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大国工业 > 第六百八十三章 蒸汽弹射器已经在测试了?

法国,达索公司。

“东方人看得真准,我们的阵风战机,最大的问题还真是雷达。”塞日尔-达索,这位六十多岁才终于接了老达索的班,执掌这个庞大帝国的老人,现在依旧精神矍铄。

接班之前的几十年里,他就一直在达索公司工作,所以,对于阵风战机的缺陷,也是了如指掌。

阵风的外形,是他们精心设计的结果,各方面的性能都很优秀,甚至进气道还能遮挡一下发动机风扇叶片,降低雷达反射面积。

但是,机头太小这个问题,几乎就是无解的。

偏偏法国的航电技术并不先进,目前来说,能攻克平板缝隙雷达的加工就不错了,主动相控阵雷达,还是氮化镓组件,想都别想!

因为机头尺寸太小,所以,阵风的雷达搜索能力,甚至都比不上幻影2000!用了东方的雷达天线和其他组件,捣鼓出来的航电,已经能和F-16战机媲美了,算是补齐了最后一个短板。

现在,雷达问题的解决,也终于有了眉目!只要换上东方生产的航电,那就会获得巨大的进步!

“是啊,所以,这次去东方,能达成雷达的协议也是不错的,但是,东方人要价太高,我们最合适的方案,还是先订购十套,然后让汤姆逊公司帮忙研制,这样一来,采购经费也可以让汤姆逊公司分担。”阿尔贝托说道。

达索公司也有航空电子研发,但是,研发的只是电传飞控系统,这个东西,必须掌握在整机研发单位里,至于其他航电,完全可以外购。

塞日尔-达索点头:“只是这氮化镓组件,就连美国也没有研发成熟,东方人……”

“东方的电子技术,应该已经超过了美国,美国人做不到的,东方人很可能做到。”阿尔贝托说道:“我现在担心的,只是我们在拿到十套航电之后,汤姆逊公司能否仿制出来。”

“如果不能,那我们就继续采购东方的套件,反正我们有备用的,看客户的需求,客户要高档的航电,那就加钱采购东方的。”塞日尔-达索说道,对他来说,这个反而倒不是什么麻烦事。

“各位,这次去东方,不是说研制无人型阵风战机的吗?怎么到最后,变成了采购航电?”就在此时,一名公司的董事开口。

“因为,东方人也有先进的鸭式布局战机,他们对我们的阵风,并没有太好的印象,认为我们的飞机性能不见得比他们的强。”阿尔贝托解释:“至于航电,是这个合作之外的一个收获。”

“东方的鸭式布局战机?他们哪里研制过什么先进的飞机,性能肯定比我们的差。”

“是啊……”阿尔贝托无奈,当时也没看清楚,东方人没让咱们详细了解啊!

就在此时,突然间,一名秘书急匆匆地走进来:“总裁,各位,美国人来了!”

美国?

塞日尔-达索略微思考,开口说道:“好,请他们进来!”

丹尼-伦巴德走了进来,看向在场的众人。

“各位,我是来拿那五套无人机套件的,虽然价格很贵,不过,我们也得采购,就当做是维持我们双方的友好关系了。”

“嗯,东方人的货已经是路上了,等到了我们手里,会第一时间给您,如果只是为了那五套套件的话,仿佛有些早了。”塞日尔点头。

“当然还有其他事情,听说,你们从东方采购到了一批主动相控阵机载雷达?”

法国人突然脸上一阵兴奋。

上次去采购无人机,价格昂贵,三百万一套,技术三千万,结果技术里都是芯片,导致三千万打水漂,但是到后来,美国佬上门要了五套,一千万一套卖给美国佬,他们才花了一千万,这生意就值了。

现在,从东方采购的机载雷达,价格也很昂贵,如果卖几套给美国人,那……

“是的,我们采购了十套,四千万美元一套。”塞日尔回答。他直接把价格翻了一倍,如果美国人买五套的话,那他们达索公司就能白拿剩下的五套,爽歪歪啊。

“四千万美元一套?”伦巴德目光复杂地看了法国人一眼:“你们被东方人骗了!”

“怎么了?”

“我们美国才是第一个把主动相控阵雷达搬上飞机的,我们研制的最先进的F-22,用的还是砷化镓,他们东方人怎么可能装备氮化镓雷达。”伦巴德说道:“你们需要交全款,他们才会展开研制,如果到了合同期限,他们研制不出来呢?”

“这……以东方人的技术,不应该吧?”阿尔贝托有些狐疑。

“东方人的技术怎么了?我们给F-22战机研制的机载雷达,预计还需要八年的时间,他们的机载雷达,居然三年就能研制完成?这绝对就是吹牛!”伦巴德说道:“贵方的这笔投资,一定会打水漂,还不如和我们美国合作,让我们带领你们,进入主动相控阵雷达时代!”

