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 > 第八百九十六章 清查贪腐,朱棣的反击

朱瀚点头赞同:“李先生所言极是。我们要让所有人知道,这次清查贪腐,绝非儿戏,也非个人恩怨,而是为了大明的未来。”

这时,一名负责情报的幕僚匆匆步入书房,神色紧张:“王爷,有紧急情况!朝中开始流传一些不利于您的谣言,说您此次清查贪腐,实则是为了排除异己,巩固自己的地位。”

朱瀚闻言,眉头紧锁,但随即舒展开来,冷笑一声:“哼,这些手段,我早已料到。传令下去,让所有参与调查的人员保持低调,不得泄露任何行动细节。同时,加强京城内的情报网,务必查出这些谣言的源头。”

赵参军领命而去,书房内再次陷入沉思。朱瀚深知,这是一场心理与智慧的较量,稍有不慎,便可能满盘皆输。

与此同时,在朱棣的府邸中,他正得意地品着茶,听着心腹谋士的汇报。

“殿下,一切正如您所料,朝中已经开始流传对瀚王不利的谣言。”年轻谋士满脸兴奋地说道。

朱棣微微一笑,眼中闪过一丝得意:“好,这只是第一步。接下来,我们要让那些对朱瀚不满的朝臣站出来,公开质疑他的动机。”

老谋士微微皱眉,提醒道:“殿下,此举虽能暂时扰乱瀚王的视线,但长此以往,恐怕会引起陛下的不满。”

朱棣轻轻摇头,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自信:“老谋士多虑了。陛下虽然英明,但朝中事务繁多,他不可能事无巨细都了如指掌。我们只需把握好分寸,便能让瀚王自顾不暇。”

年轻谋士附和道:“殿下所言极是。而且,我们还可以利用那些对瀚王不满的朝臣,在朝堂上制造更多的混乱,让瀚王疲于应付。”

朱棣点头,眼中闪烁着狡黠的光芒:“很好,就按照这个计划行事。不过,切记要小心行事,不可留下任何把柄。”

在朝堂之上,一场关于朱瀚清查贪腐动机的辩论悄然展开。一些原本对朱瀚心存不满的朝臣,在朱棣的暗中推动下,纷纷站出来质疑朱瀚的动机。

“瀚王殿下此次清查贪腐,是否别有用心?臣等心中存疑。”一位朝臣站了出来,言辞犀利。

朱瀚面不改色,从容应对:“本王此次清查贪腐,乃是为了大明江山的长治久安,为了陛下的重托,为了百姓的福祉。若有人对本王心存疑虑,大可提出证据,本王自当一一解答。”

太子朱标见状,也站了出来,声音坚定:“孤相信瀚王叔的为人,也相信他此次清查贪腐的决心。诸位卿家若有疑虑,不妨以事实为依据,以证据说话。”

朝堂之上,气氛一时之间剑拔弩张,众臣的目光在朱瀚与质疑他的朝臣之间来回游移,似乎都在等待着接下来更为激烈的交锋。

质疑朱瀚的朝臣中,一位平日便与朱瀚政见不合的大臣站了出来,声音中带着几分挑衅:“瀚王殿下言之凿凿,但人心隔肚皮,谁又能保证殿下心中所想,真如殿下所说那般纯粹呢?”

朱瀚闻言,面色不改,眼神却更加坚定:“本王行事,向来光明磊落。若有人质疑本王动机不纯,大可上呈证据,由陛下明断。而非在此空口无凭,妄加揣测。”

太子朱标此时站得更直了,声音中充满了对朱瀚的信任:“孤王可以作证,瀚王叔一心为公,此次清查贪腐,正是为了我大明江山的稳固与百姓的福祉。诸位卿家,切莫让私怨蒙蔽了双眼。”

这时,一位清流之士,平素以正直敢言著称的御史站了出来,他手持笏板,声音宏亮:“臣以为,清查贪腐乃利国利民之举,瀚王殿下勇于担当,实乃我大明之幸。臣恳请陛下,赐瀚王殿下全权,以早日肃清朝中蛀虫。”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支持改革的朝臣纷纷附和,气氛一时之间又偏向了朱瀚一方。

