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 > 第九百二十一章 再次启程,寻找水源

老翁感激地连连点头:“多谢二位公子,您们真是好人啊!”

这时,一位中年妇人提着篮子匆匆走过,朱标见状连忙叫住她:“大嫂,请留步。我们有些问题想请教您。”

中年妇人停下脚步,有些惊讶地看着这两位气度不凡的公子:“二位公子有何贵干?”

朱瀚温和地笑道:“大嫂,我们想问问这镇上的生活状况如何?百姓们可有什么难处?”

中年妇人叹了口气,忧心忡忡地说道:“公子有所不知,这镇上虽然看起来热闹,但许多百姓的日子并不好过。特别是那些没有手艺、只能靠卖力气过活的,更是艰难。希望朝廷能多关注我们这些小民的生活。”

朱瀚与朱标认真倾听,不时点头表示理解。每一位百姓的诉求都是他们此行需要关注的重要内容。

离开市集后,朱瀚与朱标又走访了几户人家。每到一处,他们都耐心倾听百姓们的心声,了解他们的实际困难。无论是农田灌溉的问题、赋税过重的抱怨,还是教育资源的匮乏,他们都一一记录在案。

傍晚时分,两人来到了一户简陋的农舍前。农舍的主人是一位年迈的老伯,他热情地邀请朱瀚与朱标进屋坐坐。屋内简陋却干净整洁,老伯忙着为他们倒茶,脸上洋溢着淳朴的笑容。

“二位公子远道而来,真是辛苦了。”老伯感慨地说道,“我们这小地方,难得有贵人光临啊。”

朱瀚微笑着摇头:“老伯言重了,我们是朝廷派来的,了解民情、为百姓排忧解难是我们的职责所在。”

老伯叹了口气,眼中闪过一丝忧虑:“公子啊,我们这地方缺水严重,庄稼收成一直不好。官府虽然有些赈济,但总是杯水车薪啊。”

朱瀚闻言,目光更加凝重。他缓缓开口,声音温和而坚定:“老伯,您放心,我们深知缺水对庄稼收成的影响。这次我们微服私访,正是为了深入了解百姓的疾苦,并寻找解决之道。”

老伯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希望的光芒:“二位公子若能帮我们解决这缺水的问题,那可真是我们全村人的大恩人啊!”

朱标接过话茬,语气诚恳:“老伯,您言重了。我们是朝廷的臣子,为百姓谋福祉是我们的本份。关于缺水的问题,我们打算从两方面着手解决。”

朱瀚接着说道:“首先,我们会建议朝廷加大对农田水利设施的投入,比如修建更多的水库和灌溉渠道,以储存和合理分配水资源。”

老伯听后,眼中闪烁着激动的光芒:“这法子好!若真能如此,咱们的地里就再也不用怕旱灾了。”

朱瀚微笑着点头,继续说道:“其次,我们还想鼓励村民们自己动手,利用地形优势,挖掘水井或修建蓄水池,增加自给自足的能力。当然,这需要一定的技术和资金支持,我们会尽力向朝廷申请相关援助。”

老伯连连点头,感激地说:“二位公子真是想得周到,咱们村里人虽不识字,但力气有的是,只要有了方向,咱们一定能把这事儿办好!”

朱瀚与朱标相视一笑,心中满是对未来的期许。

“老伯,您放心,我们不会只是说说而已。”朱瀚语气坚定地对老伯说道,“我们会尽快将这里的情况上报给朝廷,争取早日得到援助。同时,我们也会留下一些人手,帮助指导村民们如何挖掘水井和修建蓄水池。”

老伯闻言,眼眶微红,激动地握住朱瀚的手:“公子,您真是活菩萨下凡啊!我们全村老小都感激不尽!”

朱标也走上前来,温言安慰道:“老伯,您别激动,这是我们应该做的。不过,在朝廷的援助到来之前,村民们也得自己想办法,共同度过难关。”

老伯点头称是,眼中闪烁着决心:“公子说得是,我们村虽然穷,但力气有的是。只要有了方向,咱们一定能自己先干起来!”

