燕说第二,就没人敢说第一!

而且李从燕手握颗粒火药、青霉素、医用酒精、铁丝网这四个大杀器,即便遭遇了契丹铁骑,李从燕也有信心让耶律德光损兵折将!

此时李从燕在府中激动的走来走去,甄宁夕见状笑着说道:“郎君这是怎么了?有什么大喜事吗?”

李从燕笑着说道:“我这个节度使已经当了几年了,想要换换身份,所以心中便有些欣喜!”

甄宁夕闻言先是吃了一惊,紧接着就回过神来。甄宁夕能够撑起甄家偌大的家业,本来就是七窍玲珑心,哪里还听不出来李从燕的话外之音?

甄宁夕想到如今李从燕手中掌握的势力,以及李从燕的特殊身份,明白自己的郎君肯定不会久居人下,就算李从燕自己愿意,幕府中的一帮文官武将也绝不会甘心。只是这一天真的到来了,甄宁夕的心中忽然有了一些紧张:“这一天真的到来了吗?”

此时甄宁夕正色上前,然后对着李从燕大礼叩拜在地,说道:“妾身在此恭祝郎君马到成功,愿郎君一切得偿所愿!”

李从燕见状心中感动,上前将甄宁夕搀扶起来,感叹道:“有妻如此夫复何求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