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 > 第九百零六章 剿灭山贼,班师回朝

这时,赵参军走上前来,轻声禀报道:“王爷,此行回朝,我们还需准备详尽的战报,向陛下和朝中重臣汇报战况及改革进展。此外,关于边疆防御与民生改善的建议,也需整理成册,以备呈上。”

随着夕阳西下,队伍在一片宁静的山谷中扎营休息。篝火再次燃起,将士们围坐一圈,分享着战斗中的趣事与感悟,朱瀚也参与其中。

一名年轻士兵鼓起勇气,对朱瀚说道:“王爷,我原本只是乡下一个普通的农夫,因战乱被迫从军。但跟着您,我学会了勇敢与责任。我希望有一天,能像您一样,保护更多的人。”

朱瀚微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鼓励道:“每个人都有成为英雄的潜力。只要你心怀正义,勇于担当,你就能成为自己和他人的守护者。记住,英雄不问出处,只看你的行动。”

随着大军缓缓驶入京都的城门,百姓们早已自发地聚集在道路两旁,手持鲜花与彩旗,脸上洋溢着喜悦与期盼。阳光透过稀疏的云层,洒在每一寸土地上,为这盛大的归来增添了几分庄严与温暖。

“王爷回来了!王爷回来了!”人群中不知是谁先喊了一声,随即,欢呼声、掌声此起彼伏,响彻云霄。孩童们在人群中穿梭嬉戏,老人们则眼含泪光,满含敬意地望着这位年轻的英雄。

朱瀚骑在马上,望着两旁热情洋溢的百姓,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感动与责任。他缓缓举起手,向百姓们致意,那一刻,仿佛时间静止,所有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

“王爷千岁!王爷千岁!”百姓们的呼喊声更加响亮,他们纷纷跪倒在地,以最朴素的方式表达着对朱瀚的崇敬与感激。

朱瀚见状,连忙策马靠近,用温和而坚定的声音说道:“乡亲们请起,朱瀚何德何能,受如此大礼。保卫大明,守护家园,乃是我等将士之本份。看到你们安居乐业,我心甚慰。”

这时,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颤巍巍地走上前来,手持一束野花,眼中闪烁着泪光:“王爷,老朽代表京都百姓,感谢您为我们驱逐外敌,带来和平。您是大明的脊梁,是百姓的守护神!”

朱瀚连忙下马,亲手接过老者手中的野花,深鞠一躬:“老丈言重了,朱瀚不过尽己所能,实不敢当此赞誉。是大明子民共同的努力,才换来了今日的安宁。”

老者激动地点点头,周围的百姓也纷纷附和,气氛热烈而感人。

就在这时,一名身着官服的官员匆匆走来,向朱瀚行礼道:“下官京都知府李大人,特来迎接王爷凯旋。王爷一路辛苦,下官已备下酒宴,为王爷及众将士接风洗尘。”

朱瀚微微一笑,回礼道:“李大人有心了。不过,接风洗尘之事暂且放一放。本王更关心的是京都的民生与防务。不知近来可有何异动?”

李大人闻言,神色一凛,正色道:“回王爷,近来京都倒也算安宁。但边疆战事频发,朝中亦有不少风波。幸得王爷力挽狂澜,方保我大明基业稳固。”

朱瀚轻轻点头,目光深邃:“边疆虽安,但朝中之事亦不可掉以轻心。李大人需加强戒备,以防不测。同时,民生之事亦需时刻关注,确保百姓安居乐业。”

李大人闻言,连忙应道:“王爷所言极是,下官定当尽心竭力,确保京都安宁与民生和谐。至于庆功宴,乃是陛下亲自吩咐筹备,以表彰王爷及众将士的赫赫战功,还望王爷务必赏光。”

朱瀚微微一笑,目光中透露出对陛下的感激:“既是陛下盛情,朱瀚自当遵命。请李大人带路,我们一同前往皇宫赴宴。”