然而,朱棣并未就此罢休,他嘴角勾起一抹冷笑,缓缓站了出来,声音低沉而有力:“陛下,臣弟以为,清查贪腐固然重要,但方式方法亦需斟酌。瀚王殿下此次行动,是否过于急进,恐引起朝野动荡,实非我大明之福。”

朱瀚目光如炬,直视朱棣:“燕王此言差矣。贪腐之害,如蛀虫蚀木,若不及时清除,我大明江山何以稳固?臣弟此举,正是为了防患于未然。”

太子朱标亦不甘示弱,“四弟此言差矣。瀚王叔此举,正是为了巩固我大明基业,确保父皇的江山社稷得以传承。孤王以为,四弟应全力支持瀚王叔,而非在此无端质疑。”

朱元璋端坐在龙椅上,目光深邃,似乎在审视着每一个臣子的表现。良久,他才缓缓开口,声音威严而沉稳:“诸卿所言,朕已尽知。瀚弟此番清查贪腐,乃是为了我大明江山的长远计,朕心甚慰。然朱棣所言亦非全然无理,清查贪腐之事,确需谨慎行事,不可操之过急。”

他顿了顿,目光转向朱瀚:“瀚弟,朕命你主持清查贪腐,望你能秉持公正,细心筹谋,既要肃清贪腐,又要确保朝野稳定。”

朱瀚躬身行礼,声音坚定:“臣弟遵旨,定不负陛下厚望。”

朱元璋微微点头,又看向朱棣:“棣儿,你亦需全力协助瀚弟,共谋朝纲清明。若再有质疑,当以事实为依据,不得妄加揣测。”

朱棣虽心有不甘,但也不得不躬身领命:“儿臣遵旨。”

这时,一位平日里与朱瀚交好的老臣站了出来,声音温和而坚定:“陛下,微臣以为瀚王殿下此番清查贪腐,实为朝中久旱逢甘霖之举。然贪腐之根深植已久,非一日之功可除。微臣恳请陛下恩准瀚王殿下全权负责此事,并给予必要的支持与协助。”

朱元璋微微点头,目光中透露出赞许:“爱卿所言极是。瀚弟,朕便赐你全权,负责清查朝中贪腐之事。你需小心行事,务必确保公正严明,不得有误。”

朱瀚躬身行礼,声音坚定:“臣弟领旨,定当竭尽全力,不负陛下厚望。”

朝堂之上,众臣纷纷向朱瀚投去复杂的目光,有的敬佩,有的忌惮。

退朝之后,朱瀚并未立即离开,而是叫住了太子朱标:“殿下,微臣有一事相商。”

朱标闻言,连忙上前几步,态度恭敬:“瀚王叔有何吩咐,但说无妨。”

朱瀚微微一笑,语气平和:“殿下,清查贪腐之事非同小可,微臣需得殿下在朝堂上多加声援,方能顺利推行。”

朱标郑重地点了点头:“瀚王叔放心,孤定当全力支持。孤会在朝堂上据理力争,为改革扫清障碍。”

朱瀚满意地点了点头,又看向一旁的清流之士们:“诸位大人,清查贪腐还需仰仗诸位在民间的影响力。望诸位能多多宣传,让百姓知晓此事的重要性,形成强大的舆论支持。”

退朝后,朱棣回到府中,立即召集了心腹谋士商议对策。他坐在书房内,面色阴沉,目光如炬:“诸位,今日朝堂之上,瀚王风头正劲。我们必须找到他的弱点,给予其沉重打击。”

一位年轻谋士上前一步,声音中带着几分急切:“殿下,微臣以为我们可以从瀚王的亲信中寻找突破口。他们或许知道一些不为人知的秘密,足以让瀚王陷入困境。”

朱棣微微点头,但眼中闪过一丝疑虑:“此计虽妙,但瀚王行事谨慎,亲信之人必然口风极严。我们需找到万全之策,方能确保一击必中。”

老谋士沉吟片刻后道:“殿下,微臣以为我们可以从瀚王的家人入手。他们或许会成为我们的软肋。”

朱棣闻言,眼中闪过一丝狠厉:“家人……哼,好主意。传令下去,让人密切监视瀚王府的一举一动,特别是他的家人。一旦找到机会,便立刻行动。”