在欧洲,阵风战斗机是第一款装备主动相控阵雷达的,原因还是因为阵风的机头太小,不塞个相控阵雷达,没法和其他战机对抗。

在1999年,汤姆逊公司已经变成了泰利斯集团,他们提出了阵风战机上使用的RBE-2雷达的主动相控阵升级方案,当时就采用了引进美国的T/R组件,毕竟,就算法国不是北约成员,他们也都是西方世界。

而1999年,是个重要的时间节点,在这一年,F-22上使用的机载雷达,才终于正式定型,这雷达从91年开始研发,到了99年才成功!

东方人刚刚攻克了平板缝隙雷达的研制技术,就想要搞主动相控阵,还计划三年内出结果?

开什么玩笑!

伦巴德过来,可不是继续当肥羊的,而是打算宰法国人一刀,把曾经被宰的那笔钱给赚回来的!

“东方人卖你们雷达,居然要四千万美元一套,如果你们从咱们美国采购,直接减半,两千万美元就行!”

两千万美元,本来就是真实的价格,这样,双方供货的价格一样了!一个技术先进,一个项目更真实,法国人该选哪个?

东方,试飞院。

天府之国的事情完成了,秦锋和林老等人,原本应该直接返回首都,不过,宋老等人需要前往试飞院,看看试飞院这边的试飞进展,于是,飞机顺路就飞到了阎良。

飞机还没有降落呢,秦锋的目光就望向了远处修建起来的一个新的试飞场,那里蒸汽弥漫,还有一个大烟囱,汩汩地向外冒黑烟。

舰载机使用的弹射器!

当初弄到了老毛子的弹射器废品,秦锋就动了这个心思,后来,又忽悠法国佬买两套,这弹射器的研发经费就凑出来了。

之后,秦锋就没怎么关注过,一直都是津城那边在研发,研制出来之后的试飞,也在试飞院展开,这次过来,正好看到。

“蒸汽弹射器是什么时候开始试验的?”

宋老对这个最熟悉,毕竟经常在132厂和试飞院这边跑,他立刻回答:“上次完成试飞科目,我回去之前,还在弹射小车,这舰载机的弹射起飞,应该是最近开始的吧?”

最近?

秦锋皱了皱眉头:“这么隆重的时候,海军居然不叫我,这就有些过分了。”

“如果算时间的话,应该是你正在国外的时候,当时外界形势复杂,海军也加快了装备发展的脚步。”林老说道:“他们应该是在那个时候结束了小车弹射,正式转入舰载机的起飞测试。”

“好吧。”秦锋点头,他知道,前不久海上发生的那些事情,海军的051虽然去了,但是毕竟没有发挥太大的作用,太平洋集团的船只被欺负,不能只由太平洋集团自己来解决。

得有强大的海军才行!

飞机停稳,秦锋看向下面来迎接的一大群人,根本就没空和他们寒暄,看到一辆天夏五轮过来,立刻就招手:“停,送我去那边!”

天夏摩托是真好用,很多机场也都用它来倒短,需要的时候甚至还会牵引飞机,试飞院也装备了一批,飞行员们下飞机,都喜欢坐着它回去。

当秦锋到了弹射器实验场地的时候,就看到了一大群穿着海军制服的人在忙碌,这些人之中,还有熟悉的人。

“毛工?”

正在检查弹射器的毛红海抬起头来,看向秦锋,瞬间就是一阵兴奋:“秦总!您可算是有时间了!咱们上次首次弹射舰载机,想要叫你,听说你在国外,当时红海的局势紧张,咱们也就没打扰你……”

“哼,那发个消息总可以吧?”

“发了啊,发到你们太平洋集团总部了,您……”

好吧,怪不到他们头上了,肯定是因为自己特别忙,所以赵娇也没有把这件事告诉自己,不过,这些不重要,既然来了,那就好好看看这里的试飞。

“目前进行多少次了?”

“大概二十次。”

“这么少?”

“是啊,而且,还是空载试飞,我们要掌握大量的数据,才能慢慢地提升弹射效率。”毛红海说道:“咱们毕竟是第一次用这东西,得按照科学规律来,虽然咱们也想要一次就弹射33吨的舰载机,但是……”

“其实也没事,就是你们太小心。”就在此时,又一个声音响起。

秦锋扭头,看到了一身飞行装具的雷镪,再看看他身后,是一架耀眼的歼十一战机。

实验过程很简单,弹射起飞,然后三转弯对准跑道降落,所以,当秦锋等人下来之后,雷镪的飞机也就落下来了。

“雷子,你在试飞这些科目?”

