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 > 第八百九十八章 敌军凶猛,哄抬物价

朱瀚紧握长枪,目光坚定:“传令下去,全军坚守阵地,不可退缩!同时,命斥候继续探查敌军动向,寻找反击之机!”

他转身对身旁的副将说道:“李副将,你务必确保斥候们的安全,他们的情报对我们至关重要。”

李副将拱手领命,声音坚定:“末将领命,定当竭尽全力保护斥候,确保情报无误。”

这时,一名身负重伤的士兵被抬到朱瀚面前,他挣扎着想要起身行礼,却被朱瀚轻轻按住。士兵眼中闪烁着不屈的光芒,用尽最后的力气说道:“王爷,敌军攻势太猛,我们的箭矢和滚木礌石快要用尽了……”

朱瀚闻言,眉头紧锁,他看向负责后勤的王将军:“王将军,补给情况如何?”

王将军面露难色,但依旧坚定回答:“王爷,补给线遭到敌军袭扰,物资运送受阻。不过,末将已派精锐部队前去护送,相信很快便能恢复供应。”

朱瀚点头,目光中透露出决绝:“好,告诉将士们,坚持就是胜利。我们绝不能放弃任何一寸土地,任何一名兄弟。”

就在这时,一名斥候满身尘土,跌跌撞撞地冲进营帐,喘息未定便急声禀报:“王爷,敌军后方出现异动,似乎有大批援军正赶来增援!”

朱瀚眼中闪过一丝冷厉,他迅速分析战局,沉声下令:“张将军,你即刻率领精锐骑兵,绕道敌军后方,务必截断其援军之路。记住,务必小心行事,不可恋战。”

张将军领命,眼中闪烁着战意:“末将领命,定不负王爷所托!”言罢,他转身匆匆离去,召集麾下骑兵准备突袭。

朱瀚又转向李副将:“你继续加强斥候侦查,务必掌握敌军所有动向。同时,通知所有将领,准备迎接更加激烈的战斗。”

李副将躬身应命,随即转身离去,营帐内只剩下朱瀚和几位心腹幕僚。朱瀚深吸一口气,目光如炬,对众人说道:“此战关乎大明安危,更关乎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死荣辱。我们必须同舟共济,共克时艰。”

赵参军上前一步,声音坚定:“王爷放心,我等誓死追随王爷,共赴国难。”

李先生也点头附和:“王爷所言极是,我等必当竭尽全力,助王爷一臂之力。”

正当众人商议之际,一名亲卫匆匆步入营帐,单膝跪地禀报:“王爷,京城传来急报,太子殿下已命户部加紧筹措物资,不日即可送达边疆。”

朱瀚闻言,脸上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好!太子殿下此举,无疑为我们增添了几分胜算。传令下去,让将士们知道这一消息,提振士气。”

亲卫领命而去,营帐内再次陷入短暂的沉默。朱瀚望着窗外的战火,心中既有忧虑也有坚定。

与此同时,在朱棣的府邸中,气氛同样凝重。朱棣坐在书房内,手中把玩着一枚精致的玉扳指,眼神中闪烁着冷峻的光芒。一名心腹谋士匆匆步入书房,低声禀报:“殿下,清流之士在民间的声势越来越大,朝野上下对殿下的不满也日益增多。”

朱棣冷哼一声,将玉扳指重重拍在桌上:“这些只会空谈的书生,竟敢与本王为敌!传令下去,让探子们加紧行动,务必找到他们的把柄,给他们一个深刻的教训。”

心腹谋士领命欲去,却又被朱棣叫住:“还有,加强对瀚王府的监视,特别是瀚王的家人。本王就不信,找不到他们的软肋。”

心腹谋士躬身应命,正欲退下,朱棣又补充道:“另外,联络朝中那些对瀚王不满的官员,给他们提供更多的支持,让他们在朝堂上更加积极地攻击瀚王。”

心腹谋士领命,正欲转身离去,朱棣却似乎又想起了什么,叫住了他:“等等,还有一事需注意。清流之士虽无实权,但他们在民间的影响力不容小觑。务必让探子们注意他们的动向,尤其是他们集会或发表言论之时,我们要第一时间掌握情报。”

