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大国工业 > 第七百七十三章 平炉改转炉

大国工业 第七百七十三章 平炉改转炉

作者:华东之雄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2 00:14:32 来源:平板电子书

人类冶炼钢铁,经历了漫长的时期,早期只能靠锻打,把生铁中的碳去掉,从而提升铁的性能,但是这种做法太慢,之后又出现了渗碳工艺,照样非常慢。

到了工业革命之后,全新的方式终于出现,炼钢炉从搅拌炉演化为了平炉,造就了现代钢铁工业!

在十八世纪,主要使用搅炼炉,把铁块放到炉子里,然后让木炭燃烧提供温度,炉子顶部有冷空气进来,和铁内部的杂质,比如说硅和碳来产生氧化反应,变成氧化硅和氧化碳除去。

但是,随着铁逐渐被提纯,熔点也开始慢慢升高,这样一来,铁水就有凝固的趋势,需要人工搅拌,才能让铁水内部的杂质跑到表面上来被氧化,这就是搅炼炉。

再后来,德国的西门子兄弟在1856年提出来了蓄热体技术,这样炉子的温度更高,从之前搅炼炉的一千四百摄氏度提升到了一千七百摄氏度,达到了钢材的熔点。

这种炉子,就是目前依旧可以在很多落后钢铁厂里见到的平炉,曾经非常流行的方式。

至于转炉,其实也是同时代产生的。

冶炼钢铁的时候,用空气就是为了氧化生铁中的杂质,那么,如果将空气变成氧气,是不是可以增加这个氧化反应的速度?

而且,这些杂质在氧化的过程中,是可以放热的,那么,如果反应的速率足够快,是不是就意味着不需要加热,靠自身放热就能进行冶炼?

同样的1856年,英国人展开了类似的实验,在铁水的底部吹进去氧气,然后发现,根本就不需要加热,仅仅靠氧气和铁水直接反应,生成的热量就能够维持炉子的高温!

甚至,因为反应剧烈,整个炉子的铁水都直接燃烧起来,就像是沸腾了一样!

于是,转炉就出现了!和平炉相比,它最大的优点,就是不需要热源!

目前,平炉炼钢用重油来加热,而转炉炼钢不需要热源,那么,平炉用的重油,就是一笔多出来的开支,随着重油价格不断上涨,平炉已经开始亏本,但是对转炉毫无影响!

这是个重大的进步!

鞍钢主要的炉子都是在五十年代建造的,用的是平炉炼钢的方式,这些都是亏损的,要是改成转炉……

刘华建的心中先是一喜,不过,跟着就皱起来了眉头:“秦总,不行啊!”

“为什么不行?”

“高度不一样啊!”

平炉之所以叫做平炉,就是因为它不够高啊!

平炉的厂房只有18米的高度,而转炉的高度足足有35米!

如果把平炉改成转炉,那是不是说,要把厂房的顶子拆了,重新加高?

这可不是一般难度的工程!

投入的资金,搞不好比全新引进转炉也不便宜。

“没错,这是个问题,不过,设备是死的,人是活的,既然遇到了问题,那就想办法解决问题啊!”秦锋说道:“就拿这个高度问题来说,咱们只需要在平炉的旁边,建造一个35米高度的偏厦,从高炉上把铁水引过来,在这里完成跨炼,然后再送到平炉里不就成了?”

刘华建屏住了呼吸。

的确可以!

鞍钢这几年其实一直都在研究,怎么能用最省钱的方式进行技术改造,但是……一直都想不出可靠的办法来,现在,秦总居然给想出来了全新的办法!

而且,这还真有成功的可能性!

秦锋笑了笑,这办法,当然就是后世的鞍钢技术改造的方案。

这要到96年了,当时鞍钢领导提出,能不能把平炉改造成转炉,然后,所有人集体反对,扯淡,国外都没有成功的先例!

对他们来说,只要指点江山就可以了,但是,对鞍钢来说,这可是摆在他们面前的大难题!他们没有别的办法,只能迎难而上!

最后,还真让他们给搞成了!用的就是秦锋说的这个方案!

这样下来,一吨钢材可以降低一百元的成本,听上去好像不多,但是,平炉炼钢剩余三百百多万吨的产能,一年就能省三个亿!

刘华建兴奋地听着秦锋的介绍,越听越觉得有实现的可能性,心中那叫一个兴奋,恨不得立刻就回去,把手头的平炉全部改造成转炉,让原本亏损的平炉炼钢厂扭亏为盈!

“秦总,多谢您的指点!”刘华建等秦锋说完,开口感谢。

“嗯,这只是从技术的改进,对贵方来说,最重要的,还是体制上的改进,如果还保持原本的样子,那用不了多久,依旧还会陷入亏损的怪圈,你们不管多努力,总有一大批人,趴在你们的身上吸血。”

技术上改动了,工厂能盈利了,但是,干活的少,伸手要钱的多,怎么能持续盈利?