朱瀚见状,心中甚感欣慰,他转头对朱标说道:“殿下,我们可以先组织一部分青壮年,由我们指导他们挖掘试验井,看看地质条件是否适合。同时,也可以派人去邻近有水井的村庄学习经验。”

朱标点头赞同:“瀚王叔言之有理,我这就去安排人手,确保工作能尽快展开。”

说罢,朱标立刻行动起来,召集了几位看起来身强力壮的青年村民,简短地说明了情况,并分配了任务。青年们虽然面露疑惑,但看到朱瀚与朱标如此诚恳,也都纷纷表示愿意一试。

朱瀚则留在老伯家中,详细询问了村里的具体情况,包括水源分布、历史上是否有成功挖掘水井的案例等。老伯一一作答,还特意找来了村里的几位老人,他们围坐在一起,热烈地讨论起来。

“咱们村东边那块地,我记得小时候那附近有条小溪,后来干涸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回忆道,“但那块地下面应该有水脉,不然以前怎么会有小溪呢?”

朱瀚闻言,眼睛一亮:“这线索很重要!我们可以先派人去勘探那块地,看看是否适合挖掘水井。”

老伯和其他老人也纷纷点头赞同,表示愿意配合工作,提供一切可能的帮助。

与此同时,朱标那边的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他带着青年村民们来到预定的试验井位置,亲自示范如何挖掘、如何测量水位等。青年们虽然辛苦,但看到朱标亲自上阵,也都干劲十足。

朱标一边挥汗如雨地指导着青年们挖掘,一边不时抬头望向远方,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大伙儿,加把劲!我们挖的不仅仅是一口井,更是全村人的未来!”朱标的声音穿透了劳作的喧嚣,激励着每一个人。    青年小张擦了擦额头的汗水,喘息着问道:“太子殿下,咱们这真的能挖出水来吗?村里人盼了多少年了。”

朱标放下手中的铲子,走到小张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语气坚定地说:“小张,你要相信,只要我们不放弃,总会有希望。而且,瀚王叔和我已经派人去勘探那块地了,据说那里有水源的可能性很大。”

小张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光亮,他点了点头,重新拿起铲子,更加卖力地挖了起来。周围的青年们也纷纷受到鼓舞,挖掘的速度明显加快。

与此同时,朱瀚在老伯家中,与几位老人围坐在一起,仔细询问着关于水源的线索。老伯从屋里翻出一张泛黄的地图,指着上面的一片区域说:“这里,就是我们小时候那条小溪流过的地方。我记得很清楚,那时候水可清了。”

朱瀚接过地图,仔细端详着,不时用笔记下关键信息。他转头对老伯说:“老伯,您提供的这些线索非常重要。我们会尽快安排人手去勘探,争取早日找到水源。”

老伯感激地点了点头,眼中闪烁着泪光:“公子,您真是我们的大救星啊!我们全村人都盼着这一天呢。”

朱瀚连忙扶起老伯,温和地说:“老伯,您别这么说。我们是朝廷派来的,为百姓排忧解难是我们的职责。您放心,我们一定会尽全力帮助大家的。”

这时,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一名侍从匆匆进来禀报:“瀚王殿下,太子殿下那边传来消息,试验井已经挖到一定深度了,似乎有水流的声音!”

朱瀚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喜色,他连忙站起身,对老伯说:“老伯,好消息!试验井那边有进展了,我们一起去看看!”

老伯激动地站起身,连声说:“好!好!咱们这就去!”

一行人匆匆赶到试验井边,只见朱标正站在井边,仔细倾听着井下的声音。他见到朱瀚和老伯等人赶来,连忙招手示意他们过来。

“瀚王叔,您听,这声音是不是水流声?”朱标指着井下,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朱瀚俯下身,将耳朵贴近井口,仔细聆听了一会儿,然后站起身,激动地说:“没错!这确实是水流声!我们找到水源了!”

