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大国工业 > 第七百九十九章 一部电影引发的追捧

大国工业 第七百九十九章 一部电影引发的追捧

作者:华东之雄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2 00:14:32 来源:平板电子书

好莱坞。

影城的门口挂着巨幅海报,最上面写着巨大的英文字母:.

人工智能!

这部电影终于完成了全部拍摄工作,这宣传海报,率先透露出来了这部电影的很多细节!

其中最显眼的地方,是一辆双门跑车,没有车头车尾,整个车子,浑然一体,车轮很大,轮胎很扁,带来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这是什么车子?

没有人知道,但是,这车一定是最高科技的车子!只有看了电影才能知道,这车子还能飞!

在这辆车子的下面,可以看到一辆造型同样夸张的摩托车,它最大的特点就是车轮上没有辐条,动力可以通过轮边的齿轮来传递,前后车轮都能发光,绿油油的,似乎是代表了未来一样,车体设计也非常的大胆前卫,远远地看上去,就像是一副眼镜。

仅仅这一个海报,就吸引了无数人的眼球,这里面的设计,和以往任何一部电影都不一样,以至于女主角和男主角,好莱坞著名影星的大头照,都没有人关注了。

这电影,高科技元素满满!

人工智能,虽然还没有正式上映,就已经吸引了很多人的眼球,等到预热过后,这电影放映出来,绝对会让所有的科幻迷大饱眼福。

但是,对于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来说,这简直就是催命符!

卢萨德紧紧地盯着下面那辆摩托车,脸上带着不可思议:“这摩托车,太科幻了吧?我们……是不是在什么地方见过?”

“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我们在这部电影的宣传海报上见过!”马达尔惊讶地说道:“该死的,这不是2050年才会出现的摩托车吗?怎么现在就有了?”

所有人都睁大眼睛,欧洲,汽车工业的发源地,现在已经彻底被一个曾经的农业国给超越了!

他们造不出那种电动摩托车来,甚至他们想都想不出来,哪怕是科幻,都想不到那种造型,太平洋集团的技术,绝对是世界第一!

所有人都在震撼之中。

“你们说,他们什么时候会把这种技术用到汽车上?”

电三轮,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接下来,肯定会有电动汽车啊!

混动汽车,油耗已经降低到了可怕的3.5升每百公里,要是用纯电动汽车,那油耗就是零啊!

不,不,他们已经在做了,电影里的摩托车,就在他们的眼前,那电影里的汽车呢?

一天之后,纽约各大影院,几乎开始同步上映人工智能这部电影,瞬间,就吸引了所有人的眼球。

“哇,这辆摩托车好酷!”

“是的,很酷,而且,听说这辆摩托车已经有的卖了!”

“是吗?哪里?”

“欧洲啊,布鲁塞尔的街道上,有这辆摩托车的身影,你们没看昨天的报纸吗?”

“哇,这汽车更酷!”

观众们看着银幕上出现的景象,彻底惊呆了。

摩托车很酷,汽车更酷,它前后一样,玻璃很小,进入内部,居然都不需要人操作,完全自动驾驶!

谁还看男女主角啊,只要看这未来世界的装备,就够让人震撼的了!

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总部。

屏幕上放映着小电影,画质有些差,偶尔还会有人头闪现,说明这是一部从影院偷偷摄录下来的电影,不过,这也没办法,毕竟电影需要半个月后才能在欧洲上映,而在场的众人,已经等不了那么久了。

他们的目光死死地盯着屏幕,同样对那些男欢女爱的情节不感兴趣,完全把目光放在了技术上。

摩托车出来了,汽车出来了,我靠,这汽车居然还会飞!

所有人都睁大了眼睛,不可思议地看着这一切。

“这简直就是个大号的无人机,我敢保证,这段镜头一定是合成的,东方人没有这个技术,把一辆车变成一架无人机!”马达尔开口。

“没错,他们是没有这个能力,但是,这辆可以自动驾驶的汽车,你们说……东方人有这个技术吗?”卢萨德阴沉着脸。

“那怎么可能!方向盘还是掌握在自己手里比较好!就算是出来了,有谁会用?计算机死机可以重启,如果人死了,就没有办法重生了!”

“东方人的电子技术是比较先进,但是,那也不意味着他们就有这种能力!”马达尔继续说道:“想要智能驾驶,首先得知道四周有什么,他们东方人用什么来探测四周?摄像头吗?那只要飞来一块泥巴,就能让这辆自动驾驶的车辆彻底失控!”

自动驾驶,听上去很高大上,实际上,有很多技术细节,都是让工程师们头疼的。

第一个问题就是探测,你探测不到四周,那怎么做出反应?