听到秦锋这样说,刘华建再次皱起来眉头,没错,就是这个道理啊!

那么,怎么改变?

“目前,国内重卡领域里正在进行轰轰烈烈的改革,建议你们去取取经,那些和生产无关的单位,该剥离就剥离,将他们推向市场,自负盈亏,你们是一个炼钢厂,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都应该在一线炼钢才对,不要怕得罪人。”

只有让他们走向市场,靠劳动来换取财富,才能促进整个企业的转型,社会上的懒汉少一些,才能创造更多的财富。

当然,现在黄河厂的那些主持改革的领导们,上下班还得有人保护,生怕半路上被人拍板砖,所以,主持改革的人,也是要付出代价的,就看他们敢不敢了。

秦锋对鞍钢充满信心。

“嗯,秦总,我明白了,趁着这次裁掉一炼钢的机会,我们鞍钢,也进行一次轰轰烈烈的改革!”

整个钢铁行业,变革都在进行,去产能,提升高端钢材的冶炼能力,进行产业升级,那些什么本事都没有,只知道使用进口铁矿石冶炼的企业,还会被关停!

时代已经变了,可不是躺在家里,舒舒服服地就能拿钱的日子了!

送走了刘华建,秦锋笑呵呵地看向妻子:“阿娇,你辛苦了,让我犒劳犒劳你……”

看着丈夫的眼神,赵娇就知道秦锋的目的:“锋哥,我手头还有很多事情需要处理,等……哎……”

秦锋已经把赵娇给拦腰抱起来了。

仿佛剧本就是这样上演的,刚刚走向后面,电话铃又响了。

秦锋随手就想要扯下电话线来,不过,赵娇劝阻道:“锋哥,上次你拔掉了电话线,然后……”

然后就被人找上门来了啊!

这次自然也一样!

于是,秦锋只能随手拿起电话,没好气地对着电话机喊道:“哪位?刘老?刘老您好!嗯,嗯,我……有空。”

秦锋只能放下妻子:“唉,天生就是劳碌命。”

“刘老找你有什么事?”

“我也不知道,让我去航天院,在那里汇合。”

“那你去吧,晚上我在家里……洗白白了等你。”

秦锋听得心情大好:“好,你还得好好伺候我,把我伺候得舒舒服服的……”

首都,航天院。

在秦锋的眼里,应该不是什么大事,琼州那边的发射场应该建设好了,估计是协商下一步航天发射的事情,否则,还能有什么航天上的事情,和自己这个太平洋集团有关?

不过……为何刘老也要参加?这次航天发射,难道是为了军方服务的?

估计是一枚间谍……不,国土资源勘探卫星吧?

带着这种想法,秦锋走进了航天院的会议室,里面的人居然并不是很多,只有寥寥十几名航天专家,这说明……这次会议的保密级别很高啊!

张老和黄老都在,这些是之前就见过多次面的老前辈,同时,也是祖国弹道导弹事业的开拓者,不过,也有一些年轻的面孔,一名三十多岁的女工程师,在人群中格外显眼,因为,她就坐在刘老的身边,在给刘老介绍着什么!

看到秦锋进来,刘老笑了笑:“秦总,你终于来了,坐,赶紧坐!”

“刘老,咱们这会议,需要我吗?不需要的话……”

“当然需要,否则叫你过来干嘛,这些人你都认识了,来,给你介绍一下,我身边这位,祝学君,巾帼不让须眉!”

祝学君!

听到这个名字,秦锋突然想到了什么,她可是东风-21D反舰弹道导弹的总设计师啊!62年出生,现在才三十多岁,不过,正好是航天界新老交替的年代,为了能够让航天事业注入新鲜血液,老航天们开始刻意提拔新人,祝学君就是在这个时候,突飞猛进的,年纪轻轻就当上了型号的副总设计师!

“祝工,厉害,您这样的女工程师,让人佩服!”秦锋赶紧表示钦佩。

“秦总,我们是第一次见面吧?我听说过您的很多事迹,对您很是钦佩,您才是青年中的表率,我……您了解我吗?”

秦锋有些尴尬,说了解,那怎么解释?重生者,还是有人泄密?不了解,那岂不是刚刚的表示很虚伪?

“不了解,但是,就凭您坐在刘老身边,给刘老讲解,那绝对就不简单!”

刘老笑了笑:“没错,祝工的技术很厉害,我听说,在航天院里,她是以理服人的典型,刚听她的讲解,果然,条理清楚,让我这个外行都听懂了。对了,秦总,你坐下,让祝工给你讲讲他们的需求。”

“好。”

“秦总,目前我们利用先进的龙芯处理器,在弹道导弹上已经能进行变轨操作的所有计算,同时,利用先进的惯导设备,也能精确地知道导弹所在的位置,现在,我们的导弹,只差最后一环。”

以前导弹的变轨操作,那都是在地面发射前就提前计算好的,毕竟,改变轨道,那需要计算大量的数据,需要大型计算机才能在几秒内完成计算!

