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望江听风吟 > 第一章 书说奇人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第一章 书说奇人 忆往昔峥嵘岁月抽

大恒王朝 西北边陲 青阳城 城外清风河,河面中一艘巨大的五层画舫上面灯火通明,其中喧嚣嘈杂好不快活。

青阳郡里鼎鼎有名的大人物俱在其中喝茶吃酒,唱曲听书,温柔乡里做英雄。

浮嫣画舫这个地方不但是温柔乡,也同样是个深不见底的销金窟,教坊司在其中日进斗金,白银是哗啦啦的如这清风河的水,从没停过似的往里进账。

笑得门口老鸨脸上的褶子都开了花,好比一朵九月盛开的秋菊,灿烂生辉。

青阳郡的教坊司专门设的画舫,一般人可是上不去,多少文人才子,风流雅士渴望登上这浮嫣画舫里第四层的怜影小阁,只为一睹那青阳郡头牌苏虞洛,苏小姐的芳容。

有好事者专门设立了《大恒美人志》这苏虞洛可是排得上前三甲的,批字是:淡芙蓉,香旖旎,出水清秀最撩人。满天星,勾人眸,一眼销魂醉英雄。

苏虞洛 字绾宁,被称为芙蓉美人,大恒美人里排第三。

不过啊,这虞洛小姐多数是不见客的,只有那位教坊司的财神爷才能经常与其坐在一起“促膝长谈”

那位财神爷家里可是富可敌国,身上什么都不多就是银子多,教坊司的人看见了都是倒履相迎,那平时赏钱可是没少发。

画舫中,人人左拥右抱,莺莺燕燕翠翠红红,其间充满了女子的娇笑声,小厮的吆喝声,男人的大笑声,声声入耳。

今儿是有人专门请大家听书,青阳城的人都知道,那位喜欢听这一出戏,也便都来捧个场。

“英雄豪杰争斗,顷刻兴亡过手。

青史几行名姓,大恒无数荒丘。

前人田地后人收,说甚龙争与虎斗。

说书唱戏劝人方, 三条大路走中央。

善恶到头终有报, 人间正道是沧桑。

人生在世天天天, 日月如梭年年年。

富贵之家有有有, 贫困之人寒寒寒。

名利二字一堵墙 高人俱在里边藏。

有人跳出墙之外 便是神仙不老方。”

“好!”说书先生这一段贯口引得一阵喝彩,众人纷纷鼓掌。

“话说这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望江这条龙脉之地所过之处,皆是咱儿大恒的土地!

清风河乃是望江的一条支流,一条望江横贯大恒土地,而这一条大江养育了这片沃土,百姓都靠它来讨生活。

但是要说咱这大恒王朝这二十几年能够太平安稳,就不得不提一提当年那个人!”

说到这,说书先生一顿买了个关子:“列位可知道小老儿今日要讲之人啊?”

下面立马有人吆喝:“林大人!”

“林郡守!”

“当然是林郡守啊!”

这个人故事在大恒广为流传,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了,百姓能有今天的生活半数是靠他撑起来的。

说书的清了清嗓子,两眼一瞪,精气神十足

“今儿我要跟您讲的这一出是

京城宰相状元郎,朝堂之上彼其娘

皇上结拜真兄弟,罢官告病回青阳

咱京城二十四年前,大恒王朝的一位惊才绝艳的奇人。

当年自咱这小小的青阳郡 千峰县 前海镇 走出去的一个穷秀才,七步成诗抱得富贵美人归,与咱当今圣上结拜为异性兄弟,二十三岁一路高中状元提出治国十二策,短短六年!就六年!

