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大国工业 > 第七百一十九章 一切都以省钱……不,以实事求是为原则!

在原本的自吸发动机的基础上,外挂一套涡轮,从而增加发动机的动力输出,在后世很常见。

就拿大名鼎鼎的哈弗H6来说,这款SUV多年占据SUV销量榜第一的位置,外壳不知道换了多少,但是在前期数年内,一直用的都是祖传的1.5T发动机。

这种发动机,就是用之前的1.5升发动机外挂涡轮,来实现动力提升的。

毕竟,外购的三菱2.0升发动机,造价太高,还是自己的便宜一些,而且,动力指标也不错,最大功率能达到150马力,最大扭矩也能达到250牛米,只不过,涡轮介入的还不够早,2200转才能达到最大扭矩,让很多开车舍不得踩油门的人,感受不到动力的提升。

现在,想要给莫斯科人的新车增加发动机的动力,在原有的发动机基础上改进提高,是最简单的办法。

哈弗1.5升的发动机,都能改进到150马力,而VAZ公司的1.7升的发动机,按说输出功率应该更高才对。

但是……秦锋可不能把话说得太满。

想要功率高,那发动机内部鼓进去的空气就得多,也就是说,使用的涡轮个头就得大一些,这就意味着涡轮介入的转速会更高,因为发动机在低转速下,排气压力不够,就吹不起涡轮来。

想要介入早,就得小涡轮,而这个小涡轮又意味着发动机的最大功率不会很高。

实际上,对乘用车来说,看多大马力没有太大意义,因为这个最大马力,那至少需要五六千转的速度才能达到,几乎没几个司机舍得把油门踩到这种地步。

而这个最大马力,也就不会决定车子的提速性能,加速有多快,决定于发动机的扭矩,能上多少度的坡,也决定了发动机的扭矩。

所以,宁可发动机的最大功率小一些,也要让发动机的扭矩释放更靠前,这是目前更合适的方案。

听到秦锋的话,工程师尤里立刻皱起来了眉头:“秦总,就算是130马力的动力,驱动一款越野车恐怕也不够啊。”

“怎么不够,别看马力不是很高,但是经过我们的调教,可以让它的扭矩更高,至少250牛米的扭矩,还可以在一千六七百转左右就释放出来,你们觉得如何?”

尤里当下点头:“这样就没问题了!”

作为工程师,他当然知道对车子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

“至于发动机的布置,我们还是用贵方最擅长的纵置前驱的布局。”秦锋继续介绍。

莫斯科人最新的2141轿车的来历有很大的渊源,简单来说,这是一款山寨品,和一个被淘汰的法国品牌有关系。

所有人都知道,法国轿车三大品牌:雷诺标致雪铁龙,实际上,法国还有一个Simca,在五十年代被克莱斯勒收购之后,技术实力又上了一个新台阶,在1975年,推出来了Simca1307轿车,足以和第一代宝马3系竞争,还能获得当年的欧洲年度车称号!

莫斯科看上了这款轿车,然后下令莫斯科人汽车厂山寨,这让老毛子有些不满,但是也没办法,只能搞出来了个外形类似的莫斯科人2141来。

虽然外形类似,但是内在却无法做到完全一致,尤其是,Simca1307是横置发动机,但是,等老毛子山寨完了外形之后,发现自己没有这么短的发动机,塞不进发动机舱里!

于是,老毛子只能把自己的VAZ发动机竖着放,形成了纵置前驱的结构。

前驱是必须的,因为上级看上这款车,就是想要前驱车,之前老毛子的轿车,都是清一色后驱的,他们觉得不够高级。

纵置前驱的布局,也不算多奇葩,桑塔纳就是这么干的,后世的奥迪A4也是这么干的,前面有发动机压着轮胎,压力大,还能发挥出来发动机的全部实力。

现在秦锋这样介绍,只是为了方便将之前的变速箱、车桥之类的都塞进去。

所谓的SUV,就是升高底盘的轿车,轿车上的零件,大部分还能用上的,这样也能减少研发的投入!

“在轮胎上,我们将会使用专门为城市SUV打造的轮胎,让车子拥有出色的操控,还能适应各种路况,尤其是还能节省燃料。”

城市SUV是个新生事物,没有对应的轮胎也很正常。

之前的硬派越野车的轮胎是不能用的,毕竟硬派越野车的轮胎花纹很深,这是为了增加在野外的抓地力,但是到了公路上,这款轮胎就会增加油耗。

“好。”尤里点头:“不过,这款车能不能升级为四驱结构,或者带差速器?”