早期特斯拉开始搞自动驾驶的时候,一番研究,决定用视觉方案,毕竟这个成本最低,等到后来其他车企开始用激光雷达的时候,他们也不想转换技术赛道,毕竟他们已经有了完善的视觉算法。

但是……这东西不是完全靠谱的,如果有强光照射过来,摄像头可能会失灵,同时,一旦遇到其他状况,比如说路边大牌子上有个广告,也可能会辨认成过马路的行人,然后来个急刹车,要是在高速公路上这么玩一出,那后果……

“应该不是摄像头,那东西不靠谱,但是除了这东西,能用的也只有超声波雷达了,这东西照样不靠谱。”

实际上,超声波应该归属于声纳,不过大家伙都这么叫,首先用在汽车后面,就叫做倒车雷达,再后来,又用在了车头上,前后都有雷达,那可是妥妥的高档车!

但是,开车的也都知道,这东西只能用来当参考,倒车的时候,好像倒车雷达不响就没事,然后咣的一下子撞在了石头墩子上的事情,也是有的。

为啥?因为这东西视野有限,精度不高!

这些都不靠谱,那东方人到底会用什么来搞自动驾驶的传感器呢?

“你们好像没发现吧?几个月前,太平洋集团注册了新的专利,激光雷达方面的。”汉斯平静地开口。

落后了就落后了,这个无所谓,落后了再追赶就行,但是偏偏有一部分人,明明落后,还不承认,更不想追赶!

“激光雷达?这东西不是用在军事上的吗?”众人都是一愣。

单独发射一道激光不难,难的是用激光束来进行扫描,然后还要接收到扫描回来的图像,这才能称为激光雷达。

早在六十年代,美国就研制出来了激光海水深度测量系统,验证了激光雷达的可靠性,在这个基础上,七十年的末期,NASA又捣鼓出来了机载海洋激光雷达,用来绘制海底地貌,跟着进入陆地地形勘探之中。

如果再配合全球定位系统,那激光在扫描的过程中,还能获得精确定位数据,九十年代,激光雷达就发展到了这种程度,低空飞行的直升机可以利用它规避障碍物,水下探测也更加容易。

和普通的电磁波雷达相比,它最大的优势就是精度高!这也正是自动驾驶最需要的!

“如果他们有了激光雷达,那就意味着有了自动驾驶的可能,对了,你们看电影,这辆车上,是不是就有激光雷达?”

那辆未来科幻车的顶部,貌似有一个圆饼形状的东西,那玩意儿,难道就是高大上的激光雷达?那上面,居然还有一个红星汽车的标志,这电影,简直就是在给太平洋集团做广告的!

东方,太平洋集团,世界汽车研发中心。

“各位记者朋友,欢迎你们来到世界汽车研发中心!”彼得看着一大批媒体记者,脸上满是自豪的笑容。

“请问,人工智能电影中的摩托车,是怎么传递动力的?轮子没有辐条,有什么优势?”

“请问,智能驾驶的时代真的会到来吗?”

面对着记者热情的提问,彼得依旧保持着淡淡的笑容:“各位朋友,不要着急,我给大家介绍一下里面用到的技术,既然大家对智能驾驶感兴趣,那我们就先从这里介绍。”

“我们认为,智能驾驶这条路非常漫长,我们不可能一步到位,需要一步步来,我们把智能驾驶分成了五级,分别从L1到L5,当然,L0也有,就代表着没有任何的智能驾驶能力,我先来介绍L1,这个大部分车企已经能做到了。”

记者们安静下来,在这个时代,还没有谁提出来智能驾驶的分级标准,太平洋集团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这L1,就是车子可以完成有限的某些功能,比如说转向的时候防侧滑,比如刹车的时候防抱死,比如在高速公路上可以打开定速巡航,当我们所有人都认为,智能驾驶离我们很遥远的时候,其实,它已经逐步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之中了。”

“L2的级别要更高一些,比如说,在标志线清晰的公路上,要能保持到原本的车道上不会偏离,同时,可以设定正确的车距,车子会自己加速和减速……甚至在需要的时候,还能自己变道,这些功能,我们太平洋集团已经能做到了,其他车企,稍稍努力一下,也能做到。”

下面发出了一阵阵的笑声。

“请问,要实现这种功能,方向盘是不是不需要司机的操作也能转动?”

这个时代的方向盘,只能是带助力的,减轻司机操作的疲劳,现在,想要让车子自己保持车道或者是变道,那就需要自己转方向盘了!这技术,怎么实现?

“没错,这个技术不难,我们只要加大电子助力的电机,就能驱动车轮转向,而且,也必须是电机,因为它反应快,调节精确。”

这个时代,还有大量的车子使用液压助力转向,这种方式,注定不能改进到自动驾驶,因为它无法快速精细反应!