就用了六年从 从六品的翰林院修撰,一路做成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下,百官之长的当朝宰相。

结果那位当了两年不想当了,扭头告病还乡就回了咱青阳郡,说是在家养着心里舒坦。

皇上那是请御医去医治,可是那位根本没病,就是单纯的不想当了,听说御医黄芷黄大人都头大如斗,诊断不出来,不知如何向皇上汇报。

皇上之后那是更许了重诺,就连亲妹妹都要嫁给他,想把他留住。再许以亲王的爵位,划分封地,人都愣是没回头一下,还是走了。

就是这么硬气儿,就是这么豪横!您猜这人是谁?这人就是——”

说书的狠狠敲了一下惊堂木“啪!”

虽说众人都已猜到,但是那个名字依旧仿佛有着神奇的魔力似的吸引着众人聚精会神。

“当然是咱青阳郡的郡守大人,世子殿下的父亲——林秉 林守拙大人呐!”说书人骄傲的说出这个名字,因为他们这就是青阳郡,就是林郡守所在的地方。

“这林大人当完宰相还不忘咱,自打来咱青阳郡,那是新兴水利,周边百姓的收成翻了一番。地里稻子压弯了腰,百姓腰包也鼓了起来,人人安居乐业,那小日子更是越来越好了。

青阳山上的匪患也是林大人来了之后派兵下令缴了的,之前那是烧杀抢掠残害了不少百姓,打劫过往商队,导致很多商队都不敢从这过,多亏了林大人呐,咱们青阳郡的商队生意才能越做越红火”

一位少年大手一挥:“讲的好,赏!”身边的小厮模样的家丁拿了一锭一百两的白银送到了台上。

说书人朝着少年人拱了拱手:“小世子殿下阔气!”

“你小子,这老林的故事听了千八百遍了,我耳朵都要生茧子了,你咋就听不腻呢?”

边上一位看起来有些瘦弱,一头银丝白发的头发,不看正脸还以为年过花甲,但细细看起来却,好像又年纪不大,面相上只有二十出头的青年人,一边扣着耳朵一边百无聊赖地说着。

在这青阳郡敢称这位少年为“小子”的屈指可数,这位年轻人的身份,可见一斑。

少年人撇了他一眼,也不恼,只是嘿嘿笑道:“陈叔啊,明个儿我就走了,再不听听,怕是听不到咯。”

“就那老小子的故事大恒王朝谁人不知谁人不晓,走到哪都能听到,乐善好施朋友交了不少,同样树敌也是从菜市口排到了京城外,害!

你还是听听你陈叔的传奇故事吧,那要是说起来,可比你那个刻板的爹多了不知几何,哼!”边上的白发的年轻人无奈又不屑的说到。

“来,继续说继续说!”少年磕着瓜子听的津津有味,虽然已经听了很多遍,但是只要听到那个男人的故事依旧佩服的五体投地。

众人也眼巴巴的望着说书人,这故事真是引人入胜。

“咳咳!”说书的清了清嗓子接着说:“虽说这林秉林郡守当年没能当上王爷,当然也不耽误皇上自己认亲。

早在京城林秉还未考上状元的时候,当今圣上还是太子的时候,因为一次酒宴二人对诗便早已相识。

那时大恒顶顶有名的玉风剑仙陈霄临也在其中,陈霄临与二人对诗比剑,对诗可能比不过林秉,但是这剑术绝对是一绝,三人一见如故,相谈甚欢。”

陈叔听到着,忍不住啧啧啧了起来,似乎是有些不服。

“这陈霄临是谁?二十四年前二十二岁入地正境,游历到进城,当年追求他的姑娘从皇城门口排到护城河边。

少年地正境,当年真是玉树临风,武功盖世,打遍京城年轻一代无敌手,境界进步之神速令人咋舌。

其人一手御风剑法出神入化,三十岁进入天玄境,据说在天剑峰上与一女子论剑失败之后就销声匿迹了,但是江湖上还是流传了许多他的传说,自打那之后多少少女失去了怀春的对象啊!”

