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新唐 > 第一百一十七章 以工代赈

新唐 第一百一十七章 以工代赈

作者:东仙轩辕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00:15:2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十二月。

李从燕调兵遣将严阵以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接纳了十一万多流民,将这些流民分散安置在了郓州、青州、密州、莱州一带。

随后在李从燕的指挥下,幕府开始高速运转起来,在登州镇范围内大兴土木,实行以工代赈之策。

青州城外。

朱文、朱武、朱杰三兄弟跟着大队流民正在城南赈济点排队,此时的队伍已经排的很长了,至少数百人在这里等待赈济。

“所有人都听好了,领取了饭食之后,到城门东侧就地吃饭,吃饱喝足了就按照指挥去领取号牌,等候分配!”

朱杰听着那边的呼喊,小声对朱文说道:“阿兄,你说这些官差会给咱们分配到哪里?去干什么?”

此时朱文也是心中茫然,摇了摇头说了句不知道。

自从三兄弟的父母在逃难的路上饿死之后,三兄弟就相依为命,老大朱文也才二十岁,最小的朱杰只有十六岁,三人都是仗着年轻体壮才活到了现在,但是对未来都充满了迷茫,不知道离开了家乡之后,三兄弟未来的出路在哪里。

很快三兄弟拿到了食物,每人一张大饼、一小碗炖菜、一小份腌菜,以及一壶清水。

“都慢点吃,不管吃饱没有,都只有这么多,等待你们都安顿下来之后,才能随便吃喝!”

民政部卫生司的医官在人群之中大声呼喊着,防止有过度饥饿的流民被活活撑死。

朱文、朱武、朱杰三兄弟狼吞虎咽的吃完了食物,然后意犹未尽的来到了号牌领取处。

“三兄弟?”

“喏!”

“你们三人是丙字三一六号、三一七号、三一八号,记住自己的号码,将号牌拿好,去那边领取衣服和被褥。”

三人一听还有新衣服穿,顿时喜笑颜开,今天可以说是三兄弟这几个月以来,过得最舒心的一天了。

朱武问道:“那我们自己的衣服和包袱呢?”

“扔掉!”

负责发放号牌的官差微微皱眉,说道:“看看你们的衣服,又脏又破的,一旦因为不讲卫生而引发瘟疫就麻烦了。”

朱文、朱武、朱杰三人闻言还是有些不情愿,毕竟这些衣物是三兄弟最后的一点家当了。

“怎么,你们还不愿意了?李帅用崭新的棉衣和棉被换你们这些破烂,你们不亏!”

“喏!”

朱文见状急忙拉着朱武、朱杰去了下一个站点。

这里是供流民更换衣物,以及梳洗的地方,有两排临时搭建的草房,一排供女人和孩子梳洗,一排是男人梳洗。

朱文、朱武、朱杰三人排队进入一间草房内换下了衣服,然后还在房子内用热水擦洗了身体。待到三兄弟换上发下来的新衣服后,只觉得神清气爽,三兄弟好似重生了一般,脚下如同踩在云端似的走了出来。

“所有梳洗完毕的人,排队去前面等候分配,叫到号码的人,立即出列过去登记!”

听见号令,朱文三兄弟心中一阵激动,过去排队之后很快就被叫到号码。

“丙字三一六号!”

“哎!在这!”

朱文快步跑了过去,负责分配的官差上下打量着朱文,问道:“擅长什么?原来在家乡是做什么活计的?”

朱文一愣,憋了半天才说道:“启禀郎君,小人不会别的,只会种地,在家里就是庄稼户,这,能在这干什么?”

官差笑着说道:“干什么?既然如此,那就留在青州城种地吧!”

朱文闻言顿时笑开了花,连连答应下来。

“按照李帅的指示,民政部已经在青州城以东四十里处开辟了七百顷新田,并且准备在那边新建一座村落,你就到那边安家吧。民政部会给你分配一百亩耕地,种子、农具由民政部屯垦司发放,不过要收取你一定的费用,等到明年你有了收获之后再偿还。”

“另外民政部户籍司会给你分配一处宅院,不过现在村子还没建成,你要过去参与建设充当民夫,参与修建期间民政部会负责你的吃穿用度,并按照出工天数发放酬劳,有疑问吗?”

朱文听得一愣一愣的,天底下竟然还有这么好的事情,不但给自己土地、房屋,甚至服从徭役还有钱拿?这样的好事不同意才怪呢!

朱文急忙说道:“没有疑问,我同意,同意!”

当朱文美滋滋的回到队伍中,朱武、朱杰急忙上前询问,得知朱文分到了一百亩土地,以及一处房屋,兄弟二人顿时双眼冒光,对未来的生活重新燃起了希望。

“丙字第三一七号!”

“二弟,在喊你了,快去!”

朱武连忙跑了过去,在那边与官差交流了一会儿,便兴高采烈的跑了回来。

“怎么样!”

朱武看着满脸殷切的朱文、朱杰,说道:“阿兄、阿弟,我参加了登州镇的训练军!”

“啊!你从军了!”

朱武看着满脸惊骇的二人,急忙解释道:“你们别着急啊,这登州镇的兵马不同于别处,咱们在来的路上不是见过登州镇的兵卒吗?你们看那些兵丁,不但人人披甲装备精良,而且待遇非常好。”

朱文眉头紧锁,问道;“怎么个好法?”