说起硬派越野车来,几把锁是他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在他们眼里看来,没有三把锁的越野车,那就是鸡肋。

“我们这种车是城市多功能车,并不需要特别强的越野能力,现在还没有这些打算,等以后能大卖的时候,再考虑升级。”

差速锁这东西,听起来好像很高级的样子,实际上,也不过就那么回事,不信可以看看重卡,后桥差速锁那都是标配,到了越野车上,就成了高端的代名词了。

很多汽车厂都在不断弱化差速锁,就拿奥迪来说,第一代使用开式差速器,到第二代到第五代,就开始使用大名鼎鼎的托森差速器,成为了奥迪引以为傲的Quattro四驱系统的核心。

但是,为了降低车重,为了提升油耗表现,奥迪还是把它给去掉了,用多片式离合器带动冠状齿轮差速器,重量轻,油耗低,就是效果不咋地。

秦锋不得不再次给众人强化,咱们要研制的是城市多功能车,不是越野车!它只是偶尔走一下烂路,它不需要到彻底没路的地方去考验车子的性能!

“哦。”尤里点头。

“车身的外形,我们也需要重新设计,我们预计,这款新车的开发费用,将会超过五十亿美元,不过,既然收购了莫斯科人汽车厂,那我们就要帮助莫斯科人汽车厂摆脱困境,发展成为欧洲大型汽车厂。”

“没错,这也是我们的期待!”说起这个,所有人都兴奋起来了。

以前有苏联这个遮阳伞,他们没感觉自己的产品有啥不好的,到了苏联解体,他们才突然发现,自己的产品太弱了!

在西方的汽车倾销下,他们莫斯科人汽车突然间就没了销路!

所以,他们才一力要求和太平洋集团合作,就是想要找个技术实力最强的!同时,太平洋集团的汽车并没有大批量占领大毛市场,不构成竞争关系,也方便以后向欧洲进军。

从这个角度上看,他们莫斯科人汽车厂的领导还是有一些眼光的。

“不过,我们还得提几个要求。”

“秦总请讲。”

“首先,就是质量问题,苏联时代的质量管理太过落后,早就不能适应市场的发展,这样的产品也不会有竞争力,所以接下来,我们会严抓质量,有玩忽职守的,甚至会被开除,我们希望汽车厂的每一个人都能理解。”

首都吉普车厂的老路,秦锋可不想走一遍。

工人师傅的眼睛就是尺子,手堪比数控机床,当美国人认为产品不合格,需要做报废处理的时候,工人师傅当场就不干了,甚至还要像几十年前一样,狠揍美国佬。

这样的企业,能发展就见鬼了,从历史辩证的角度来看,首都吉普车厂引进切诺基的项目,算是失败的,也正是因为这个,才有了在桑塔纳引进中的铁律:国产率达到多少是硬指标,达不到就终止合作!

切诺基,从始至终,都是引进零件为主的。

老毛子的产品质量也不咋地,尤其是最近这几年,莫斯科人的汽车产品质量,那就像是布朗运动!

看着面前的老毛子,秦锋一字一顿:“毕竟,可不能让维克多崔的事情再次上演,只要有一次,我们的品牌就彻底砸了。”

维克多崔,苏联时代最著名的摇滚天王!他的歌曲吸引着全球的摇滚乐迷,但是,他的生命却定格在了1990年8月15日,他在人气巅峰时期,死于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从此,就只剩下了乐队演奏的录像带和录音带,再也没有现场表演。

对摇滚迷来说,维克多崔的死是不能接受的,他的粉丝在讨论着他的车祸,很快就演变成了阴谋论,毕竟,这种论调永远都是不缺市场的。

这和莫斯科人有啥关系?因为维克多崔当时驾驶的车辆,就是莫斯科人2141!当年,这款车还很畅销,以至于还得托关系才能买到,但是,这车子却有很多缺陷。

当然了,最关键的还是驾驶员,维克多崔算是绝对的新司机,但却是个老音乐人,不管是什么时候,也不管是干什么,只要脑海里回荡起来了优美的旋律,他就会投入进去,忘记了其他的……这有些类似于后世的司机边开车边玩手机,为了方便,甚至还在方向盘中央粘贴个手机支架。

总之,莫斯科人的销量暴跌,和维克多崔有很大关系,现在,发明一款全新的SUV,如果不能掌握好车子的质量的话,那名声很快就会臭了。

奇瑞奇瑞,修车排队,这梗怎么来的?还不是首批车子质量太差?老一辈人为啥对桑塔纳情有独钟?还不是因为第一批桑塔纳的质量太好了,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是的,秦总,我们要全面引进太平洋集团先进的质量管理经验。”波列雅科夫点头。

“所以,我们需要派去一批质量管理人员,不仅仅要维护本厂产品的质量,更是要把控采购产品的质量。”

莫斯科人汽车厂就是个总装厂,很多零件还是需要外购,而外购,这可是个肥缺!

厂里其他的领导可以保留,但是……采购人员必须要全换掉!

苏联时代,他们就已经沾染上了不良作风,到了苏联解体之后这几年,这些人更是胆子大得很,收受贿赂那可是来者不拒,继续让他们待着,那产品的质量就好不起来。

而且,既然已经是太平洋集团的产业了,凭啥让他们趴在太平洋集团的身上吸血?