朱棣站起身,踱步至窗边,凝视着外面的夜色,声音低沉而有力:“瀚王此人,智勇双全,行事光明磊落,若正面交锋,我们未必能轻易取胜。但,战场之上,胜负往往取决于细节与策略。我们要利用一切可用的资源,包括……情感。”

他转过身,目光如鹰隼般锐利,扫视着在场的每一位谋士:“记住,我们的目标不仅仅是击败瀚王,更是要稳固我在朝中的地位,为将来铺路。任何手段,只要能为这一大局服务,便是正当的。”

年轻谋士似有所悟,抬头道:“殿下高瞻远瞩,微臣佩服。只是,瀚王府戒备森严,要接近其家人,恐非易事。”

老谋士微微一笑,眼中闪烁着狡黠的光芒:“此事不难。殿下可暗中联络那些对瀚王有所不满的官员,特别是那些因改革而利益受损之人。他们中或许有人愿意助我们一息,从内部瓦解瀚王的防线。”

朱棣闻言,赞许地点了点头:“此计甚妙。不过,务必小心行事,不可泄露风声。我们要做的,是让瀚王在不知不觉中步入我们的陷阱。”

这时,一名侍从匆匆步入书房,躬身禀报道:“殿下,有紧急消息传来,边疆似有异动,敌军似乎正在集结兵力,意图不明。”

朱棣眉头紧锁,迅速权衡利弊。边疆的战事与朝中的权谋斗争交织在一起,让他不得不更加谨慎地布局。

“传令边疆将领,加强戒备,务必确保边疆安宁。同时,继续监视瀚王府的动静,有任何风吹草动,即刻来报。”朱棣沉声吩咐道。

与此同时,在瀚王府内,朱瀚正与家人共进晚餐。气氛温馨而和睦,与朝堂上的剑拔弩张形成了鲜明对比。

朱瀚的妻子温柔地为他夹菜,眼中满是关怀:“夫君,无论外界如何风雨飘摇,这里永远是你的避风港。”

朱瀚闻言,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微笑着握住妻子的手,温柔地回应:“有你们在,我自然无所畏惧。只是,这朝中之事,牵一发而动全身,我身为皇族,更需时刻警醒,不可有丝毫懈怠。”

这时,朱瀚的长子,一位年约十岁的少年,眼中闪烁着好奇与敬佩,他抬头问道:“父亲,您今日在朝堂上提出的改革,真的能让大明变得更好吗?”

朱瀚望着儿子稚嫩却坚定的脸庞,心中满是欣慰与责任,他蹲下身来,平视着儿子,认真地说:“改革之路虽长且艰,但只要我们坚持正义,心怀百姓,大明定能迎来更加清明繁荣的时代。你作为我的儿子,将来也要肩负起这份责任,知道吗?”

少年用力点头,眼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憧憬:“孩儿明白了,父亲。孩儿定当努力学习,将来像父亲一样,为大明出力。”

朱瀚轻轻拍了拍儿子的肩膀,站起身来,目光扫过在座的每一位家人,语气坚定而温暖:“有你们在背后支持我,我更加坚信,我们一定能够成功。改革不仅是为了朝廷,更是为了我们的家,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能生活在一个更加公平、公正的世界里。”

晚餐结束后,朱瀚独自来到书房,准备继续筹划改革事宜。书房内烛光摇曳,映照着他专注而严肃的脸庞。这时,一名心腹幕僚匆匆步入,神色略显焦急:“王爷,有紧急消息传来,朝中那些对改革不满的官员,似乎正在暗中串联,意图阻挠我们的计划。”

朱瀚眉头微皱,但很快恢复平静,他沉声道:“他们终究还是按捺不住了。传令下去,加强情报收集,务必掌握他们的动向。同时,加强与朝中清流之士的联系,确保我们的改革主张能够广泛传播,赢得更多民心。”

在朱棣的府邸中,一场密谋正在进行。朱棣坐在主位上,面色阴沉,目光冷冽。他的心

腹谋士们围坐四周,低声商议着如何对付朱瀚。

“殿下,我们已经按照您的吩咐,开始密切监视瀚王府的动静。”一位年轻谋士低声汇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