“参加了训练军,便可以每月领取一百五十钱的军饷,一日三餐,餐餐有肉!将来如果能够进入到野战军之中,每月的军饷最少也有三百钱,而且还能够分到一百亩的土地!”

听到这里,朱文和朱杰瞠目结舌,随后朱杰便反应过来,说道:“这不就是当年的府兵制度吗?”

“没错,只是节度使李帅稍加改良而已,这便是登州镇的新府兵制!”

朱文沉声说道:“二弟你平日里就喜好舞刀弄枪,从军吃饷也是好事,只是我担心将来一旦上战场,那可是刀剑无眼啊!”

朱武说道:“兄长放心,我看这登州镇远比其他藩镇强大,咱们这一路走来看到的还少吗?其他藩镇的兵卒是什么样子,欺压百姓、杀良冒功,完全就是吃皇粮的贼寇!可是登州镇如何?登州镇的兵丁不但不会欺压百姓,而且还会救济咱们,还将那些恶霸、贼人从队伍里清理出去。这样的兵马你们见过吗?”

朱武此时说的有些激动,朱文和朱杰也认真的听着。

“刚才那官差说了,节度使李帅仁德爱民,他的兵马也是护卫百姓的兵马。同样的,李帅也需要咱们这些百姓去支持他,这样李帅才有充足的兵力和财力,才能够把如今昏暗的世道捅出一个窟窿来!”

这番话让朱文和朱杰心中震荡不已,最终二人被朱武说服,只是朱文问道:“那你去哪里当兵?”

“先去登州城,在那里的训练军大营操练最少六个月,之后再按照军政部的命令进行调配,或者是继续留在登州城操练。”

“也好!反正咱们在青州城安了家,我就在这里守着,将这些土地全都种好,你们兄弟有本事的话,大可去闯荡一番。如今咱们父母已经不在了,咱们兄弟三人就要将朱家撑起来!”

“好!”

三兄弟都动情的握着手,心中又是辛酸又是欣喜,可谓是百感交集。

“丙字三一八号!”

“三弟快去。”

朱杰连忙跑了过去,片刻之后喜笑颜开的跑了回来。

“阿兄!我被分到了民政部实业司!”

“啊!”

朱文和朱武闻言大吃一惊,急忙问道:“三弟你这就当官了?”

朱杰笑着说道:“不是当官,这实业司是李帅麾下掌管工坊和商事的衙门,我被分到这里,是进入实业司下属工坊当学徒。”

“这可是大好事!”

朱文笑着说道:“三弟能学一门手艺,将来也好有一个安身立命的本钱!”

朱武问道:“那你去哪里?”

“也是登州城,说是那边有一个实业司筹办的造船工坊,是刚刚新建的,正需要大量的学徒,将来混好了,还能够出海经商涨一番见识!”

“好!”

至此三兄弟都有了好去处,想起这几个月的苦难历程,三人心中酸楚,大喜大悲之下,当即抱头痛哭起来。

周围不少被安置好的流民也是如此,此起彼伏的哭声不绝于耳,让人闻之无不落泪。

一个月后,沂水西岸大营。

李从燕、吴从汉、李魏、白济汛四人都在,吴从汉正在禀报安顿流民的情况。

“启禀主上,民政部已经在各州开辟荒地两万一千多顷土地,新建村落三百一十八处,几乎将各州能够用于耕种的土地全部开垦了出来……”

“我登州镇新添百姓两万零一百七十三户,共计十万两千余人,目前已经全部得到了安置。”

“各处以土地安顿人口八万四千余人,实业司各工坊,连同登州镇各地商贾安置人口四千六百余人,训练军招募人口一万三千余人。此番流民潮已经全部消纳完毕。”

李从燕终于长出了一口气,问道:“现在这些百姓全都是赤贫状态,各地新建村落还有许多没有完工,新开垦的耕地也需要等到明年秋天才有产出,所以民政部要做好接下来以工代赈的工作,安顿流民只是第一步而已。”

“喏!”

吴从汉说道:“主上放心,民政部已经制定了完善的以工代赈计划,并且筹备了四百万贯资金,以及三百五十万石粮食。此番民政部制定的计划涵盖了新建村子、修葺官道、修葺城防、疏通各地水利设施等等,不但可以让这些流民有事做,还可以让流民用劳动来换取赖以生存的粮食,并发放工钱,作为流民日后成活的本钱。”

“很好!”

不过吴从汉随后便苦笑着说道:“只是此番咱们登州镇接纳了这十万多流民,幕府的府库也差不多被榨干了,希望今年冬天能太平一些,否则幕府就没钱应付局面了!”

白济汛和李魏对视一眼,二人心中也是一阵阵发虚。

李从燕则是非常镇定的说道:“诸位做好本分之事就好,天塌不下来!”

“喏!”

李从燕这边处理完最后的琐事,便命令各部兵马返回各自驻地,自己也率领直属军和吴从汉、李魏、白济汛等幕府官员返回了登州城。

随后登州镇开始了声势浩大的修建工程,几乎每一州、每一县都在建设,十万多流民摇身一变就成了登州镇建设的主力军,让周边原本等着看李从燕笑话的藩镇目瞪口呆,剩下的便是震惊了:他李从燕从哪里弄来这么多的钱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