而现在,龙芯处理器已经赶得上大型计算机的运算速度了,这相当于是把大型计算机塞进了弹道导弹内!

所以,可以随时根据需要,机动变轨!

“搜索雷达?”

听到秦锋这话,在场的所有人都睁大了眼睛。

“秦总,你已经知道我们要造什么了?”黄老惊讶地开口。

“那是自然,既然这个项目是我提出来的,你们又把我给找来,除了反舰弹道导弹,还能是什么?”

想要打击海上移动目标,那就需要一连串新技术,其中,以精确锁定目标为第一要务!

毕竟不能用核弹头,那就得瞄准敌人的航母飞过去,得精确命中!

所以,这种导弹的弹头,需要有先进的雷达!

“目前,我们最先进的反舰导弹的雷达导引头,也不过就是C802导弹的了,能搜索海上二十公里左右的目标,达到世界主流水平,但是,对弹道导弹来说,这点距离根本就不够,我们就算是提升弹载雷达天线的尺寸,最多也就是做到五十公里的极限,还是差得很远。”

祝学君开口:“在这个领域里,我们的技术储备还是不够,所以……只能求助秦总了。”

“我也没啥好办法,还是上氮化镓组件呗。”秦锋开口。

反舰弹道导弹,从高空俯冲下来,居高临下,需要第一时间就捕捉到目标所在,然后操作导弹变轨追上去,这弹载雷达的搜索距离,至少也得三百公里!

这几乎就是一架预警机的水平了!

当年,老毛子也解决不了,不过人家也不解决,用十字架天线,被动接收舰队电磁波,确定大致方向,飞过去之后,直接使用核弹头,一枚就能干掉整个舰队!

但是现在,咱们不行,咱们得用常规打击的方式!

甚至都不需要引爆战斗部,当弹头用几马赫的速度从太空砸过来的时候,只需要靠着冲击力,就能直接把航母砸成两半!

关键就是精确对准目标!这就需要先进的雷达!

还有什么比氮化镓组件的主动相控阵雷达更好用的吗?

“没错,这种雷达是可以,但是价格昂贵啊!”刘老开口:“装在咱们的战斗机上,多次重复使用还可以,当一次性使用的武器,太浪费了!”

“不浪费,造价也就是几百万,要干掉的目标,动辄就是几十亿,完全值得交换!”秦锋摇头,然后,发现大家伙都在看着自己,反应过来了什么。

“咳咳,最开始生产的这种雷达天线,价格当然昂贵,毕竟良品率太低啊,不过,随着我们的工艺进步,这种雷达的造价,是可以逐步降低下来的!咱们相关部门研究这种弹道导弹,正式列装部队估计还需要几年的时间吧?几年之后,咱们争取将成本再降低一半下来!”

“是吗?对咱们来说,这可真是个好消息!”祝学君兴奋地看向秦锋:“秦总,在电子设备里,你们太平洋集团的技术,全球第一!”

秦锋笑了笑:“一般般吧。对了,还有什么事情吗?没有的话……”

把自己叫过来,不就是想要低价采购弹载雷达啊,这打个电话就行了,何必把自己叫过来一趟,知道自己又憋了几个月了吗?

“当然有!”张老叫住了他:“为了更精确地定位,咱们还需要先进的导航卫星,北斗一代的精度,远远不能满足需要。”

北斗一代的精度是百米级别的,而且,还需要发射信号到卫星,通过地面来解算,在使用中,会有很多限制。

北斗一代,不过就是解决有无的,到了北斗二代和北斗三代,才是真正可以大量普及开来,和GPS抗衡的先进卫星导航系统,只不过,现在还没有开始研发!

“那就捣鼓北斗二代啊。”秦锋不觉得这有什么难的。

“最近,欧盟委员会的人德帕拉西奥来到了咱们这里,和咱们的上级领导会谈的时候,欢迎咱们参与伽利略计划。”张老开口:“毕竟,全世界不能让GPS一家独大,欧洲也希望有独立于GPS之外的卫星导航系统,但是,他们的资金不充裕,所以希望咱们能加入进去。”

秦锋摇头:“那不可能。”

“秦总,您也不赞成联合研制?”张老顿时就是一喜。

“三个和尚没水喝,一个项目,只要有三家参与,就可能会泡汤,可以看看欧洲人的战斗机和护卫舰,哪个不是争吵折腾了数年,最后分道扬镳的?这导航卫星也是一样,欧洲人想要搞他们自己的卫星导航系统?二十年也搞不起来!”

秦锋对此深有体会:“所以,我们根本就没必要上欧洲的贼船,我们自己搞,绝对比欧洲人的进度快!”

这还用说吗?后世咱们幻想着和欧洲一起研发,然后呢?硬生生地被欧洲拖了十年,还得自己搞北斗二代,咱们北斗三代都组网了,伽利略还是一片烂摊子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