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大国工业 > 第七百五十五章 坊柴轰轰烈烈的改革之路

会议室里,其他人的心情有些复杂。

本来说的不是咱们三个厂分家的问题吗?这会议开了半天,居然变成了坊柴的改革会议?王领导,咱们这会议,是不是跑题了?

此时,谭光认出来了秦锋,更是无比兴奋,直接跑了过去,热情地伸出手去。

“秦总,见到您真高兴!您就是咱们东方企业的领军人!”

秦锋笑了笑:“我怎么是,我们是民企,只能充当国家工业的辅助力量,国企才是领军人。”

“不,不。”谭光摇头:“当年,刚刚建国的时候,国企的确是领军人,但是,几十年下来,国企早就是尾大不掉,没有任何竞争力,你们民企,虽然是后起之秀,却是国家发展的中坚,没有你们,咱们和曾经的苏联,没什么两样!”

“咳咳。”后面,徐厂长有些担心。

这什么地方,你居然敢这样说?苏联的命运,那可是解体!

王钢脸上的表情严肃:“是啊,苏联发展了几十年,最终解体了,为什么?还不是因为制度的问题,咱们国家,不能走苏联的老路,所以,咱们要改革,从七十年代末期,咱们就开始了改革!现在,改革的口号,也已经深入人心!”

王钢看向其他人:“不仅仅坊柴要改革,你们其他厂,也要改革!谁不改革,谁就会死,谁改革得慢了,也会死!不要怕砸破了某些人的铁饭碗!要么少数人没饭吃,要么所有人没饭吃!”

三个厂的厂长都是一震。

“分家就这样决定了,你们各个生产厂,以及发动机、变速箱等工厂,都要分开,各自过各自的,咱们看看,今后谁能适应改革的大潮,谁会被这股浪潮淹没,如果你们自己觉得没有改革的魄力,那也可以找年轻人上来!”

王钢这话,掷地有声,他既然坐到了今天的位置上来,就绝对不会看着一个个国企破产倒闭,他要积极地推动改革,通过改革,让企业焕发生机和活力!

“好,会议就进行到这里,具体文件,可能需要一个星期左右下发,你们回去之后,先做准备。”

大家伙都有些心情复杂,甚至都忘记了,这好像不太符合机关的作风,难道这大中午的,不该吃了饭再走吗?

只有谭光还在那里兴奋:“秦总,见到您真是太高兴了,今天中午,我请客,咱们一边吃,一边聊如何?咱们坊柴的改革,还需要您给出谋划策。”

居然不是公款吃饭,而是私人宴请?

马继民反应过来:“没错,秦总,咱们请您吃饭,咱们黄河厂的改革,也希望您给出谋划策!”

赵德柱跟着反应过来:“秦总,能和您一起吃饭,是咱们的幸运!”

机关外面,一个普通的小饭馆。

每人一碗炸酱面,就连王钢也是同样的饭食,他也不嫌弃,把各种配菜放到碗里,一通搅和,同时开口:“小锋啊,咱们国企的改革,势在必行,今天在这里,你就给大家伙介绍介绍。”

“嗯。”秦锋也不含糊:“咱们重汽联营公司,早就该解散了,上头有各种束缚,就不可能大展拳脚,公司的经营权力,下放到各个省,甚至是市,才能让各个厂有足够高的自主性和灵活性。”

其他几个人点头,这碗面,吃不吃无所谓,但是,听秦总的分析,绝对不能少!

“如果不改革,只有死,毕竟,一汽二汽这两个巨头,也不会眼睁睁地看着重卡市场掌握在咱们手里,用不了多久,他们也会进军重卡市场。”

“什么?”大家伙都是一阵的惊讶。

一汽和二汽是造中卡的,产能也很高,他们要是进入这个市场,那咱们还怎么混?

“现在,解放的四平柴,稍稍提升一下,就能迈入重卡领域。”秦锋说道:“更不用说,他们今后还会专门研发重卡车型,对他们来说,重卡之路是必须要走的。”

解放在摆脱了长头的绿蛤蟆之后,就开始搞平头车了,驾驶室是三菱T850,发动机是解放自己的CA6110,匹配六档手动变速箱,吨位直接提升到了九吨,后续变双桥,就能提升到十六吨,前面再增加一根转向桥,就能提升到三十吨,就会变成重卡领域里的前四后八。

而且,解放还会不断提升,推出西北王、牵引王,在这些车辆的基础上,推出四大,也就是大马力,大离合,大变速箱,大速比后桥,彻底成为重卡,在历史上,销量从98年到2004年,连续七年全国第一,市场占有率第一。

这些真正搞重卡的,却没有一个能打的!