李大人躬身一礼,随即引路前行。沿途,京都的百姓纷纷驻足观看,有的还高声欢呼,向朱瀚表达敬意。朱瀚不时向百姓挥手致意,脸上洋溢着谦逊而温暖的笑容。

抵达皇宫,朱瀚与众将士在李大人的引领下步入宴会厅。厅内灯火辉煌,丝竹之声悠扬,一派喜庆祥和之景。宴会桌上,珍馐佳肴琳琅满目,美酒佳酿香气扑鼻。

朱瀚步入宴会厅,只见陛下已端坐于主位之上,面带微笑,目光中满是赞许与期待。他连忙上前,行三跪九叩之礼:“臣朱瀚,参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陛下哈哈一笑,伸手虚扶:“瀚王免礼,快快请起。今日乃是你的庆功宴,朕特设此宴,以表彰你及众将士的赫赫战功。”

朱瀚起身,恭敬答道:“臣不过尽忠职守,幸得陛下信任与将士们用命,方有今日之胜。此功非臣一人所有,乃全体将士共同之力。”

陛下点头称赞:“瀚王谦逊,实乃我大明之福。来,朕与你共饮此杯,为今日之胜庆贺!”

朱瀚接过侍从递上的酒杯,与陛下轻轻一碰,一饮而尽。随后,宴会正式开始,乐声悠扬,宾客们觥筹交错,气氛热烈而欢快。

宴会期间,不少朝臣纷纷上前向朱瀚敬酒,表达敬意与祝贺。朱瀚一一回敬,言语间谦逊有礼,又不失大将风范。

一位老臣捋着胡须,感慨道:“瀚王此番出征,不仅大破敌军,更彰显了我大明将士的英勇与智慧。老臣佩服之至!”

朱瀚连忙谦逊道:“老大人谬赞了,朱瀚不过尽己所能,实不敢当此赞誉。倒是老大人深谋远虑,为我大明江山稳固立下汗马功劳。”

这时,一位年轻官员也上前敬酒,满脸敬仰:“瀚王殿下,末将自幼便听闻您的英勇事迹,心中仰慕已久。今日得见真人,实乃三生有幸!”

朱瀚微微一笑,鼓励道:“年轻人有志气是好事,但切记要脚踏实地,勤勉努力。我大明江山需要你们这一代人来守护。”

宴会进行到高潮时,陛下突然开口道:“瀚王,此番你立下不世之功,朕心甚慰。然边疆未定,朝中亦需改革图强。你意下如何?”

朱瀚闻言,正色道:“陛下圣明,边疆虽安,但隐患犹存。朝中改革亦是刻不容缓。臣愿与诸位大人共同努力,为我大明之繁荣昌盛贡献绵薄之力。”

陛下点头赞许:“好!有瀚王此言,朕心甚安。来,我们再饮一杯,为大明之未来干杯!”

众宾客纷纷响应,举杯共饮,宴会厅内再次响起欢声笑语。朱瀚目光坚定,心中已暗暗规划起接下来的行动。

这时,一位身着华丽朝服的中年大臣站起身,对朱瀚拱手道:“瀚王殿下,此次边疆大捷,实乃我大明之幸。然朝中亦有不少事务亟待处理,特别是改革之事,殿下可有良策?”

朱瀚微微一笑,回礼道:“大人所言极是,改革之事,关乎国本,不可不慎。本王以为,当从吏治入手,严惩贪腐,提拔贤能,方能正本清源。”

另一名年轻朝臣闻言,眼中闪烁着光芒,急切地问道:“殿下所言甚是,但如何确保改革措施能够顺利推行,不被既得利益者阻挠?”

朱瀚沉吟片刻,语气坚定:“改革之路,必定荆棘满布。但只要我们心系百姓,秉持公正,自能赢得民心。同时,需加强监察,对阻碍改革者严惩不贷,方能确保改革顺利进行。”

陛下闻言,微微点头,眼中露出赞许之色:“瀚王所言,深得朕心。改革之事,关乎国家兴衰,朕将全力支持瀚王。”

这时,一位老臣缓缓起身,语气中带着几分忧虑:“陛下,瀚王,改革虽好,但恐引起朝中动荡,需三思而后行。”

朱瀚微微一笑,拱手道:“老大人所言极是,改革之路需谨慎行事。但正因如此,我们更需坚定信念,勇往直前。本王愿与诸位大人共谋大计,确保改革平稳推进。”