说书先生说到这,少年有意无意望了望边上的陈叔,陈叔也是几年前来到郡守府,自从他来到府上除了勾栏听曲,就是陪着带着江流离来这教坊司,没有一点高人风范。

“再说这林秉在诗会上七步成诗,写得一首绝句

《决志》

向北提剑斩蛮夷,向东欺身压丸泥。

满腔热血踌躇志,一片冰心家国义。

此诗一出,吸引了当年同在酒宴上的京城巨贾章寿天的小女儿——章凝禾。这章家在京城可谓是商贾巨头,靠着漕运起家,越做越大,家里除了盐铁这类官府掌控的生意之外,基本大小都有涉猎。

同时家里的几个儿子都在京城任职而且官职都不低,章家一年的收入都快比得上大恒半年收的钱了,相传有这么一句话:

望江之水流不干,章家财库底不现。”

对于这句话,青阳郡乃至整个大恒都是深有体会,最有资格站出来说话,因为都受过章家的恩惠。

“这章凝禾 字芊依 也就是现在的郡守夫人,当年跟随林大人一起回到青阳郡,结果随后玉轴圣旨就送到家门口了,皇帝亲封的一品诰命夫人。

当年的章小姐也是京城数一数二的美女,美女配才子,本来就是天生一对。

二人多次在酒宴上相逢,吟诗作对,渐渐熟络,章凝禾早已对林秉芳心暗许,其父也十分看好这个初出茅庐的小子,便将女儿许配给他。

大婚当天,满城张灯结彩,比过年都热闹,光陪嫁的嫁妆就用马车拉了一百辆整。车上全是金银珠宝,绫罗绸缎,京城商户酒楼的大小地契,这些嫁妆的价值简直不能估量。

当时京城有头有脸的人物都来了,京城里大小酒楼摆了三天三夜的流水席,但凡来人都能吃上,比过元日还热闹,毫不夸张的说真是富可敌国!

同年年末 大恒五百七十七年 观元历三十一年 建元先皇驾崩了

而太子皇甫玄合上位 号永和 史称永和元年

永和元年 果然林秉不负众望考上状元,殿试时看见大殿上坐的圣上竟是自己的结拜兄弟,一时间没反应过来,难怪消失了这么,原来是当了皇帝。苟富贵,勿相忘啊!

林秉痴长几岁,还在三兄弟中称大哥,陈霄临排老二,这玄合陛下排老三,还是其中那个最小的。

年轻的玄合陛下刚刚上位,早已没了往日的潇洒闲适,繁重的国事压在他身上,让他有些手忙脚乱,力不从心,现在正为国事烦心呢。

结果结拜大哥林秉当场献治国十二策,为玄合皇帝解了燃眉之急,也保住了大恒土地,更是为百姓陛下安排他做了状元也是名副其实。”

“林大人真乃神人也!”周围看客不禁赞叹道

“更重要的,但凡洪灾旱灾蝗灾,林秉都是带头募捐,没办法,别的不多就是家财多,章家的生意不止做到大恒,周围几国也都有章家的商队。每次林秉都是出大头,解了国库空虚之急,其他百官也不好意思出太少,于是都对林秉咬牙切齿!

首先官拜翰林院修撰从六品,皇上特批林秉可以上早朝进言,见君免跪,这可是莫大的荣誉。

同年生下了大世子林天赐,圣上当即就许下承诺只要是林秉的孩子都以世子相称,地位等同于皇子皇女。自然,小世子您也是如此。”言罢,朝着少年拱了拱手。

永和二年,林秉升至内个侍读学士,为玄合陛下不断出谋划策,北方大旱,林秉带头捐白银五百万两。

永和三年,升至通政司副使上达下听,挖出敌国奸细,并且彻查了一大批人,差点牵连到八王爷身上。”

“我听说林大人还有个绰号,叫林大胆,林大人的单子可是真的大啊”下面有人说着

“是啊是啊,八王爷这种皇亲国戚都敢直接撕破面皮。”

“这八王爷是何许人也啊?

