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大国工业 > 第六百五十二章 武柴的未来?国企变私企,敢吗?

十吨级的三轮还需要一段时间,所以接下来,刘永亮给众人在会议室里介绍了一番。

“驾驶室还用现在的,我们为这款驾驶室投资不少,订购的模具就是一大笔钱,用的还是镀锌板。这发动机,我们换成了32马力,后轮换成了900-20的钢丝胎……”

穆拉图对车子很是满意:“不错,不错,以后这种十吨级的三轮,我们会有更大的需求!它将会成为我们厄立特里亚山区主力的运输工具……还有更大的吗?”

刘永亮用期待的目光望向了秦锋,目前他们的产品线,就是五吨级和十吨级的两种,更大的?还没想过。

“更大的,单缸机就不合适了。”秦锋开口:“至少也得是双缸柴油机,甚至是四缸柴油机,后面单胎也就承受不住了,需要换双胎……”

刘永亮用惊讶的目光看着秦锋,他好像明白秦锋说的是啥东西了:后面看是个中卡,前面看是一个轮子!就和天夏五轮一样!

这样发展下去,会不会出来更变态的,后面八个轮子,或者说从后面看像是斯太尔,从前面看,是个大三轮?

这图啥啊?前面一个轮子,那也不稳定啊!

秦锋还在介绍:“这样一来,车子的载重量就能提升到十五吨,在咱们国内,上的还是农机的牌照,客户运营的成本会比较低……”

农机牌照!

刘永亮反应了过来。

秦锋要的,就是这个农机牌照!

农机驾照,司机的驾驶证在当地农机站就能办,简单来说,交几百块钱,然后去农机站开着三轮跑一圈,就算是合格了。

如果是汽车驾照,那得去驾校,花几千块钱。

同时,上路的费用也会很低,比如说,不用交养路费!这可是一大笔钱!

秦锋说过,要让他们从三轮车起步,逐渐在货运行业里崛起的!他们靠着农用车,能占领大量的农村市场,很快运载能力就能扩展到十五吨,二十吨!

秦总的这些想法,真是匪夷所思,却又让人不得不佩服,厉害,厉害!

“报告,王领导来了!”就在大家伙议论的时候,外面又传来了一个声音!

王钢来了!

刘永亮赶紧带人迎了出去。

“王领导,欢迎欢迎!”

“听说你们这里的新款车型下线,怎么没通知咱们啊?咱们也来凑个热闹!”王钢说道:“咱们还把记者带来了,这三蹦子,也能蹦出新的高度来!”

“多谢王领导!”

“咦,这秦总来了,还带了外宾过来?”王钢看向秦锋。

“嗯,我们来买福田三轮,已经下了五百辆的订单。”穆拉图说道。

“好啊,这是开门红,值得庆祝!”王钢点头。

刘永亮心中明镜一般,这王领导,哪里不知道他们的三轮车今天下线,只是听说秦总来了,这才过来的,看的是秦总的面子!

当然,不能说破,毕竟以后还有赖于王领导的支持,更何况,今天他把记者给带来了!晚上的新闻节目,哪怕只露脸一分钟,今后,全国各地也会有大量的客户上门,他们福田就真的火起来了!

想想当初造车的艰难,现在……得感谢秦总啊!

当天晚上,新闻节目。

“首都汽车厂继续深化改革,为了能更好地服务农村市场,研制出来了全新的福田牌三轮车,现在,请看记者从现场发回的报道。”

“各位电视机前的观众,我身后这辆,就是福田三轮,和之前的产品相比,它进行了全新的升级……”记者抓紧这一分钟的时间,说得飞快,在她的身后,是一辆已经满载货物的三轮。

一个个编织袋,里面装的都是玉米粒,一直垛到超过三轮车驾驶室顶部一米的高度!

或许对城市人来说,这只是寻常的一幕,但是,很多农村人都睁大了眼睛。

“这一车,怕是有三吨吧?”

“这三轮车,拉了至少三吨的货!”

“不错,这车子要是能买一辆,我一年能赚十万块!”

很多人都心动了。

全国各地的三轮车厂,更是惊呆了。

金陵,金蛙厂。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啊!”一个人叹了口气。

“何厂长,咱们也别等着了,他们能造,咱们也能造啊!”手下的工程师赵二刚,用充满期待的眼神看着厂长何家明。

何家明,曾经在农机研究所当所长,1979年,来到了金陵农机厂当厂长,当时正是国家变革的时代,何家明接手了农机厂之后,立刻带着包括赵二刚在内的技术团队,亲自设计适合农村地区的农用车。

1984年,他设计了国内第一辆皮带传动农用三轮车,通过了金陵科委鉴定,注册了金蛙的商标,这款三轮车的十个部件之中,有七个获得了国家专利,之后,他就频频拿奖,也成为了行业里最著名的农用车设计师。

在八十年代,没有什么五征、时风,金蛙绝对是农用车领域里的强者!哪怕进入九十年代,他们依旧是最强的,就在去年,他们成功地跻身全国五百强!