“那我们之前的采购人员?”

“全部解聘。”

在场的几个人身体颤了颤,苏斯洛夫慢慢开口:“那我们销售人员呢?”

采购的猫腻,他们心中也清楚,秦总直接解聘这些人,甚至都没有让他们下放到车间去工作!这充分说明秦总对这些人已经极端的不信任了。

很多事情,一旦涉足,就再也没法抽身,这种人就算是下车间,也不会好好干活,只会搞各种小动作,还不如都滚蛋。

“销售人员的工资会进行改革,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底薪,一部分是提成,这些人,也不用留在汽车厂,会转移到各个大城市的销售店,他们的收入,和销售额有关。”

“好。”苏斯洛夫点头,只要太平洋集团下场,那他们的汽车还愁卖吗?所以,收入和销售有关,这就是送钱。

“工厂内部,所有职工,都需要经过一次考核。”秦锋继续说道:“考核合格的,才能留任,考核不合格的,就会被解聘。”

采购员也别有怨言,被解聘的不止是你们,还有其他人!

秦锋对大毛的汽车厂还不是很了解,不知道是否像国企那样,坐办公室的比干活儿的多,总之,有本事的就留下,没本事的就滚蛋。

“我们最终优化的目标,是一线的生产人员,要占据全厂职工总人数的百分之九十五以上。”

在场的几个人脸色复杂。

厂里的弊端,他们也清楚,秦总这些改革方案,是必须的,但是,那些被解聘的人,会甘心吗?

“怎么,有难度?”

波列雅科夫的深深地呼吸了一口气:“秦总,咱们厂里有八千多人,要是一次性解聘上千人,怕是……”

“如果不能这么做,那就换一种方式,比如说,先让企业破产,所有职工全部下岗,然后咱们太平洋集团再接手,全部重新招聘,他们就没意见了吧?”

狠,果然够狠啊!

波列雅科夫再次深深地呼吸了一口气:“秦总,我们尽力解决这些问题。”

“嗯,这些都是要写入到合同里的,对了,咱们最后谈一下价格吧,你们的心理价位是多少?”

先画饼,再提要求,最后才谈价格!

心理价位?

波列雅科夫一脸苦笑:“秦总,政府那边的心理底价是一百亿美元。”

“唉,他们还是没有认清现实啊。”秦锋说道:“还拿曾经西方评估的价格来说事,当初,我们给的评估价格是二十亿美元,几年下来,厂子越来越不值钱,现在厂子再次评估,也就是十亿。”

砍价砍到一成!

“如果贵方想卖的话,那就是十亿,毕竟,我们还需要耗费五十亿美元来研发全新项目,厂里解聘的那些职工,也需要给一笔遣散费,零零散散的,我们怕是要投入七八十亿美元。”秦锋说道:“不过,只要我们接手,那首期目标,年产和销售价十万辆SUV,还是能实现的。”

莫斯科那边当然是狮子大开口,自己这边就得摆事实讲道理,告诉他们,按照自己的价格来,那以后有源源不断的利润,如果罔顾事实,那就等着汽车厂倒闭破产吧!

“哪怕每辆车交五百美元的税,那政府每年也能收入五千万美元,而且,五年后,产能应该会扩大到二十万辆,每年一个亿的利润,看他们怎么选择吧。”

“嗯,秦总,我们明白了。”波列雅科夫点头:“我们会说服政府的。”

“我看好你们,加油!对了,给我送几辆莫斯科人小轿车过来,同时,送几台VAZ-21214发动机过来,我们可以展开前期研究。”

前期研究,当然就是如何在轿车底盘的基础上升级为SUV,反正只要有个好看的外壳就行,谁会在乎底盘啥样,只要把控好产品质量就行。

发动机也要简单升级,外挂涡轮,有样品做参考,改进会更容易一些。

“好,我们会尽快送来。”

会谈结束,秦锋把众人送出了会议室,众人当然还是不想离开。

“秦总,我们想要到贵方的生产线上看看。”

“当然可以,你们放心,只要咱们太平洋集团接手,莫斯科人汽车厂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等以后,那边的汽车厂也会按照我们国内的工厂改进,只是需要等赚到了钱再说,毕竟,我们这初期投资就已经很多了。”

“嗯。我们期待!”

“我给那边打个电话,你们过去就会有人接待。”

“好。”

“对了,坐咱们的红星轿车过去吧。”

“好。”

送走了这些人,秦锋重新回到会议室,一大群人已经在心中有无数个疑问了。

“秦总,这种SUV车型,不伦不类,真的能流行起来吗?在欧洲,瓦罐车才是正统啊!”彼得首先开口。

所谓瓦罐,就是在三厢轿车的基础上,扩大行李舱,让行李舱和车顶一样高,这样就拓展出来足够大的行李空间,在欧洲,这种车获得了很多客户的认可。

“是啊,瓦罐是正统,但是,仅仅扩大个后屁股,价格就飙升一大截,这有些坑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