在这些车辆的基础上,解放搞起来了J5,也就是经典的悍威和奥威,而且,完全是自主设计的驾驶室,和那些只知道买买买的车企不一样。

和一汽相比,二汽就有些不争气了,驾驶室从来都没有自己设计过,完全就是靠买,动力总成也是靠买,东风现在的153,就是岛国的技术,后面挂个拖斗,也能搞个四五十吨的载重量,其实也已经一脚踏进了重卡领域。

斯太尔三兄弟日子过得惨,没有太平洋集团的出现,也会有一汽和二汽的打压,所以,秦锋得给他们说清楚,省得以为没了太平洋集团,他们日子就会好过了。

“一汽和二汽这两个企业,重卡年产量也会很快破十万辆大关,在场的各位,如果还没有改革的勇气,那以后,肯定会被挤垮。”

太平洋集团的高端重卡,年产十万辆,一汽和二汽走低端,年产二十万,斯太尔三兄弟卖给谁?

“王领导,咱们相关部门应该给他们下一道行政命令,阻止他们进入重卡市场!”徐志远突然开口。

王钢的脸色瞬间就变了。

“徐厂长,如果这是在正式会议上,你信不信,我当下就撤你的职!什么年代了,你还以为靠行政命令干预市场竞争,能让市场良性发展?”

徐志远脸色就是一白。

“可是,可是……这么多厂子,都进入这个市场,这不是多生孩子好打架嘛……”

“什么可是,市场就是优胜劣汰,市场就是残酷无情的!谁没本事,那就倒闭破产!我在这里,提醒你们,分家之后,各自过各自的,别想来找我要一分钱拨款,没有!”

“我们,能不能,能不能不分家……”

“看来,你的确需要退休了。”王钢神情更加严肃:“你这样的思想,怎么能带领山城汽车厂发展壮大?”

“王领导,王领导,我回去之后,一定好好反省……”

谭光眼睛闪亮:“秦总,我已经想到了改革的口号了。”

“什么口号?不换思想就换人!等我回去,厂里改革,一定会受到很大的阻力,不管是谁,哪怕就算是副厂长,只要不积极地响应改革的号召,那就换了他!也希望上级领导能支持!”

王领导点头:“咱们会全力支持,你们这次,就是扛着铡刀搞改革!谁敢制造阻力,就换掉谁,哪怕就算是东山省的领导,哪个敢给你们找麻烦,敢去求情,就来找我!”

“是!”

这顿饭,吃得大家伙心情复杂。

徐厂长和谭光吃完了之后,就返回了坊柴,坊柴轰轰烈烈的改革,就这样拉开了帷幕。

厂会议室。

“不改革,只有死。”年轻的谭光看着满座的老家伙们,开始了自己的改革。

“改革的主要内容,就是定岗、定编、定员的三定和人事、用工、分配的制度改革!主辅分离,直面市场进行三三制改革,这些改革,一环套一环,不断推开,彻底砸碎铁饭碗,打破大锅饭!”

谭光是滔滔不绝,下面的人,无动于衷。

“小谭,你还是具体说说吧,你说这些口号,咱们又听不懂。”一名副厂长开口。

“好,那我具体说,先说第一条,定岗,就是确定岗位,有了岗位,才会有编制,才会有具体的人员,我们的岗位,太多了,比如说,仅仅一个管理人员的部门,有D委系统的组织处、干部处,行政系统的劳资处、再就业中心。我计划,这4个部门合并为一个人力资源部,一共设置十八个岗位……”

“那之前的人怎么办?”

“没错,这几个部门加在一起,六十多个人,你这样一搞,剩下的四十多个人,去哪里?”

“去哪里我不管,总之,不能继续占着茅坑不拉屎,一张报纸一杯茶过一天。我们坊柴,就是这么垮下来的!”谭光看向众人:“我们坊柴有七百多的领导干部,真正干事的有几个?我们改革后,干部岗位会只剩下两百来个,其他的人……都得离开坊柴!”

“你这改革,是先要革咱们厂领导的命,是吗?”

“要么少数人没饭吃,要么厂子倒闭,所有人没饭吃,这么做,我问心无愧。”谭光开口。

“咱们不同意!”

“没错,咱们厂子是遇到了经营困难,但是,只要上级给咱们拨款,还是能抢救一下的!”

“咱们可是老牌国企,上级不能不管咱们,咱们倒闭了,国家工业难道靠民企吗?”

谭光的目光扫过了说话的人,语气严肃:“不换思想就换人!”

“什么?你敢动大家伙?你信不信,你今天出不了这个门!”

七百多干部,只留下两百多,那意味着会裁掉五百多!坐在这里的,有三分之二都得下去!

谁乐意?

“我看看谁敢!”就在这时,外面传来了一个声音。

看着门口的那人,所有人瞬间闭嘴。

“王领导,您怎么来了?”徐厂长赶紧迎了上去。

“上级决定,把坊柴的改革作为试点,展示给全国看,让咱们市里为你们保驾护航。”潍坊市的王领导解释:“这次改革,是一次硬碰硬,彻底砸碎铁饭碗,自己就得比铁饭碗更硬!所以,市里必须要帮忙,毕竟,市里也不能看着坊柴这个大型企业倒闭破产!”