但是,从那之后,他们就再也没什么起色,一直都在吃老本。

不是他们不追求进步,而是他们觉得,手头的农用车已经够用了。正是因为这种心情,导致了他们在研发上落后,到了2002年,金蛙就破产了。

没想到,首都汽车厂居然放下身段造农用车,而且,一上来,就把农用车造成了汽车!

“没错,咱们从市场上买一辆,拆开了测绘仿制!”另一名工程师开口:“这农用车,没什么技术含量!”

“没技术含量?”何家明的目光望着电视机画面,心情复杂地开口:“这么大的三轮车,你们说,它用的是什么发动机?”

众人都是一愣。

车子越大,发动机越大,这是真理!

“看这样子,少说也得15马力吧?”

“不,15马力肯定不够,你们看这画面,它没有冒黑烟,我估摸着,得有20马力!”

“可是,目前给咱们配套的柴油机厂,最大的发动机才15马力!”

没发动机,还造个屁啊!

此时,他们还不知道,接下来还有一款十吨级的,用的是32马力的柴油机,后期还会扩展到40马力,不知道他们会是什么感觉。

“我们还是先造现在的,看看市场行情再说,这么大的三轮车,农村里用得了吗?”

终于,他们做出了决定。

其他农用车厂,几乎也是旁观的,等到发现市场潜力巨大,想要跟进的时候,已经错过了黄金时期,福田三轮已经在全国流行开来!

然后,所有人感慨:秦总就是牛,只要让他指点一下,肯定能火!

然后,太平洋集团的大门,就被这些登门求助者给踩烂了,不过,大部分人都见不到秦锋,秦总出门了,不在!

首都,红星汽车厂。

格里希从生产线上走了一圈,这是他每天都要巡视的,发现问题,当场就处理,手下的工厂越来越多,格里希越来越忙,不过,他的劲头却依旧十足。

干得顺心啊!

“格厂长,外面有人找,说是您以前的下属。”就在他巡视完了之后,一名助手过来报告。

“十五分钟之后,让他去我办公室。”

“是。”

等到格里希又到研发车间转过之后,才回到办公室,当看到那个有些局促的人的时候,顿时就是一阵惊喜:“毛工?”

毛荣站了起来,深深地鞠了一躬:“格厂长!”

当年,格里希到武柴当厂长,没几天就把厂里的总工程师和检验科科长给开除了!之后,大力提拔新人,毛荣就是其中之一。

之后,毛荣一直跟在格里希的身边,可以说,是得到了格里希真传的徒弟!而格里希对他的印象也非常好。

现在,看到毛荣,格里希很是高兴:“咱们武柴,现在如何了?”

这也是格里希最关心的,第二次来到东方,格里希一头扎进了太平洋集团,忙活了数年,都没有去武汉看看,同时,也没有听说过武柴的消息,但是,在他内心深处,一直都在牵挂着武柴。

“格厂长,武柴,武柴……”

毛荣的心中一阵阵酸楚,不过,还没有等他说出来,外面已经传来了一个声音:“格厂长,喷漆车间的洁净度又不达标了,您……”

格里希站起来:“走,去看看!”

洁净度!

听到这个熟悉的词汇,毛荣的心情更加复杂。

当初,格里希到了武柴,最关心的就是质量问题,最重要的指标就是气缸的洁净度!

当年,格里希伸手,从气缸里抓出来了一把铁屑,大声疾呼:在我们德国,这种柴油机就是废品!气缸杂质要在一百毫克以下,现在呢?这些气缸里的杂质,超过了五千毫克!

当年,他们武柴在格厂长的带领下,质量一流,不仅仅在国内畅销,还出口到了东南亚,深受好评!

现在呢?

三年前,东南亚客户再次慕名而来,向武柴订购柴油机,当时,毛荣带领的质检部门就说,产品质量不行,不能出口,会败坏名声。

但是,厂领导说什么?哪怕就算是豆腐渣,也得卖出去!

然后,武柴的名声就彻底的臭了,外销是零,国内客户也越来越少,现在,他们已经开始亏损了!

就在复杂的心情中,外面走进来一个人。

“老兄,格厂长在我们这里干得不错,你就别用武柴的那些烂事来烦我们格厂长了,这样只会打击我们的格厂长!”

看着那个走进来的小伙子,毛荣一下子站了起来:“秦总?秦总!您出的主意,彻底救活了首都汽车厂,我们武柴……我,我给您跪下了……”

“可别!”秦锋赶紧避开:“我说,老兄,格厂长带着你们走出来了一条康庄大道,格厂长刚走,你们就退回去了,现在,眼看厂子要黄了,又想请格厂长出山?告诉你们,没门,死了这条心吧!”

