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小爷江湖走一遭 > 第五百二十五章 两个消息

小爷江湖走一遭 第五百二十五章 两个消息

作者:石桥阿难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12 00:14:40 来源:平板电子书

深宫新时景,只有故人留。这寻常百姓,日日传说的什么琼瑶仙境,九霄天宫不见。但这世间却有人人可知的皇宫,那里,大概便是人间的富贵盛景了吧。

可富贵之下,却是一片陈腐。年年景色依旧,亦如这皇宫之内的规矩,从未有变。而宫内的人呢,守着一成不变的规矩,看着一成不变的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直到老死宫中。

这里有天下人皆向往的荣华富贵,可只有来到这里,便已经进入了一所棺木之中,虽然活着,但已经死了。

可皇宫之外的人不晓得,一心想要进到那宫墙之内,做人间的神仙。而在皇宫内的人则日日望着宫墙,期许有朝一日能够逃离这里。

李元长是一宫之主,更是天下之主,而他更像一个隐士,能在宫中见到他,可算是一件稀罕事。但人人都知道李元长在哪,便是在思露阁。

陪伴他的只有夜不阑。夜不阑想着,今日得闲,朝中政务,已处理得当。李元长拿着书,躺在思露阁的院子中安静读着,夜不阑便叫来太监,送来茶水,夜不阑虽然双手颤颤巍巍,老眼昏花,可斟茶的功夫那是练了多年,一般人可比不得。

将茶端至李元长的面前时,李元长揉了揉脖子,问道:“宫外可传来消息了?”

“陛下说的是何事?”夜不阑微微一笑。

李元长喝了一口茶,:“夜老泡的茶果然好喝,只是为何不是朕常喝的溪景?”

“哦,陛下爱喝溪景,这老奴自然知道,可是老奴所藏的溪景已经后背陛下喝光了,陛下若是还想喝,也只能等上一段时日了。”

“这么快就没了,日子过得如此快。”李元长长叹一声。

“呵呵呵,陛下日日都要喝溪景,当然没得快。不仅如此,这溪景茶也不是什么名茶。是当年陛下在……”夜不阑却欲言又止。

“呵呵呵,夜老啊,为何不说了?朕知道,溪景茶本就是朕原来在山中发现的一株茶树,只是这茶树极难养活,朕废了不少苦工,也不过种了半亩而已。人人都说半亩花田,朕只有半亩茶树。”

“只是那茶树,虽是陛下发现的,但确实陛下与夫人携手培植的,所以,陛下只喝溪景,再不喝其他的茶。”

“自从朕做了这个皇帝,便将溪景交给夜老来打理,如今怎样?”

“既然是陛下交给老奴的,老奴自然小心侍弄着,如今已有一亩。”

“朕要多谢夜老。不过,日后朕死了,怕是那一亩茶田,便无人打理了。也无人会再去喝溪景茶了。”

夜不阑说道:“陛下多虑了。”

李元长将茶杯递给夜不阑,问道:“夜老,宫外想必有乐消息,便给朕说说吧。”

“宫外传来两个消息,一个是关于殿下的,一个是则是安平王府的。不知陛下想听哪个?”夜不阑说道。

“先听听那小子的吧,这么久没个动静,这次既然传来他的消息,想必一定又在折腾。”李元长微微一笑。

夜不阑看着李元长,如今也只有谈及李道禅时,李元长才会面带笑容了吧。

“是。殿下在盘古城与江湖人称龙老怪的武夫交了手。”夜不阑说到此,微微抬头,看了一眼李元长。

李元长则说道:“又与他人做拳脚之争?”

如此说着,李元长脸上露出无奈之色,虽然想到李道禅又闹出了什么事,竟没想到,又是跟人比武。

“是。”夜不阑点头道。

“胜负如何?”

夜不阑回道:“殿下险胜龙武夫。但殿下昏迷不醒,似乎也受伤不轻。来人报,龙武夫身死当场,而殿下则被天圣禅师救走。”

“这里面为何还有天圣禅师的事?”李元长双眼一眯。

这个他刚刚册封的和尚,突然离开京城,竟然是去了盘古城,不仅如此,还救了李道禅。是偶然为之,还是另有隐情?

李元长如此说,夜不阑又如何不明白他的意思。既然是跟李道禅有关,那么李元长看似平淡,却极为放在心上。夜不阑说道:“陛下,老奴自会派人前去查探一番。”

李元长不置可否,却问道:“那个龙武夫,武功很高?”

李元长不知江湖之事,这是自然,夜不阑说道:“乃是一个地仙武夫,乃是江湖第一人。”

“江湖第一人?”李元长轻声说道。然后沉默不语。

夜不阑站在身后,也不言语。瞪了片刻,李元长说道:“天下似乎总有许许多多的第一,文有第一,武有第一,甚至是连朕这个皇帝也是世间第一。可这些第一又是谁封的?难道仅仅是一群人的空口白牙就能作数?”

“陛下,也不管他们到底本是如何,凡是一行,总有一个第一,不是他来坐,便是别人来坐。不用靠人说,只需有人来背起这个第一的称号。”

“那这么说来,朕的这个皇皇帝,自然也可由他人来坐喽。”李元长微微一笑。

夜不阑急忙请罪:“陛下,老奴刚才失言,还望陛下降罪!”