“王领导,咱们不是反对改革,但是,他上来首先革咱们的命!这什么意思?没有咱们厂里的中层领导,能有厂子的正常运转吗?”

“没错,王领导,咱们现在效益不好,都是民企给挤兑的,那些民企,就知道追逐利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个胖一个瘦,完全就是瘸腿!”

王领导目光严肃地看向那些说话的人,很快,他们就感觉到不对劲,纷纷闭上了嘴。

“上级说了,国企发展到现在,已经是病入膏肓,改革,就得下猛药,当然,也会触及到很多人的利益,不过,不改革,那就只有死,上级给的一条重要指示,就是打破国企铁饭碗的概念!不要以为,只要进了厂子,那一辈子就高枕无忧!”

没有人说话了,因为他们反应过来了:王领导是站在谭光一边的!

“咱们坊柴,是有着1.36万人的大企业,但是,一线工人连五千人都不到,干部倒是有七百多!你们难道不觉得这很荒谬吗?”王领导目光灼灼地看着这些人,没有一个敢和他目光对视的。

“为了支持这里的改革,市里已经决定,特批五百个提前退休的指标,企业内部,还拥有提前五年内退的资格。”

想要缩减人员,直接辞退是最差的做法,会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毕竟还没有到96年,大批国企员工辞退潮,现在贸然这么做,可能会出问题。

大部分的干部,年龄都不小了,岗位少了,多余出来的人,直接退休好了。

领导干部,没一个想退休的,手里有点权力的感觉,那可是不一样的,不过……改革势在必行,退休这条退路,还是比其他要好的。

谭光用感激的目光看向王领导。

去年,工厂因为没钱交电费,过年都没电,当时,就是王领导给协调通的电,让企业职工能过好这个年。

现在,改革面临庞大的阻力,也是他给提供了这些条件!多余的领导干部,直接提前退休,这样阻力就能大大减少了!

“你们有意见吗?谁有意见,可以继续提。”

下面都是一阵沉默。

王领导看向谭光:“谭厂长,接着传达改革方案吧,我也在这里旁听一下。”

“嗯,接下来就是咱们工厂的瘦身问题,目前,我们的直属单位有足足53个,很多单位并不盈利,仅仅和我们不相干的工厂,就捆绑了十几个,我们还有医院、学校、幼儿园等等,这些单位,严重拖累了我们企业的发展,所以,接下来的改革,就是把直属单位从53个减少到12个,只剩下十部一室一中心。”

“这怎么行?没了学校,职工子弟怎么上学?没了医院,职工怎么看病?”

“没错,这不是瞎胡闹吗?”

“民企没医院,没学校,他们的职工子弟就不上学了?职工就不看病了?”谭光说道:“凡是和生产无关的,都会被剥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瘦身,才能扭亏为盈!”

以前的时代,进了国企,那就是进了一个小社会,什么都不用管,企业可以把职工从孩子出生到自己养老送终一套都给包了,这所谓的铁饭碗,可不是开玩笑的,那是有一套全面的方案的。

国企里五脏齐全,什么都有,也正是因为这些,才让国企尾大不掉。

不去掉这些,就没法融入市场竞争,以前靠国家补贴可以维持,企业垮不了,国家就得被拖垮。

“医院,学校,幼儿园这些,政府都可以接管过来。”王领导继续说道:“其他剥离的企业,也可以搞相同的改革,自力更生。”

把学校和医院从厂属变到政府领导,那效率是不一样的。

职工学校,里面招收的都是职工子弟,反正长大了也能进工厂,没几个好好学习的,大部分都是混日子的,老师也是混日子,变成政府领导,那风气也就不一样了。

职工医院,更是如此,不知道有多少职工,本来身上没毛病,愣是要住院,不仅仅工资照发,医院这里还能白吃白喝有人伺候。

到了社会医院,职工有这么大脸面吗?

真正有病的看病,没病的敢赖在医院里?

那些社会上需要看病的人眼看医疗资源被挤兑,还不得和他们干仗!

这些都是必须的改革!

“留下来的部门,也要精兵简政,尤其是铸锻厂,冗员最多,需要大量裁撤,我们采用竞争上岗的方式……”

“不行,办不到,我不知道该让谁回家。”铸锻厂的副厂长开口了。

“你真的不知道?”

“没错。”

“好,现在,我宣布,铸锻厂副厂长陈盼山,被免除副厂长职务!提前光荣退休!”

所有人脸色都是一变,谁敢阻挠,谁就会被当场开除!而且,还不是谭光说的,是王领导说的!上级领导,真的是全力支持谭光这个乳臭未乾的家伙的改革!

这次,是来真的!

“王领导,陈厂长这些年来,尽职尽责……”

“现在,我接着宣布,铸锻厂正厂长马富贵,被免除正厂长职务,提前光荣退休!”

谁反对,谁滚蛋,谁求情,谁滚蛋!

以两名分厂厂长级别干部的退休杀鸡给猴看,坊柴轰轰烈烈的改革,终于拉开了帷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