心腹谋士点头应承,心中暗自盘算着如何更加周密地布置探子网络,确保不漏掉任何一丝风吹草动。他躬身行礼后,匆匆退下执行命令。

书房内再次只剩下朱棣一人,他轻抚着手中的玉扳指,眼神中透露出深沉的思考。

“哼,朱瀚啊朱瀚,你虽智勇双全,但本王岂是那么容易被你看穿的?”朱棣自言自语道,嘴角勾起一抹冷笑,“本王不仅要赢你,更要赢得漂亮,让所有人都知道,这大明江山,终究还是要靠本王来稳固。”

正当朱棣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时,书房外传来轻轻的敲门声,一名侍从恭敬地禀报道:“殿下,户部尚书求见,有紧急公务需当面禀报。”

朱棣微微皱眉,但随即恢复了平静,沉声道:“让他进来。”

户部尚书匆匆步入书房,神色略显紧张,不敢有丝毫怠慢。行礼毕,他连忙开口道:“殿下,边疆战事吃紧,粮草辎重供应不继,臣特来请示对策。”

朱棣闻言,目光一凛。他沉声道:“户部务必全力筹措,不得有误。同时,可联络地方富商,以平价收购粮食,确保补给线畅通无阻。”

户部尚书闻言,心中稍安,但随即又面露难色:“殿下,地方富商虽有余粮,但恐其借机抬价,于国不利。”

朱棣冷笑一声,眼中闪过一丝狠厉:“抬价?哼,你告诉他们,若敢哄抬物价,扰乱军心,本王定不轻饶!同时,派钦差前往监督,确保粮草公平交易,违者严惩不贷!”

户部尚书心中一震,连忙躬身应诺:“臣遵命,即刻去办。”言罢,匆匆退下,心中暗自庆幸自己及时得到了朱棣的明确指示。

与此同时,在朱瀚的书房中,气氛同样凝重。朱瀚正与几位心腹幕僚商讨着如何应对朱棣的攻势。赵参军匆匆步入书房,神色紧张地禀报道:“王爷,京城传来消息,朱棣正加紧对清流之士的打压,同时加强了对瀚王府的监视。”

朱瀚闻言,眉头紧锁,但他很快恢复了冷静,沉声道:“朱棣此举,意在动摇我们的根基。我们必须加强防范,同时加大对清流之士的支持力度,确保他们在朝野中的声音不被淹没。”

李先生接过话茬,语气坚定:“王爷所言极是。我们可以秘密联络那些对朱棣不满的地方官员和士绅,形成一股民间力量,与清流之士遥相呼应,共同对抗朱棣。”

朱瀚点头赞同,目光中透露出赞许:“此计甚妙。李先生,此事便交由你全权负责,务必小心行事,确保万无一失。”

李先生躬身领命,正欲退下,却又似想起什么,犹豫片刻后说道:“王爷,还有一事需禀报。边疆将士浴血奋战,士气高昂,但粮草补给若不能及时送达,恐生变故。”

朱瀚闻言,脸色一沉。他沉声道:“传令下去,让户部务必加紧筹措粮草,同时派遣精锐部队护送补给线,确保万无一失。”

赵参军领命欲去,朱瀚却又叫住了他:“还有,加强与太子殿下的联络,确保他能及时得知边疆和京中的情况,共同应对朱棣的攻势。”

赵参军应声道:“末将领命,即刻去办。”转身欲行,却又似想到什么,回头说道,“王爷,还有一事需留意,朝中那些对改革持观望态度的朝臣,我们是否也需加强联络,争取他们的支持?”