“夜老不必惊慌。朕觉得你说甚是有理。既然你说那龙武夫乃是江湖第一人,如今那小子打败了,现在江湖第一人便是他了吧?”

“所以老奴才说,殿下武功了得。只是殿下的功夫有些蹊跷,起起伏伏,让人着实看不透。”

“原来还不是,呵呵呵。”不知为何,听到夜不阑此话,李元长竟然笑了起来。

夜不阑问道:“那陛下可还听安平王之事?”

“来自南方,还是北方?”李元长问了一句。

“陛下,都不是,恰巧还是来自盘古城。”

“还是来自盘古城?”李元长转头看了夜不阑一眼,神色变得清冷。

“是,陛下。”

“说吧。”

“影卫在盘古城巧遇到了平安王府的小殿下。不仅如此,小殿下一身道童打扮。跟在一个独眼道士身边。”

“呵呵呵,还真是巧。你们不是说那个小殿下在平安王府吗?怎么也会在盘古城?”李元长声音低沉。

而夜不阑则说道:“陛下请息怒。平安王府的探子确实禀报,小殿下就在平安府内,不仅如此,未曾离开平安王府半步。”

“那为何他在盘古城?平安王府什么时候出现了两个小殿下?”李元长问道。

夜不阑呵呵一笑,倒没有李元长那般动怒,说道:“陛下。这平安王府有一个小殿下,盘古城也有一个小殿下。盘古城离平安王府万里之遥,一人如何也不办不到分身两地。”

“所以朕才问,为何如此?难道真的会分身之法?”

“分身之法自是不可能。但若是有两个小殿下呢?”夜不阑微微一笑。

李元长听到夜不阑的话,恍然大悟,说道:“原来如此,看来平安王府早就对朕起了疑心,这才想了这么一个法子。”

“虽然法子不错,但也犯了欺君之罪。平安王府不惜犯此大逆不道之罪,也要将小殿下藏起来。可见是害怕陛下会对小殿下不利。”夜不阑说道。

“不利?说起来,就算他是朕的侄子,但也是朕的臣子。他的命便是朕的。”李元长冷声说道。

“话虽如此,但平安王府的大殿下在北境之时,命丧那里,平安王府一定以为是陛下所为,这才将小殿下藏了起来,以防什么不测。”

“若真是朕所为,他们的小殿下又如何能活到现在?若是朕所为,他平安王府早就没了,朕又何必于多此一举?”李元长讥讽道。

“陛下的心意,他们自然不懂。只是畏惧陛下罢了。”

李元长一抬手:“告诉平安王府,若真的想保住他们的小殿下,就让他们将人带回去。否则若是真的出了事,不要来责怪朕。”

“陛下为何不将事情与平安王府讲明?平安王府的大殿下之死,确实不是陛下所为。告知他们,也好让他们放下心中嫌隙。”

“朕现在跟他们讲明,他们会信朕吗?所谓君心难测,他们现在一定这般想。”李元长叹了一口气。

“若是小殿下真的出现了什么差池,那么陛下的谋划岂不是让他们打乱?”

“朕虽未天子,却也只是凡人一个,又如何能左右的了所有人?但有些话,朕已经提点到了,他们若还是不信。朕大不了再做谋划。只是平安王府这一脉怕是就要断了。”

“老奴明白了。”夜不阑躬身道。

“平安王府的事变就这样吧。那小子被天圣禅师带走,你们要尽快查出下落。不然只怕又会出什么乱子。”

“老奴一定会找出殿下的下落。还有一事,陛下,再过些日子,便是陛下的寿辰,皇后娘娘说,如今四海升平,不如大办一场,也好为陛下冲冲喜,陛下的病一定会痊愈。”

“办寿辰?难道一个寿辰就能治好病?那么天下岂不是不用什么大夫,只要办寿宴不就得了?”李元长嗤笑道。

夜不阑说道:“陛下说的是,但陛下的寿辰还是要办的,皇后娘娘心中挂念,陛下总得回皇后娘娘一句才是。”

李元长沉默良久,说道:“你告诉皇后,这些事,便交由她来办吧,不用来问朕。”

“看来宫里终于有一件喜事了,呵呵呵。”

“夜老,这些日子,你将影卫十之八九调回皇宫之内了?”李元长突然问道,却不再谈寿辰之事。

“陛下明鉴,老奴确实吩咐影卫回宫。毕竟到了陛下的寿辰,还是要小心一些才是。”

“夜老仅仅是因为朕的寿辰?那也不用将影卫调回,难道宫中禁军不可?”李元长说道。

“老奴不是不信宫中禁军,但影卫才是陛下的手下忠贞不二之人,将他们调回,老奴才放心。况且,皇宫外的影卫皆是黄庭武夫,比之禁军更能护住陛下的周全。”夜不阑说道。

“这般说来,夜老还以为,朕的寿辰还是喜事一件吗?”李元长嗤笑一声。

夜不阑沉默不语。

“罢了,这些事就听夜老的吧,不过日后朕只喝清水吧,等什么时候溪景茶下来了,夜老多备一些。”李元长微微说道。

“是,陛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