“好,我接着介绍 L3级别,到了这个级别,车子就能自己开动了,在车子上设置好目的地,它就能自动带着司机和乘客到达目的地,但是由于技术有限,还需要司机随时注意接管车辆的操作。”

“请问,车子要如何才能自动带着乘客?它能识别红绿灯吗?”

“是啊,它能识别行人吗?”

大家伙都在不停地询问。

“各位,你们如果一直这样打断我的话,那肯定会耽误我们的时间。”

下面的记者都闭嘴了。

“好,我继续介绍,对自动驾驶来说,最依赖的就是传感器,只有把周围的一切都观测得清清楚楚,才能由程序来确定车辆的动作,我们总结了一番,确定了十个特征。”

世界汽车研发中心在这个领域里,研究了多年,各种技术标准不断提出,让所有人都大开眼界。

此时,随着彼得的介绍,他身后的大屏幕上,出现了十个指标:近地探测、探测距离、分辨率、夜间工作能力、日间工作能力,雪/雾/雨工作能力、色彩对比度、探测速度、传感器大小、传感器成本。

“根据这些技术指标,我们确定了四种传感器,这些传感器的技术指标,各有千秋。”

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超声波雷达、摄像头……四种传感器打到了屏幕上,看得所有人都是睁大了眼睛。

“这些方案,有各自的优点,也有各自的缺点……”

彼得没有介绍己方用什么,但是把各种技术都介绍了一遍,足以说明亚洲汽车研发中心在这个领域里的进步。

这次,记者本来就是想要采访世界汽车研发中心如何做出人工智能电影中的未来世界车辆的,但是现在,他们被深深地震撼到了,那些技术不是科幻,太平洋集团正在努力把这些技术变成现实!

在未来的某一天,这些车会出现在世界各地!

太平洋集团,引领汽车领域的发展!

第二天,全世界的媒体,几乎都在谈论这件事!

世界汽车研发中心,无愧世界级的称号,技术领先,世界第一!

《人工智能》不仅仅是科幻电影,它正在向我们走来!

各个媒体都不吝啬赞美之词,因为他们真的被震撼到了,太平洋集团借助着《人工智能》这部科幻电影,再次火了一把!

世界科技看东方,东方科技看太平洋!

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

“全世界最先进的自动驾驶技术,应该在我们这里才对!”研究员理查德满脸愤怒:“去年的时候,我们就实现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半自动驾驶!”

要说人工智能,美国研究的并不差,否则特斯拉也不会诞生在美国,不过现在,他们的风头却都被太平洋集团给抢过去了!

“没错!我们要在全世界揭露东方人的丑恶嘴脸!”另一名研究员开口。

“算了吧,我们说出去也没有人信,而且,我们自动驾驶用的芯片,还是太平洋集团的。”负责人罗宾逊开口:“我倒是希望,东方人能透露更多的细节,给我们方向,尤其是在传感器方面,我们到底该怎么选?”

东方人说了半天,制定了各种标准,好像什么都说了,实际上,又是什么都没说!

四种传感器,到底怎么选?

其他人都冷静下来,理查德开口:“没错,是得从东方人那里找到合适的技术路线,我分析这个彼得的话里面,貌似对摄像头推崇备至,我们如果研究一种特殊的算法,说不定用它就能解决全自动驾驶的难题了!”

“嗯,我觉得也是。”

“好,那我们就向这个方向努力,对了,我认为,我们需要最先进的龙芯芯片,装到汽车内,这样运算能力绝对够用!”

欧洲,布鲁塞尔。

“该死的,这些家伙还越来越来劲了,你们看,他们捧着电动车的牌子,到处游行,你们说,东方人给了他们多少钱?”

“不知道,我倒是觉得,警察该出动了,不能让这种事情继续发生!”

咣!

就在此时,门开了,一个人大步流星地走了进来:“各位,我们丰田汽车公司已经研制出来了全球第一辆氢能源汽车!它将是全世界最环保的车辆,因为它的产物只有水,最纯净的水!”

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一共15家汽车制造商,不仅仅包括欧洲各个汽车大厂,也包括其他美国和亚洲的公司,比如福特、通用和丰田,这些汽车公司都建立了欧洲分部,这些分部加入了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

现在,说话的正是欧洲丰田汽车公司的负责人中田一博,他的脸上满是兴奋:“电动汽车,绝对不是未来,以后的世界,是属于氢能源的!”

上次欧洲车展,太平洋集团大出风头,丰田汽车公司就憋着一肚子的气,回去之后,更是加速布局氢能源,现在,终于出来了第一款氢能源汽车!

什么电动车?这个不是未来!氢能源才是最好的!

“是吗?真是太好了!”卢萨德大喜:“只要这种技术能成熟,那我们欧洲,未来就走氢能源的路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