朱瀚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深思:“确实,这部份朝臣的态度至关重要。你派人私下接触,向他们阐明改革的意义与紧迫性,同时承诺给予他们一定的政治利益,以换取他们的支持。”

赵参军领命而去,书房内再次陷入片刻的宁静。朱瀚轻轻揉了揉太阳穴,显得有些疲惫,但眼神依旧坚定。这时,李先生上前一步,轻声说道:“王爷,您连续数日未曾好好休息,身体要紧。不如先去小憩片刻,待赵参军等人传来消息再做定夺。”

朱瀚摇了摇头,笑道:“无妨,国事为重。不过,李先生所言极是,本王确实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这样吧,你去准备些清淡的茶饮,本王稍作休息便好。”

李先生躬身退下,不久便端来一杯热腾腾的香茗。朱瀚轻抿一口,茶香四溢,让他紧绷的神经稍稍放松了些。

正当他闭目养神之际,门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紧接着一名亲卫匆匆步入书房,单膝跪地禀报道:“王爷,边疆急报!敌军突然改变战术,派遣精锐小队绕过我军防线,意图偷袭我军粮草辎重!”

朱瀚闻言,猛地睁开双眼,眼中闪过一丝冷厉:“好个狡猾的敌军,竟敢行此险招!传令下去,立即加强粮草营地的守卫,同时派遣精锐骑兵前往拦截敌军小队。务必确保粮草安全,不得有误!”

亲卫领命而去,书房内再次陷入紧张的氛围。朱瀚站起身,来回踱步,心中暗自盘算着如何应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

与此同时,在朱棣的府邸中,气氛同样紧张。朱棣正站在窗前,凝视着夜色中的京城,手中把玩着一枚精致的玉扳指,眼神中闪烁着冷峻的光芒。一名心腹谋士匆匆步入书房,低声禀报道:“殿下,探子来报,瀚王府加强了戒备,似乎对我方的监视有所察觉。”

朱棣微微点头,嘴角勾起一抹冷笑:“瀚王果然不简单。不过,他越是谨慎,越是说明他心中有鬼。传令下去,让探子们更加隐蔽行事,务必找到瀚王府的破绽。”

心腹谋士领命欲去,朱棣却又叫住了他:“还有,关于清流之士那边,我们的行动进展如何?”

心腹谋士躬身答道:“殿下放心,清流之士在民间的声势虽大,但朝中不少官员对他们的言论持怀疑态度。我们正利用这一点,散布谣言,挑拨他们与瀚王的关系。”

朱棣满意地点了点头:“很好,继续加大力度。同时,联络朝中那些对瀚王不满的官员,给他们提供更多的证据和支持,让他们在朝堂上更加积极地攻击瀚王。”

心腹谋士领命退下,书房内再次只剩下朱棣一人。他缓缓转身,目光深邃地望向远方,心中暗自盘算着下一步棋。

“王爷,敌军小队已被我军成功拦截,粮草营地安然无恙!”一名传令兵匆匆跑来,神色激动地禀报道。

朱瀚闻言,脸上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好!传令下去,嘉奖那些英勇的将士们。同时,加强警戒,防止敌军再次偷袭。”

传令兵领命而去,朱瀚的目光却并未因此放松,反而更加凝重。

“王爷,朱棣此人心机深沉,我们不可不防。”赵参军走上前来,低声提醒道。

朱瀚微微点头,沉声道:“不错,朱棣此人狡猾多变,我们必须步步为营,不可有丝毫大意。传令下去,加强情报收集,务必掌握朱棣的每一步行动。”

李先生也上前一步,补充道:“王爷,我还建议我们加强与朝中清流之士的联系,确保他们在关键时刻能为我们发声。同时,也需防范朱棣利用他们的名声制造事端。”

朱瀚点头表示赞同:“李先生所言极是,此事就交给你去办。务必确保清流之士的安全,并让他们了解我们的真实意图。”

正当三人商议之际,一名斥候风尘仆仆地闯入营帐,单膝跪地急报:“王爷,有紧急情报!朱棣在朝中散布谣言,说王爷此次清查贪腐,实则是为了排除异己,巩固自身地位。”

朱瀚闻言,眉头紧锁,眼中闪过一丝怒意:“朱棣此人,果然卑鄙无耻。传令下去,让所有参与清查贪腐的官员保持低调,不得泄露任何行动细节。同时,加强舆论引导,让百姓和百官看清真相。”

赵参军领命欲去,却又似想起什么,转身问道:“王爷,朝中那些对改革持观望态度的朝臣,我们是否也需采取一些措施,以争取他们的支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