“不,不,秦总,我们已经意识到了产品质量的重要性。”毛荣说道:“上级领导决定,让我当厂长,我担负着带领武柴扭亏为盈的重要使命,来这里,我也没打算请格厂长去我们那里当厂长,我只是想要让格厂长传授我一些绝招。”

秦锋笑了笑:“那你找格厂长没用,还是找我吧,走,去外面找个饭店,咱们边吃边聊。”

“好,好。”

等到格里希处理完了事情回来,才发现办公室里已经没有人了。

“找我的毛工呢?”

“哦,他工作忙,说是已经回去了,这次过来,主要就是出差,顺路看看您。”

“那武柴……”

“武柴好着呢!”

格里希放下心来。

就在同时,外面的一个小饭店里,秦锋带着毛荣,一人一碗炸酱面。

“秦总,咱们就吃这个嘛?有您指点迷津,我得请您吃大餐!”

“你们厂子都开始亏损了,省省吧,再说了,炸酱面怎么不好了?格厂长就喜欢吃。”

毛荣神情复杂,秦总这是在指点自己啊!

“你们厂里,现在一线干活的人,和坐办公室的,比例是多少啊?”

毛荣深深地呼吸了一口气:“大概一半一半。”

“你们厂子想要活过来,也很简单,把这些人裁掉,立刻就活了!”

毛荣神情复杂:“秦总,如果我真打算把这一般人裁了,那估计没有动手,我就下去了。”

“那就算了,既然不想让一半人失去工作,那就让所有人失去工作好了,你们再熬几年,就得破产倒闭了。”

就在此时,炸酱面上来,秦锋呼噜呼噜地吃了起来,毛荣却没有动筷子,思考了半天开口。

“秦总,我们分析过了,目前我们的困境,主要是国内生产单缸柴油机的工厂太多了,还有不少是民企,原本这个市场竞争就激烈,而我们的产品成本高……”

这也是个事实。

武柴是六十年代开始生产单缸柴油机的,当时还是机械*定点生产,占据天时地利,六七十年代无限辉煌,进入八十年代,就开始走下坡路。

原因也很简单,单缸柴油机这东西,没多复杂的,很多手工作坊都能手搓出来,更不用说涌现出来的一些民营企业了!

他们最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就是常柴,哪怕在后世,三轮车上最好的单缸机,也是常柴。

原本两个厂是平分秋色的,现在在南方,常柴已经占领了市场!武柴是越来越没有地位了。

至于北方,有太平洋集团这个巨头啊!

“你们厂要不是有一半人不干活,能出现产品成本高的问题吗?”秦锋反问。

“唉,很多事情,不是我们能决定的啊!”毛荣说道:“我们是国企,我们得有担当,比如说,柴油机水箱,原本我们自己就能生产,但是,上级却多方协调,给我们武汉车厢厂给我们配套,他们厂生产的水箱,质量太差,但是……我们也必须得用。”

武柴所在的位置是古田工业区,从古田一路到古田五路,分布着大大小小的上百个企业,所有的企业,都是处境艰难,濒临破产。

如果破产,那就会出现很多事情,所以,上级领导就会想办法给解决问题,解决的办法就是联姻。

武汉车厢厂没活儿干?给武柴造水箱吧!

武柴还只能接受,毕竟这种关键时候,得拉兄弟一把。

“所以,死的还不止你们一个武柴,而是整个古田工业区啊!”秦锋叹了口气:“老兄,你要是有魄力,那我就给你支个招,你要是没胆子,那就等着当背锅侠吧。”

不仅仅是武柴会倒闭,整个古田工业区,大大小小上百家企业,都得破产倒闭,到了后世,古田工业区已经消失了!

“什么办法?”毛荣的目光中满是期待。

“将武柴进行股份制改造,控股权从政府变成私营。”秦锋说道。

毛荣身体一颤。

“从78年到现在,国企的改革一直都是政企分开,放权让利,但是,事实证明,这样改革的力度是不够的,根本就无法和其他企业展开竞争。”秦锋开口:“去年统计的数字表明,全国的所有国企工厂,亏损额超过了盈利额,所以,下一步更激烈的改革,肯定在酝酿之中,就从你们开始好了。”

最开始的时候,所有人都以为,国企只要改善管理,引入竞争机制,就能发展起来,实际上,根本就没法和民企竞争!赚钱的,也绝对不是因为自身,而是因为垄断。

以92年为分界线,国企改革进入了新的篇章,要么破产倒闭,要么进行私有化改造,重新焕发活力!

武柴这种老大难,也就只能靠改革来焕发生机了!

但是,这可比开除一半的职工更困难!毛荣知道,自己要是这么干了,恐怕会被千夫指啊!

“秦总,我,我……”

秦锋已经吃完了面条,站了起来:“好了,就谈到这里吧。你看,作为民企,出去的招待费,那都是有限制的,你们武柴,每年招待费多少?我猜不一定比我们太平洋集团少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