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我在神雕修仙 > 第125章 默写论语

我在神雕修仙 第125章 默写论语

作者:桃花仙人儿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12 00:14:23 来源:平板电子书

黄蓉见杨过这般自信,不由的犹豫了下,杨过看她有退却之意,也知自己表现的太过自信了,暗道不妙,怕是要玩没了,连忙开口道:

“既然师娘不敢,那就当过儿没说过,不过这论语,我看还是没有必要学了,反正我都会,也不比师娘你差,哪怕朱二师祖在世,估计也就那样,徒儿虽然不一定能胜过他老人家,但也差不了多少,要不我们还是学学大师祖的武功吧?或者三师祖的鞭法也是可以的。”

“呵!你小子当真是好大的口气,二师父他饱读诗书也有几十载,你连别人的零头怕是都没有,竟然敢说这种话,我话便撂下了,你只要能解释的比我好,我便传授你一门桃花岛的独门武功又如何。”黄蓉自是不服气,朱二师父有多大能耐她不太清楚,但她却是不信杨过能说出什么花来,比她还好,所以有句话说的好,别和女人置气,不然她一定会跟你不死不休。

“好,既然师娘这么有雅兴,过儿也不推辞,那咱们就说定了。”

黄蓉忍不住翻了个白眼,你丫的也太无耻了,明明是你逼着我赌的,反过来是我让你对赌的一样,更是不想再听他废话,摆了摆手。

“好了好了,快说吧!”

“其实师娘前面解释的并没有问题,错就错在了这个‘至’上,至原意是到、来到。但是,一个人想要成为仁者,使他由内而外,乃至整个心灵也成为拥有仁德的心灵,那是整个道家以及所有人类的一个非常高明深远的向往,这么远大的理想为什么你一想要,它便来到了呢?它从哪来呢?如果它本来就超脱于生命之外,从其它地方而来,当你想要时,它便不一定能够到,尤其不能马上来到。

因此解释‘斯仁至矣’的‘至’时,不可以解释为‘到’,应该是‘在’,‘我欲仁’,‘斯人’就‘在’,因为他本来就在。”

一番解释,杨过也是十分自信,吐字清晰,语气抑扬顿挫,各种道理反问也是拿捏的恰到好处,既不会让人被绕进去,越来越困惑不解,反而像是在讲故事一般呈现在脑海之中,黄蓉也是不禁听得入迷,仿佛眼前的杨过是某位论理解惑的圣贤一般。

杨过这并不是钻牛角尖,故意找茬,古文,尤其是论语这类经典之作,后世之人追求的必定是极致的理论,而不会有得过且过的情况,他相信但凡是个读书人都不会忍受一丝的偏颇,这份解释有理有据,相信黄蓉绝不会赖账的。

杨过话音落下不久后,黄蓉终是回过神来,心中一叹:不得不说,杨过这次确实将她说服了,也不知他从哪知道的这些道理,莫不是恰巧偷听而来?哼!试试便知。

“好,你这翻解释确实有理有据,你师娘我认栽了了,但你说你《论语》不用学了却是不可能,毕竟我怎么知道你是不是只会这一句,除非你当着我们将这部论语默写下来,我便信了你如何?”

杨过一听,以为她是要耍赖,便提醒道:“等等,师娘,我们说好的赌注呢?你可不能耍赖啊!原来说的没有这一条,不然我去告诉师父,让他给我做主。”

黄蓉不由暗气:你这小子,竟还会威胁起人了,要是闹到了靖哥哥那里,估计他就要怪我了,反正我自有应对之法,何必讨个没趣。

“等等,谁说要耍赖了,我只是想看看你的文学功底如何,你先写吧!无论写不写得出来,我都教你就是了!”

杨过连忙停下了脚步:小样儿,还跟我斗,我才不是原来的杨过,要是让郭伯伯知道你这般无赖,必定是会为我出头的。

“好,写就写。”

他本就有真材实料,自是不怕,一想到一会就能学到桃花岛的独门武功,至少也是一流的上乘武功,心中便是激动不已,下笔也是快了许多,也就十几个呼吸间便写完了一张。

黄蓉也是以为他背得,写不得,《论语》会背不会写的人比比皆是,其中生僻字不少,并不是十分通畅,往往默写的时候,越写越多,便会形成短暂性的失忆,极难记住后面的部分,就算是聪明如黄蓉,也不敢说一定能默写完这一本。

见杨过书写的速度极快,黄蓉有些不相信,便来到他身后对照着手中的《论语》看了起来,不得不说,杨过虽然写的快,但这手字却是写的十分公正,小小的孩子字竟然显得苍劲有力,实在是奇怪,每一整句,书写下来如行云流水,没有丝毫的停顿,怕是照抄都没他这么快的速度吧。

黄蓉没有出言打扰,就这般看着,杨过也是全程聚精会神的写着,《论语》篇幅之大,词汇之广哪怕是他又过目不忘之能,也无法像其它文学那样张口就来,背倒是没什么,默写可是将难度提升了十倍不止,毕竟很容易出现前面写了忘了后面的情况。

将近两个时辰后,杨过才停笔,一把将毛笔扔到了一旁,握住了右手手腕,手指坐着收张动作,虽然他后面写的速度慢了些,但也一直在写,中间偶尔停了下,写着写着,眼看手指就要抽经了,硬是坚持到了最后一个字。

“嘶~写好了,师娘可以对一下有没有错。”

“不用对了,你写的一字不差。”

当这句话说出口的时候,黄蓉自己都有些不敢相信,若不是一切都是在眼前发生的,她真的很难相信有人能在一字不差的情况下默写出整本《论语》。

其实还是古代对人才发掘的效率太低,整个大宋国汉人何其之多,不是没有天赋异禀之人,只是大部分迫于生计,才能慢慢被埋没了,或者像王安石写的《伤仲永》里的方仲永一般,因为其它原因,拥有大好才华,最终却沦为普通人的情况比比皆是,杨过信奉的事“天生我材必有用”,世界上没有废人,只有不努力的人,因此他才四处收纳那些无家可归之人将他们培养起来,不仅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他们,至少世上来一遭,有能力的情况下总得做些什么,留下些什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