村民们闻讯纷纷围拢过来,他们脸上洋溢着难以置信的笑容,有的人甚至激动地流下了眼泪。老伯更是双手合十,喃喃自语:“感谢上苍,感谢朝廷,感谢二位公子!”

朱瀚转身对村民们说:“乡亲们,这只是第一步。接下来,我们会继续勘探,争取找到更多的水源,并帮助大家挖掘更多的水井。同时,我们也会向朝廷申请资金和技术支持,确保大家都能用上干净的水。”

朱瀚的话语如同春风一般,吹进了每个村民的心田,他们眼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仿佛已经看到了未来清冽甘甜的井水。

“公子,您真是活菩萨转世啊!”一位中年妇人激动得热泪盈眶,她紧紧抓着朱瀚的衣袖,声音中带着几分哽咽,“我们盼了多少年,就盼着能有口井,能让家里的娃子喝上干净的水,现在终于有望了!”

朱瀚连忙扶住妇人的肩膀,温言安慰道:“大嫂,您快别这么说。我们是朝廷派来的,为百姓排忧解难本就是我们的职责所在。您放心,我们一定会尽全力帮助大家找到水源,挖出水井。”

这时,一位年轻小伙子,小李,兴奋地插话道:“二位公子,要是真能找到水源,挖出水井,我们村以后就不怕干旱了!家里的地也能多收几成粮食,日子也能好过些!”

朱标见状,也加入了对话,他拍了拍小李的肩膀,鼓励道:“小伙子,你说得对!有了水源,咱们的日子就有奔头了。不过,找水源、挖水井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努力。”

小李重重地点了点头,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太子殿下放心,我们一定听您的吩咐,好好干!只要能让我们村有水喝,再苦再累我们也愿意!”

朱瀚望着村民们满怀希望的脸庞,心中充满了感动与责任。他转身对朱标说:“殿下,我看咱们现在得赶紧行动起来。试验井既然已经有了进展,咱们就得趁热打铁,继续勘探,争取多找几个水源点。”

朱标点头赞同:“瀚王叔说得对,时间不等人。我马上去安排人手,分组进行勘探,同时让工匠们准备挖掘工具,一旦确定水源位置,立刻动手开挖。”

朱瀚想了想,补充道:“还有,咱们得请几位经验丰富的老工匠来指导挖掘工作,确保挖掘过程安全高效。另外,也得派人去邻近的村庄学习他们挖掘水井的经验,少走弯路。”

老伯在一旁听得连连点头,感激地说:“二位公子真是考虑周到,我们村里虽然穷,但人多力量大,只要有了方向,咱们一定能把这事儿办好!”

朱瀚微笑着点头,对老伯说:“老伯,您放心,我们会一直在这里,直到水井挖成为止。”

老伯闻言,更是激动不已,他拉着朱瀚和朱标的手,连声道谢:“真是太好了,真是太好了!我们全村人都感激不尽啊!以后二位公子若是路过我们村,一定要来家里坐坐,让我们好好款待二位!”

朱瀚和朱标连忙谦逊地表示这是他们应该做的,不必言谢。随后,两人便开始紧锣密鼓地安排起后续的工作。

村民们也纷纷自发地加入到勘探和挖掘的行列中,他们有的负责清理现场,有的搬运工具材料,还有的负责后勤保障,整个村庄呈现出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经过连日来的紧张勘探与挖掘,试验井的成功让村民们看到了希望,整个村庄都沉浸在一片喜悦与期待之中。

次日清晨,朱标召集了所有参与勘探和挖掘的村民,站在村中的老槐树下,声音洪亮地宣布:“乡亲们,我们的试验井已经成功出水,这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但我们的任务还没有结束,我们要继续寻找更多的水源,为村子带来更多的希望。”(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