陛下见状,满意地点点头,目光扫过在座众臣,沉声道:“诸卿所言,皆有道理。改革之事,关乎国家未来,需集思广益,共同商议。瀚王,此事便交由你全权负责,朕将全力支持你。”

朱瀚闻言,心中涌起一股暖流,连忙躬身行礼:“臣定当竭尽全力,不负陛下厚望。”

这时,一名身着素衣的文士缓缓步入宴会厅,手持一卷竹简,对朱瀚拱手道:“瀚王殿下,下官有一言相告。”

朱瀚见状,连忙起身相迎:“先生请讲。”

文士微微一笑,展开竹简,朗声道:“改革之事,非一日之功。殿下需有恒心与毅力,方能成就大事。同时,当广开才路,不拘一格。朝中不乏有识之士,愿为殿下分忧解难。”

朱瀚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敬佩:“先生之言,如醍醐灌顶。本王定当铭记于心,广开才路,不拘一格。”

朱瀚闻言,心中暗自点头,对文士的见解颇为赞同。他转身面向宴席上的众臣,眼神中透露出几分坚毅与决心:“诸位大人,正如先生所言,改革之路虽长且艰,但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广开才路,不拘一格,定能为我大明开创一个更加繁荣昌盛的未来。”

这时,一位中年朝臣站起身来,拱手问道:“瀚王殿下,关于改革的具体措施,不知殿下心中可有成算?”

朱瀚微微一笑,目光扫过众臣,缓缓说道:“具体措施尚需细细筹谋,但本王心中已有初步构想。首先,本王打算从整顿吏治入手,严惩贪腐,提拔贤能。同时,加强法制建设,明确律法,让百官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另一位年轻朝臣闻言,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殿下所言极是,整顿吏治乃改革之根本。但朝中贪腐之风根深蒂固,殿下可有良策以彻底根除?”

朱瀚沉吟片刻,沉声道:“根除贪腐,非一日之功。本王打算设立专门机构,如都察院,负责监察百官,确保朝纲清明。同时,鼓励百姓举报贪腐,对举报属实者给予重赏,以此激发民间反腐热情。”

一位老臣闻言,眉头微皱,似乎有所顾虑:“殿下此举虽好,但恐引起朝中动荡,甚至激起反抗。”

朱瀚微微一笑,语气坚定:“老大人所言不无道理,但改革之路,岂能因畏惧动荡而止步不前?本王已做好万全准备,定能确保改革平稳推进。同时,本王也会加强与朝中清流之士的联系,共同抵御改革路上的风雨。”

这时,一直未曾发言的太子朱标缓缓站起身来,目光中满是坚定与支持:“瀚王叔所言极是,孤王亦认为改革乃大明之根本。孤王愿全力支持瀚王叔,共同推动改革大业。”

朱瀚闻言,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看向太子,眼中满是欣慰与感激:“殿下能有此心,实乃大明之幸。瀚王定当竭尽全力,不负殿下厚望。”

宴会继续进行,但气氛已悄然发生了变化。众臣们开始更加积极地讨论起改革的具体措施,纷纷提出自己的见解与建议。

朱瀚坐在主位上,时而点头赞同,时而沉思不语,心中却在默默盘算着如何将这些建议融入自己的改革计划中。

突然,一位平日里与朱瀚政见不合的朝臣站起身来,语气中带着几分挑衅:“瀚王殿下,改革虽好,但殿下能否保证改革不会损害朝中既得利益者的利益?若是因此引发朝野动荡,殿下又该如何应对?”

朱瀚微微一笑,目光如炬:“既得利益者之利益,自当在改革中受到考验。但本王可以明确告诉诸位,改革之目的在于强国富民,而非损人利己。对于那些阻碍改革、损害国家利益的既得利益者,本王定将严惩不贷。同时,本王也会尽力确保改革过程中的公平公正,让每一个朝臣都能感受到改革的善意与温暖。”

此言一出,宴会厅内顿时安静下来。众臣们面面相觑,似乎都在思考着朱瀚的话。片刻之后,一位清流之士站起身来,拱手说道:“瀚王殿下高瞻远瞩,微臣佩服。微臣愿与殿下共谋改革大业,为大明之未来贡献绵薄之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