“嗯。”雷镪笑着说道:“用弹射器是真带劲,感觉就像是后背上被人踹了一脚。”

雷镪目前已经是国内最优秀的试飞员之一了,歼十和歼十一,都是由他来试飞的,现在的弹射起飞,他也是骨干试飞员,对于试飞团队一点点增加配重,一次次调整飞机状态的方式,也有些无奈。

“咱们的弹射器用的是533毫米的直径,双缸,还加长到了一百米,理论上,哪怕弹射38吨的舰载机都没问题。”雷镪继续说道。

给法国佬提供的是八十米的,己方自用的,多了一段,就增加到了一百米,再加上直径大,弹射的动能自然就足。

秦锋眼前一亮,好啊!这样一来,以后成飞的歼二十出来了,上舰也没问题。

歼二十的最大起飞重量37吨,上航母要强化,可能会增加一吨的重量到38吨,这样弹射器正好满足需求。

以后的时代肯定是电磁弹射器的,但是现在制造的蒸汽弹射器航母,不用改就能操作以后诞生的更加先进的舰载机,这当然是更合适的方案了。

“嗯,看来咱们造的弹射器还不错。”秦锋很满意。

后世的国产航母没有用蒸汽弹射器,那是因为已经弯道超车,搞了电磁弹射器,甚至还领先了西方一代,但是现在嘛,说起电磁弹射器来还有些超前,有蒸汽的先用着。

毛红海点头:“是的,这种弹射器的性能很不错,咱们的航母工程,关键技术都解决了,现在,就看上级什么下定决定开工建造了。”

航母甲板钢,有了,航母弹射器和阻拦索,有了,航母锅炉,也有了,甚至,就连舰载机都有了。

接下来,就是看上级什么时候能下定决心建造了。

说起这个,大家伙又有些担心。

航母是个大工程,会耗费大量的资金,目前国家还不富裕,哪里有钱来搞航母工程?

好在护航的军舰已经有了,航母的基础也有了,以后肯定会有真正的航母的。

等等!

突然间,想到什么,毛红海开口:“秦总,如果从大毛那边买二手的航母回来改造,会不会更快一些?”

大毛的航母?

秦锋摇摇头:“不合适。”

改造的费用,不一定会比全新建造便宜,这就和电视机一样,如果电视屏幕坏了,那换屏幕的钱,绝对比新买一台电视机要贵。

这其中,主要是拆装的成本问题。

工厂内,流水线生产,成本很低,到了客户家里,得手工拆开,手工安装,这其中有很多的不确定性,比如说,突然一失手,啪!换的新屏幕碎了,算谁的?

人工安装的费用是很高的,单独一块屏幕运输过来的费用也很高,整体算下来,就会发现比买新的贵。

大毛的航母,也是这样。

大毛手头有四艘基辅级航母,正式的名字叫做重型载机巡洋舰,从左边看,是航母,从右边看,是巡洋舰。

要改航母,所有的武器装备都得拆掉,航母甲板要扩大,最坑爹的是那个巨大的舰岛。

那东西不能向外挪,因为锅炉的烟道还在里面,所以,甲板外扩,舰岛就不会在甲板右舷了,和右舷的距离,能停放米格-29K战斗机!

甲板宝贵的空间被浪费,航母运作起来效率更低。

当然,这些还不是最重要的,关键的是弹射器!

己方已经有了蒸汽弹射器,要上蒸汽弹射器,下面就需要有足够的高度!

基辅级航母机库高度是按照雅克-38设计的,雅克-38是4.37米的高度,六米高的机库,足能容纳这种飞机了,己方是要操作歼十一的,4.88米的高度不算什么,勉强能塞进机库里,但是……如果要装弹射器,甲板下面至少得缩进去一米半!

这样一来,弹射器下面的机库就废了,更不用说基辅级是舷内升降机,升降机最多运载米格-29K,肯定没法把雄猫给送下去。

“那二毛的呢?”

“二毛的那艘航母,倒是合适一些,但是,现在买不到啊。”

苏联解体,各个兄弟分家,大毛眼里看来,那艘建造进度百分之六七十的瓦良格号,就是他们大毛海军的财产,他们想要让二毛建造完毕,加入大毛海军,组成双航母舰队。

可惜,大毛没钱,以大毛的经济实力,手头现有的军舰都没有维护经费,更不用说再支持瓦良格的建造了,更何况,二毛可不会接受剩余的建造资金,他们要的是全部!

那个强大的帝国已经消失了,瓦良格号也不可能再建成了!

再过几年,当他们谈崩了之后,瓦良格成了废铁,才有机会买回来,但是,到了那个时候,咱们不是已经能建造起来自己的航母了吗?还是带弹射器的,性能肯定比瓦良格号好啊!

“秦总,你们不是买过一艘航母,改造成了散货船嘛,能不能同样的借口,把剩下几艘都买回来?”就在此时,雷镪开口:“哪怕不能当正式的作战航母,当咱们的训练航母也可以啊。”

“是啊,航母当不成,两栖攻击舰也可以啊!”毛红海继续说道。

“这个嘛,倒是可以尝试一下,我们太平洋集团,需要改装一艘海洋科学研究船,观测天气、水文、渔群等!”

军事使用的价值不大,但是,科学考察的价值还是不低的,咱们太平洋集团是高科技企业,弄一艘海洋科学研究船也是应该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