八王爷是玄合陛下的八叔,皇甫建圣 字询宁,建元先帝的弟弟,私下据说手底下有人是敌国的奸细,被林大人揪出来因此结下了梁子。

永和四年升至通政司通政使,夏季南边洪灾爆发,三个郡的粮食都被淹了,涝灾导致三个郡的百姓没粮吃,又是林大人带头捐一千万两白银,那眼睛都带不眨一下。

掌管祭祀的太常卿钱切,非说是新皇上位之后没有举办过祭天,惹怒了祖宗,天上降下的灾祸,要让陛下举行 禘礼 以祭天来平息水患。林大人上去就是一脚,直接给太常卿踹的跌倒在地。

而后指着群臣言道:望江水道本来就年久失修,你们不想着出银子修渠引水,光想着怎么掏空国库,以祭祀为借口,趁机捞得盆满钵满,我看你们是狗胆包天!彼其娘之!”

众人纷纷大笑:“哈哈哈哈,林大人真乃性情中人也!”

“好一个彼其娘之!”

“朝堂之上林郡守可从来没怕过谁!”青阳郡的人对于这一点十分自豪。

“好家伙!朝堂上的人都惊的下巴都快掉下来,太常卿也是八王爷的人,这一脚踹倒的不仅仅是太常卿,更是揣在了八王爷的面皮上。

八王爷更是被他气的咬牙切齿,恨不得生痰其肉。

后来林大人亲自到南边三郡,治理水患 兴修水利,建立了京城到南边的一条运河,京南大运河,打通了水道,靠着这条水路引流解决了南边的水患,还准备发展了漕运和商业,南边三郡又热闹了起来。

这一年二儿子林天涯殿下也刚出生。

永和五年升至都察院左都御史,权利更大了,经常一言不合就和八王爷他们吵起来,吵的陛下也是极为头疼。

不过林大人也是大力整治了朝中底层胥吏贪污受贿之事,打压了一大批人。底层的官职被革的不下数千人,朝廷里怨声载道,对林秉口诛笔伐,弹劾他的奏折堆满了玄合陛下的桌案。

可是陛下压根没理他们,自家大哥,还能斩了不成?不过林大人这一次也确实整顿了朝中沉珂,大恒的朝廷一下亮堂了起来,仿佛撕开了黑夜的遮蔽,终于清明了不少。

陛下也有空找地方跟林秉一起听曲了,朝中上下井井有条,玄合陛下十分满意。”

底下的人吆喝道:“林大人吾辈楷模啊!”

说书人敲了敲桌面,拿起折扇一边轻摇一边说道:“永和六年,老宰相因告病还乡,宰相位置无人可坐。

有人早已垂涎已久,而玄合皇帝力排众议,推举林秉上位:朕意已决,众爱卿休要再提此事!林爱卿是朕选贤举能选出来的,不论是心智还是品性都是一等一的人选,朕既然说出去的话就不会收回!

八王爷再想说什么也没办法了,只能暗自隐忍,偷偷想办法给林大人使绊子。

而林大人用了两年时间把朝中上下治理的井井有条,大恒连年风调雨顺,百姓安居乐业,人人都赞叹林大人的丰功伟绩。

这两年里也是陛下最欢乐的一段时光了,有些时候甚至早朝都不用上,朝中无大事。经常和林大人一起听曲赏花,清闲自在。

永和八年 夏 林大人厌倦了朝中争斗,便告病还乡,玄合陛下极力挽留也没能留住林大人,之后就来到了咱们青阳郡,当了郡守远离了庙堂的喧嚣。”言罢呷了一口茶,说书人笑呵呵的看着对面的年轻人。

而对面这位年轻人自然就是林郡守的小儿子——江流离。

“赏!”少年大手一挥

他就爱听这个,他心里也早就想闯荡江湖了,老是听说书的讲着外面如何精彩,终于快要去自己实践了,心里还有些难耐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